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4)
2023(9273)
2022(8351)
2021(7937)
2020(6650)
2019(15505)
2018(15557)
2017(30292)
2016(16457)
2015(18632)
2014(18647)
2013(18449)
2012(16828)
2011(15058)
2010(14758)
2009(13330)
2008(12624)
2007(10729)
2006(9199)
2005(7814)
作者
(47513)
(39319)
(38984)
(37097)
(24983)
(18903)
(17745)
(15629)
(14922)
(13873)
(13604)
(13040)
(12273)
(12249)
(12149)
(11888)
(11839)
(11756)
(11147)
(11096)
(9796)
(9519)
(9450)
(8804)
(8790)
(8727)
(8690)
(8603)
(7826)
(7772)
学科
(63468)
经济(63401)
管理(46742)
(43664)
(36771)
企业(36771)
方法(31680)
数学(27503)
数学方法(27196)
(16352)
中国(15779)
(15379)
(15098)
业经(14357)
地方(12972)
农业(11098)
(10972)
贸易(10968)
(10916)
理论(10907)
(10640)
环境(10459)
技术(10247)
(9894)
(9819)
财务(9762)
财务管理(9748)
(9394)
金融(9393)
企业财务(9183)
机构
大学(230909)
学院(228753)
管理(94287)
(85302)
经济(83343)
理学(82752)
理学院(81817)
管理学(80392)
管理学院(79996)
研究(74456)
中国(54059)
(49414)
科学(49290)
(37609)
(37538)
(36269)
业大(36152)
研究所(34644)
中心(33400)
北京(31203)
财经(31110)
(31061)
(30478)
师范(30211)
农业(28550)
(28353)
(27561)
(26040)
师范大学(24645)
经济学(24265)
基金
项目(165730)
科学(129492)
基金(119979)
研究(119780)
(104943)
国家(104103)
科学基金(89220)
社会(73071)
社会科(69145)
社会科学(69126)
基金项目(65015)
(64354)
自然(60104)
自然科(58645)
自然科学(58635)
自然科学基金(57538)
(54768)
教育(54060)
资助(49451)
编号(49409)
成果(39027)
重点(36806)
(35888)
(34565)
(34209)
课题(33148)
科研(32047)
创新(31848)
大学(30568)
项目编号(30514)
期刊
(88879)
经济(88879)
研究(64459)
中国(38216)
学报(38200)
科学(35321)
管理(32884)
(32252)
大学(28204)
(26561)
学学(26546)
教育(24655)
农业(23189)
技术(18978)
(16568)
金融(16568)
业经(15000)
财经(14113)
经济研究(13725)
图书(13506)
理论(12308)
科技(12126)
(11780)
资源(11742)
实践(11647)
(11647)
(11552)
问题(11503)
技术经济(10745)
情报(10498)
共检索到316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霞  李占斌  李鹏  
为了准确了解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以灌区1955~199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对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多年开发利用状况下的水位动态和水质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灌区地下水多年补给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位变动很大;灌区水质多年平均矿化度为2.48 g/L,属微咸水,而矿化度随水位上升呈淡化趋势,又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全灌区的矿化度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应合理建立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确保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一定的变化范围之内,并进一步加强水情、水质的动态监测预报与调控,强化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巍巍  王式成  王根绪  邓伟  
论文对安徽淮北地区69个地下水位站的1980—200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淮北地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2.33 m,1980—1990年各地下水年均埋深较浅、变幅较小,1990年以后地下水埋深变幅加大,且埋深有明显的加深趋势。研究认为淮北平原地下水动态虽然受降水量、蒸发量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些年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这些人类活动包括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水利工程、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等。其中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是导致安徽淮北平原地下水埋深下降、地下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利于淮北地区地下水的循环更新,但过度的开发利用,已造成平原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冠儒  魏晓妹  
【目的】探索、完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对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对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探索性地将正交试验与地下水动态建模相结合,用以进行地下水动态敏感性的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改进正交试验法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宝鸡峡灌区,所得结果与现有其他方法所得结果相近,即均认为地表水灌溉量和蒸发量是影响灌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并且该方法也在理论上克服了现有分析方法的一些局限性。【结论】基于改进正交试验法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在实际中具有一定可行性,是对传统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琳  李占斌  张霞  于国强  李鹏  
为了深入探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以陕西洛惠渠灌区实测数据为例,首先采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法,对灌区自然—人工—生物条件下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各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并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对敏感因子进行灾变预测。结果表明:蒸发量是影响该灌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子,而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灰色动态模型对蒸发量的灾变预测精度较高,完善模型系统。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灌区地下水动态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是对传统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的补充与完善,可为灌区管理和调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炳超  李小等  张戈  李成柱  
【目的】对青海省诺木洪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该地区地下水提供指导。【方法】采集诺木洪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8个,测定水样中的Na~+、K~+、Ca~(2+)、Mg~(2+)、HCO_3~-、Cl~-、SO_4~(2-)、CO_3~(2-)、矿化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PiPer三线图图示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系统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1由南而北,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环带状分布,主要从HCO_3·SO_4·Cl-Na·Mg·Ca、HCO_3·Cl-Mg·Na型向SO_4·Cl-Na、Cl-Na型演化转变,矿化度由小于1g/l...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庆朝  
在论述位山引黄灌区水资源基本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地表水供水系统和地下水供水系统供需平衡状况。研究表明,位山引黄灌区上、下游地区水资源极不均衡,上游地区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未充分利用,下游地区水资源贫乏,地下水被过度开采。为解决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文章提出了该灌区内要加强管理、统一调控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在灌区上、中、下游地区分别设立井灌区、井渠结合区、限制开采区。并对不同区域的渠灌、井灌要制定不同的经济负担政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彬  徐建新  黄强  
灌区水资源的优化调配对于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灌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灌区水资源进行优化调配,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方法建立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该模型具有减化系统复杂性,减少计算工作量的特点。模型在彭楼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中进行应用,对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合调度,制定了区域配水方案,所得结果合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春龙  杨树青  孙玲玉  刘德平  杜晓峰  
为研究河套灌区灌期、非灌期地下水埋深与总氮关系,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乌拉特前旗北场试验区为研究区,区域内共布设了43眼地下水观测井,选取其中9眼典型井观测全年各月实测地下水埋深与总氮浓度,应用ARCGIS10.1软件反距离加权法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二者区域空间分布图,以得到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灌期在1~2m,非灌期在1.5~2.5m,秋浇期地下水埋深年内最小;地下水总氮浓度非灌期(2.5~5mg·L-1)明显大于灌期(0.5~2.5mg·L-1);灌期地下水埋深与总氮浓度满足二项式关系(R2=0.543),非灌期二者关系不明显。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应从源头上减少氮肥用量,优化施肥技术,以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水根  叶皓研  张成龙  李枫  
针对华北平原农业灌溉地下水超采的问题,以房山节水示范区为例,采用机井取水量定额管理的方法,基于水文地质模型软件GMS,对示范区地下水位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取水量定额管理后,示范区2020年模拟的地下水位比现状回升了3.34m,比按现状取水量模拟的地下水位多回升了1.49m。机井取水量定额管理可以提高地下水位的回升力度,是实现区域地下水采补平衡的有效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文举  马孝义  张建兴  吕静渭  
大型灌区对保障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径流变化已经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挑战。该文利用M 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了泾惠渠灌区渠首来水量、气象要素和灌区水量供需状况变化趋势,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探讨了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泾河来水量和渠首引水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灌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呈微弱减少趋势,次灌溉面积呈上升趋势,而灌区目前依靠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来弥补灌区渠灌水量不足,已造成了灌区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枯竭,未来灌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为此,灌区今后应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科学调控地表地下水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建民  王金霞  
本文利用大规模村级调查数据,描述了近10年来农村地下水水位的变动状况,并通过一阶差分模型量化分析了导致水位下降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很多井灌区农村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黄河和海河流域是下降最严重的地区。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降水减少是水位下降的重要气候因素;井灌区农业灌溉率和深水机井比例的增加会加速水位的下降;农村工业用水需求的增加也是加速水位下降的重要因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宇  费良军  
在气候干旱的宁蒙引黄灌区,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治土壤盐碱化、保证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影响灌区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LM算法的灌区神经网络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并以宁夏河东灌区为实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灌区地下水系统的变化特征,对地下水位做出较准确的预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可  陈鸿汉  
地下水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污染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三氮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许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三氮污染物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三氮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转化机理,然后分析了当前研究常用的方法即定性实验方法和定量数值模型方法,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三氮污染防治建议,为以后的治理三氮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春  
本文综述了美国等国外近几年在地下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地下水污染治理与恢复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全面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雷  汪志荣  孙常磊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 ,雨水资源浪费与地下水超采这一矛盾日益突出。结合国内外在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规律的部分研究成果 ,探讨了中国城市雨水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