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9)
2023(11964)
2022(10699)
2021(10127)
2020(8442)
2019(19391)
2018(19539)
2017(37359)
2016(20640)
2015(23322)
2014(23221)
2013(22943)
2012(21222)
2011(18954)
2010(18862)
2009(17109)
2008(16473)
2007(14320)
2006(12508)
2005(10942)
作者
(59819)
(49802)
(49494)
(46986)
(31509)
(23930)
(22411)
(19541)
(18837)
(17676)
(17102)
(16564)
(15685)
(15557)
(15279)
(15231)
(14741)
(14575)
(14138)
(14042)
(12357)
(12076)
(11957)
(11207)
(11003)
(10976)
(10975)
(10935)
(9896)
(9822)
学科
(80763)
经济(80678)
管理(57880)
(53307)
(43466)
企业(43466)
方法(36427)
数学(31200)
数学方法(30848)
(23199)
地方(20963)
中国(20789)
(19167)
(18885)
贸易(18877)
(18612)
(18392)
业经(17734)
环境(17012)
农业(15325)
(13801)
理论(13523)
(13303)
(13098)
技术(12299)
(11652)
(11596)
财务(11586)
财务管理(11561)
银行(11551)
机构
大学(286412)
学院(286146)
管理(114160)
(111231)
经济(108706)
理学(98994)
研究(98771)
理学院(97830)
管理学(96097)
管理学院(95604)
中国(71941)
科学(63211)
(61836)
(50234)
(48624)
(47227)
研究所(46194)
中心(44780)
业大(44260)
(40875)
(39508)
财经(39190)
师范(39156)
北京(39112)
农业(37119)
(36418)
(35565)
(34007)
经济学(32442)
师范大学(31752)
基金
项目(202475)
科学(158101)
研究(148007)
基金(145262)
(127470)
国家(126328)
科学基金(107682)
社会(91080)
社会科(86131)
社会科学(86105)
(79557)
基金项目(78146)
自然(70822)
自然科(69067)
自然科学(69050)
自然科学基金(67771)
教育(67097)
(66945)
编号(61036)
资助(59557)
成果(49086)
重点(45569)
(44088)
(43551)
课题(42116)
(41536)
创新(38710)
科研(38697)
教育部(37269)
大学(37045)
期刊
(119848)
经济(119848)
研究(82607)
中国(52954)
学报(46899)
科学(42854)
(42619)
管理(40503)
(35235)
大学(34867)
教育(32847)
学学(32707)
农业(30184)
技术(24480)
(21950)
金融(21950)
业经(19616)
经济研究(18516)
财经(17813)
图书(16821)
问题(15924)
(15873)
资源(15763)
(15115)
科技(14563)
理论(14227)
实践(13245)
(13245)
(13243)
技术经济(13227)
共检索到415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玮娟  王旭  史璇  
三口河系是联系长江与洞庭湖的纽带,是洞庭湖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江湖关系演变呈现出新的特征,三口河系地区水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对该地区代表站南咀站和杨家垱站长系列水文水质资料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从年际与年内两个尺度,系统探讨了三口河系地区水环境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洞庭湖三口河系地区水质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年内TN、高锰酸钾指数表现为丰水期小,枯水期大,而TP表现为丰水期大,枯水期小的演变规律。然后从影响水量与水质两方面的因素,分析了该地区水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最后从水利工程的建设、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法律法规与节水宣传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洞庭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永宏  李峰  陈心胜  侯志勇  
以荆江枝城和三口入洞庭湖的代表性控制站1956-2008年长系列水文数据为基础,运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等方法,探讨三口水沙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其成因。结果表明:枝城年径流量2003年后有所偏低,可能与长江上游降水量偏低有关,但无显著性变化。枝城年径流量、三口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总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发生突变的时间分别为2003年,1979年和1989年。三口年径流量只有1973年一个转折点,但年输沙量有1973年和2003年两个转折点。1973年的转折点主要是荆江裁弯导致径流量下降引起的,而2003年的转折点主要是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导致悬浮泥沙浓度下降引起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景保  吴文嘉  徐志  于丹丹  
以荆南三口五站1951~2015年实测径流数据,利用Mark-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法、累计距平、Morlet复小波等方法分析三口河系径流演变特征;选用ARIMA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预测荆南三口河系径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荆南三口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5~10月为丰水期,11月~次年4月为枯水期,呈现出明显季节差异;(2)三口径流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以1959~1980年径流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其趋势幅度p的绝对值达到了698.313,2003~2015年径流下降趋势较为缓慢,无明显趋势,但其p的绝对值仍达到了166.524;(3)运用Mark-Kendall突变检验及累计距平法共同检验,三口径流突变年份为1970年、1985年;(4)1951~2015年间三口径流变化过程主要存在48~58 a、20~28 a、10~18 a 3个尺度的周期变化,以55 a、24 a、14 a为周期中心,其小波方差显示三口径流序列第一、第二、第三主周期分别为55 a、24 a、14 a;(5)三口径流在2016~2030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即2016~2018年为波动增减期,2019~2026年前后为枯水期,2026~2030年为丰水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帅红  李辉艳  李赛  李荣荣  
通过实地调查与水样检测,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法以及Shannon-Weaver指数分别评价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典型年(1986、1991、1998、2004、2006和2010年)洞庭湖水环境质量、营养化水平和水生生物状况。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典型年洞庭湖水质总体变差,各断面水质超标率有明显上升,呈现以氮、磷污染为主并伴有有机污染的特征;营养化指数有上升趋势,东洞庭湖2008~2010年综合营养指数超过50,出现轻度富营养;隐藻门代替硅藻门成为洞庭湖浮游植物优势种,其生物多样性下降;东洞庭湖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梨形环棱螺,而苏氏尾鳃蚓成为西、南洞庭湖的优势种,其种类和密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影响洞庭湖水质的因素除了"三口"、"四水"污染物聚集和湖区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外,三峡水库运行后入湖水沙量大幅减少以及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也是其关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童中贤  
分析了环洞庭湖城市水灾的演变趋势 ,提出了环洞庭湖城市减灾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玉林  李明杰  侯茂章  王茂溪  龙雨孜  李晓敏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湖南省环洞庭湖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总量、投入和产出结构以及各能值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能值投入总量基本保持平稳,投入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工业辅助能值投入量由1.28E+22 sej增至1.68E+22 sej,增加了31.26%,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量由6.05E+21 sej下降为5.53E+21 sej;该系统能值产出总量和产出效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总能值产出达到5.42E+22 sej,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40.04%,净能值产出率由2.05上升至2.43,但由于环境负载率有更大幅度的上升,由1.23上升到1.74;...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琦  欧伏平  张雷  卢少勇  
以入湖水系、湖体、出湖口为研究区域,基于20多年的监测数据,运用水质单因子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评价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洞庭湖水文、水质、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环境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1)洞庭湖入湖水量及沙量均明显降低、水位变幅减小。(2)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浮游植物等指标的时空分异特征较为明显,4个指标年均值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SD、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及密度自三峡工程运行后变化尤为明显。西洞庭湖的SD高于南洞庭湖,东洞庭湖的SD最低。ρ(TP)在湖体最高,ρ(TN)则在湖体最低。(3)入湖水系水质最好,出湖口水质最差。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力三  
分四个历史阶段分析论述了洞庭湖区城镇职能的演变过程。认为:①南北朝以前,由原始聚落向军事型城镇过渡;南北朝时期的城镇,以行政中心为主;唐、宋时期,商贸因素在城镇职能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明清时期,粮棉贸易成为城镇的特色职能。②城镇发展和空间分布的趋势,与洞庭湖环境变迁、人类活动轨迹基本一致。③城镇职能大体经历了军事型→行政型→经济型这一变化过程。④至清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区域性城市———县镇———乡镇四个市场层次。还结合历史情况对现代洞庭湖区城镇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姣  严定容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主客观联合赋权;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灰色物元分析法分别对2003—2010年湖南省整体和洞庭湖区8个重点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湖南省水环境承载力总体未得到有效改善;研究区域中除益阳外,其他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普遍较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永宏  王克林  任勃  杨刚  李峰  
从水域面积、水文环境、水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当前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展绿化工程、加强蓄洪能力建设、调整湖区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等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璇  肖伟华  段玮娟  赵志轩  王旭  郝彩莲  
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吞吐型湖泊。换水频率和换水量等换水特征是其水文条件的重要表征。下垫面条件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湖泊地形和来水条件等,使洞庭湖换水特征发生很大变化。研究1960s以来洞庭湖换水特征的历史演变,特别对三峡工程后换水量差值进行研究,有助于得到湖泊换水特性的历史演变特征,并对今后湖泊水量控制提供参考。分析了1961~2008年洞庭湖换水频率变化,1990s前换水频率的降低趋势一定程度上表征湖泊的自然衰退趋势,1990s后衰退趋势趋缓;而三峡蓄水运行后与90年代以来的换水量差值为146.47亿m3,枯、丰水期分别为48.34亿m3和98.14亿m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刚  
近三十年来,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相关成果,总体上来看,主要集中在两大问题上:一是考察洞庭湖区历史面貌演变过程及其原因,虽然观点纷纭各有重点,但将其看作一个动态的多种因素交织的复杂系统已逐渐成为共识;二是探讨湖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主要从堤垸兴废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与地方社会,以及人类社会的生态应对三个层面展开具体论述。这些研究虽然有不少观点值得借鉴,但也存在着重复研究较多、观点区分度不高等问题,须继续挖掘史料、拓宽视野与加强学科交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晓华  阳文林  傅泽鼎  曹俭  王赫  杨欣欣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湖南境内洞庭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良PSR框架模型,筛选14项水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指标体系。测算2010—2019年21个“县域单元”水环境治理水平。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权重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状态值(0.462)、压力值(0.285)、响应值(0.253),表明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状态环境是最能反映治理绩效。(2)湖区水环境治理总体呈现良好趋势,但不明显,年均增长率区间为(-0.92%~1.92%),说明治理力度即响应水平还有待提升。(3)洞庭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呈现出“东西两边高中部低”整体趋势,远离湖区(上游)水环境治理绩效好于中心湖区(下游)治理绩效的分布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晓华  阳文林  傅泽鼎  曹俭  王赫  杨欣欣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湖南境内洞庭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良PSR框架模型,筛选14项水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指标体系。测算2010—2019年21个“县域单元”水环境治理水平。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权重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状态值(0.462)、压力值(0.285)、响应值(0.253),表明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状态环境是最能反映治理绩效。(2)湖区水环境治理总体呈现良好趋势,但不明显,年均增长率区间为(-0.92%~1.92%),说明治理力度即响应水平还有待提升。(3)洞庭湖区水环境治理绩效呈现出“东西两边高中部低”整体趋势,远离湖区(上游)水环境治理绩效好于中心湖区(下游)治理绩效的分布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向泓宇  梁婕  袁玉洁  华珊珊  武海鹏  曾光明  
环境因子与湿地候鸟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候鸟保护的重要信息。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典型区域,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越冬候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将湿地候鸟分为5类,并选取5种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数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可能与东洞庭湖湿地实施的保护措施,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以及适应性有关;东洞庭湖冬季湿地候鸟的多样性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可能是不同种类的候鸟有相似的栖息地选择;较高水位和NDVI为湿地候鸟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湿地候鸟数量正相关;较高的气温和日照时数使水温升高,越冬的鱼类数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