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4)
2023(6320)
2022(5243)
2021(4613)
2020(3764)
2019(8147)
2018(7706)
2017(14457)
2016(7807)
2015(8308)
2014(7829)
2013(7542)
2012(6873)
2011(6083)
2010(5856)
2009(5216)
2008(4949)
2007(4092)
2006(3558)
2005(2899)
作者
(25004)
(21100)
(20947)
(19757)
(13304)
(10477)
(9148)
(8323)
(8050)
(7331)
(7214)
(7068)
(6939)
(6561)
(6556)
(6443)
(6378)
(6158)
(6132)
(5907)
(5509)
(5137)
(4876)
(4834)
(4751)
(4733)
(4564)
(4533)
(4408)
(4235)
学科
(30693)
经济(30657)
(21399)
管理(20995)
(15486)
企业(15486)
方法(15204)
数学(14024)
数学方法(13941)
(10343)
(8177)
(7752)
中国(7534)
农业(7172)
(7151)
贸易(7151)
(6977)
业经(6718)
环境(5813)
地方(5537)
技术(5235)
土地(4826)
(4735)
(4723)
财务(4721)
财务管理(4717)
企业财务(4505)
产业(4366)
(4241)
(4240)
机构
大学(111587)
学院(111141)
(45887)
经济(45226)
管理(42993)
研究(39781)
理学(38582)
理学院(38099)
管理学(37386)
管理学院(37218)
(29908)
中国(28461)
科学(27889)
业大(24376)
农业(24254)
(22528)
(20934)
研究所(19841)
(18351)
中心(17943)
农业大学(16950)
财经(15601)
(15191)
经济学(14679)
(14500)
(14383)
经济学院(13660)
(13647)
北京(13292)
科学院(13073)
基金
项目(87148)
科学(68341)
基金(65885)
(61758)
国家(61145)
研究(54388)
科学基金(51386)
社会(37106)
自然(36076)
基金项目(35851)
自然科(35276)
社会科(35264)
自然科学(35263)
社会科学(35252)
自然科学基金(34679)
(33908)
(28887)
资助(25645)
教育(24003)
重点(20119)
编号(18879)
计划(18847)
(18785)
(18449)
(18338)
科研(17685)
创新(17377)
科技(16918)
(16570)
国家社会(16475)
期刊
(41584)
经济(41584)
学报(27039)
(25559)
研究(25558)
科学(22868)
大学(19377)
学学(19021)
中国(18533)
农业(17255)
(12749)
管理(12514)
(9323)
业大(8443)
经济研究(7717)
业经(7653)
(7634)
金融(7634)
(7291)
财经(7253)
农业大学(7243)
资源(7101)
科技(6663)
技术(6460)
(6152)
问题(5892)
林业(5610)
商业(5370)
(5314)
统计(5238)
共检索到145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辉  刘春林  付小义  戴兴安  
用样行法对洞庭湖滩地新造速生丰产纸浆林的成活率进行调查,同时了解造林地连续4 a汛期的水文规律和海拔高程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造林成活率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淹水时间为滩地造林的限制性因子,营造速生丰产林、一般用材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时,造林地年淹水天数依次不能超过19、35和62 d;苗木等级对造林成活率有重大影响,特级苗、Ⅰ级苗、Ⅱ级苗、Ⅲ级苗的平均成活率在海拔低于32 m的造林地上分别为68.8%、49.3%、18.7%、2.4%,在海拔超过32 m的造林地上分别为98.8%、79.6%、36.4%、14.7%;采用开沟抬垄整地可减轻涝渍胁迫,从而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月容  周金星  周志翔  孙启祥  
对影响洞庭湖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钉螺分布密度的主导水分因子和钉螺分布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钉螺分布密度与汛期淹水时间、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有关,表现为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淹水时间;地下水位随滩地高程、林龄的增加或湖水水位的降低而降低,秋冬季地下水位常低于春季;土壤含水率在多阴雨的春季常高于秋冬季,并随滩地高程的降低、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增加;钉螺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均随高程的升高、林龄的增加或地下水位的降低而降低;挖沟抬垄整地所形成的杨树林分林内微生境的活螺框出现率与活螺密度大小为垄面<保留带<沟壁坡面、沟底<芦苇地(对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洁  李志辉  汤玉喜  李永进  吴敏  王胜  
基于洞庭湖滩地3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时间尺度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分析土壤呼吸动态特征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采用LI-8100气体分析仪对杨树林地、芦苇地、农田地土壤呼吸动态进行野外测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对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和日变化比较明显,其动态均表现为单峰型,高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而最低值大致出现在凌晨5:00;土壤呼吸作用强弱表现为芦苇地>杨树林地>农田地;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与土壤细菌数量变化呈显著相关性(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吴敏  唐洁  
对洞庭湖滩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栽植杨树导致地力退化现象并不明显;在各个样地中,细菌占绝对优势,真菌最少;真菌和细菌主要分布在5~10 cm土层,放线菌主要分布在0~5 cm土层,厌氧菌主要分布在10~20 cm土层;同一微生物类群在各样地间的数量无显著差异;在不同林龄的土壤中,真菌、细菌和厌氧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放线菌随林龄增加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各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邵林  刘晓清  刘新平  郭聪  
通过分析洞庭湖区 8个代表水文站 37年 11× 10 4 个逐日水位数据 ,研究了湖区不同时期滩地出露天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前后与建成初期典型年逐日水位数据库资料 ,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后 ,湖区各代表水文站水位的变化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 ,预测了三峡工程对湖区滩地出露天数的影响。认为 :三峡工程建成后初期 ,滩地出露天数变化的是低位滩地 ,中位滩地出露天数有一定变化 ,高位滩地基本不变 ;1~ 5月低位滩地和 6月中位滩地的出露天数都减少 ,7~ 9月出露情况不变 ,10~ 11月中低位滩地出露天数增加值大 ,12月出露天数变化小 ;其中东洞庭湖区和南洞庭湖区的横岭湖区滩地变化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婷  张娉杨  张思琪  邹业爱  李峰  邓正苗  邹冬生  谢永宏  
鸻鹬类是迁徙水鸟中的重要类群,其种群动态能够指示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但目前对影响内陆湿地鸻鹬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洞庭湖为研究区域,基于物种—生境关系理论,利用2013/2014—2021/2022越冬期的水鸟调查和遥感反演数据,结合野外食源调查,通过最佳子集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和层次分割等方法,分析长喙长腿(LB-L)、长喙短腿(LB-S)和短喙(SB)鸻鹬类的分布,探究宏观生境变量和微观生境变量(底栖动物密度)对不同形态鸻鹬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是三种不同形态鸻鹬类分布的绝对优势分布区,LB-L鸻鹬类主要分布于东洞庭湖中的大小西湖和白湖,LB-S鸻鹬类主要分布在白湖,SB鸻鹬类在各核心区均有分布,且无显著差异。宏观层面上,浅水面积、人为干扰和水文连通性是影响LB-L鸻鹬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浅水面积是影响LB-S鸻鹬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人为干扰是影响SB鸻鹬类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微观层面上,LB-L鸻鹬类的分布与不同微生境的底栖动物密度均高度相关,LB-S和SB鸻鹬类的分布仅与部分微生境的底栖动物密度相关。本研究完善了洞庭湖越冬水鸟生态学研究,对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佩钦  童成立  仇少君  
研究了洞庭湖洲滩地年淹水天数和面积变化。利用洞庭湖代表性水文站1952~2000年的逐日水位资料,分析了洞庭湖洲滩地的多年平均淹水时间(天数)。结合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不同水位时相卫星图像的解译数据,通过插入法和相关分析,得出了20世纪70和90年代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面积。结果表明,区内不同区域变化各异,东洞庭湖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均减少,南洞庭湖中位的洲滩地增加,但高位和低位洲滩地减少,西洞庭湖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均增加。表明东洞庭湖在70~90年代发生了逆向演替,南洞庭湖以正向演替为主,西洞庭湖发生了正向演替。为此,提出中低位洲滩地不宜发展杨树,获、芦生产的重点应该逐步地由东洞庭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洁  李志辉  汤玉喜  吴敏  李永进  王胜  
土壤呼吸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基于洞庭湖区滩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时间尺度,分析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滩地土壤呼吸变化的机理及精确推算碳的排放。采用LI-8100气体分析仪对洞庭湖区滩地芦苇地、农田、杨树林地土壤呼吸动态进行野外测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对土壤呼吸速率与近地表温度、0~5 cm土壤含水量、0~5 cm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和日变化比较明显,其动态均表现为单峰型,高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而最低值大致出现在凌晨5:00;不同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欣  边华林  李有志  周巧巧  
以洞庭湖湿地南荻为研究对象,对24个样点进行采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南荻6个器官(穗、叶、茎、根状茎、根、芽)的生物量和碳含量,分析植物碳密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荻各器官中,茎的生物量最高,穗的生物量最低;南荻地上部分的碳含量高于地下部分的;茎、根、根状茎、叶、芽、穗的碳密度依次降低;根状茎的碳密度与土壤pH及全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呈正回归关系,与土壤相对湿度和电导率呈负回归关系,南荻的平均碳密度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正回归关系;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第一排序轴与土壤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第二排序轴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茎是南荻的主要储碳器官,土壤相对湿度、pH、全磷含量与全钾含量等是影响植物碳密度的主要土壤因子,应加强土壤保育,维护湿地碳汇功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欣  边华林  李有志  周巧巧  
以洞庭湖湿地南荻为研究对象,对24个样点进行采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南荻6个器官(穗、叶、茎、根状茎、根、芽)的生物量和碳含量,分析植物碳密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荻各器官中,茎的生物量最高,穗的生物量最低;南荻地上部分的碳含量高于地下部分的;茎、根、根状茎、叶、芽、穗的碳密度依次降低;根状茎的碳密度与土壤pH及全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呈正回归关系,与土壤相对湿度和电导率呈负回归关系,南荻的平均碳密度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正回归关系;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第一排序轴与土壤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第二排序轴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茎是南荻的主要储碳器官,土壤相对湿度、pH、全磷含量与全钾含量等是影响植物碳密度的主要土壤因子,应加强土壤保育,维护湿地碳汇功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向泓宇  梁婕  袁玉洁  华珊珊  武海鹏  曾光明  
环境因子与湿地候鸟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候鸟保护的重要信息。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典型区域,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越冬候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将湿地候鸟分为5类,并选取5种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可能与东洞庭湖湿地实施的保护措施,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以及适应性有关;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的多样性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可能是不同种类的候鸟有相似的栖息地选择;较高水位和NDVI为湿地候鸟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湿地候鸟数量正相关;较高的气温和日照时数使水温升高,越冬的鱼类数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唐洁  吴敏  杨艳  
为探讨修枝强度、林农间种、异龄林等因素对洞庭湖洲滩钉螺孳生的影响,对拐棍洲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的螺情分布进行了长期定点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杨树林,修枝次年林分内的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修枝当年,其中1/3修枝强度次年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较修枝当年分别降低了68.00%和80.80%。林农间种的杨树林较翻耕不种和不耕不种的杨树林抑螺效应显著,翻耕而不间种的杨树林,活螺框出现率与不耕不种的1年生杨树林一样,但活螺密度却较不耕不种下降了47.20%。异龄林营造后,活螺密度大致呈下降趋势,营造后的第2、3、4年时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分布较营造当年下降73.33%、50.00%、77.67...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平安  周燕  黄璜  
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洞庭湖区2010年2、020年人口将分别达到1 396.38×104人、1 492.31×104人,稻谷总需求量分别为5 002.17×103t,5 284.79×103t,化肥投入实物量将分别为1 466.91×103t,1 549.79×103t。在总结国内外化肥投入影响环境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化肥环境影响评估模型,预计2010,2020年洞庭湖区区水稻生产因化肥带来环境成本将分别达到2.2×108元、2.32×108元,占稻谷销售效益的3.4%和3.13%,稻田生态系统和社会将难以承受,建议政府在化肥过量施用的地区征收化肥环境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玲莉  亢丹  鄢郭馨  杨凌帆  曾伟坤  雷霆  
【目的】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西洞庭湖洲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探索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而为今后西洞庭湖湿地恢复工程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冬季通过收割法和生物量模型对杨树种植区域、退林还湿区域、天然洲滩这3个区域间的土壤含水率、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差异及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土壤含水率与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天然洲滩土壤含水率最高,退林还湿区最低,杨树种植区和退林还湿区物种丰富度高于天然洲滩。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杨树林种植区的植物地上生物量高于天然洲滩,而退林还湿区与天然洲滩无差异;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天然洲滩区最高、杨树林种植区最低的规律。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物种丰富度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和恢复工程对洲滩湿地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存在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洲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存在影响;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对于修复退化湿地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后续退林还湿工程开展可考虑人为增加土壤含水率以及移植苔草等优势物种等人工辅助措施,以促进退林还湿区域向天然洲滩湿地的演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红梅  
中间培育是影响罗氏沼虾成活率的关键李红梅(河北省邯郸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罗氏沼虾是近几年在全国推广的世界上个体最大的淡水虾养殖品种之一。也是筵席上佳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通过我市几年的推广,养殖效果一直不理想,其重要原因是中间培育技术应用不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