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4)
2023(11664)
2022(10280)
2021(9674)
2020(8008)
2019(18318)
2018(18215)
2017(35235)
2016(19376)
2015(21386)
2014(21559)
2013(21355)
2012(19388)
2011(17484)
2010(17134)
2009(15411)
2008(14857)
2007(12737)
2006(10830)
2005(9330)
作者
(56729)
(47159)
(46583)
(44528)
(29679)
(22666)
(21181)
(18681)
(17705)
(16589)
(16109)
(15747)
(14790)
(14713)
(14546)
(14447)
(14234)
(13958)
(13313)
(13217)
(11813)
(11318)
(11318)
(10602)
(10546)
(10432)
(10325)
(10171)
(9417)
(9395)
学科
(76585)
经济(76506)
管理(53247)
(50167)
(41654)
企业(41654)
方法(35928)
数学(31271)
数学方法(30922)
(19218)
地方(19085)
(18631)
中国(18502)
(17728)
业经(16249)
农业(13141)
理论(12576)
(12543)
(12383)
贸易(12378)
环境(12353)
技术(12103)
(12083)
(11971)
(11602)
财务(11543)
财务管理(11524)
企业财务(10986)
地方经济(10748)
(10486)
机构
大学(270550)
学院(269309)
管理(107706)
(101227)
经济(98914)
理学(94518)
理学院(93394)
管理学(91675)
管理学院(91195)
研究(91084)
中国(64482)
科学(60828)
(57396)
(46506)
(45854)
(44740)
业大(43412)
研究所(43173)
中心(40514)
(37344)
财经(36843)
(36671)
农业(36303)
师范(36296)
北京(35829)
(33571)
(33528)
(31289)
经济学(29650)
师范大学(29518)
基金
项目(196239)
科学(153861)
基金(142011)
研究(140108)
(125475)
国家(124470)
科学基金(106171)
社会(86679)
社会科(82080)
社会科学(82059)
(77620)
基金项目(76578)
自然(71359)
自然科(69664)
自然科学(69646)
自然科学基金(68362)
(65835)
教育(63485)
资助(58036)
编号(56561)
成果(44898)
重点(44225)
(42411)
(42194)
(40630)
课题(38918)
科研(37988)
创新(37908)
计划(37003)
大学(35744)
期刊
(105521)
经济(105521)
研究(74910)
学报(47745)
中国(46290)
科学(42968)
(40943)
管理(37330)
大学(34855)
学学(32999)
(31854)
教育(29173)
农业(29092)
技术(22014)
(19354)
金融(19354)
业经(17645)
财经(16932)
经济研究(16699)
(14667)
图书(14487)
科技(14332)
(14287)
资源(13693)
问题(13662)
理论(13390)
(13026)
实践(12539)
(12539)
业大(12448)
共检索到373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莉娜  李勋贵  王晓磊  王乃  
枯水复杂性作为枯水的重要特征,在枯水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泾河流域张家山水文站1933—2010年的月径流序列为研究对象,基于距平法和均值标准差法对比确定月枯水序列,基于近似熵(Ap En)分析枯水的复杂性。结果表明:1)年径流在0.01水平下呈现极显著的递减趋势,流域1997年以来发生枯水的频率越来越大。张家山水文站月枯水量上界为9 369.67×10~4m~3,1、2和12月径流量小于月枯水量上界的月份比例远大于其他月份的比例,故以这3个月的月枯水组成枯水序列;2)枯水序列的Ap En值为1.059 1,与同期整个月径流序列的Ap En值(1.059 7)接近,说明发生于1、2和1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艳玲  蒋浩  吴起鑫  杨瑞东  郎小芳  罗进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筑坝的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珍惜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美酒河、美景河、英雄河和生态河,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选取枯水期赤水河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流域的采样与分析,总计37个采样点。运用箱线图直观表现出各个水质指标的分布情况,并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得出赤水河枯水期的水质类别,进行水质定性评价,然后根据水质标识指数的变化分析了赤水河干流的水质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赤水河水质总体较为良好,流域总体水质标识指数X1.X2为1.6;干流的水质标识指数X1.X2为1.5;各个支流来看,桐梓河、古蔺河和习水河的水质标识指数X1.X2分别为1.5、1.7和1.5,均为Ⅰ类水,水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宏伟  徐海量  凌红波  
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在枯水年,生态及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亟需通过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调水方式及生态补偿方案来化解这一矛盾。论文利用塔里木河"四源一干"的地表径流、断面引退水、地下水埋深、气象等资料及干流下游流域内的遥感影像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各河流的河损及干流下游的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枯水年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确定了流域枯水年生态调水方式及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结果表明:1)在特枯水年,下游需水量为7.01×10~8m~3,至少挤占上游源流10.70×10~8m~3水才能保障,从上游源流调水至干流单方水的总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分别减少38.2%和81.2%,因此该调水方式是不合理的,应改从开都-孔雀河调水以满足下游用水;2)调水后上游源流对开都-孔雀河单方水的补偿量为3.4元。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宏伟  徐海量  凌红波  
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在枯水年,生态及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亟需通过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调水方式及生态补偿方案来化解这一矛盾。论文利用塔里木河"四源一干"的地表径流、断面引退水、地下水埋深、气象等资料及干流下游流域内的遥感影像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各河流的河损及干流下游的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枯水年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确定了流域枯水年生态调水方式及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结果表明:1)在特枯水年,下游需水量为7.01×108m3,至少挤占上游源流10.70×108m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仁杰  董会忠  曹正旭  侯俊杰  
文章在重点阐释城市创新溢出理论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城市创新溢出分析范式,全景式刻画黄河流域城市创新空间特征与网络复杂性。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城市创新溢出量大幅提升,数量结构趋于均衡,演化速度逐步放缓,暗示未来发展或将面临“中间力量”不足的问题。空间分布格局严重失衡,并表现出局部异质性与渐进性特征。(2)创新溢出网络密度持续提高,并初步形成以二级网络为主、三级和四级网络为辅的基础架构,但网络不均衡性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空间分布不均与层级结构不均。(3)创新溢出网络局部自组织形式以省会或重点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为主,形成各具特色的局部网络体系。(4)黄河流域在全国城市创新溢出网络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流域内外创新溢出交互量差距悬殊,且仍以城市群内部溢出为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秀云  傅肃性  李丽娟  
以我国西南地区澜沧江流域干支流为例 ,对其枯水特征与径流补给 ,径流年内变化及其枯水期分布做了概要的分析 ,同时对其河流枯水进行了模型应用研究。通过枯水最小月流量的试验以及显示的随机性 ,采用了轮次模型 ,利用了 1 1个测站 ,2 7a~ 3 1a不等的序列数据 ,开展了枯水预测计算 ,其结果多年负轮长为 2 1 3 (a) ,即小于最小月流量多年平均值。这表明其枯水出现的历时周期短 ,因此 ,在对该河流开发时应予以调控 ,统筹规划。由上可知 ,运用轮次算法对河流枯水的极值分析与预测是一经济实用的研究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兴伟  陈文惠  王林  程永隆  
选取福建省内22个受人类影响和自然条件改变均较小的水文站控制流域,应用3S技术,对各流域的面积、河长、河流平均坡度、形状系数、植被覆盖率、流域平均坡度、平均高程、年均降水量等地理环境要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对22个水文站的年最小月流量及多年平均值、变差系数和年极值比进行了统计分析;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建立了多年平均年最小月流量与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福建省河流枯水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枯水径流量与流域面积和流域平均坡度显著相关,复相关系数达到0.994;该模型可用于福建省类似条件无资料地区的枯水径流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雪  扈中平  
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表明 ,“还原论”、“决定论”的“简单性”研究方式已不再能有效地描述、说明宇宙、生命的过程 ;而强调非线性耦合作用、内随机性的“2 1世纪的科学”——“复杂性科学”,则提供了研究、思考问题的更好的可能方式。“复杂性”对教育研究的影响是深刻的、根本性的。它提示我们 :祈向整体性的教育思维 ,更多地关注教育事件 ,注重模糊的教育评价和共生的教育学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秀云  傅肃性  宋现锋  吴志刚  
本文以湿润地区澜沧江支流黑江的景谷河流域为例,对遥感枯水下垫面要素进行了地理相关分析与其分区单元的建立。同时通过单元的波谱信息与水文参数信息转换研究,运用一定的算法,实施河流枯水资源量的估算,其结果与常规实测统计计算数据值基本一致。基于上述景谷河水文站多年水文资料和水文下垫面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和植被等的综合分析认为:①景谷河流域枯水期的最小月流量为4月,其值仅是全年径流的10%。②利用遥感空间信息分析水文下垫面单元特征,研究降水进入流域下垫面存贮水文系统内再分配过程诸环节的特性,提取并调整其模型参数,是一经济有效的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帅  盛昭瀚  刘小峰  
资源、环境与生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在分析我国面临的流域性水危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一方面,从复杂系统角度对流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分析,揭示了流域管理面临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其必定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结合我国重点流域治理历程对现行流域管理模式进行剖析,总结现行管理模式在管理范式与手段、政策与规划制定、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性问题。进而通过对适应性管理的分析及其与现行管理模式的比较,强调了适应性管理是完善流域综合管理的有效策略。最终,从管理环境、管理体系、决策机制、管理手段以及科学研究职能等五个方面对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芳  邱国玉  尹婧  熊育久  王佩  
由于泾河流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气候、降水、地形、人类活动等的区域性,从不同区间的空间角度分析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泾河流域1970s~2006年的4期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结合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情况,将流域划分为北、中、南3个功能区,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初步探讨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自然、经济和政策成因。结果表明:①1970s~1990s,泾河流域植被覆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后,植被覆盖开始恢复;②泾河流域的城镇用地、耕地、林地、高覆盖度草地在流域中部和南部分布更广,低覆盖度草地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鑫  甄霖  邸苏闯  
泾河流域是农业旱灾的多发地区,但是对该地农业旱灾的发生规律、旱灾影响及旱灾恢复和准备措施方面开展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建立了1km栅格精度的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空间评估模型,并对农业旱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农业承险体脆弱性进行评估,最后综合评估该地区农业旱灾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农业旱灾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及风险的空间特征。本研究采用Z指数方法评估泾河流域农业旱灾致灾因子的强度,选取农作物生长季缺水率、土壤有效含水量、有效灌溉面积比及坡度4个指标评估研究区1km空间尺度的农业旱灾脆弱性。农业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的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北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志  刘文兆  郑粉莉  
极端降水事件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其变化趋势可为该区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选取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5年-2005年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强度和严重干旱次数等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代际变化和振荡周期等。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其发生频率和强度等都可能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空间差异,流域中下游呈上升趋势而流域西南部和北部呈下降趋势。各指标均呈波动变化,但基本都在1985年以后呈上升趋势,且在2000年左右发生多次上升突变;波动周期为2~3a,7~8a,13a和17a。尽管变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晨  谢富纪  
组织演化研究是近年来组织理论关注的热点领域。其核心主题是组织对环境的"适应"和环境对组织的"选择"。本文将组织的适应过程分为了渐近式变革和不连续性变革两种方式,通过借鉴生物进化的适应度景观概念,采用NK模型分析了组织演化的复杂性规律和特征,探讨了组织演化的本质及有效的演化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广猛  杨丽  谢高地  
本文使用2004年10月和2001年10月的MODIS(MODerateresolutionlmagingSpectroradiometer)数据研究了泾河流域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以来的植被变化,结果表明近5年来植被指数大幅度增加,而且出现了2001年所没有的NDVI高值区(0·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