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6)
- 2023(8802)
- 2022(7409)
- 2021(6710)
- 2020(5601)
- 2019(12856)
- 2018(12332)
- 2017(23870)
- 2016(13282)
- 2015(14905)
- 2014(15107)
- 2013(15034)
- 2012(14133)
- 2011(12851)
- 2010(12794)
- 2009(12044)
- 2008(11904)
- 2007(11078)
- 2006(9434)
- 2005(8454)
- 学科
- 济(60602)
- 经济(60561)
- 管理(33792)
- 业(31274)
- 方法(26173)
- 企(23529)
- 企业(23529)
- 数学(23460)
- 数学方法(23255)
- 农(17466)
- 地方(17104)
- 中国(14768)
- 学(12888)
- 财(12754)
- 业经(12185)
- 农业(11929)
- 贸(10434)
- 贸易(10433)
- 易(10061)
- 地方经济(9997)
- 制(9545)
- 环境(9437)
- 和(8961)
- 融(8558)
- 金融(8555)
- 银(7985)
- 银行(7959)
- 理论(7635)
- 行(7570)
- 务(7413)
- 机构
- 学院(195375)
- 大学(193942)
- 济(78054)
- 经济(76274)
- 管理(70661)
- 研究(67982)
- 理学(60764)
- 理学院(59967)
- 管理学(58911)
- 管理学院(58551)
- 中国(50358)
- 科学(44615)
- 京(40603)
- 农(35955)
- 所(35711)
- 财(34285)
- 研究所(32737)
- 中心(31617)
- 业大(30562)
- 江(29675)
- 农业(28610)
- 范(27517)
- 财经(27504)
- 师范(27258)
- 北京(25409)
- 经(24767)
- 院(24695)
- 经济学(24224)
- 州(24018)
- 经济学院(22083)
- 基金
- 项目(132215)
- 科学(103194)
- 研究(96519)
- 基金(93385)
- 家(82053)
- 国家(81382)
- 科学基金(68167)
- 社会(60030)
- 社会科(56814)
- 社会科学(56793)
- 省(53694)
- 基金项目(49944)
- 划(45328)
- 教育(43978)
- 自然(43362)
- 自然科(42221)
- 自然科学(42208)
- 自然科学基金(41417)
- 编号(40259)
- 资助(37081)
- 成果(32691)
- 发(30927)
- 重点(30825)
- 部(28757)
- 课题(28512)
- 创(27304)
- 创新(25597)
- 科研(25458)
- 计划(24938)
- 发展(24714)
共检索到281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菲 韩淑敏 胡玉昆
以洋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长期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和数值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洋河流域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规律及典型丰、枯年份的变化,进而建立了降雨-径流关系模型,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洋河流域径流量存在减少趋势,尤其是80年代后下降趋势更明显;径流的减少除了受气候变化影响外,人类活动如工农业生产取水、人口增加导致的生活用水激增以及水库截流蓄水等水土保持措施是导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径流减少量占径流减少总量的83.2%。
关键词:
洋河 经流减少 降雨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兆峰 王双银 刘晶 顾金普 公维龙
掌握流域径流演变规律,探讨其影响因子,对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依据秃尾河流域1956—2010年径流、降水资料以及榆林站1956—2010年气温资料,采用高桥浩一郎公式计算了流域蒸散发量,利用Kendall秩次检验法分析了流域降雨、径流和蒸发的趋势演变特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多因子对流域径流衰减的影响;建立了径流衰减量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1)流域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而蒸发量和降水量减少趋势不显著;2)在径流衰减驱动力因子中,人类活动因子权重为71.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兆峰 王双银 刘晶 顾金普 公维龙
掌握流域径流演变规律,探讨其影响因子,对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依据秃尾河流域1956—2010年径流、降水资料以及榆林站1956—2010年气温资料,采用高桥浩一郎公式计算了流域蒸散发量,利用Kendall秩次检验法分析了流域降雨、径流和蒸发的趋势演变特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多因子对流域径流衰减的影响;建立了径流衰减量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1)流域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而蒸发量和降水量减少趋势不显著;2)在径流衰减驱动力因子中,人类活动因子权重为71.1%,而气候因子权重为28.9%,各驱动力因子对径流衰减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林草>梯田>坝地>流域用水量>年降水量>年蒸发量;3)径流衰减量与林草、梯田的指数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径流衰减量与驱动力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为流域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樊静 杨永辉 张万军
分析了1970-2000年滹沱河的重要支流——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气候和地表覆被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30年来,流域降水量减少,流域内的年平均气温上升并达到显著水平。流域1995年有林地和高覆盖草地所占面积同20世纪80年代相比大幅减少,林地和草地的质量有所下降,到了2000年有所回升;流域内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同时流域的径流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均流量自1966年以来不断减小,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下降趋势更明显,以致上游长年有水河流部分河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流。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表覆被变化 径流减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建柱 冯平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流域的退水规律可为径流分割、地表汇流单位线的推求等提供技术支持。选择滦河水系两个子流域—柳河流域和瀑河流域的几场地下径流的退水过程,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模型模拟的误差,比较了几种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劣,确定了流域的退水规律,并研究了降雨类型对退水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线性水库模型模拟的瀑河流域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最优,损失函数值为0.00360,利用指数模型模拟的柳河流域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最优,损失函数值为0.00270,且不同的降雨类型对应的退水参数不同。最后,利用两个流域的地下径流退水规律,对流域的洪水过程线进行了分割,分割结果符合水文规律。
关键词:
滦河流域 地下径流 退水规律 径流分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京伟 牛健植 蔺星娜 朱志俊 吴姗姗
【目的】研究洋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因素,可以为该区域生态建设及植被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基于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气象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复相关分析及残差分析等方法,探究1999—2015年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洋河流域NDVI的影响。【结果】(1) 1999—2015年洋河流域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速为每10年3. 9%,NDVI显著改善和显著退化的面积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57. 90%和1. 13%,其中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改善最为明显。(2)研究区有51. 99%的区域NDVI变化受气候因子驱动明显,其中降水驱动型和降水、气温驱动型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26. 13%和25. 44%,前者主要分布在兴和、尚义、阳高、天镇、怀安及宣化等区域,后者主要分布在兴和南部及向东偏南方向延伸的带状区域,单一的年均气温对NDVI的变化影响较弱。(3) 1999年以来,流域植被受人类活动的干扰逐渐增强,增速为每10年4. 5%,以正向作用为主,正向作用主要分布在坝缘3县(尚义、万全、崇礼)及阳高等地,负向作用主要分布在城镇和农村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结论】1999—2015年洋河流域NDVI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干扰,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项目对当地的植被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向燕芸 陈亚宁 张齐飞 卞薇
本文分析了开都河流域源流区积雪变化与气象要素及径流的变化趋势,讨论了气象-积雪-径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都河流域2000—2016年间积雪覆盖率呈微弱上升趋势(0.1%/10a),其中,最大积雪覆盖率增加速率约为0.33%/a,而最小积雪覆盖率则呈减小趋势(-0.017%/a);在年内表现为春、夏季节积雪面积减少,而秋、冬两季增加;在过去的45年间(1972—2016年),融雪期在春季提前了约10.35天,而秋季延迟了约7.56天;温度对春季积雪变化影响较大,而降水则对冬季积雪变化影响较大。河川径流与径流峰值均呈增加趋势,年径流增幅约2.26亿m3/10a,其中夏季径流对气温(ε=1.41)和降水(ε=0.5)变化敏感,而春季对积雪面积的变化响应敏感(ε=0.59)。开都河流域山区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对径流的影响明显。
关键词:
积雪面积 径流 气候变化 开都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明金 张勃 王海青 袁健萍
以黑河流域出山口莺落峡水文监测站1950年~2004年55年的天然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径流年际变化规律采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等方法指标,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采用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及变化幅度等方法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黑河流域出山径流年际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莺落峡多年径流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趋势不是很显著。1959年和1979年是莺落峡径流量突变开始的年份,1959年是莺落峡径流量由多变少的突变年份,1979年是莺落峡径流量由少变多的突变年份。累积距平曲线和突变检验同时验证了这一结论;②受径流补给条件(大气降水)的影响,莺落峡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夏清 章光新 尹雄锐
乌裕尔河流域上游山区形成的径流是供给中下游平原区和扎龙湿地的重要水源。论文利用乌裕尔河上游2个水文站和8个雨量站1956~2006年系列径流和降水资料,利用多种指标和小波分析法分析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裕尔河上游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径流年际变化大,径流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伴随41年左右的主周期变化。近50年来,乌裕尔河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而且在1964年发生了一次显著的突变,降水量的减少和人类活动是造成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径流 乌裕尔河 变化特征 人类活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艳 周成虎 程维明
选取阿克苏河流域内代表站的径流实测资料,分析流域范围内不同径流补给来源的径流年内分配规律和多年变化特征。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补给具有垂直地带性和多样化特点,径流时序特征与径流的补给来源有密切关系;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集中程度高;而径流的多年变化变差系数小,径流量多年变化比较稳定;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年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变换,结果表明山区河流自1990年后进入丰水期。近年来,流域内降水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冰川融)量增加,以冰)融水补给阿克苏河流域山区径流量显著增加,气温升高对径流量的影响高于降水量增加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茂峰 高彦春 甘国靖
本文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流域内8个典型水文站点近50年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Hurst指数法分析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利用Pettitt突变检测法分析各水文站点年径流发生突变的年份,比较突变前和突变后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选取流域内和附近6个气象站点1957年-2006年近5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对比其在突变年份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气象要素对流域径流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各站点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流域上游年径流下降趋势更为显著,而流域下游年径流下降值β高于上游;1979年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玮 吕爱锋 贾绍凤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白洋淀流域山区阜平、中唐梅和紫荆关等3个流量站1959年-2008年50年径流量资料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了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白洋淀山区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丰枯变化明显;50年来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呈降低趋势,径流量总体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出现枯水期。利用保定气象站1959年-2008年的月气象数据和"海河流域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成果的5期土地利用数据,从气候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分析了径流变化的原因。认为气温升高、降水的减少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工农矿用地面积的扩大而可能引起的...
关键词:
白洋淀 径流 变化趋势 动因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雷 李华 黄强 刘任远
为了分析研究东江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为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采用模糊带权马尔科夫链原理,累积距平曲线-滑动t检验联合识别变点法,坎德尔(Kendall)秩次检验法等3种,对东江(博罗站)1963~2005年长系列径流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测2004为偏枯,2005年为正常年份;径流突变发生在1974年;径流年际变化不大。说明东江流域径流序列基本趋于稳定不显著增长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张亭亭 徐丹 杨春祥
本文利用MODIS数据,采用SEBS模型的计算方法,结合气象站的实际观测资料,得到海河流域2010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地表反照率、归一化植被指数、瞬时潜热通量和日蒸散量的反演分布图;同时利用传统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海河流域近50年的年际和季节的日平均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对其进行了时空分析。时间上,海河流域近50年ET0变化不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四季中,夏季ET0最高,其次是春季、秋季和冬季。空间上,海河流域年际ET0变化显著,整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趋势;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整体都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并对遥感反演的精度进行验证,误差大约在1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益 程维明 任立良 张一驰 张学仁
根据新疆和田河流域3个测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从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2个方面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年内分配方面,由于径流补给来源的作用,流域径流绝大部分集中在夏季,这就使得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普遍较高,而计算所得的集中期也与实测最大月径流出现的情况相吻合。在径流的年际变化方面,尽管和田河流域的年降雨量存在递增的趋势,但是由于源区高山的雪线高程上升、冰川退缩,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从而导致流域的河川径流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经过周期图法分析得到,和田河流域的年径流量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成分。
关键词:
和田河流域 河川径流 年内分配 年际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