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2)
2023(1980)
2022(1800)
2021(1677)
2020(1469)
2019(3649)
2018(3549)
2017(6990)
2016(3973)
2015(4371)
2014(4653)
2013(4740)
2012(4523)
2011(4090)
2010(4155)
2009(3914)
2008(3781)
2007(3375)
2006(3107)
2005(2808)
作者
(12897)
(10954)
(10805)
(10286)
(7001)
(5578)
(4959)
(4388)
(4334)
(4004)
(3930)
(3806)
(3555)
(3515)
(3382)
(3368)
(3319)
(3302)
(3098)
(3000)
(2768)
(2701)
(2574)
(2541)
(2510)
(2421)
(2416)
(2393)
(2304)
(2278)
学科
(20772)
经济(20759)
管理(9657)
(8793)
土地(8255)
方法(7925)
数学(7192)
数学方法(7086)
(6358)
企业(6358)
地方(6243)
(6061)
(6039)
环境(4301)
农业(4210)
经济学(4156)
中国(3755)
(3586)
资源(3575)
问题(3405)
业经(3316)
(3266)
城市(2990)
(2930)
生态(2602)
地方经济(2567)
(2455)
(2154)
城市经济(1992)
发展(1975)
机构
大学(57204)
学院(57106)
管理(23354)
研究(21482)
(20514)
经济(19878)
理学(19477)
理学院(19220)
管理学(18797)
管理学院(18717)
中国(17056)
科学(15431)
(14732)
(13651)
(11537)
业大(11517)
中心(10888)
农业(10825)
研究所(10607)
(9737)
北京(9362)
(8605)
(8560)
(8447)
师范(8376)
(8206)
资源(8187)
(7920)
(7739)
农业大学(7319)
基金
项目(40465)
科学(31151)
基金(28104)
研究(27237)
(25143)
国家(24950)
科学基金(21001)
社会(16405)
(16314)
社会科(15517)
社会科学(15503)
基金项目(15381)
自然(14731)
(14360)
自然科(14317)
自然科学(14313)
自然科学基金(14000)
教育(11760)
资助(11668)
编号(11112)
重点(9124)
(9040)
(8598)
计划(8543)
课题(8228)
成果(8208)
科技(8171)
科研(7719)
(7561)
创新(7204)
期刊
(25438)
经济(25438)
中国(17121)
研究(14376)
(12014)
科学(10600)
学报(9634)
农业(8401)
资源(7321)
大学(6566)
管理(6466)
学学(6246)
(6175)
技术(5275)
国土(5212)
土地(4737)
(4655)
业经(4335)
教育(4216)
(3822)
金融(3822)
统计(3783)
问题(3595)
(3477)
技术经济(3345)
决策(3307)
(3194)
科技(3139)
图书(2903)
环境(2805)
共检索到89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新举  赵庚星  李宪文  殷琪  于开芹  
研究目的:通过泰安市1990~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其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相关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3方面30个指标进行评价,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隶属度。采用指数和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指标值,评价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结果: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在1990~2001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地质量状况向好的方面转变。研究结论:相关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可以对土地利用过程进行评价,并且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张凤荣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资源,是人口和环境依托的空间基础,是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它在可持续发展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也就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1991年在泰国举行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石浩朋  于开芹  冯永军  董肖昌  赵海燕  邓晓梅  
以2000、2005、2010年的遥感数据为基础,对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分析。将土地利用的受益者分为国家、地方和个人3个层面,根据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定量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背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动。研究表明:200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从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转移;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下降了92 700.21万元;各个利益相关者中,国家层面上的生态服务价值上升了14 349.70万元,而地方和个人层面上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下降了6 481.16万元和100 568.74万元,因此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地方和个人损失的部分生态服务价值需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奎  周生路  廖富强  吕蕾  吴绍华  张红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对于落实规划、强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可持续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对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采用可持续度量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②上一轮规划实施至今,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度呈上升趋势,处于中度可持续状态,但环境指标和社会指标方面,规划实施仍不可持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规划着眼解决的3个难题:"生存与发展问题"、"刚性与弹性问题"、"静态与动态问题",以及完善规划的若干措施和建议,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有利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但承龙  
本文首先阐述代际公平优先原则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思路 ;接着通过设计满足代际公平基本要求的五种规划方案与构建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三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南京市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设计 ;然后应用多目标线性划模型优化南京市的规划方案 ;最后对规划方案的效益与公平进行评价 ,从规划方案规划的结果来看 ,规划方案基本达到了规划方案设计的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凤荣  齐伟  徐艳  薛永森  
本文讨论了构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管理系统进行持续性评价的方法。虽然可以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来选取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但限于土地利用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目前最有效的选取方法是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均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的有效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彦琴  郝晋珉  
为引导区域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 ,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 ,该文在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套适合于黄淮海平原县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空间差异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引入距离函数法对各县域土地利用系统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 ,揭示了各县域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对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 :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取决于各子系统本身的不断优化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支持系统间的协调程度。只有实现系统间的相互配合 ,协同进化 ,才能真正实现土地利用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也表明 ,采用距离函数模型进行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差异评价是适宜的、可行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庆民  韦文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苏俊  张继  夏永秋  
在建立和求解多目标可持续土地利用动态规划模型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处理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其详细步骤为:在分析区域特征基础上构建时间序列;通过现状分析设置土地利用类型决策变量,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多目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用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求解得pareto解集;最后运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方法对规划期内各时间段的pareto解集进行模糊动态优选,以最大优属度判定原则确定出最优决策序列。自贡市的实例表明,该方法有助于解决多目标协调问题,并通过提供多方案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但承龙  厉伟  
在传统土地利用规划反思的基础之上 ,分析了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内涵和基本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红波  刘海容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生态经济;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的一种计划和安排;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必然选择,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基本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晨晨  周奥  潘玉翠  王瑷玲  
[目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用地弹性是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方法]文章以山东省龙口市为研究区,引入建设用地弹性系数,构建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因素、19个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客观评价2004—2015年龙口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与变化。[结果] 2004—2015年龙口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相对最高值; 2004—2015年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可持续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环境可持续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过程波动较大;人口变化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不协调、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消耗的不协调以及耕地环境污染可能成为目前龙口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高村庄用地集约度;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倡导发展生态农业,减少耕地资源的污染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宝山  马海霞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新疆的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水平,并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结合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从城市建设和农业开发等两个角度,提出了新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万军  吴次芳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贵阳市1992~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分析了该市11年来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在生态足迹基础上,结合系统信息熵原理,研究了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状况。结果表明:(1)贵阳市生态足迹消费从1992年的0.7386公顷/人增加到2002年的1.9352公顷/人,增加了1.62倍,而土地生态供给能力基本稳定;(2)生态足迹消费大于土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表现为生态赤字,赤字水平由1992年的0.3806公顷/人上升到了2002年的1.6062公顷/人,区域内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洋  代立  周颖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可持续性视角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理论框架,探索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影响因子,为城市用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模糊逻辑和因子分解分析。研究结果:2005—2013年武汉市城市土地可持续性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以2008和2011年为转折点呈稳步改善态势,土地利用生态效能和土地利用资产价值成为限制城市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论:(1)从隶属度和障碍度角度看,要保持城市发展可持续性,须向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转变,这种转变迅速而明显,表现出显著的转折点;(2)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下,障碍度指标带有可持续性特色,其影响力也较传统要素驱动模式有很大提升,表现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