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65)
- 2023(5059)
- 2022(3803)
- 2021(3736)
- 2020(2962)
- 2019(6969)
- 2018(6693)
- 2017(12386)
- 2016(6545)
- 2015(7887)
- 2014(7485)
- 2013(7282)
- 2012(6826)
- 2011(6431)
- 2010(6093)
- 2009(5637)
- 2008(5570)
- 2007(4707)
- 2006(4156)
- 2005(3979)
- 学科
- 济(32846)
- 经济(32814)
- 管理(14657)
- 业(13953)
- 方法(13400)
- 中国(13235)
- 数学(12355)
- 数学方法(12318)
- 企(9673)
- 企业(9673)
- 贸(9021)
- 贸易(9015)
- 易(8899)
- 农(8357)
- 业经(6793)
- 制(6211)
- 财(5736)
- 银(5647)
- 银行(5647)
- 行(5541)
- 农业(5483)
- 关系(5282)
- 出(5139)
- 发(5120)
- 融(5034)
- 金融(5034)
- 学(5018)
- 教育(4965)
- 环境(4894)
- 体(4479)
- 机构
- 大学(96467)
- 学院(93636)
- 济(50935)
- 经济(50407)
- 研究(39541)
- 管理(32261)
- 中国(31551)
- 理学(27473)
- 理学院(27136)
- 管理学(26900)
- 管理学院(26704)
- 京(21412)
- 财(21021)
- 科学(20165)
- 所(19220)
- 经济学(18258)
- 研究所(17584)
- 财经(17112)
- 经济学院(16450)
- 中心(16176)
- 经(15985)
- 北京(14438)
- 院(14001)
- 范(12960)
- 财经大学(12934)
- 师范(12909)
- 科学院(12492)
- 农(12357)
- 社会(11766)
- 江(11676)
- 基金
- 项目(60447)
- 科学(49045)
- 基金(46916)
- 研究(46740)
- 家(40915)
- 国家(40630)
- 科学基金(34248)
- 社会(33423)
- 社会科(31805)
- 社会科学(31798)
- 基金项目(23502)
- 教育(21281)
- 资助(19458)
- 自然(18970)
- 省(18892)
- 自然科(18568)
- 自然科学(18563)
- 自然科学基金(18282)
- 划(17480)
- 中国(17050)
- 编号(16779)
- 部(15783)
- 国家社会(15654)
- 成果(14401)
- 重点(14097)
- 教育部(14026)
- 发(13802)
- 人文(12720)
- 创(12490)
- 社科(12483)
共检索到147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娟
泛神论是泰戈尔思想的核心,赋予其观照自然的独特方式,故而诗作具有人与自然融溶合一的浪漫情怀。它在中国的传播,激活了中国诗学传统,促使在反传统以后处于近乎失语状态的"五四"人与传统诗学精神遇和,影响了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五四"人还对泰戈尔泛神论思想主动选择和改造,使之带上反传统、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时代印记。
关键词:
泰戈尔 泛神论 “五四”新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哈嘉莹
杨维桢的诗歌思想体系是以“诗本性情”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了对诗歌创作、诗歌风格以及诗歌形式的论述,并有与其诗歌思想相辅相成的诗歌实践。将“诗本情性”这一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诗歌创作规范,扭转了元代以政教为中心的诗学观念,并对后世的“性灵”文学思想有不容抹杀的开启作用。
关键词:
诗本性请 艺术个性 自我崇尚 个性张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卫俏嫔
干注册会计师这行已经大约十年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在无比繁忙中度过,只有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能够理理思绪,想想审计以外的事情。上大学时,曾经和几个好友疯狂地迷恋上诗歌,到处搜罗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还喜好现代诗。记得汪国真来学校讲演时,我们几个人晚饭没吃,跑到阶梯教室占座位。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汪国真的亲笔签名。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雨其
在奥地利德语诗人特拉克尔的诗歌中,"去人性化"特征相当明显。文章分析了特拉克尔诗歌"去人性化"特征的普遍体现和独特体现,并指出:特拉克尔诗歌中"去人性化"的独特性在于对浪漫主义的回归。诗人不仅深受浪漫主义艺术传统的影响,而且自身的"癫狂"性情从根本上成就了其诗歌的"去人性化"特征。
关键词:
特拉克尔 “去人性化” 浪漫主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早娟
盛唐大诗人王维的诗歌受佛教思想影响极为明显,佛教思想中的世界观、心性论及禅定思想从三个层面深刻影响了王维的诗歌。佛教世界观对王维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对世界构成的基本认识形成了王维诗歌中灵动跳跃的诗意;其二,色空思想影响了王维对生命、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因而这些内容在王维笔下往往采用艺术化的方式来表现。佛教心性论中"境随心转"的思想对王维笔下自然景物的描绘产生了极大影响。佛教禅定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作品中体物敏锐入微,识理透彻无碍这一点上。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小薇
伊夫·博纳富瓦是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见解独到的翻译研究者。博纳富瓦认为诗意是翻译中不会失去的东西,真正的诗意是一种"在场",因而诗歌翻译是翻译"在场",具体来说,翻译要重视物质、声音与音乐。他的诗歌翻译思想既出于对诗歌与语言困境的现实忧虑,也体现了对诗人使命的自觉担当。然而,博纳富瓦拒斥概念性思维,关注经验"在场"的个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诗歌与语言的社会性质的思考。
关键词:
博纳富瓦 诗歌翻译 在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四新
宪章派诗歌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与社会主义结合的产物,它所要埋葬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与自由主义,但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内在于现代性的,都是对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它们的分歧是现代性内部的分歧。宪章派诗歌内容上突出的特点在于描写了工人阶级从自在走向自为的阶级意识的形成过程,而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工人阶级挖掘自身主体性、自我确证的过程。工人阶级从自身处境出发,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历史中的客体地位,形成了群体的自我意识,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宪章派诗歌不仅本身的价值叙事内在于现代性
关键词:
宪章派诗歌 现代性 自我意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瑞峰
中国古典诗歌中颇有关乎"廉政"这一话题者,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设不无裨益。因而有必要深入挖掘这类作品中有助于反腐倡廉的内涵,进而有效发挥其鉴戒与启迪的功用。中国古代的廉政诗歌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剖白心志——藉隽永之辞句,示廉洁之情怀;其二是托古讽今——借古人之针砭,刺当代之痼疾;其三是直陈时弊——揭现实之疮痍,促朝廷之警醒。
关键词:
廉政诗歌 剖白心志 托古讽今 直陈时弊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蒋成浩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消费呈现出符号化、观念化的特征。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当代社会已然笼罩在消费文化语境之中,在这样的语境下,新世纪的文学有着诸多复杂的面孔,各种文学之外的无形之力在角逐。从消费文化语境入手,考察新世纪诗歌的喧哗与躁动,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新世纪诗歌的审美特征,发现其存在的困境与超越的途径。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新世纪诗歌 审美特征 语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跃进
把根留下─—关于《中国古代诗歌赏析与研究》刘跃进几千年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根。1982年开始在清华上文学课,当时抱着两个现实目的:一是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二是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感。其实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把传统文化的根留在同学们的心中。这愿望当...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东新 范云晶
以北方草原题材诗歌为重要范本的中国古代草原诗歌,具有独特的文体样貌,这表现在美学特征、气质风格、精神内核等多个方面。文本表层呈现出的远阔诗境、雄浑诗风及动态特征,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内容,展现了多种样态的诗意美感。而存在于精神深层,具有可变性和复杂性的家园意识,则凸显出中国古代草原诗歌隐在的涵纳多元、同化异己、融会贯通的异质包容性。经由文本和精神两个层面,中国古代草原诗歌完成了自身的诗意建构,并在意象运用、题材扩展、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显示出对传统诗歌范式的超越性。深入探究中国古代草原诗歌的外形与内质,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其文体类型意义以及显在与隐在的文学价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付建国
《北江诗话》为清代洪亮吉所作的著名诗学理论著作,其所涉及的诗学观念甚有创见,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集中体现了其诗歌创作成熟阶段的诗学思想及观念,其主要观念概括为:重性、情,尚真气,重视学问,别开生面,不拘一格。考察洪亮吉中进士的都下生活时期所作诗歌,可知其诗学思想已在其时的诗歌创作中初具雏形。
关键词:
洪亮吉 都下诗歌 《北江诗话》 诗学思想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于湘苏
于鹄诗歌虽不见经传,但是细细品读其存诗,多了份清雅自然,多了些纵横清逸,与其他隐士相比确有其独特的价值。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清逸雅正,平淡自然;精于刻画,形神具备;体裁多样,诸体皆工。
关键词:
于鹄 诗歌 艺术特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莉娜
朱湘作为新月派的重要诗人,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的济慈",他给诗坛上留下了优美和谐的《采莲曲》、《昭君出塞》等优秀诗篇,在诗歌"三美"方面努力钻研进取,给新诗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成果。
关键词:
朱湘诗歌 艺术特色 传统文化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焦健
王维在诗歌的起结上颇有造诣。其诗歌开头有着包容、平雅的特点,其诗结尾则有着蕴藉、消纳的特点。在王维的诗歌中,这些特点有时交替出现,有时同时出现。
关键词:
起结 包容 平雅 蕴藉 消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