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0)
- 2023(4681)
- 2022(3999)
- 2021(3586)
- 2020(2952)
- 2019(6587)
- 2018(6621)
- 2017(12387)
- 2016(6597)
- 2015(7510)
- 2014(7285)
- 2013(7292)
- 2012(6531)
- 2011(5917)
- 2010(6101)
- 2009(5734)
- 2008(5488)
- 2007(4680)
- 2006(4221)
- 2005(3823)
- 学科
- 济(22466)
- 经济(22451)
- 管理(19622)
- 业(19065)
- 企(11786)
- 企业(11786)
- 方法(9203)
- 环境(8528)
- 农(8335)
- 学(8239)
- 数学(7540)
- 数学方法(7433)
- 中国(6762)
- 服务(6401)
- 生态(5971)
- 地方(5854)
- 工作(5660)
- 业经(5612)
- 资源(5540)
- 农业(5510)
- 财(5343)
- 服务业(4951)
- 制(4888)
- 划(4667)
- 土地(4651)
- 和(4616)
- 贸(4361)
- 贸易(4357)
- 易(4240)
- 银(4171)
- 机构
- 大学(93010)
- 学院(92570)
- 管理(35884)
- 济(32751)
- 研究(32637)
- 经济(31778)
- 理学(30677)
- 理学院(30261)
- 管理学(29510)
- 管理学院(29361)
- 中国(24721)
- 科学(22732)
- 京(20857)
- 农(18356)
- 所(16698)
- 业大(16577)
- 中心(15715)
- 研究所(15391)
- 财(14732)
- 江(14501)
- 农业(14420)
- 范(13810)
- 师范(13630)
- 北京(13141)
- 院(12500)
- 州(11705)
- 财经(11672)
- 省(11540)
- 湖(11121)
- 师范大学(10989)
- 基金
- 项目(68262)
- 科学(53412)
- 基金(49483)
- 研究(48215)
- 家(44671)
- 国家(44168)
- 科学基金(37420)
- 社会(30472)
- 社会科(28668)
- 社会科学(28660)
- 省(27016)
- 基金项目(26307)
- 自然(24875)
- 自然科(24146)
- 自然科学(24142)
- 自然科学基金(23682)
- 划(22608)
- 教育(20749)
- 资助(19543)
- 编号(19385)
- 重点(15993)
- 成果(15481)
- 发(15004)
- 部(13870)
- 创(13679)
- 科研(13098)
- 计划(13072)
- 课题(12996)
- 国家社会(12952)
- 创新(12789)
共检索到138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大昌
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0.72亿元;其中调蓄洪水的价值为37.12亿元,占45.99%;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调蓄洪水、供水和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好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洞庭湖 湿地资源 价值评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新荣
湿地生态系统与生态形成过程所维系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特殊资源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价值和功能。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价值评估,认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忽视了生态系统保护,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 价值 功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丹霞 谢谦 杨波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洞庭湖湿地为研究区,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洞庭湖湿地的景观类型。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结合洞庭湖湿地的特点,综合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评价分析洞庭湖湿地在1987至2013年间6个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健康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在2003年以前处于下降趋势,此后湿地健康状况逐步回升;而外界压力对湿地健康状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明麒 于秀波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构建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文章基于洞庭湖湿地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威胁,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首先提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分区分类管理、保护与发展共存以及参与性共管等原则,接着分别从机构与体制创新、立法与执法、编制中长期总体规划、促进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共管、加快湿地产业开发、巩固退田还湖等生态恢复工程、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建设以及先进经验的示范与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洞庭湖湿地合理利用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选择,并给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评估指标的定义及其定量化方法,为其他类似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妍 高俊峰 黄佳聪
随着生物资源价值估算方法的日益成熟,生态系统的服务评估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运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碳税法等方法对太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功能、环境调节功能和文化社会功能等直接与间接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和多重服务价值,总价值为112.39×108元。其中,生态环境调节与维护功能价值最大,占总服务价值的48.98%;其次是物质生产与供给功能,占29.1%;文化社会功能最小,占21.91%。通过对9项子功能进行评估得出,调蓄洪水的功能价值最大,约占26.23%,供水功能其次,约占24.56%,气候调节功能,约占18.23%,科研教育价值约占13.16%,植被资源生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良 刘红峰
【目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价值。科学评价和测量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目的在于提高洞庭湖南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促进对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等系统性科学问题。【方法】运用Hoel和Sterner的经济评价和测算模型,通过分析贴现率和边际价格变化来研究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价值,并综合研究替代弹性、边际效用弹性两者对边际价格和贴现率变化过程的影响及其综合效应,从而揭示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所蕴含的巨大经济社会价值,并测算出相对准确的价值度。【结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曲线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发展趋势,总经济价值为人均21 457.8元;同样,不同参数条件的价值评估结果影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相关决策,贴现率和边际价格变化有其综合影响,收入边际效用弹性和替代弹性的取值对价值评估结果影响较大,但是不会影响总体发展趋势及相对测算价值。【结论】提高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的恢复速率、加强对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保持洞庭湖区及湖南省经济较快稳健发展、提高社会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波 廖丹霞 李京 蒋卫国 Claudia Kuenzer 周斌
基于CBER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光谱特征分析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东洞庭湖湿地的地物类型。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基础,依据东洞庭湖湿地的特点,综合湿地生产力、组织结构、弹性和功能4个方面,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分析东洞庭湖湿地在2000~2006年10个时相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结合城陵矶水文站的水位数据,探讨了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与城陵矶水位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2007年两个时相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与城陵矶水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当城陵矶水位达到30m左右时,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峰
7月5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创新三期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琛
8月11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永建和中科院贡嘎山国家野外站站长王根绪访问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明麒 于秀波
生态系统管理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多目标管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优越,区域内社会经济发达,但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其中,开展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管理面临众多威胁,包括自然灾害频发、资源利用不当、工农业污染突出、自然保护能力不足以及季节性缺水等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导致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包括生物多样性降低、调蓄能力减弱、洪渍涝灾害加剧、地下水位升高、垸老田低等现象日益突出,而且这种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后效放大驱动将长期存在,危及到了湖区水产养殖的自然增殖以及自然资源基础的安全性,成为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为此,建议在遵循生态系统方法的前提下,洞庭湖地区应该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蓉 项文化
通过测定洞庭湖湿地3种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土壤CO2和CH4排放速率,研究湿地3种植被类型生态系统中大气、植物、土壤之间的碳循环过程。结果表明:草丛植被、乔木林植被和水生植被的大气碳流量分别是6.02、6.00、2.01 t/(Hm2·a),植物层流向土壤的碳流量分别是2.21、1.04、0.73 t/(Hm2·a);土壤流向大气的碳流量分别是2.36、2.14、1.29 t/(Hm2·a),3种植被类型生态系统均表现为碳汇,草丛植被、乔木林植被、水生植被净系统生产力分别为5.87、4.90、1.45 t/(Hm2·a)。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飞
淮北市南湖湿地是由采煤塌陷形成的,经过多年的生态恢复,已经建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在物质生产、净化水质、动物栖息地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实地考察,针对湿地的特点,依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条件价值法等多种价值评估方法,对南湖湿地生态服务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研究发现,南湖湿地主要生态服务价值量总和计3 544.4×104元/a(2007年不变价,下同)。其中,物质生产功能的价值最大,在南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比例为27%,其次是非使用价值,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25.9%。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 采煤塌陷地 价值评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庄大昌
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利用CVM(条件价值法)法对其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其非使用价值为335.45亿元/年。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十分巨大。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并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平安 周燕 黄璜
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洞庭湖区2010年2、020年人口将分别达到1 396.38×104人、1 492.31×104人,稻谷总需求量分别为5 002.17×103t,5 284.79×103t,化肥投入实物量将分别为1 466.91×103t,1 549.79×103t。在总结国内外化肥投入影响环境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化肥环境影响评估模型,预计2010,2020年洞庭湖区区水稻生产因化肥带来环境成本将分别达到2.2×108元、2.32×108元,占稻谷销售效益的3.4%和3.13%,稻田生态系统和社会将难以承受,建议政府在化肥过量施用的地区征收化肥环境税。
关键词:
湿地 洞庭湖区 稻谷需求 化肥 环境成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良 刘红峰
【目的】洞庭湖生态系统价值是洞庭湖区、湖南省及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的重要保障,研究目的在于加强洞庭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科学开发和利用其服务功能,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净初级生产力标准来测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78—2020年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对洞庭湖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评估出净初级生产力的边际价格。【结果】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正向驱动作用,得出净初级生产力每提高1%促进真实GDP增长0.026 9%;在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增长以每年2.2%的速度熨平系统运行中短期的非均衡状态并向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状态迭进,通过协整模型的计量得出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净初级生产力平均边际价格为347.5元/10~6 kgC(以1978年价格为基准),结果显示边际价格主要受到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弹性影响。【结论】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平稳运行具有明显保障和调整作用。本研究中得到的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洞庭湖区及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测量数值是一个最低值,同样,得到的净初级生产力的边际价格也是一个最低值,在真实的国民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实际值将大于本研究得出的计量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