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1)
- 2023(17051)
- 2022(14275)
- 2021(13362)
- 2020(11330)
- 2019(25799)
- 2018(25756)
- 2017(50150)
- 2016(26936)
- 2015(30494)
- 2014(30354)
- 2013(30050)
- 2012(27276)
- 2011(24473)
- 2010(24858)
- 2009(23289)
- 2008(23074)
- 2007(20589)
- 2006(18346)
- 2005(16363)
- 学科
- 济(113436)
- 经济(113302)
- 业(104902)
- 管理(87244)
- 企(84828)
- 企业(84828)
- 方法(52584)
- 农(49049)
- 数学(43060)
- 数学方法(42369)
- 业经(34230)
- 农业(32745)
- 财(31488)
- 中国(28794)
- 制(22988)
- 务(22540)
- 财务(22466)
- 财务管理(22433)
- 地方(22104)
- 学(21655)
- 企业财务(21219)
- 理论(21029)
- 技术(20940)
- 和(19959)
- 贸(19628)
- 贸易(19616)
- 易(19069)
- 划(18634)
- 环境(18583)
- 策(18437)
- 机构
- 学院(390989)
- 大学(384996)
- 管理(161266)
- 济(156940)
- 经济(153678)
- 理学(139181)
- 理学院(137773)
- 管理学(135260)
- 管理学院(134578)
- 研究(123210)
- 中国(98506)
- 京(81721)
- 科学(77134)
- 农(74765)
- 财(71603)
- 业大(62291)
- 所(61400)
- 江(58602)
- 中心(57735)
- 农业(57358)
- 财经(57315)
- 研究所(55768)
- 经(52122)
- 北京(51184)
- 范(48113)
- 师范(47716)
- 州(47258)
- 经济学(45552)
- 院(44437)
- 经济管理(43339)
- 基金
- 项目(264674)
- 科学(208913)
- 研究(193537)
- 基金(192688)
- 家(167015)
- 国家(165474)
- 科学基金(143949)
- 社会(122705)
- 社会科(115957)
- 社会科学(115922)
- 省(104735)
- 基金项目(102242)
- 自然(94386)
- 自然科(92154)
- 自然科学(92132)
- 自然科学基金(90464)
- 教育(87174)
- 划(86108)
- 编号(79928)
- 资助(79796)
- 成果(62570)
- 重点(58343)
- 部(57537)
- 发(56277)
- 创(56112)
- 课题(53378)
- 创新(51834)
- 科研(50325)
- 国家社会(50024)
- 教育部(49066)
- 期刊
- 济(178446)
- 经济(178446)
- 研究(111183)
- 农(73313)
- 中国(72858)
- 管理(59772)
- 学报(59305)
- 科学(56836)
- 财(55211)
- 农业(49743)
- 大学(46179)
- 学学(44205)
- 融(38274)
- 金融(38274)
- 教育(36581)
- 技术(35102)
- 业经(34990)
- 财经(27237)
- 业(25817)
- 经济研究(25735)
- 问题(23511)
- 经(23181)
- 技术经济(21060)
- 版(19595)
- 科技(18989)
- 现代(18727)
- 资源(18435)
- 统计(18218)
- 理论(18202)
- 商业(17705)
共检索到573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保 段正梁 周跃云 朱翔 欧朝敏 贺清云
为了协调好防灾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运用灾害学、循环经济学以及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将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体系与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融为一体,设计了垸內居民区庭院循环经济型灭虫防病技术集成模式,垸内生产区水陆循环经济型血防治鼠避洪耐涝技术集成模式,并分别在典型区域进行了示范,试验表明: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认为,在建设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商品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粮、猪、油、麻、渔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模式的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正梁 李景保 朱翔 周跃云 贺清云 陈娟
为了协调好防灾减灾与湖洲农业综合开发的关系,运用灾害学和循环经济学以及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将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农业生产方式与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融为一体,设计了湖草洲畜、禽、鱼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防洪技术集成模式,荻芦洲荻、芦、林、牧、农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抗洪技术集成模式。并分别在典型区域进行了示范,试验表明: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致力于湖洲农业产业化,认为在建设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加工等商品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荻、芦、林、牧等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佩钦 仇少君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朝敏 尹辉 张磊
水旱灾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本文依据洞庭湖区1950-2009年水旱灾受灾率异常指数ζ和成灾率异常指数ζ,运用信息扩散模型评估了该区不同情景下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损失。结果表明:⑴随着灾情异常指数超越概率的增长,同一水旱灾害损失率下的粮食损失值呈波动上升趋势,同一类型的灾情异常指数一定时,损失率越大,粮食损失量则越大;⑵旱灾粮食经济损失递增趋势较平缓,而水灾在20年一遇到50年一遇之间粮食经济损失量发生了突变;⑶洞庭湖区不同情景下的水旱灾粮食风险损失值都随着灾情异常指数超越概率的增大而增加,且在超越概率20年一遇以上的水灾粮食风险损失值大于旱灾。
关键词:
农业水旱灾害 风险损失评估 洞庭湖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新荣 吴忠才
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众人关注的问题。那么,既要保护好湿地,又要合理开发湿地生态资源,就必须科学设计合理的湿地保护生态农业模式,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按照种植型、养殖型和综合型研究基于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生态农业 模式 洞庭湖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恒
环洞庭湖区自然条件和交通区位优越,社会经济基础较好,并有着良好的宏观政策背景,适宜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但区内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经营较为分散,农业生物资源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转换经营机制,打破单一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生作物种植业、林纸生产加工业,积极发展绿色农业,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建立现代经营模式,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杨 洪琳琳
洞庭湖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从孕灾环境脆弱性、致灾因子危险性的自然属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的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反映农业水灾风险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方法、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叠加法,对洞庭湖流域农业水灾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农业水灾高风险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沙和岳阳市;常德、益阳、株洲、永州属于较高风险区;娄底、湘潭、衡阳、郴州则属于中风险区;邵阳和张家界则属于较低风险区;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市属于低风险区。而孕灾环境脆弱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的地域组合差异是导致各地州市农业水灾风险度大小不均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
农业水灾 风险评价 洞庭湖流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德华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防洪工程的两难境地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论证了开展高 (灾害 )风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洪涝高风险区──洞庭湖区的实际 ,提出了开展此项研究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研究构想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高风险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漆良华 王月容
基于洞庭湖1987、1996、2008年三期LANDSAT-TM影像及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以钱粮湖单退垸为例,应用GIS技术及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其近20多年来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通过建立转移矩阵及计算转移贡献率,分析了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87-2008年间,湖区景观要素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上表现为旱地和园地面积持续减少,水域、水田、道路和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林地面积先减后增;景观格局总体变化趋势是多样性增加、均匀度增加、破碎度增大、景观形状由简单趋于复杂;人口增长与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退田还湖工程实施是导致研究区...
关键词:
钱粮湖垸 景观格局 驱动力 退田还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晓青 孙佳 唐焰 谢春花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后,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洞庭湖水系沅水归宿之地沅江市为例,分析了沅江市1999—2003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发现:区域内耕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大增;耕地面积转移是其它土地利用类型新增面积的主要来源;城镇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新增面积呈高速扩展之势。对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各类土地转化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是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导趋势,其中大量侵占农用地成为增加建设用地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平垸行洪 土地利用类型 洞庭湖区 沅江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刚
清代以来,由于人水争地与淤垦分离加剧,洞庭湖区渍灾愈演愈烈,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湖区社会为减少渍涝损失采取与水妥协及技术对抗两类应对举措。在传统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以多种经营、政策调整为主的妥协之道显得较为突出。随着生态与社会双重压力的加大,在政府主导下提升应对渍灾的技术能力成为湖区社会的主要出路,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以近代水利技术为支撑的"逆生态化"发展道路。这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业生产力,但却大大提升了生产成本,对湖区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围垦 渍灾 水灾 救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刚
清代以来,由于人水争地与淤垦分离加剧,洞庭湖区渍灾愈演愈烈,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湖区社会为减少渍涝损失采取与水妥协及技术对抗两类应对举措。在传统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以多种经营、政策调整为主的妥协之道显得较为突出。随着生态与社会双重压力的加大,在政府主导下提升应对渍灾的技术能力成为湖区社会的主要出路,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以近代水利技术为支撑的"逆生态化"发展道路。这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业生产力,但却大大提升了生产成本,对湖区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围垦 渍灾 水灾 救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秀波 张琛 潘明麒
分析了“湿地保护项目是如何改善民众生计的”这一问题。采用2000~2005年1474个农户调查问卷作为基本数据,其中964个农户位于洞庭湖西畔山洲垸。得出6个结论:①WWF在西畔山洲垸的替代生计示范项目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和福利,降低了脆弱性,增强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基础;②妇女、老人以及低收入群体从项目中获益;③参加项目的农户比未参加项目的农户拥有更多的收入和财产;④与2000年项目开始时相比,生计水平有了持续的改善;⑤生计改善的原因是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国家政策机遇、伙伴关系的建立、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以及适应性管理方法的应用;⑥鱼类和水鸟等返回已恢复的湿地。表明该示范项目达到了自然保护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新荣 付红卫
目前,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湿地保护、水文水质、生物多样性、血吸虫病感染、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系统工程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对加快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工程的视角,我们应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个角度来发展该地区湿地生态农业,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湿地生态农业 系统工程 三维理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红梅 蒋岚
基于湖南省洞庭湖区1996—2016年21个县(市、区)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综合采用SE-SBM等多种模型和方法对湖区农业生态效率及其县(市、区)际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洞庭湖农业生态效率近年来有所下降;农药、农膜和化肥投入过量是影响洞庭湖区生态效率的主要原因,同时碳排放、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过量排放也是造成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且各县(市、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泰尔指数三个指标显示,总体上湖区农业生态效率的县际差异及差异变化程度相对不大;σ敛散性检验结果显示,湖区各县(市、区)农业生态效率的差距随时间推移呈逐步扩大趋势。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SE-SBM模型 县际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