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3)
- 2023(10985)
- 2022(9890)
- 2021(9619)
- 2020(7781)
- 2019(18331)
- 2018(17969)
- 2017(33996)
- 2016(18690)
- 2015(21108)
- 2014(21354)
- 2013(21092)
- 2012(19421)
- 2011(17597)
- 2010(17291)
- 2009(15731)
- 2008(15088)
- 2007(12512)
- 2006(10770)
- 2005(9449)
- 学科
- 济(77402)
- 经济(77332)
- 管理(49889)
- 业(45866)
- 企(37396)
- 企业(37396)
- 方法(34046)
- 数学(29716)
- 数学方法(29400)
- 农(19864)
- 学(19774)
- 地方(19519)
- 中国(19332)
- 财(16309)
- 业经(15622)
- 农业(13420)
- 和(12643)
- 贸(12587)
- 贸易(12582)
- 环境(12531)
- 易(12157)
- 理论(11562)
- 制(11232)
- 技术(10913)
- 地方经济(10907)
- 划(10030)
- 务(9909)
- 财务(9851)
- 财务管理(9831)
- 教育(9814)
- 机构
- 大学(260063)
- 学院(258190)
- 管理(104426)
- 济(98778)
- 经济(96526)
- 理学(90906)
- 研究(90801)
- 理学院(89793)
- 管理学(88214)
- 管理学院(87755)
- 中国(66456)
- 科学(59847)
- 京(56645)
- 所(46435)
- 农(44224)
- 研究所(42923)
- 财(42346)
- 业大(41559)
- 中心(41092)
- 范(36134)
- 江(36031)
- 北京(35836)
- 师范(35816)
- 农业(34916)
- 财经(34350)
- 院(33741)
- 经(31322)
- 州(30168)
- 师范大学(29258)
- 经济学(28099)
- 基金
- 项目(186652)
- 科学(146276)
- 基金(134678)
- 研究(134492)
- 家(118794)
- 国家(117842)
- 科学基金(100284)
- 社会(82731)
- 社会科(78230)
- 社会科学(78208)
- 省(73070)
- 基金项目(72833)
- 自然(67069)
- 自然科(65418)
- 自然科学(65405)
- 自然科学基金(64168)
- 划(62473)
- 教育(60403)
- 编号(55389)
- 资助(54605)
- 成果(43773)
- 重点(42297)
- 发(40514)
- 部(40393)
- 创(38294)
- 课题(37886)
- 科研(35932)
- 创新(35771)
- 计划(34710)
- 大学(33892)
- 期刊
- 济(106155)
- 经济(106155)
- 研究(74078)
- 中国(50615)
- 学报(44107)
- 科学(41546)
- 农(39507)
- 管理(35946)
- 大学(32063)
- 学学(30011)
- 财(29739)
- 教育(28576)
- 农业(28193)
- 技术(21565)
- 融(18258)
- 金融(18258)
- 业经(17415)
- 经济研究(16486)
- 图书(15901)
- 资源(15585)
- 财经(15367)
- 业(14438)
- 理论(13765)
- 科技(13706)
- 问题(13521)
- 经(13000)
- 实践(12921)
- 践(12921)
- 技术经济(12030)
- 版(11935)
共检索到37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芳 邱国玉 尹婧 熊育久 王佩
由于泾河流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气候、降水、地形、人类活动等的区域性,从不同区间的空间角度分析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泾河流域1970s~2006年的4期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结合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情况,将流域划分为北、中、南3个功能区,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初步探讨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自然、经济和政策成因。结果表明:①1970s~1990s,泾河流域植被覆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后,植被覆盖开始恢复;②泾河流域的城镇用地、耕地、林地、高覆盖度草地在流域中部和南部分布更广,低覆盖度草地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丽 谢高地 甄霖 冷允法 郭广猛
本文以泾河流域为例,应用遥感与GIS方法,对该流域1986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1986年至2000年,泾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均以草地和耕地为主,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其次是林地,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仅占流域总面积的5%左右;②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来说,林地和草地呈现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和耕地则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土地和水域面积变化不大;③从1986年至2000年这15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和耕地三者之间,以草地—耕地转型为最大,达14·87×104hm...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丽霞 张志强 王新杰 王盛萍 查同刚
近50 a来,在气候变化和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实施的背景下,黄土高原的侵蚀产沙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黄土高原典型中尺度流域清水河流域(面积436 km2)为研究对象,利用1959、1986、2007年的土地利用解译结果和1960—2005年该流域实测输沙和降水资料,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滑动t检验法研究了该流域年输沙量、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并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相结合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对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该流域年输沙量47 a间有显著的下降趋势,突变点位于1980年;降雨量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极端降雨指数下降。降雨因素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为...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降雨 土地利用 侵蚀产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华浪 李伟方 易湘生 王宏
客观认识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对水资源空间变化的影响,揭示区域特殊的水土耦合关系,为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文章利用1978、1987、2000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土壤类型图和1970~2006年气候数据,基于SWAT模型,模拟了永定河流域的1981~1991年的月径流变化情况,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在设定保持前一期气候不变情况下,根据不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景,模拟了径流过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平均流量的可能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精度已达到了模型应用的要求精度,而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中,1970S~2000S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水文 SWAT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琦 陈兴鹏 师满江
土地利用/覆盖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当代土地覆盖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土地利用的结果。本文以黑河中游甘州区为例,分析了在人文因素作用下,研究区2002-2011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程度综合指数,得出2002-201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盖整体结构中,建设用地加速扩张,农用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结构非农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人文因素 甘州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丽丽 毕如田 曹毅
本研究以涑水河流域的1990年和2008年两期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ENVI和ArcGIS软件支持下,采用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分析了涑水河流域18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情况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涑水河流域林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水域、未利用地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变化不大,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为4.383。人口、政策以及城镇化经济增长是该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
LUCC 涑水河流域 驱动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国玉 尹婧 熊育久 赵少华 王佩 吴秀琴 曾爽
论文以在黄土高原上发育,流经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黄河二级支流——泾河为研究对象,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土地利用影像资料,以及泾河流域1970~2002年的气候、水文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开发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SWAT,分析了20世纪80~90年代泾河流域的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从80到90年代,流域年降雨量呈逐年递减趋势,80年代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明显大于90年代多年平均月降雨量,尤其在7~9月,平均降雨量明显减少。受气候干旱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共同作用,80~90年代,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减少了8.92m3s-1。为了区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采取分别固定气候因子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谢高地 杨丽 成升魁 郭广猛
本文对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其土地利用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泾河流域属于中国西北偏僻山区,是西北干旱地区和中部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带,也是下游灌溉水资源的重要发源地。本研究从泾河流域选取了3个县作为研究区域,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影像技术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考查;调查问卷用于调查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转移矩阵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用于定量分析1980至2003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加权平均指数分析方法用于对当地农民的认知情况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林地和草地变幅较大;农地、草地和林地之间的变化交替发生;农业政策、市场需求、个人意愿以及环境保护则是引起这些变化的最重要的驱动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力 政策 泾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红 宫鹏 刘高焕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3个核心主题之一。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造陆速度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河口地带油气的开发,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从而引发了土壤盐渍化、水污染严重、湿地资源保护受到威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论文以黄河三角洲为典型样区,把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缩影,为全球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论文首先介绍了黄河三角洲概况,其次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探测方法、结果进行了对比、归纳,接着回顾了该地区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以及模型预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伟科 封志明 杨艳昭 孙小舟 游珍
以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辽河流域为案例区,利用ArcGIS9.2软件平台,对1995年和2005年两期L andsat TM、MSS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获取了西辽河流域10年间隔的土地利用/覆被遥感资料,分析了西辽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及空间转移规律。研究结果显示:①1995年和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覆被以草地和耕地为主,二者面积分别占全区的2/5和3/10,10年间土地利用整体特征并未发生重大改变;②西辽河流域绝大部分土地利用变化发生在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3个地类,三者的变化绝对值约占全区的93.77%;③10年间北方农牧交错带各种土地类型之间发生了复杂的转移变化,其中草地是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冉 王义民 畅建霞 黎云云
在分析黄河流域1980-2015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基础上,基于水资源二级分区,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Ci)、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例(D)、林草植被变化指数(R)三个指标分析8个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然后针对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5年四个时期,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程度研究各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与程度。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水域面积变化最为显著。8个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例均在20%左右,相互之间差异不大。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方面,沙漠及未利用地、水域和城市及工矿用地变化速度明显,其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由于面积基数较大,变化速度相对较小,但是变化面积很大。从各时期看,2010-2015年变化速度最大,并且大致呈现随时间推移变化速度逐渐增大的特征。在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方面,8个分区基本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上游龙羊峡以上增加最为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春阳 周海丽 于章涛 张清涛
基于“3S”技术的区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信息处理 ,已成为定量和深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的重要基础。文中从信息处理流程和方法的角度 ,建立了一个基于“3S”技术的区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信息处理基本模式 ,并重点分析讨论了相关的处理技术的和方法 ,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茜 于德永 孙云 郝蕊芳 刘宇鹏 刘阳
当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过去,科学界致力于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而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论文重点阐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的生物地球物理影响机制,总结土地利用/覆盖与气候变化定量关系的研究进展,得出现阶段研究存在四点不足:1缺乏景观格局与气候过程关系的认识;2较少考虑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3区域气候模式存在局限;4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指出基于可持续性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摆万奇 柏书琴
探讨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基本涵义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阐述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简称LUCC) 的全球环境效应,分析了它在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概括总结了我国LUCC 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LUCC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摆万奇 赵士洞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和预测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LUCC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覆盖变化格局;·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全球和区域综合模型;·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