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4)
2023(5753)
2022(5074)
2021(4792)
2020(4098)
2019(9000)
2018(8605)
2017(16536)
2016(9459)
2015(10508)
2014(10344)
2013(9860)
2012(9687)
2011(8697)
2010(9028)
2009(8369)
2008(8206)
2007(7509)
2006(6871)
2005(6323)
作者
(27522)
(22947)
(22870)
(22331)
(15160)
(11151)
(10365)
(9050)
(8911)
(8719)
(7997)
(7800)
(7745)
(7708)
(7400)
(7246)
(6891)
(6830)
(6760)
(6710)
(5841)
(5797)
(5733)
(5339)
(5279)
(5270)
(5209)
(5183)
(4893)
(4783)
学科
(30512)
经济(30477)
管理(26857)
(22477)
(16464)
企业(16464)
(12871)
(12369)
地方(10977)
中国(10343)
方法(9326)
(8322)
农业(8199)
(8142)
数学(8073)
数学方法(7909)
(7802)
(7613)
及其(7421)
(7141)
贸易(7134)
财政(7057)
(6944)
国家(6918)
业经(6731)
(6474)
银行(6462)
(6249)
(6185)
(5861)
机构
学院(128898)
大学(126130)
(51439)
研究(50366)
经济(50124)
管理(46782)
理学(39041)
理学院(38513)
中国(38066)
管理学(37778)
管理学院(37513)
科学(31573)
(28172)
(27137)
(26756)
(26313)
研究所(24066)
中心(23319)
(21693)
农业(20581)
财经(20200)
业大(20030)
(18691)
(18570)
(18319)
(17658)
师范(17462)
北京(17461)
(16956)
经济学(15190)
基金
项目(84414)
科学(65005)
研究(62090)
基金(59295)
(52951)
国家(52347)
科学基金(43106)
社会(37414)
社会科(35354)
社会科学(35342)
(33608)
基金项目(30322)
(28531)
自然(27935)
教育(27761)
自然科(27136)
自然科学(27121)
自然科学基金(26626)
编号(25461)
资助(25184)
成果(22224)
重点(19706)
(19303)
课题(19012)
(18288)
(16977)
(16735)
创新(15985)
科研(15949)
计划(15690)
期刊
(62221)
经济(62221)
研究(41227)
中国(28884)
(24362)
学报(22020)
(21359)
科学(19617)
农业(16726)
管理(16580)
大学(16391)
(16214)
金融(16214)
学学(15645)
教育(14833)
业经(9816)
财经(9696)
经济研究(9545)
技术(9403)
(8588)
(8269)
问题(7751)
(7214)
资源(6715)
(6540)
国际(6224)
科技(6152)
现代(6111)
世界(5899)
业大(5869)
共检索到207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柴茂  何振  易臣何  
洞庭湖区是我国生物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方之一。从调研来看,目前洞庭湖区地方政府在生物灾害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如灾害预警机制初步建成、减灾救灾机制逐步完善、灾害善后工作较为合理。但是在灾害防治基础条件、防治技术水平和防治制度建设等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灾害防治预案体系建设,健全灾害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全民互动救灾体系,推进灾害防治法制建设进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刚  
清代以来,由于人水争地与淤垦分离加剧,洞庭湖区渍灾愈演愈烈,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湖区社会为减少渍涝损失采取与水妥协及技术对抗两类应对举措。在传统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以多种经营、政策调整为主的妥协之道显得较为突出。随着生态与社会双重压力的加大,在政府主导下提升应对渍灾的技术能力成为湖区社会的主要出路,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以近代水利技术为支撑的"逆生态化"发展道路。这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业生产力,但却大大提升了生产成本,对湖区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有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刚  
清代以来,由于人水争地与淤垦分离加剧,洞庭湖区渍灾愈演愈烈,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湖区社会为减少渍涝损失采取与水妥协及技术对抗两类应对举措。在传统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以多种经营、政策调整为主的妥协之道显得较为突出。随着生态与社会双重压力的加大,在政府主导下提升应对渍灾的技术能力成为湖区社会的主要出路,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以近代水利技术为支撑的"逆生态化"发展道路。这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业生产力,但却大大提升了生产成本,对湖区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有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德华  
90年代洞庭湖区大水灾不断,与50年代相比,雨情偏小、水情恶化、灾情放大。从若干基本关系的分析入手,诊断其变化、问题及成因,反思抗洪救灾实践,探讨水灾的可持续性防治对策:第一,要正确处理水沙关系,水沙兼治,治沙为本。为此,要建立长江上游地区和四水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加强和加快四水控制性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建立高洪水风险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第二,要正确处理江湖、湖垸关系,南控北引,湖垸易位。为此,要建设三峡工程,三口建闸,四水建库,联合调度;要开辟荆南分洪道,实行南北分流;有计划地向江汉平原和湖区低洼地区引洪放淤。第三,要正确处理堵疏关系,堵疏结合,以疏为主。为此,要抓紧制定河湖疏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勇  郭聪  李波  武正军  陈安国  
通过洞庭湖稻区水稻田的害鼠群落和害鼠对水稻损失量的调查,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水稻损失量和害鼠密度的关系模型:Y=0.0674X1+0.0307X2-0.1627,并计算当地水稻经济允许损失水平L=0.1317%,据此可确定稻田害鼠复合防治指标,并算出单种害鼠的防治指标(夹夜捕获率):东方田鼠为4.37%,黑线姬鼠为9.59%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朝敏  尹辉  张磊  
水旱灾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本文依据洞庭湖区1950-2009年水旱灾受灾率异常指数ζ和成灾率异常指数ζ,运用信息扩散模型评估了该区不同情景下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损失。结果表明:⑴随着灾情异常指数超越概率的增长,同一水旱灾害损失率下的粮食损失值呈波动上升趋势,同一类型的灾情异常指数一定时,损失率越大,粮食损失量则越大;⑵旱灾粮食经济损失递增趋势较平缓,而水灾在20年一遇到50年一遇之间粮食经济损失量发生了突变;⑶洞庭湖区不同情景下的水旱灾粮食风险损失值都随着灾情异常指数超越概率的增大而增加,且在超越概率20年一遇以上的水灾粮食风险损失值大于旱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彪  张锦高  张慧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绝大部分是由中央政府承担,调动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强化地方政府的投资责任,是中央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建立博弈模型,对我国中央与地方在地质灾害防治投资中确定投资份额的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地方政府应成为防灾减灾的主导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彪  张锦高  吕军  张慧  
地方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使用上存在着异化倾向,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隐患。信息的不完全、目标的不一致以及中央与地方在经济上的分权与博弈是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原因,因此要制定有利政策,加强法规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并加大审计力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德华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防洪工程的两难境地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论证了开展高 (灾害 )风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洪涝高风险区──洞庭湖区的实际 ,提出了开展此项研究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研究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谦  朱翔  贺清云  
根据常德市相关发展规划目标,明确了至2020年常德市生态经济和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仿真模拟粗放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模式两种情形下的常德市经济发展和血吸虫病流行趋势。结果表明:1系统动力学可详细梳理地区发展各要素和血吸虫病流行之间的相互关系;2常德市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发展和血吸虫病防治相辅相成;3以转型升级为着力点的生态经济模式,可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和血防效应;4湖区环境改造、产业现代化转型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能有效地支撑生态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谦  朱翔  贺清云  
根据常德市相关发展规划目标,明确了至2020年常德市生态经济和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仿真模拟粗放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模式两种情形下的常德市经济发展和血吸虫病流行趋势。结果表明:1系统动力学可详细梳理地区发展各要素和血吸虫病流行之间的相互关系;2常德市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发展和血吸虫病防治相辅相成;3以转型升级为着力点的生态经济模式,可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和血防效应;4湖区环境改造、产业现代化转型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能有效地支撑生态经济的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保  段正梁  周跃云  朱翔  欧朝敏  贺清云  
为了协调好防灾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运用灾害学、循环经济学以及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将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体系与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融为一体,设计了垸內居民区庭院循环经济型灭虫防病技术集成模式,垸内生产区水陆循环经济型血防治鼠避洪耐涝技术集成模式,并分别在典型区域进行了示范,试验表明: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认为,在建设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商品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粮、猪、油、麻、渔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模式的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正梁  李景保  朱翔  周跃云  贺清云  陈娟  
为了协调好防灾减灾与湖洲农业综合开发的关系,运用灾害学和循环经济学以及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将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农业生产方式与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融为一体,设计了湖草洲畜、禽、鱼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防洪技术集成模式,荻芦洲荻、芦、林、牧、农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抗洪技术集成模式。并分别在典型区域进行了示范,试验表明: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致力于湖洲农业产业化,认为在建设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加工等商品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荻、芦、林、牧等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朝敏  庄伟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为中国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之一。2010年的洪水是长江1998年大水后,也是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所遇到的首次较大洪水,在5次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实施了5次防洪调度,较大程度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长江中游荆江既是连接三峡水库和长江中下游河道的纽带,又是沟通洞庭湖的水流通道。基于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与荆江三口、洞庭湖城陵矶的水文对应关系,以实测水情、灾情资料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揭示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防洪调度对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压力及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6~8月份三口入湖洪量减少约242.61×108 m3,湖口城陵矶洪水位降低0.82m;湖区减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童中贤  
分析了环洞庭湖城市水灾的演变趋势 ,提出了环洞庭湖城市减灾的主要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