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1)
2023(11257)
2022(9949)
2021(9369)
2020(7875)
2019(18157)
2018(18277)
2017(34941)
2016(19161)
2015(21596)
2014(21547)
2013(21385)
2012(19676)
2011(17692)
2010(17446)
2009(15801)
2008(15220)
2007(13048)
2006(11361)
2005(9707)
作者
(56522)
(47245)
(46894)
(44554)
(30057)
(22763)
(21204)
(18750)
(17898)
(16667)
(16472)
(15850)
(14998)
(14984)
(14513)
(14433)
(14196)
(13850)
(13545)
(13423)
(11769)
(11462)
(11366)
(10662)
(10519)
(10421)
(10379)
(10357)
(9416)
(9396)
学科
(74160)
经济(74085)
管理(53078)
(50158)
(40221)
企业(40221)
方法(35215)
数学(30520)
数学方法(30173)
(21477)
(19742)
中国(19064)
地方(16912)
(16492)
业经(16176)
农业(15052)
(13475)
环境(13213)
理论(12376)
(11868)
贸易(11862)
(11530)
技术(11458)
(11444)
资源(10974)
(10511)
(10495)
财务(10451)
财务管理(10437)
企业财务(9906)
机构
大学(269622)
学院(267265)
管理(109298)
(99898)
经济(97565)
理学(95303)
理学院(94171)
管理学(92448)
管理学院(91975)
研究(91690)
中国(66769)
科学(61805)
(59281)
(46812)
(46682)
业大(44098)
研究所(43465)
(43412)
中心(41768)
(38139)
北京(37533)
(37026)
农业(36738)
师范(36691)
财经(35692)
(33992)
(32564)
(31504)
师范大学(30054)
经济学(28506)
基金
项目(194905)
科学(152650)
基金(141533)
研究(138357)
(125186)
国家(124210)
科学基金(106073)
社会(84838)
社会科(80294)
社会科学(80272)
基金项目(76917)
(75255)
自然(72357)
自然科(70517)
自然科学(70502)
自然科学基金(69195)
(64822)
教育(62214)
资助(57824)
编号(56878)
成果(44437)
重点(43976)
(42125)
(41434)
(39773)
课题(38311)
科研(37783)
创新(37135)
计划(36557)
大学(35267)
期刊
(105998)
经济(105998)
研究(73994)
中国(49715)
学报(46586)
科学(43893)
(40957)
管理(37263)
大学(33643)
学学(31582)
(30022)
农业(28970)
教育(27745)
技术(21782)
(18204)
金融(18204)
业经(17777)
资源(17524)
图书(16672)
财经(15843)
经济研究(15829)
(15082)
科技(14150)
问题(14037)
理论(13479)
(13359)
实践(12637)
(12637)
林业(12363)
技术经济(12362)
共检索到378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文技  贺峰  李小村  
研究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对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控制耕地资源的快速减少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泰安市1997-200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该区域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泰安市耕地减少的四大驱动因子: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第一产业GDP、非农业人口和公路里程。并针对不同驱动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杰  欧名豪  刘琼  欧维新  
根据江苏省不同来源耕地数据差异,适当修正得到1949~2006年耕地数据序列,引入耕地变化率、耕地分布重心等指标,研究江苏省近6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苏北滨海平原区、中部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及宁镇扬低山丘岗区耕地有所增加,而苏南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耕地则急剧减少,耕地重心呈现向后备资源丰富、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区移动的趋势;人口增长与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预测2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佑辉  张敬岳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引起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变化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为明显;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中,反映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推进速度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农业技术进步驱动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晨曦  孟凡浩  罗敏  王媛媛  萨楚拉  包玉海  
[目的]明晰干旱半干旱区耕地水资源短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首要前提,对保障区域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方法]以内蒙古为典型研究区,以水足迹理论为依据,通过构建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Arable Land Water Scarcity Index,AWSI),分析2000—2018年内蒙古AWSI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揭示研究区内气候、植被、地形、人口密度等11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水资源短缺时空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结果表明:①内蒙古AWSI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西部耕地缺水压力较大。2000—2018年间内蒙古AWSI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占总面积82%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②自然因素主要决定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的空间格局,其影响明显大于社会经济因素,但是2000—2018年间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在呈增大趋势。③自然因素中以蒸发量、年均温、降水量为主的气候因子在生态探测中共有19组显著差异,占据了影响因子中的主导地位。而在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影响力呈现相互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结论]由于农业水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及供需矛盾加剧,亟需增加节水设施和调整种植结构成为内蒙古未来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凯  
研究被征耕地农民问题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徐州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模型,可以估算出徐州市被征耕地农民数量的近似值。抽样调查显示被征耕地农民民生状况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完善保障被征耕地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俊花  马春燕  
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析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利用和保护区域耕地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山西耕地数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山西1949~2005年的统计和普查资料,分析了山西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50多年来,山西耕地数量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后减,总量趋减;而人均耕地面积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政策等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朝辉  王克林  熊艳  许联芳  
利用湖南省各地、市近50年长序列耕地统计数据,近10多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从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耕地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方面,宏观分析了湖南省耕地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和规律。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定量地诊断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人口系统压力、经济发展动态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湖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三类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耕地变化回归模型,预测出2010年和2025年的耕地数量,并探讨未来耕地变化趋势及达到预测指标和实施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应用GIS进行了空间表达。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湖南省农业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仉雅琼  
耕地的总量与利用结构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本文根据统计数据资料,对辽宁省近20年来耕地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耕地面积总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经济发展及农业政策等;耕地利用结构方面,粮经比呈现不稳定变化态势,其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控、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气候条件的保障以及社会需求变化及经济效益的拉动等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继群  濮励杰  张润森  
采用1998~200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耕地数据,分析了近10 a来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空间差异。然后运用Moran I指数验证了耕地资源分布空间相关性的存在,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江苏省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98~2008年,江苏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9.69×104hm2,平均每年减少2.70×104hm2。耕地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无锡、苏州、常州、南京和镇江5个地区耕地资源减少最为严重;(2)全省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1998~2008年,耕地面积Moran I值由0.400 3增加至0.452 4,呈逐步增强的趋势;(3)人口、经济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海霞  童菊儿  郑朝洪  徐扬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较为显著,研究该地区耕地变化的趋势与驱动机制,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绍兴市作为典型案例,探寻该市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揭示该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绍兴市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显著,耕地呈现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耕地减少以建设占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为主,以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主要动因。研究结果可为绍兴市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以新疆墨玉绿洲为例,借助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结合多年实地调查,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墨玉绿洲1989,1999和2006年耕地资源的分维值D、稳定性指数SI和分维变△D,并根据其值的物理意义,对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而利用典型性相关分析方法,从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墨玉绿洲耕地变化趋势和驱动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一些政策因素,如土地限制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等对耕地变化影响也很大。最后引进经济密度的概念,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庆  陈利根  何长元  张凤荣  
利用长株潭城市群近10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宏观分析了该区域耕地动态变化的趋势,并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显著,耕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得出社会发展因素、经济增长因素、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因素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是长株潭城市群耕地资源变化的四大类主要驱动因素;总体上,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约低于累计耕地面积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该区域耕地减少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勇  李延风  张玉珍  马荣欣  
通过对闽江流域1990—2005年耕地动态变化的分析,得出闽江流域耕地的时空变化情况,15年来流域耕地呈减少的趋势,特别是富屯溪支流和闽江下游区域。结合Arcview软件和SPSS统计方法,分析耕地变化的时空差异、驱动因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归纳,主要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因素4个方面,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耕地变化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红  吴世新  冯雪力  
为了研究新疆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利用1990、2000年TM影像及2005、2008年中巴遥感影像及其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和野外调查数据,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新疆近2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新疆耕地总量一直在增长,但其年均净增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000—2005年间达到峰值,耕地的动态变化主要是耕地与草地间的相互转化,中东、西北边缘地带的耕地面积相对变化较大。此外,影响新疆耕地开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和水土资源的限制,同时政策因素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水、土资源对耕地开发的限制作用在逐渐减弱;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英  李世平  张传新  赵春娟  
耕地保护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杨凌示范区1997-2005年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耕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等人文社会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