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8)
- 2023(14729)
- 2022(12880)
- 2021(12004)
- 2020(10069)
- 2019(23213)
- 2018(23013)
- 2017(43895)
- 2016(24066)
- 2015(27154)
- 2014(27068)
- 2013(26560)
- 2012(24487)
- 2011(22105)
- 2010(22280)
- 2009(20554)
- 2008(20102)
- 2007(17377)
- 2006(15524)
- 2005(13926)
- 学科
- 济(92101)
- 经济(91964)
- 管理(73303)
- 业(65138)
- 企(54629)
- 企业(54629)
- 方法(39685)
- 数学(33387)
- 数学方法(32932)
- 农(25845)
- 财(25682)
- 中国(24101)
- 学(22591)
- 业经(21448)
- 制(20918)
- 地方(20836)
- 环境(20733)
- 贸(17271)
- 贸易(17260)
- 农业(16960)
- 易(16764)
- 和(16455)
- 理论(16285)
- 务(15877)
- 划(15818)
- 财务(15803)
- 财务管理(15773)
- 融(15509)
- 金融(15505)
- 银(14988)
- 机构
- 大学(341338)
- 学院(338415)
- 管理(133132)
- 济(131576)
- 经济(128465)
- 研究(116694)
- 理学(114776)
- 理学院(113419)
- 管理学(111460)
- 管理学院(110847)
- 中国(86535)
- 京(74066)
- 科学(72881)
- 财(62713)
- 所(58550)
- 农(54891)
- 研究所(53267)
- 中心(52610)
- 业大(51449)
- 江(49639)
- 财经(49353)
- 北京(47036)
- 范(45802)
- 师范(45418)
- 经(44716)
- 院(43039)
- 农业(42716)
- 州(40305)
- 经济学(38710)
- 师范大学(37084)
- 基金
- 项目(233308)
- 科学(182798)
- 研究(170627)
- 基金(168853)
- 家(147742)
- 国家(146444)
- 科学基金(125255)
- 社会(106463)
- 社会科(100749)
- 社会科学(100719)
- 省(90532)
- 基金项目(90137)
- 自然(81902)
- 自然科(79806)
- 自然科学(79785)
- 自然科学基金(78287)
- 教育(77388)
- 划(76894)
- 编号(69650)
- 资助(68996)
- 成果(56832)
- 重点(52599)
- 部(51035)
- 发(49392)
- 课题(48158)
- 创(48028)
- 制(44914)
- 创新(44879)
- 科研(44359)
- 国家社会(43655)
共检索到503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支良
由于洞庭湖区的生态安全在长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于2007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尽快完成组织《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沙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林奇 杨新荣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可以从5个方面分析:气候、水文、水质、血吸虫病感染和生物多样性。尽管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但由于气温上升、水位落差较大、水质状况下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严密监控和有效防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持湖区水位相对平稳,改善湖区水质,继续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湿地生态环境 农业增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再坤
4月14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就共建″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所长王克林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分会首席代表欧达梦分别代表合作双方签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新荣
生态补偿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在分析生态补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探讨洞庭湖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
洞庭湖湿地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 补偿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保 朱翔 蔡炳华 李晖
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洞庭湖区湿地垦殖强度大,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恶果。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由此认为,如何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湿地 立法 退田还湖 农业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平安 周燕 黄璜
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洞庭湖区2010年2、020年人口将分别达到1 396.38×104人、1 492.31×104人,稻谷总需求量分别为5 002.17×103t,5 284.79×103t,化肥投入实物量将分别为1 466.91×103t,1 549.79×103t。在总结国内外化肥投入影响环境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化肥环境影响评估模型,预计2010,2020年洞庭湖区区水稻生产因化肥带来环境成本将分别达到2.2×108元、2.32×108元,占稻谷销售效益的3.4%和3.13%,稻田生态系统和社会将难以承受,建议政府在化肥过量施用的地区征收化肥环境税。
关键词:
湿地 洞庭湖区 稻谷需求 化肥 环境成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学建 米小其 牛艳东 周毅 任巍 李剑志
本文利用路线调查法对栽培速生杨的沅江江渚头垸和保持原始湿地环境的汉寿青山垸进行了鸟类资源调查。调查发现栽培杨树林后鸟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湿地鸟类物种数量减少,森林鸟类比例增加(达62%)。鸟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杨树林中鸟类群落结构单调,其中森林类型鸟类仅占洞庭湖区森林类型鸟类的24.1%.
关键词:
杨树林 湿地 鸟类 洞庭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梅 言迎 罗军
近年来洞庭湖湿地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型缺水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威胁到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分析认为,目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等级为中等并有向差等级演化的趋势,必须确保最小生态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可以初步估算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68×108m3,而且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鸿翔 朱永卫 查胡飞 郭文献
水位是湖泊湿地水文情势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指标,如何确定适宜生态水位阈值是确保湖泊湿地健康的关键。以东洞庭湖城陵矶站和鹿角站突变前水位过程(1959~1978年逐日水位资料)为基准期,采用RVA法、年内展布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东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过程。结果表明:(1)RVA法计算逐月生态水位阈值的波动范围均值是2.18 m,而年内展布法计算逐月生态水位阈值的波动范围均值是5.12 m,水位波动较大,对于东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来说,RVA法计算生态水位的波动范围更有利于维持湿地植物群落健康和生物多样性;(2)受湖底高程影响,鹿角站的高低水位发生时间会比城陵矶站提前15 d左右,而高低水位的历时和波动范围以及动植物敏感期(3~6月)的平均水位变化速率并未有显著差别;(3)水位变异后(2003~2016年),东洞庭湖水位大部时间处于生态水位阈值内,只需要对不满足生态水位的消落期采取调整措施,鹿角站和城陵矶站年均水位差距减少0.46 m,洞庭湖的水动力系统减弱,给洞庭湖生态健康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研究可为东洞庭湖生态水位和三峡及上游电站联合调度提供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向泓宇 梁婕 袁玉洁 华珊珊 武海鹏 曾光明
环境因子与湿地候鸟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候鸟保护的重要信息。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典型区域,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越冬候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将湿地候鸟分为5类,并选取5种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可能与东洞庭湖湿地实施的保护措施,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以及适应性有关;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的多样性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可能是不同种类的候鸟有相似的栖息地选择;较高水位和NDVI为湿地候鸟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湿地候鸟数量正相关;较高的气温和日照时数使水温升高,越冬的鱼类数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明辉 朱有志 庄大昌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湿地资源集中地之一 ,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明显的碟形盆地带状地貌、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因素 ,又呈东、南、西三大片分布 ,且各具特色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几乎涵盖亚热带内陆所有湿地类型造就了该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人工围垦、工业废水农药污染、乱捕乱猎人类干扰导致了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治理对策为 :退田还湖 ,确保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 ,科学解决“田湖之争” ,复还湿地生态系统。标本兼治 ,力争入...
关键词:
洞庭湖 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建蕊 蒋卫国 周廷刚 侯鹏 李雪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从2000年的LANDSAT TM影像中提取洞庭湖湿地信息,结合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湿地景观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方差矩阵分析法选取最能表征湿地结构及功能的核心景观指数,分析洞庭湖区湿地的景观结构特征及功能状态。研究表明:Shannon多样性指数、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丰富度密度与景观类型平均分维度最能反应湿地景观的信息及特征;研究区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与组织结构状态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湿地景观类型比例不均,水田与湖泊景观优势显著;以洞庭湖核心区滨湖的县市和远离湿地核心区的县市为两大群体,在景观格局复杂性和多样性状态中表现出两大群体相似的特征。
关键词:
湿地 主成分分析 景观指数 洞庭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谈石城
七月四日上午洞庭湖区整治开发规划研讨会在长沙隆重开幕。这次研讨会是受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委托,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规划办、长江办等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由湖南省科协科技咨询中心具体组织召开的。来自省内外领导、专家学者和九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共两百多人参加了会议。会前,由洞庭湖区开发规划顾问组组长、生物学家尹长民教授,课题组组长、系统工程专家汪浩教授于六月二十八日带队率领刚开完中国科协“三大”的部分代表,偕同应邀来湘的中国科学院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文 钟声
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湖泊面积急剧下降、水质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血吸虫疫情反复等。政府确立了江湖同治的指导思想,治理方针经历了从"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到恢复湖泊面积,改善湖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并先后采取了洞庭湖整修工程、园田化建设、血吸虫病防治、水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治理措施,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为了进一步改善湖区环境,还需在树立科学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以及整合社会力量等方面作更大的努力。
关键词:
洞庭湖 生态环境 危机 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新荣
湿地生态系统与生态形成过程所维系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特殊资源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价值和功能。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价值评估,认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忽视了生态系统保护,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 价值 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