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3)
- 2023(9508)
- 2022(7831)
- 2021(7176)
- 2020(5542)
- 2019(12219)
- 2018(11567)
- 2017(21344)
- 2016(11636)
- 2015(12429)
- 2014(12006)
- 2013(11529)
- 2012(10241)
- 2011(9180)
- 2010(9031)
- 2009(8180)
- 2008(7582)
- 2007(6557)
- 2006(5733)
- 2005(4943)
- 学科
- 济(43125)
- 经济(43086)
- 管理(32547)
- 业(28834)
- 企(21291)
- 企业(21291)
- 方法(18733)
- 数学(16737)
- 数学方法(16593)
- 农(15725)
- 贸(14645)
- 贸易(14642)
- 易(14411)
- 环境(12585)
- 中国(12029)
- 出(11581)
- 财(11549)
- 学(11510)
- 农业(10693)
- 业经(10600)
- 地方(9396)
- 口(8285)
- 出口(8277)
- 出口贸易(8276)
- 划(7737)
- 技术(7603)
- 制(7170)
- 生态(6883)
- 银(6650)
- 银行(6599)
- 机构
- 学院(162747)
- 大学(160793)
- 济(64820)
- 经济(63669)
- 管理(60175)
- 研究(57701)
- 理学(53164)
- 理学院(52492)
- 管理学(51458)
- 管理学院(51209)
- 中国(42298)
- 科学(39930)
- 农(37322)
- 京(33595)
- 业大(31805)
- 所(29925)
- 农业(29876)
- 研究所(28076)
- 财(27171)
- 中心(26393)
- 江(23156)
- 财经(22403)
- 院(21421)
- 经(20645)
- 农业大学(20535)
- 范(20460)
- 北京(20417)
- 经济学(20307)
- 师范(20080)
- 省(19138)
- 基金
- 项目(123896)
- 科学(96832)
- 基金(90970)
- 家(83542)
- 国家(82749)
- 研究(82400)
- 科学基金(69488)
- 社会(54244)
- 社会科(51542)
- 社会科学(51527)
- 省(49272)
- 基金项目(49019)
- 自然(47002)
- 自然科(45826)
- 自然科学(45810)
- 自然科学基金(44984)
- 划(41662)
- 教育(36464)
- 资助(35399)
- 编号(30697)
- 重点(28813)
- 发(27297)
- 创(26159)
- 部(25921)
- 计划(25428)
- 创新(24519)
- 科研(24396)
- 国家社会(23439)
- 科技(22780)
- 业(21947)
共检索到225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俊翔 徐力刚 姜加虎 朱乾德 于丹丹
为了阐明洞庭湖出口径流变化及生态效应,根据城陵矶1960~2016年的日径流量数据,采用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两个生态径流指标,分别从年和季节尺度分析了洞庭湖出口径流变化,并讨论了其对洞庭湖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生态盈余和年生态赤字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39和0~0.47,且年生态赤字比年生态盈余的波动更加剧烈和频繁;季节生态径流指标差异较大,春季和冬季生态盈余波动比较频繁,夏季和秋季生态盈余变化不大;除冬季外,春季、夏季和秋季生态赤字在水文变异后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高于生态盈余;季节生态变化总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水文变异后更加离散,表明生态系统受到了较大的扰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径流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降水对生态赤字的影响较大;人类活动导致了高流量减少、低流量增加,使季节生态径流指标发生较大改变。径流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基本准则表明,洞庭湖出口径流与生态系统具有紧密的联系,且径流改变对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春花 王克林 陈洪松 张明阳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状况波动频繁,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可以为该区正在进行的生态重建提供依据。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在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将洞庭湖区生态资产划分为7类,利用洞庭湖区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点,前10年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亏损,后10年生态价值回升并有所提高,表明湖区生态建设出现一定成效;②虽然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湖区生态系统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湿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洞庭湖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新平 袁玉洁 周柏林 肖义 谢石 刘晓群 汤小俊 舒晓玲 李志军 梁婕 余勋
以"生态系统服务"为生态风险评价终点,通过量化外界压力源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压力-响应"模式,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将生态系统整体作为分析对象,同时考虑了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复杂关联作用。运用该方法评价了洞庭湖的生态风险,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洞庭湖的生态风险程度最高,西洞庭湖次之,南洞庭湖最低。造成洞庭湖生态风险的主要压力源为城市化、生活和气候变化;主要胁迫因子为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和水流量变化。受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指标为生物多样性、河湖连通性和碳循环;营养循环价值、净化水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3项生态系统服务风险程度较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云芳 葛大兵 谢小魁 刘珂 王乐滨 张静静
于2010—2011年夏、冬季对洞庭湖屈原管理区荞麦湖约500 hm2淡水珍珠养殖场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与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及其在水稻修复下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场底泥中TN、TP的分布整体呈从南向北减少的趋势;随季节变化,底泥TN含量无明显变化,TP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为1.64 mg/g,最低值出现在冬季,为0.26 mg/g;底泥TN、TP含量与叶绿素a含量呈正相关;养殖场内水稻作用下的底泥与养殖场中区底泥相比TN含量减少31.6%,TP含量减少45.1%,表明立体养殖生态系统和水稻种植对底泥的TN、TP有一定的修复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良 刘红峰
【目的】洞庭湖生态系统价值是洞庭湖区、湖南省及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的重要保障,研究目的在于加强洞庭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科学开发和利用其服务功能,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净初级生产力标准来测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78—2020年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对洞庭湖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评估出净初级生产力的边际价格。【结果】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正向驱动作用,得出净初级生产力每提高1%促进真实GDP增长0.026 9%;在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增长以每年2.2%的速度熨平系统运行中短期的非均衡状态并向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状态迭进,通过协整模型的计量得出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净初级生产力平均边际价格为347.5元/10~6 kgC(以1978年价格为基准),结果显示边际价格主要受到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弹性影响。【结论】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平稳运行具有明显保障和调整作用。本研究中得到的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洞庭湖区及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测量数值是一个最低值,同样,得到的净初级生产力的边际价格也是一个最低值,在真实的国民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实际值将大于本研究得出的计量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大昌
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0.72亿元;其中调蓄洪水的价值为37.12亿元,占45.99%;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调蓄洪水、供水和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好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洞庭湖 湿地资源 价值评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丹霞 谢谦 杨波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洞庭湖湿地为研究区,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洞庭湖湿地的景观类型。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结合洞庭湖湿地的特点,综合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评价分析洞庭湖湿地在1987至2013年间6个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健康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在2003年以前处于下降趋势,此后湿地健康状况逐步回升;而外界压力对湿地健康状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帅红 李景保
以历史文献、图件及1986~2010年水沙、水质等实测资料为依据,选取环境要素、生物指标、水动力条件和外部指标等4类共13个表征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采用加速遗传算法的遗传寻踪模型,基于matlab7.0平台对典型年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1986~2010年,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样本投影值呈下降趋势。1991年左右出现较高点(投影值为1.726 4),2006年出现了较低点(投影值为1.625 8),而2010年投影值有所回升(投影值为1.679 0);(2)从空间分布上看,南洞庭湖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其次是西洞庭湖,最差的是东洞庭湖。这说明受湖泊围垦、退田还湖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家其 朱莉 阳斌成
为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以洞庭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演变特征,并借助GeoSOS-FLUS、GM模型评估预测2030年不同发展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演化格局。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建设用地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整体呈下降趋势,显著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洞庭湖、长株潭周边县市及部分地市城区;(2)自然发展和耕地保护情景下2030年生态价值较高的草地和林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全域快速退化趋势,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格局相对稳定,林地和水域出现上涨趋势,长株潭城市群及其他地市市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现增长趋势;(3)三类情景下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流域下游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相对较高,而这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却较低且呈退化趋势,供需格局具有显著空间不匹配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明麒 于秀波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构建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文章基于洞庭湖湿地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威胁,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首先提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分区分类管理、保护与发展共存以及参与性共管等原则,接着分别从机构与体制创新、立法与执法、编制中长期总体规划、促进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共管、加快湿地产业开发、巩固退田还湖等生态恢复工程、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建设以及先进经验的示范与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洞庭湖湿地合理利用的生态系统管理策略选择,并给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与环境评估指标的定义及其定量化方法,为其他类似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秀娟 苏永春 杨晨利 倪向利
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选取洞庭湖环湖丘岗区的4种生态系统———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竹林为样地,对其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垂直剖面分布及季节性变化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4个土壤动物群落中动物类群数依次为竹林>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个体数依次为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竹林;多样性指数(H′)依次是竹林>阔叶林>茶林>针阔混交林,与群落均匀度的变化显著相关,而与群落的优势度关系不密切;4个群落的DG指数是:竹林>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通过对Jaccard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具有较高的异质性,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最高,茶林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波 廖丹霞 李京 蒋卫国 Claudia Kuenzer 周斌
基于CBER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光谱特征分析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东洞庭湖湿地的地物类型。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基础,依据东洞庭湖湿地的特点,综合湿地生产力、组织结构、弹性和功能4个方面,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分析东洞庭湖湿地在2000~2006年10个时相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结合城陵矶水文站的水位数据,探讨了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与城陵矶水位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2007年两个时相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与城陵矶水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当城陵矶水位达到30m左右时,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新荣
湿地生态系统与生态形成过程所维系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特殊资源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价值和功能。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价值评估,认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忽视了生态系统保护,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 价值 功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峰
7月5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创新三期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琛
8月11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永建和中科院贡嘎山国家野外站站长王根绪访问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