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3)
2023(8155)
2022(6954)
2021(6499)
2020(5361)
2019(12365)
2018(12051)
2017(21910)
2016(12130)
2015(13570)
2014(13250)
2013(13197)
2012(12341)
2011(11180)
2010(11068)
2009(9986)
2008(9763)
2007(8445)
2006(7458)
2005(6597)
作者
(36607)
(30778)
(30189)
(28743)
(19364)
(15069)
(13808)
(11992)
(11844)
(10721)
(10675)
(10588)
(10126)
(9512)
(9501)
(9480)
(9047)
(8806)
(8801)
(8654)
(7735)
(7554)
(7315)
(6984)
(6912)
(6767)
(6750)
(6637)
(6234)
(6148)
学科
(50920)
经济(50862)
管理(28132)
(24764)
地方(21155)
(18135)
企业(18135)
方法(16572)
(15779)
数学(14255)
(14207)
数学方法(14041)
中国(12531)
环境(11813)
农业(11140)
地方经济(11114)
业经(10856)
(8778)
(8301)
资源(8175)
生态(7893)
(7650)
理论(7020)
(6980)
(6978)
贸易(6972)
(6813)
(6579)
金融(6575)
(6555)
机构
学院(164957)
大学(162833)
研究(63884)
(59885)
管理(58790)
经济(58320)
理学(50040)
理学院(49259)
管理学(48071)
管理学院(47764)
中国(47450)
科学(44364)
(37343)
(33757)
(33659)
研究所(31034)
中心(29732)
业大(28932)
(26384)
(25960)
农业(25859)
(25569)
师范(25316)
(24504)
北京(24273)
(23530)
(22837)
师范大学(20583)
科学院(20212)
财经(19970)
基金
项目(118897)
科学(92205)
研究(84065)
基金(83458)
(75609)
国家(74920)
科学基金(62551)
社会(50887)
(48474)
社会科(47963)
社会科学(47946)
基金项目(45429)
自然(42382)
(41708)
自然科(41094)
自然科学(41082)
自然科学基金(40311)
教育(36611)
编号(33866)
资助(32776)
(28145)
重点(28031)
成果(26342)
课题(24660)
(24082)
(24008)
计划(23778)
科研(22882)
创新(22573)
科技(21745)
期刊
(73903)
经济(73903)
研究(46032)
中国(37214)
学报(30746)
(29888)
科学(28740)
大学(22238)
学学(20959)
农业(20392)
管理(19680)
(18855)
教育(18059)
资源(14043)
技术(14028)
业经(13216)
(13040)
金融(13040)
(12242)
林业(10366)
经济研究(9823)
问题(9600)
(9353)
科技(9321)
(8860)
图书(8627)
财经(8242)
业大(8142)
现代(7334)
(7068)
共检索到253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新章  谢高地  甄霖  
采用典型农户调查和地方政府访谈等方法,对泾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基于退耕还林的效益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后续生态补偿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原州区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显著,其价值量平均为1 674.1元/(hm2.年),按2000年~2004年完成的退耕面积,总效益高达8 408.2×104元/年,退耕使当地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控制。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对当地农牧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退耕促进了作物生产结构优化和基本农田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草食性牧业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农民收入也比预计值偏低。从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艳萍  周颖  
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水质水量的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以综合污染指数法确定水质污染指数,以实际取水量和分配的初始水权的差值确定应补偿的水量,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根据补偿金支付方式和年限确定最终实际支付的补偿金额,构建出基于水质水量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牺牲了水环境,既污染了水质,对下游内蒙古的用水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占用了流域内其他行政区的水量,根据生态补偿模型计算出来的补偿金额为1.727 4亿元,且不同的支付方式和支付年限导致实际支付的最终补偿金额也不一样:若3年后一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常进雄  孙磊  
本文运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劳务经济抽样调查所获得的微观数据,用工资方程和Logistic模型考察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的民族差异。研究有两个主要发现:第一,回族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性收入显著低于汉族的农村劳动力,地区性因素对月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年工资性收入却产生显著影响;第二,与回族农村劳动力相比,汉族农村劳动力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概率要高79%。因为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务工就业比较稳定,务工就业时间长,即使月工资相差不大,也使得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务工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更多的收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东梅  钟甫宁  王广金  
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法 ,以宁夏地区为例 ,通过研究该地区 2 0 0 3年 2 0 0户退耕户和 10 0户非退耕户之间 ,以及二者与 1999年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前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和人均食品支出水平的变化 ,认为退耕户的粮食安全程度比非退耕户和退耕前的农户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种提高与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耕地面积呈正相关 ,而与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呈负相关 ,因而可以得出结论 :在生态脆弱地区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并不会影响当地农民的粮食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立  
实行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利用空间管制做好资源配置,可以有效地协调资源开发与保护,提高生态约束性和社会经济综合潜力,缓解资源、环境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特殊的地理环境,积极探索生态功能区划,进行合理的空间分析,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管制,有利于提出分区规划建设意见和空间管制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会萍  闫泽峰  刘涛  
为了提高政府在有限的资源里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从而达到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一目标,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为例,对其三个城区进行了公共服务的居民满意程度问卷调查。通过公共服务满意度这一指标,反映出银川市居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综合运用交叉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银川市的公共服务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某些公共服务低评价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现实情况,提出提高银川市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锋  
区域旅游形象策划在新时期日益受到各方重视,有关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研究,在国内还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指出实施旅游形象驱动模式的重要性,论述了旅游形象策划的设计方法,并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基础、整体形象、宣传口号、产品形象等在内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中段,周边与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区为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全区分为2个自治区辖市、2个地区,下设2个地辖市和16个县。自治区首府驻银川市。 自然地理 宁夏东西窄而南北长,地势北低南高。由北向南依次为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 黄河流经宁夏,自中卫县黑山峡入境,由西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一鸣  米文宝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章从地理学角度,对宁夏的基础建设,资源优势转化,城乡关系和区域关系,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作一鸟瞰,并从宁夏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经济发展差距的视角,指示宁夏走向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尽快实现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小衬  李陇堂  
通过DPSIR模型构建中卫市旅游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及TOPSIS法对2008—2017年中卫市旅游生态安全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用障碍度模型诊断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卫市旅游生态安全有所好转,贴近度变化明显,前期上升后期不断下降,警情经历"中警""重警""中警"的变化过程。(2)子系统上,驱动力、压力系统呈下降趋势,警情分别变为"巨警"和"重警",状态、影响、响应系统贴近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警情不断转好。(3)排名前三的障碍因子为教育投资占GDP比重、旅游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比重、住宿和餐饮收入增长率。通过分析构建旅游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以期为提升旅游生态安全状况提供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小衬  李陇堂  
通过DPSIR模型构建中卫市旅游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及TOPSIS法对2008—2017年中卫市旅游生态安全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用障碍度模型诊断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卫市旅游生态安全有所好转,贴近度变化明显,前期上升后期不断下降,警情经历"中警""重警""中警"的变化过程。(2)子系统上,驱动力、压力系统呈下降趋势,警情分别变为"巨警"和"重警",状态、影响、响应系统贴近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警情不断转好。(3)排名前三的障碍因子为教育投资占GDP比重、旅游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比重、住宿和餐饮收入增长率。通过分析构建旅游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以期为提升旅游生态安全状况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正广  马忠玉  殷平  
人口分布、资源环境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协调是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合理的区域人口分布格局要实现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容纳和发展适度规模的人口,这不仅受到人口自身数量的变化规律影响,而且还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经济发展对生活水平的限制。本文以宁夏为例,在预测县级行政区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用地面积、城市供水量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粮食产量和农村供水量分别计算各县域内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最优人口容量,将人口预测与人口容量进行综合分析,动态研究宁夏的人口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宁夏北部川区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较慢,大部分县级行政区人口容量受土地因素的限制比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凤玲  
本文从广义的乡村旅游角度出发,总结了宁夏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四种模式及乡村旅游产品的四种主要表现形态,并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胜连  黄立军  张丽颖  
通过对国内外清真食品产业集群的相关综述研究,发现其还处于导入阶段,尤其是在清真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如何治理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研究。本文以中国宁夏两个清真产业园为例,通过对园区内52家清真食品企业的走访调研,从软、硬环境发展视角出发,分析了宁夏清真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政  
近年来,"园区经济"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宁夏回族自治区于2006年先后申请设立4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引领宁夏走上了园区经济发展之路。从实践看,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为拉动宁夏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