- 年份
- 2024(8731)
- 2023(12429)
- 2022(10036)
- 2021(8991)
- 2020(6896)
- 2019(15400)
- 2018(15017)
- 2017(27746)
- 2016(14768)
- 2015(16418)
- 2014(16469)
- 2013(16280)
- 2012(15818)
- 2011(14748)
- 2010(15309)
- 2009(14063)
- 2008(13642)
- 2007(12521)
- 2006(11726)
- 2005(10813)
- 学科
- 济(86503)
- 经济(86434)
- 管理(38142)
- 业(31502)
- 地方(29818)
- 中国(27934)
- 企(21826)
- 企业(21826)
- 农(21624)
- 方法(20547)
- 业经(19114)
- 学(17671)
- 数学(17085)
- 数学方法(16974)
- 地方经济(16659)
- 环境(16192)
- 农业(15213)
- 发(14469)
- 融(13027)
- 金融(13026)
- 银(12302)
- 银行(12285)
- 制(12270)
- 行(12088)
- 和(11199)
- 财(11188)
- 产业(10918)
- 贸(10866)
- 贸易(10851)
- 易(10270)
- 机构
- 学院(220074)
- 大学(216951)
- 济(98487)
- 经济(96273)
- 研究(88812)
- 管理(76161)
- 中国(66522)
- 理学(63034)
- 理学院(62056)
- 管理学(60996)
- 管理学院(60572)
- 科学(53132)
- 京(48921)
- 所(45312)
- 财(42380)
- 研究所(40700)
- 中心(38990)
- 农(36863)
- 江(35756)
- 范(33476)
- 师范(33209)
- 院(32513)
- 财经(32128)
- 北京(32003)
- 经济学(30963)
- 业大(30204)
- 州(29009)
- 经(28987)
- 省(28063)
- 农业(28001)
- 基金
- 项目(138910)
- 科学(109177)
- 研究(103791)
- 基金(97885)
- 家(85604)
- 国家(84712)
- 科学基金(71695)
- 社会(67803)
- 社会科(64068)
- 社会科学(64051)
- 省(55610)
- 基金项目(51645)
- 划(46032)
- 教育(45658)
- 自然(43155)
- 自然科(41951)
- 自然科学(41942)
- 自然科学基金(41131)
- 编号(41066)
- 资助(38297)
- 发(37833)
- 成果(33436)
- 重点(32524)
- 课题(31048)
- 发展(30961)
- 展(30456)
- 部(29216)
- 创(28283)
- 国家社会(28258)
- 创新(26553)
- 期刊
- 济(130180)
- 经济(130180)
- 研究(76358)
- 中国(54233)
- 农(35329)
- 学报(31934)
- 科学(31550)
- 管理(31366)
- 财(29992)
- 教育(27584)
- 大学(24671)
- 农业(24295)
- 融(23641)
- 金融(23641)
- 学学(23036)
- 经济研究(20642)
- 业经(20628)
- 技术(20041)
- 问题(17328)
- 财经(16573)
- 经(14634)
- 资源(13307)
- 业(12658)
- 发(12232)
- 技术经济(11737)
- 世界(11587)
- 贸(11354)
- 现代(11318)
- 图书(10855)
- 科技(10693)
共检索到367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泽棋
生态经济区指的是该区域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且各领域均满足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对生态经济区而言,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健全的民主与法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等。2014年,国务院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请示进行批复,有力地推动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进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亚辉 全华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近年来旅游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旅游发展变量与经济变量(通常为地区生产总值,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又是热点中的重点。识别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发现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量化变动规律(一般为效应)。宏观(国家和省际)层面的旅游发展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已得到实证检验,然而,中观(城市)层面的长期均衡关系有待验证。本文选取地缘相近的四个城市(常德、岳阳、益阳和荆州,同属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样本,通过对四个城市200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回归,研究发现:(1)常德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益阳市(旅游总收入)与各自的GDP之间存在长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渊基
生态文明突破了"人类中心论",把"人—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实现了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和谐"和"三个可持续"。这种文明指导下的发展是一种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发展生态经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应紧扣"生态"二字,运用生态文明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真正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在战略上,重点是坚持修防并举维护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示范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低碳产业体系提振绿色工业,利用"一带一部一港"打造两型物流业,融合人文自然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业,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全国发展生态经济的代表性名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经济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期刊] 求索
[作者]
邝奕轩
多元主体参与绿色经济发展是突破传统一元生态治理模式的现实需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面临生态环境治理压力和经济实力难以全面支撑污染治理双重困境,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要回应多元主体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合作参与框架,明确绿色发展是一种市场选择。为此,要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绿色发展的市场机制,优化社区参与绿色经济发展的管理机制,健全政府引导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赛 帅红 李荣荣
以洞庭湖33个区市县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量图分析法,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本底、经济发展政策、市场活跃程度,进而提出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与建议,以期为统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空间差异 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平锋 陈江 刘健挺 李毅
信用服务业是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信用服务业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信用贷款与绿色农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关系,信用贷款对绿色农业企业的总收益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且绿色农业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健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和创新信用服务产品供给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春林 彭杰 张娟 刘玲辉
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和生态效益四个方面,构建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发展成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湖南省相关部门获取截面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17个县的发展成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民生改善比较一致外,各县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效益存在较大差距;除临湘市外,其他各县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存在不协调。对此,充分考虑各县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以生态优先,以民为本,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因地制宜地引导各县实现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式的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春林 彭杰 张娟 刘玲辉
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和生态效益四个方面,构建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发展成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湖南省相关部门获取截面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17个县的发展成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民生改善比较一致外,各县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效益存在较大差距;除临湘市外,其他各县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存在不协调。对此,充分考虑各县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以生态优先,以民为本,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因地制宜地引导各县实现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各县的经济、民生、社会、生态等协同发展,促进各县共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玉
建构环洞庭湖特色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环洞庭湖区特色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与聚类分析。为改变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提出要充分发挥本地特色资源、特色产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专业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建议,从而推动环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环洞庭湖区 特色经济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琦 汤放华
构建了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洞庭湖区的耦合度、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序的动态演变上看,2000—2004年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为中度失调,2005年开始转入基本协调,2009年实现中度协调。2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岳阳于2008年最早实现中度协调状态,常德和益阳则分别于2009年、2010年达到中度协调。虽然近14年来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离高度协调状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月 佘济云 肖默
基于生态经济系统15项指标构成的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5个层面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较小,其中桃源县的生态经济指数最高,为0.48,表明桃源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能力较强。公安县的生态经济指数最低,为0.31,表明公安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能力较弱。从整体上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得分为0.41,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主要是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经济指数 生态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婧
<正>国家一直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作为经济社会的重心,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投身经济转型领域,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城市发展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书,立足我国城市生态文明转型的现状,科学分析几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可行度和实施方案并提出参考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对研究城市现代化、生态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姣 张灿明 罗佳
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概述了湖区基本状况,并主要分析了近些年该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的新变化。提出湖区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湖区生态系统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关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律法规等,分析了湖区生态功能区划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区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和主导服务功能类型,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区;根据一级生态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亟待保护的内容和程度、生态需求与修复目标的区域差异性等,将一级生态区划分为10个生态亚区和32个生态功能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置法,绘制了生态功能区划图,阐明了不同生态区的区划范围、功能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俊杰
基于转型经济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村落经济的市场化、开放性、现代化和集约化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以湘阴县白泥湖乡楠竹山村为个案分析表明:其经济转型发展水平与目标状态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村落经济微观层面还大量存在计划经济成分,湖区村民在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尚未完成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村落经济开放度、集约化程度不高,村落产业结构、村民知识化水平与村落经济现代化发展不相适应,推动村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传统村民向现代村民转型。
关键词:
评价体系 转型发展 村落经济 洞庭湖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