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0)
- 2023(2826)
- 2022(2432)
- 2021(2269)
- 2020(2014)
- 2019(4426)
- 2018(4306)
- 2017(7705)
- 2016(4495)
- 2015(5164)
- 2014(5123)
- 2013(4903)
- 2012(4883)
- 2011(4305)
- 2010(4421)
- 2009(3897)
- 2008(3805)
- 2007(3486)
- 2006(3205)
- 2005(2919)
- 学科
- 济(16638)
- 经济(16616)
- 管理(9583)
- 业(8594)
- 农(6984)
- 地方(6835)
- 企(5397)
- 企业(5397)
- 中国(5378)
- 学(5306)
- 方法(4843)
- 农业(4601)
- 数学(3939)
- 数学方法(3877)
- 融(3492)
- 业经(3490)
- 金融(3490)
- 制(3291)
- 银(3285)
- 银行(3263)
- 环境(3200)
- 地方经济(3197)
- 财(3184)
- 行(3169)
- 理论(2813)
- 贸(2758)
- 贸易(2752)
- 和(2656)
- 易(2621)
- 教育(2301)
- 机构
- 学院(61718)
- 大学(61375)
- 研究(27252)
- 济(22807)
- 经济(22199)
- 管理(20133)
- 中国(19753)
- 科学(18084)
- 理学(16412)
- 理学院(16135)
- 管理学(15690)
- 管理学院(15597)
- 农(15505)
- 所(14949)
- 京(14309)
- 研究所(13778)
- 农业(12180)
- 业大(12035)
- 中心(12000)
- 财(10620)
- 省(10462)
- 江(10426)
- 院(10334)
- 范(9442)
- 师范(9347)
- 北京(9327)
- 湖(8915)
- 科学院(8445)
- 州(8178)
- 农业大学(7955)
- 基金
- 项目(43721)
- 科学(32593)
- 研究(30457)
- 基金(29625)
- 家(28110)
- 国家(27704)
- 科学基金(21783)
- 社会(17780)
- 省(17756)
- 社会科(16686)
- 社会科学(16680)
- 基金项目(15727)
- 划(15122)
- 自然(14352)
- 自然科(13898)
- 自然科学(13891)
- 教育(13607)
- 自然科学基金(13602)
- 编号(12261)
- 资助(12232)
- 重点(10674)
- 成果(10126)
- 发(9930)
- 课题(9688)
- 计划(9001)
- 部(8945)
- 科技(8861)
- 创(8657)
- 创新(8158)
- 科研(8137)
共检索到100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作钧 肖兴翠 张国君 梁丽容 庄益兵 潘惠新
对20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在洞庭湖区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根据7年生杨树的生长量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86-2最具生长优势,7年生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9.77cm、24.93m和0.665 4m3.株-1,其胸径生长量与8个无性系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树高生长量与2个无性系有显著差异,单株材积与11个无性系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很可能成为洞庭湖区新的杨树主栽无性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惠 吴育中 胡勇华 杨迁超
将收集到的23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谷城县、夷陵区、监利县进行了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在谷城选出的长江杨、中嘉7号杨、375杨、鲁山杨4个优良无性系,适合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及短轮伐期定向培育栽培;(2)在夷陵试验区选出的鲁山杨、M81—18杨、351杨、375杨、中汉17杨5个无性系,适合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和短轮伐期栽培;(3)在监利县选出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嘉8号、中汉578杨5个适合超短轮伐期栽培的无性系;中汉17、鲁山杨、375杨、M81-3、长江杨5个无性系适合中短轮伐期栽培;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适合短轮伐期栽培;(4)3个试验区相...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造林试验 定向培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明辉 董成森 庄大昌
洞庭湖区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退田还湖是客观要求,实质内涵之一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概述了湖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湖区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但着重论述了湖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应立足资源优势、产业现有基础,以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途径,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及林产品加工业、草食性畜养殖业、水产水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尤其是提出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加快发展湖区林业与湖区畜牧业的观点。
关键词:
洞庭湖区 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建民
洞庭湖区农业发展论略张建民一洞庭湖区拥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本区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长期以“鱼米之乡”享誉全国。明清时期流传成颂的“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熟天下足”之谚,对湖南的粮食生产地位给予充分的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艳红 陆玉麒 周玉翠 闫保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一枝独秀,发展势头强劲,湖南省旅游业也在不断攀升,湖南省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来湘旅游的入境游客中的核心部分来自港、澳、台地区,而国内客源中广东游客占了近三成,再加上西面张家界,南面长株潭(“红色旅游”资源)等旅游大市的冲击,使位于湘北的洞庭湖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洞庭湖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目前,进一步利用湖区旅游资源优势,克服湖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加强对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走具有湖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对促进环洞庭湖经济圈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洞庭湖 旅游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玉
建构环洞庭湖特色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环洞庭湖区特色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与聚类分析。为改变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提出要充分发挥本地特色资源、特色产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专业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建议,从而推动环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环洞庭湖区 特色经济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守真 李仁东 朱超洪
为了定量分析和比较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变化,运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洞庭湖流域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以及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的TM遥感影像所得到的土地利用情况,对洞庭湖区17个县市不同年代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20年间的变化进行了估算和比较。采用变异系数来测度区域之间的差异,并初步分析了各县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达到了934亿元,但区域变异系数较大,各县市之间差异明显;湖区各县市20年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08.27%。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华容县,超过了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瑛 李丽立 吴信 张彬 印遇龙 李凤娜
洞庭湖湿地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生态功能的退化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湖区集约化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尿等排泄物对湖区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从畜禽养殖量、粪尿等污染物的年排泄量、粪便猪粪当量及负荷量、土地畜禽粪便负荷承受程度4个方面估算并分析了洞庭湖各县(市区)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威胁性。结果表明:2007年洞庭湖区各类畜禽粪尿排泄总量为3 172.79万t,相当于猪粪当量2 921.13万t。全年畜禽粪尿流失总量达1 110.48万t。畜禽排泄物中年流失化学需氧量50.80万t,氨氮7.81万t。从畜禽粪便负荷量警报值及分级结果看,畜禽排泄物对岳阳楼区、汩罗市的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武贤,董明辉
洞庭湖区应采取点—轴发展模式。通过突出建设湖区中心城市、努力实现津澧融城、着力发展湖区县级城镇、做大湖区小城镇等措施,积极培育湖区增长极。在此基础上,沿湖区主要交通干线实行轴线开发,形成"山"字形空间发展格局。从长远来看,湖区多方面的一致性,奠定了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从而迈向防洪减灾一体化、区域管理一体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
关键词:
增长极 空间模式 经济一体化 洞庭湖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志明
一、洞庭湖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主轴线和京广、浙赣、湘黔、枝柳铁路重点开发的二级轴线包围的核心部位,是我国“东靠西移”总体发展战略的支点及连接东南西北的重要构纽,具有优越的战略地位。该区四周分布有三个圈层,即南昌、九江、长沙、株洲、湘潭、大庸、吉首、武汉(第一圈层),上海、杭州、广州、南宁、贵阳、重庆、郑州(第二圈层)。昆明、成都、西娄、北京(第三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春生 易先辉 肖才升 马杰 罗红兵
2016年,以7个夏玉米品种(百农5号、福单2号、丰玉8号、大丰28、新中玉801、福单4号、三北89)为材料,测定干物质积累量、灌浆速率、籽粒脱水速率,并在收获期进行机械化收获特性调查。结果表明:玉米干物质积累优势期为生育中期和后期,早熟品种丰玉8号、大丰28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282、285 g,低于中迟熟品种的单株积累量;供试玉米籽粒的灌浆速率基本一致,在授粉后15 d左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籽粒含水率均高于27%;机收籽粒破碎率均未达到1%的标准;除大丰28外,机收总损失率均低于5%;机收秸秆切碎长度合格率均高于93%,符合行业标准。综合分析,福单2号、百农5号产量分别为6 432、6 342 kg/hm~2,收获时籽粒破损率低,茎秆坚韧抗倒,基本达到机收籽粒的要求,宜于在洞庭湖区作机收品种栽培。
关键词:
玉米 机械化收获特性 农艺性状 洞庭湖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彬 曾伯平 罗玉双 韩庆 刘良国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洞庭湖周边水域不同季节1 183尾野生黄鳝进行体重、体长测量及性腺观察鉴定.统计分析结果:黄鳝体长29 cm左右为Ⅰ龄组,42 cm左右为Ⅱ龄组,49 cm左右为Ⅲ龄组,56 cm左右为Ⅳ龄组;雄性频率最高出现在5月(20.0%),其次为8月(16.7%),再次为4月(15.4%)和3月15.3%);雌性平均体长为(28.4±5.9)cm,间性平均体长为(35.6±6.3)cm,雄性平均体长为(39.8±8.1)cm;体长25~30 cm的雌性与间性比为1︰0.034,初步认为体长30 cm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长30~50 cm是雌雄间体出现的高峰,50~6...
关键词:
黄鳝 性比 体长 体重 洞庭湖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建新 彭保发 陈端吕 王亚力
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是判定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和制定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洞庭湖区2001~2010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利用状态预警和动态预警模型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洞庭湖区3个时相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介于0.4~0.6之间,安全等级均属一般,且呈下降趋势。(2)静态上,洞庭湖区3个时相的生态安全处于轻警状态,但各因素层的警情差异明显,其中恶化最明显的是低生态组分覆盖率、气候变化指数、水土流失率和区域开发指数,均处于中警状态。(3)动态上,生态安全综合指数2005年相对于2001年下降了0.06,进入恶化趋势和速度预警状态,2010年相对于2005年下降0.022,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步天
洞庭湖区范围除主体湖泊以外,还应包括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和松滋口至城陵矶之间的荆江河段。洞庭湖区综合区划可分为荆江区、常澧区、益沅区、巴岳区。主体湖泊洞庭湖未来可能有三种结局,调节作用继续存在是可能的。根治洪涝灾害应从减少泥沙淤积、提高泄洪能力、设法消除南北洪峰遭遇和行政性措施等方面考虑制订出整体方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仁东,庄大方,王宏志,吴胜军
在中国资源与环境时空数据库的支持下,利用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末期获取的陆地资源卫星图像和GIS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近2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化比较显著的地类有3种:耕地减少了1 97%,各类建设用地总计增加了14 88%,水域面积增加的幅度为8 77%。耕地与水域相互之间的转变比较频繁。以80年代末为界,前后2个10年间,建设用地、水域和草地的面积在2个时期均持续增加,耕地、林地的面积都持续减少。后期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大于前期;前期动态度最大的县域有岳阳市、沅江县和汉寿县,后期动态度最大的则为石首市、津市和岳阳市,全部为市级行政区或县改市区。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洞庭湖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