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6)
- 2023(9050)
- 2022(7783)
- 2021(7540)
- 2020(6217)
- 2019(14041)
- 2018(14109)
- 2017(26026)
- 2016(14818)
- 2015(16781)
- 2014(16853)
- 2013(16329)
- 2012(15123)
- 2011(13637)
- 2010(14345)
- 2009(13194)
- 2008(13300)
- 2007(12395)
- 2006(11508)
- 2005(10683)
- 学科
- 管理(52848)
- 济(49323)
- 经济(49272)
- 业(44851)
- 企(38467)
- 企业(38467)
- 财(18254)
- 农(17801)
- 方法(17196)
- 中国(15619)
- 策(13850)
- 制(13167)
- 数学(13135)
- 业经(12994)
- 数学方法(12879)
- 地方(12720)
- 学(12685)
- 环境(12388)
- 划(11583)
- 务(11560)
- 农业(11550)
- 财务(11513)
- 财务管理(11473)
- 银(11249)
- 银行(11230)
- 理论(10887)
- 企业财务(10799)
- 行(10605)
- 和(9933)
- 贸(9243)
- 机构
- 学院(202730)
- 大学(197895)
- 管理(78108)
- 济(76006)
- 经济(73797)
- 研究(69089)
- 理学(63332)
- 理学院(62540)
- 管理学(61454)
- 管理学院(61018)
- 中国(57469)
- 京(44079)
- 科学(42630)
- 财(41105)
- 江(35855)
- 所(35343)
- 农(33764)
- 中心(33180)
- 研究所(31324)
- 财经(29580)
- 业大(28838)
- 州(28457)
- 北京(28327)
- 范(27777)
- 师范(27495)
- 经(26585)
- 省(26151)
- 农业(25962)
- 院(25803)
- 技术(23742)
- 基金
- 项目(123125)
- 科学(95438)
- 研究(93416)
- 基金(85819)
- 家(74619)
- 国家(73790)
- 科学基金(62729)
- 社会(55151)
- 社会科(52042)
- 社会科学(52027)
- 省(49894)
- 基金项目(44743)
- 教育(43439)
- 划(41059)
- 自然(40749)
- 编号(40155)
- 自然科(39629)
- 自然科学(39623)
- 自然科学基金(38910)
- 资助(35528)
- 成果(33816)
- 课题(28770)
- 重点(28209)
- 发(26961)
- 部(26098)
- 创(25185)
- 性(24163)
- 年(23606)
- 项目编号(23521)
- 创新(23470)
共检索到337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明麒 于秀波
生态系统管理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多目标管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优越,区域内社会经济发达,但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其中,开展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管理面临众多威胁,包括自然灾害频发、资源利用不当、工农业污染突出、自然保护能力不足以及季节性缺水等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导致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包括生物多样性降低、调蓄能力减弱、洪渍涝灾害加剧、地下水位升高、垸老田低等现象日益突出,而且这种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后效放大驱动将长期存在,危及到了湖区水产养殖的自然增殖以及自然资源基础的安全性,成为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为此,建议在遵循生态系统方法的前提下,洞庭湖地区应该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明麒 于秀波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构建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文章基于洞庭湖湿地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威胁,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首先提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分区分类管理、保护与发展共存以及参与性共管等原则,接着分别从机构与体制创新、立法与执法、编制中长期总体规划、促进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共管、加快湿地产业开发、巩固退田还湖等生态恢复工程、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建设以及先进经验的示范与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洞庭湖湿地合理利用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选择,并给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评估指标的定义及其定量化方法,为其他类似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敏 张灿明 李姣 邓学建
利用2013年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制作地势图,将万子湖湿地洲滩分为27 m以下、27~28、28~29、29~30、30 m以上共5级地势阶梯。利用1983~2013年万子湖逐日平均水位数据分析不同地势阶梯洲滩在春汛期、洪水期、退水期、枯水期等4个时段的淹水特征,结合生物特性和人为干扰分析,确定万子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边界范围和策略。研究表明:4个时段中的生态系统管理边界分别为29、31、29、28 m地势阶梯分界线,3个重点时段和管理区域为:春汛期,管理目标是产卵亲鱼保护,28 m以下洲滩是重点管理区域;退水期,管理目标是保障鱼类洄游,28 m以下洲滩和湖槽洄游通道是重点管理区域;枯水期,管理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丹霞 谢谦 杨波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洞庭湖湿地为研究区,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洞庭湖湿地的景观类型。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结合洞庭湖湿地的特点,综合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评价分析洞庭湖湿地在1987至2013年间6个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健康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在2003年以前处于下降趋势,此后湿地健康状况逐步回升;而外界压力对湿地健康状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大昌
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0.72亿元;其中调蓄洪水的价值为37.12亿元,占45.99%;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调蓄洪水、供水和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好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洞庭湖 湿地资源 价值评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波 廖丹霞 李京 蒋卫国 Claudia Kuenzer 周斌
基于CBER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光谱特征分析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东洞庭湖湿地的地物类型。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基础,依据东洞庭湖湿地的特点,综合湿地生产力、组织结构、弹性和功能4个方面,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分析东洞庭湖湿地在2000~2006年10个时相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结合城陵矶水文站的水位数据,探讨了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与城陵矶水位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2007年两个时相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与城陵矶水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当城陵矶水位达到30m左右时,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新荣
湿地生态系统与生态形成过程所维系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特殊资源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价值和功能。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价值评估,认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忽视了生态系统保护,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 价值 功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峰
7月5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创新三期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琛
8月11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永建和中科院贡嘎山国家野外站站长王根绪访问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蓉 项文化
通过测定洞庭湖湿地3种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土壤CO2和CH4排放速率,研究湿地3种植被类型生态系统中大气、植物、土壤之间的碳循环过程。结果表明:草丛植被、乔木林植被和水生植被的大气碳流量分别是6.02、6.00、2.01 t/(Hm2·a),植物层流向土壤的碳流量分别是2.21、1.04、0.73 t/(Hm2·a);土壤流向大气的碳流量分别是2.36、2.14、1.29 t/(Hm2·a),3种植被类型生态系统均表现为碳汇,草丛植被、乔木林植被、水生植被净系统生产力分别为5.87、4.90、1.45 t/(Hm2·a)。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祖鹏
洞庭湖湿地在维系洞庭湖区域生态平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开发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应保护与开发并举,设立统一管理机构,构建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的开发机制,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实施品牌化开发战略。
关键词:
洞庭湖湿地 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志勇
8月17日至22日,德国Marburg大学地理系主任、水文与土壤实验室主任Christian Opp教授等一行到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考察调研。Christian Opp重点考察了大型水利工程对洞庭湖江湖生态环境的影响、通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宁
<正>海洋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无数绚烂多彩、斑斓多姿的美丽精灵生活其中,正是由于海洋的存在,才让我们这颗星球更具生机、活力。然而,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海洋热浪、海洋酸化,正在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安全。海洋热浪会导致珊瑚白化和大量鱼类死亡,迫使大量热带海洋生物向更凉爽的中高纬度迁徙,并由此进一步扰乱了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海洋酸化会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卵及幼体的生理结构,危害它们正常发育和繁殖。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近年来国际社会做出了积极努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宁
<正>海洋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无数绚烂多彩、斑斓多姿的美丽精灵生活其中,正是由于海洋的存在,才让我们这颗星球更具生机、活力。然而,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海洋热浪、海洋酸化,正在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安全。海洋热浪会导致珊瑚白化和大量鱼类死亡,迫使大量热带海洋生物向更凉爽的中高纬度迁徙,并由此进一步扰乱了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海洋酸化会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卵及幼体的生理结构,危害它们正常发育和繁殖。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近年来国际社会做出了积极努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梅 言迎 罗军
近年来洞庭湖湿地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型缺水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威胁到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分析认为,目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等级为中等并有向差等级演化的趋势,必须确保最小生态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可以初步估算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68×108m3,而且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