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8)
2023(9818)
2022(8314)
2021(7613)
2020(6636)
2019(14932)
2018(14438)
2017(27653)
2016(15340)
2015(17197)
2014(17388)
2013(17172)
2012(16223)
2011(14836)
2010(14826)
2009(14005)
2008(13979)
2007(12782)
2006(10977)
2005(10078)
作者
(45759)
(38621)
(38550)
(36911)
(24011)
(18492)
(17498)
(15175)
(14198)
(13485)
(13074)
(12830)
(12162)
(12115)
(12082)
(12009)
(11915)
(11396)
(11194)
(10880)
(9629)
(9403)
(9336)
(8857)
(8685)
(8548)
(8514)
(8430)
(7744)
(7714)
学科
(70766)
经济(70676)
管理(41451)
(37664)
方法(31432)
(29140)
企业(29140)
数学(28227)
数学方法(27954)
(18998)
地方(17408)
中国(17129)
(16411)
(14830)
(13310)
业经(13182)
(12538)
贸易(12537)
农业(12434)
(12121)
(10598)
金融(10596)
环境(10526)
(10276)
银行(10248)
地方经济(10168)
(9951)
(9813)
(9146)
财务(9124)
机构
大学(226382)
学院(226174)
(94796)
经济(92805)
管理(83206)
研究(78506)
理学(71853)
理学院(70965)
管理学(69684)
管理学院(69252)
中国(58395)
科学(49436)
(47191)
(43600)
(40693)
(40313)
研究所(37177)
中心(36419)
财经(34802)
业大(34599)
(33899)
农业(31984)
(31478)
(30888)
师范(30602)
经济学(30446)
北京(29602)
(28222)
经济学院(27793)
(27163)
基金
项目(152400)
科学(119813)
基金(110359)
研究(110150)
(96877)
国家(96103)
科学基金(81303)
社会(70491)
社会科(66693)
社会科学(66672)
(60264)
基金项目(58645)
自然(51994)
(50937)
自然科(50723)
自然科学(50706)
教育(50371)
自然科学基金(49800)
资助(44570)
编号(44536)
成果(35901)
重点(35231)
(33961)
(33875)
(31194)
课题(31193)
科研(29543)
创新(29306)
国家社会(29296)
教育部(28642)
期刊
(103526)
经济(103526)
研究(65038)
中国(41585)
学报(37296)
(36415)
科学(33624)
(33305)
大学(27526)
管理(27335)
学学(26109)
农业(24514)
教育(21807)
(20095)
金融(20095)
技术(18191)
经济研究(17325)
财经(17282)
业经(17113)
(14870)
问题(14123)
(13051)
统计(11659)
资源(11523)
(11326)
技术经济(11274)
(11254)
理论(11013)
商业(10845)
(10622)
共检索到328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丽  甄霖  谢高地  陈操操  
本文以泾河流域1∶10万比例尺下的景观类型图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选择了7个景观指数,并对其粒度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不同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根据各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关系,可以将上述7个景观指数分为四类。第一类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呈单调递减,具有比较明确的粒度效应关系,这类指数主要有平均形状指数和聚集度指数;第二类指数随粒度增加也呈下降趋势,但在下降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明显的尺度转折点,这类指数主要有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第三类指数随粒度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尺度转折点,这类指数在本研究中只有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钟星  袁春  
研究目的:基于鹤峰县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对土地利用数据的景观指数类型及景观水平的粒度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应用。研究结果:在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较明显,随粒度的变粗,景观指数可归为单调下降、不规则变化和基本无变化3类;粒度响应最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斑块密度;裸地和水田是对粒度响应最敏感的两种土地覆盖类型。在景观水平上,除斑块密度外,其他景观指数粒度效应不明显,斑块密度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的粒度响应最强烈,丰富度指数则最弱。研究结论:粒度效应与所选粒度的变化范围、数据聚合方式、分析景观类型的多少、比例尺的不同都有很大的关系,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考虑更加全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雪姣  沈强  聂超甲  胡青青  叶回春  张世文  
[目的]景观格局变化是景观生态学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省域尺度下不同时序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选取计算景观指数所需的适宜粒度范围并筛选出代表性景观指数集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安徽省土地覆被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05年、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安徽省土地覆被的转移数量与方向进行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栅格大小研究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选取合适的粒度范围;基于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筛选出代表性景观指数集。[结果](1) 2000—2010年安徽省的土地覆被始终以耕地为主,其次是林地与人工表面;人工表面的增加是建立在耕地面积减少基础之上的,在10年间共有超过3 200km2的耕地转化为人工表面;(2)景观指数存在粒度效应,粒度变化会对景观指数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省域尺度下计算景观指数所需的合适粒度范围为100~125m;(3)研究安徽省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有4个,分别为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香农多样性指数。[结论]计算安徽省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0~125m,安徽省的代表性景观指数集为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香农多样性指数,为进一步研究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甄霖  谢高地  杨丽  成升魁  
参与式社区评估法既兼顾了景观管理中的地理变量,同时还将社会经济因素纳入了考虑范畴,是深入进行问题分析客观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采用参与式社区评估法,运用问题矩阵和问题树分析,对泾河流域景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利益相关者认为土壤侵蚀已成为第一严重的问题,其次是土地生产力低下、自然灾害、植被破坏等。尽管当地公众已经认识到了土壤侵蚀的严重危害,但在安排土地利用方式时,却很少考虑土壤侵蚀带来的危害,仍然从事着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活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佳  王志泰  
基于贵州省湄潭县2010年航拍遥感影像与2007年的TM(thematic mapper)图像,利用ArcGIS 9.3软件、Fragstats 3.3和SPSS软件,选择了15个景观指数,分析了湄潭县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表现出来的粒度效应,并对景观指数的曲线拟合函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选取的粒度范围内,随着粒度大小的变化,大多数景观指数都表现出明显的粒度效应,说明景观指数对粒度具有尺度依赖性。选取的15个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可以分为总体上升、平稳降低后稳定、波动降低、波动降低后稳定和不规则变化5种情况。另外,数据源分辨率的大小对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也有一定影响。部分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响应...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杨林  董斌  位慧敏  徐文瑞  杨斐  彭亮  方磊  王裕婷  
【目的】尺度的合理确定是景观格局和生态研究过程的关键。研究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计算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17年安徽省宿松县的景观分布图为数据源,从类型和景观水平分析了各个景观指数在20~5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并选取适宜的粒度范围;通过拟合函数揭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大的变化特征;结合景观面积损失精度评价模型确定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最适宜空间粒度值。【结果】景观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粒度效应性,其中大部分景观指数的可预测性强,但景观总面积、平均面积分维数、平均形状指数、Simpson多样性、Simpson均匀度指数对空间粒度响应不敏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曲线可分为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无变化、复杂变化4种类型;景观指数的拐点主要集中在70和200 m;在景观水平下景观指数粒度效应曲线拟合后的函数主要为幂函数,且拟合程度高。【结论】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适宜粒度为100~110 m,最佳粒度为100 m。图3表1参2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未  范诗薇  许丽萍  张敏  欧名豪  
论文以无锡市2010年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自然地理和人为干扰两类因素的因子加权叠加模型,以此获取研究区的生态贡献等级斑块,运用Arc GIS 10.0、FrAGSTATS4.0和cS 2.2软件计算并探讨了快速城市化平原地区不同景观指数随粒度增粗的变化特征及其适宜的研究尺度域。结果表明,随粒度变粗,景观指数受空间粒度的影响显著,存在特定的粒度范围。其中,类型水平、景观水平以及景观连接度指数的尺度域不完全相同,粒度分别为2~30、2~10和2~7个栅格单元,研究区尺度域以2~7个栅格单元即60~210 M为宜;景观连接度指数得到的尺度域更精准,粒度依赖性更明显,适宜于粒度效应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京  常庆瑞  陈涛  
【目的】查清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改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ENVI 4.0软件对2006年延河流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结合野外考察,在ArcGis 9.0平台下获得延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从景观格局的角度,根据国标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二级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住宅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耕地(水浇地、旱地)、园地(果园)、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天然牧草地、其他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内陆滩地、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河流水面)和其他土地(裸地、沙地、沼泽地、设施农用地)共7个大类17个二级类,分析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海军  曹明明  
通过对黄龙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再转化为栅格Grid图,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分别以25 m和100 m为步长在25~500 m和100~2 000 m的粒度上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对比2个不同范围粒度域上景观指数呈现的异样性,并尝试性地提出理论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9种景观指数有4种不同的变化规律,2个不同步长不同粒度域的景观指数有2类变化规律,且理论景观指数的提出对一些指数可以很好地解决同一个地方用不同分辨率所计算出的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把结果统一到同一个标准上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学斌  石培基  罗君  刘海龙  魏伟  
合理评估流域生态风险,对于优化流域景观格局、建立流域生态风险预警机制、降低流域生态环境风险、维护流域生态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干旱内陆河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三期遥感数据为基础,构建生态风险指数,结合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流域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10年,流域景观发生较大了变化,草地面积减少12.73×104hm2,未利用地面积增加15.59×104hm2;将生态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低生态风险区向流域上游不断迁移,面积减少31.89×104hm2,较低生态风险区向上游和中游不断延伸,面积增加29.30×104hm2,高生态风险区向下游不断扩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殷小彤  
文章以西安市2013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源数据,基于arcgis10.0与Fragstats3.4软件,运用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从斑块、类型等2个水平上分析西安市农村居民点景观空间格局粒度效应。结果表明:(1)粒度效应敏感的指数有斑块密度、斑块个数、分离度指数、邻近度指数,粒度效应比较敏感的指数有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指数,粒度效应最不敏感的指数有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及结合度指数。(2)大致可将上述9种景观指数分为3类:第一类,随着粒度的增大,景观指数值表现为下降的变化趋势;第二类,随着粒度的增大,景观指数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第三类,随着尺度的增大,具有显著的尺度转折,可预测性差。(3)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春连  张镱锂  王兆锋  摆万奇  
以2006年中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拉萨河流域湿地类型矢量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在ArcGIS支持下,基于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地貌区3个不同尺度开展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湿地景观格局特征不同,高寒草甸湿地景观是流域湿地基质景观,占湿地总面积的77.74%。藏北嵩草沼泽草甸是高原湿地的核心生态系统类型(占65.45%),其斑块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斑块形状指数、斑块的聚散程度等景观指数都具有极大值。河源区湿地类型简单,仅5种,斑块破碎度较高。河谷区湿地景观类型丰富(13种),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大(1.841),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当雄盆地区优势度指数最大(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广猛  杨丽  谢高地  
本文使用2004年10月和2001年10月的MODIS(MODerateresolutionlmagingSpectroradiometer)数据研究了泾河流域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以来的植被变化,结果表明近5年来植被指数大幅度增加,而且出现了2001年所没有的NDVI高值区(0·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操操  谢高地  甄霖  
利用1961年~2004年泾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气象站点的月降水资料,以降水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降雨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泾河流域降雨量年际间波动较大,每相隔10年降雨正负距平发生转化,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降雨处于新的减少期;40年间流域降雨量下降趋势不显著,减少幅度约为4.7mm/10年;但流域上中下游季节性降雨趋势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秋季降雨减少而冬季降雨增多,秋季降雨减少可能是年降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东亚季风加强北移,以及区域地形差异,地表差异等因素联系密切。分析结果还表明:1981年~2004年及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丽  谢高地  甄霖  冷允法  郭广猛  
本文以泾河流域为例,应用遥感与GIS方法,对该流域1986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1986年至2000年,泾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均以草地和耕地为主,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其次是林地,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仅占流域总面积的5%左右;②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来说,林地和草地呈现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和耕地则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土地和水域面积变化不大;③从1986年至2000年这15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和耕地三者之间,以草地—耕地转型为最大,达14·87×104h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