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8)
2023(11556)
2022(10386)
2021(9773)
2020(8206)
2019(18994)
2018(18803)
2017(36496)
2016(20120)
2015(22187)
2014(22344)
2013(22224)
2012(20359)
2011(18298)
2010(17967)
2009(16325)
2008(15757)
2007(13566)
2006(11709)
2005(10044)
作者
(59500)
(49489)
(49038)
(46755)
(31264)
(23912)
(22214)
(19497)
(18491)
(17549)
(17010)
(16534)
(15649)
(15451)
(15276)
(15132)
(15077)
(14698)
(14074)
(14048)
(12473)
(11940)
(11926)
(11092)
(11059)
(10980)
(10929)
(10781)
(9931)
(9880)
学科
(77413)
经济(77331)
管理(53955)
(52127)
(42751)
企业(42751)
方法(37391)
数学(31741)
数学方法(31372)
(20845)
(19645)
(18748)
地方(18275)
中国(18244)
业经(16970)
农业(14512)
理论(13484)
(12785)
贸易(12779)
环境(12668)
(12481)
(12467)
(12369)
(12340)
财务(12281)
财务管理(12261)
技术(12003)
企业财务(11666)
(10624)
(10421)
机构
大学(281554)
学院(281365)
管理(111237)
(103748)
经济(101350)
理学(97175)
研究(96190)
理学院(95947)
管理学(94113)
管理学院(93606)
中国(68818)
科学(65133)
(60718)
(49597)
(49394)
(46645)
研究所(46037)
业大(45696)
中心(42962)
(39287)
(39217)
农业(39030)
师范(38788)
北京(38338)
财经(38173)
(35218)
(34712)
(33102)
师范大学(31534)
经济学(30092)
基金
项目(202433)
科学(158170)
基金(146628)
研究(142899)
(130262)
国家(129229)
科学基金(109762)
社会(87711)
社会科(83007)
社会科学(82984)
基金项目(79514)
(79398)
自然(74709)
自然科(72928)
自然科学(72909)
自然科学基金(71570)
(67721)
教育(64377)
资助(60503)
编号(57534)
重点(45649)
成果(45534)
(43475)
(43463)
(41435)
课题(39467)
科研(39387)
计划(38747)
创新(38654)
大学(36600)
期刊
(110101)
经济(110101)
研究(77218)
学报(50707)
中国(47967)
科学(46161)
(44272)
管理(38027)
大学(36891)
学学(35005)
(33633)
农业(31237)
教育(28633)
技术(21938)
(20019)
金融(20019)
业经(18530)
财经(17526)
经济研究(16994)
(15964)
资源(15297)
(14832)
科技(14644)
图书(14626)
问题(14391)
(13742)
理论(13574)
业大(13232)
实践(12708)
(12708)
共检索到392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广猛  谢高地  甄霖  
我国自2000年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本文使用2000年与2004年250m分辨率的MODIS植被指数数据(NDVI),分析了泾河上游固原地区植被和降水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该区植被覆盖情况有较大好转,NDVI在0.2~0.4之间的地区减少了31%,而NDVI在0.4~0.6的地区增加了67%;同时该地区的降水利用效率也有所增加,从平均0.53增加到0.65。原州、彭阳和西吉3县NDVI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别从0.27、0.58、0.50增加到0.83、0.92和0.95。研究认为这种增加主要是由于降水在年内分布与植被生长配合较好,而不是由于退耕还林政策所致。分析表明当生长季内降水小于45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超  赵传燕  
论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对黑河上游2000—2009年TRMM多卫星降水资料的月数据进行了降尺度研究,并用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对降尺度的结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种降尺度的方法能够在不降低(甚至提高)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得到空间精度更高的降水资料。在此基础上,基于降尺度后的月降水数据,对黑河上游2000—2009年降水10 a平均值年总量空间变化,以及年内降水分配、年内降水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降尺度之后的数据比原始数据能更加表现降水变化的细节和趋势;②坡向对降水的影响表明,在东西方向,东坡的降水要高于西坡,最高可以达到10%,而南北坡的降水差异变化较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剑  李新  王根绪  胡宏昌  钞振华  George Leavesley  Steve Markstrom  Roland Viger  
以黑河流域上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区自然产水区的产汇流机理的研究,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集成环境的开发思想,利用MMS(modular modeling system)模型库中与降水径流相关的模块,通过综合各种产流(包括超渗、蓄满产流)机理、并且根据寒区产汇流的特点对USGS开发的流域PRMS(precipitation-runoff models)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土壤水运动中降雨入渗补给的多层土壤滞后效应模块以及积雪融雪和冻土面积识别模型,建立了适合于寒区流域的分布式PRMS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黑河上游出山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与预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MS建立的黑河上游改进的PRMS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宁  李秀彬  冉圣洪  李子君  
以潮河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累积曲线将1961~2005年期间年降水-径流关系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1961~1978,1979~1993,1994~2005。第二和第三阶段相对第一阶段而言,平均年径流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年径流对降水的响应程度在减弱。与此相对应,进入1980年代后,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强度在增加,主要表现为小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的大规模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及农垦和造林等土地利用活动导致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人类活动使得流域总蒸发和入渗增加,从而改变水量平衡,径流对降水的响应变得迟缓,减少流域总径流;不同降水年型降水-径流的关系表现出很大差异,人类活动对枯水年份年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宪锋  任志远  张翀  林志慧  
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1959-2008年51个地面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了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并结合EOF、趋势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年内降水不均匀性特征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地区PCD在0.53~0.75之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而PCP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和下旬;②近50a黄土高原地区PCD主要以南北反向型分布为主;③从变化趋势来看,PCD增加趋势较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宁夏的同心和山西的五台山等地,PCD减小比较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西的阳泉以及青海的门源等地区;而PCP整体上呈现提前趋势,只有青海的门源站附近有小幅推迟趋势;④年降水量与PCD有较好的相关性,大部分地区都通过了显著水平为0.05的检验;而年降水量与PCP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通过显著水平0.05检验的区域仅分布在山西的兴县、陕西的洛川以及宁夏的固原等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权  马敏劲  李艳  张永泽  
基于1961-2011年黄河上中游45站年、月降水量资料,利用偏态(峰度)系数、变差系数、皮尔逊Ⅲ型分布等统计方法,对该区降水量进行正态性和稳定性分析,并拟合不同保证率下的年降水量及百年重现期。结果表明:年降水量有33.3%的台站未通过正态性检验。月降水量冬季各月几乎所有台站均不服从正态分布,夏季各月降水量正态性略好,但未通过正态性检验站数也在60%以上。对降水量进行非线性变换后的正态化效率达95.4%,其中1月、2月、3月平方根法优于立方根法,11月、12月反之,其余月份基本相同。降水稳定性冬季最差,春季次之,夏、秋季最好,从区域看,青海高原东部降水稳定性最好,河套北部最差。P=50%和P=...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婵  殷淑燕  
本文通过对汉江上游9个主要水文站49年(1961-2009)的月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并结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其进行了降水趋势检验,结果表明:汉江上游49年来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干旱发生频率有加大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选择40年(1961-2000)的降水数据分别对这9个水文站建立灾变预测模型GM(1,1),对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干旱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通过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检验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因此,本文对研究区抗旱减灾及其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芮存章  
强化土地管理为固原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共宁夏固原地委书记芮存章九十年代我们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发展的任务,要实现全国的小康;二是改革的作务,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要完成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九十年代的这两大任务,我认为与我们的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志峰,李春晖  
黄河兰州以上区域水资源量占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一半以上,研究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区域降水时空结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河兰州以上19个降水站点1959~1998年系列数据,采用EOF技术分析了黄河上游降水的时空结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区域降水存在四种典型降水类型,即“全部一致型”、“南北型”、“东西型”和“相间复杂型”。但第一特征向量为主导,其时间变化系数与年降水量基本一致,说明黄河流域兰州以上降水主要受青藏高原大尺度气候影响,具有降水偏多(少)一致性特征。从时间尺度上降水有减少的趋势;并伴随3、6、和11年的周期变化,而且在1986和1991年发生突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亚文  任国玉  刘志雨  吴吉东  张雷  
利用长江上游地区60个国家基本、基准站1960年-2009年的月降水量资料和干流区屏山、寸滩和宜昌3个水文控制站同期径流资料,分区域对长江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径流量变化趋势以及降水量和径流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年降水量呈上升和下降趋势的气象站点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分别分布在屏山站以上流域和屏山站以下流域;屏山站以下流域和整个长江上游地区年降水量近50年呈现下降趋势,屏山站以下流域秋季降水量的显著减少是长江上游年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②整个长江上游月降水量趋势从1月-7月以上升趋势为主逐渐转变到8月-12月以下降趋势为主,且月降水量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有从3月份至9份月由屏山站以下流域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党素珍  王中根  刘昌明  
基流是枯水期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径流组成部分,对于干旱内流河流域水文模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979年-2008年莺落峡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采用数字滤波法中的单参数数字滤波法和递归数字滤波法对内陆河流域黑河上游的流量过程进行了基流分割研究。探讨了黑河上游年基流量和基流指数BFI的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水平年基流指数BFI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黑河上游基流量年内变化为先增后减,峰值出现在8月份,基流指数则是先减后增,6月份最小。受气温升高和融雪径流影响,黑河上游基流量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而基流指数呈减少趋势。在不同水平年,枯水年份的平均基流指数BFI为0.5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志江  郑斌  汪涛  
2022年冬奥会水质安全保障是目前永定河上游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通过对2013—2017年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河流水质的长期监测,研究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及其主要污染物年通量。结果表明:(1)2017年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洋河上游水质清洁,中下游水质中度污染;清水河上游水质清洁,下游水质轻度污染;桑干河水质清洁。(2)不同河流水质年际变化差异明显。其中,洋河上游年际变化较小,中下游水质趋于恶化;清水河和桑干河水质波动较小;全流域五年综合污染指数为0.82,对应水质级别为轻污染。(3)洋河和清水河水质季节变化明显,而桑干河水质季节变化不明显。洋河夏季水质较差,清水河上游春季水质劣于夏秋季。总磷和氟化物是永定河上游主要污染物,洋河是污染物主要贡献源,其中总磷贡献率为74%,氟化物贡献率为61%;且总磷是水污染主要的限制因子,一旦污染,治理十分困难,因此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牛赟  刘建海  张虎  边彪  赵国生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在黑河中游绿洲荒漠过渡带建立荒漠化定位监测站,通过降水、土壤水、地下水长期定位监测,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降水-土壤水-地下水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降水、空气湿度、水面蒸发、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地下水埋深近6年均分别为135.92 mm、46.02%、1 108.10 mm、3.46%、265.31 cm;降水、水面蒸发、地下水埋深呈波动性增加趋势,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空气湿度呈波动性略有减少趋势。(2)降水量、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地下水埋深年内变化步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金辉  屈创  张海筱  夏燕秋  
在地形比较复杂的石羊河流域上游,基于2001-2010年TRMM3B43降水数据和1 km空间分辨率DEM数据,采用回归方程+残差法的插值方法,对石羊河流域上游10年平均TRMM3B43和2001、2007年两个典型干、湿年份的TRMM3B43数据分别进行降尺度操作,将空间分辨率由原来的0.25°×0.25°提高为1 km×1 km。利用研究区34个雨量站的观测数据作为"真实值",对2001-2010年的TRMM3B43和降尺度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TRMM3B43降水数据整体上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比地面站点观测的降水量偏小;TRMM3B43经过降尺度之后,数据在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10年平均TRMM3B43降尺度结果的精度要高于2001年(干旱),而2001年的降尺度结果精度又高于2007年(湿润);就单个雨量站而言,位于西部高海拔区域的站点的降尺度结果精度较高,而位于东部低海拔区域的站点的降尺度结果精度较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志  刘文兆  郑粉莉  
极端降水事件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其变化趋势可为该区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选取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5年-2005年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强度和严重干旱次数等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代际变化和振荡周期等。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其发生频率和强度等都可能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空间差异,流域中下游呈上升趋势而流域西南部和北部呈下降趋势。各指标均呈波动变化,但基本都在1985年以后呈上升趋势,且在2000年左右发生多次上升突变;波动周期为2~3a,7~8a,13a和17a。尽管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