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0)
2023(14546)
2022(12441)
2021(11593)
2020(9413)
2019(21641)
2018(20968)
2017(39742)
2016(21194)
2015(23657)
2014(23295)
2013(22741)
2012(21308)
2011(19228)
2010(19139)
2009(17406)
2008(16585)
2007(14243)
2006(12550)
2005(11334)
作者
(57778)
(48557)
(47812)
(45719)
(30646)
(22803)
(21973)
(18784)
(18500)
(17265)
(16342)
(16341)
(15246)
(14997)
(14938)
(14900)
(14323)
(14112)
(13905)
(13720)
(11989)
(11765)
(11658)
(11212)
(10953)
(10916)
(10478)
(10475)
(9664)
(9538)
学科
(94688)
经济(94610)
管理(58499)
(57348)
(44570)
企业(44570)
方法(36399)
数学(32112)
数学方法(31677)
中国(28349)
(28056)
地方(25508)
业经(22335)
(20991)
农业(18649)
(17713)
贸易(17700)
(17153)
(15902)
(15241)
(14974)
银行(14960)
技术(14821)
(14802)
金融(14801)
(14481)
环境(14426)
产业(14351)
地方经济(14132)
(13756)
机构
学院(290024)
大学(285940)
(127704)
经济(125311)
管理(114882)
研究(101755)
理学(98436)
理学院(97382)
管理学(95805)
管理学院(95247)
中国(79037)
(60228)
科学(58918)
(57271)
(49222)
中心(48563)
(46605)
财经(44542)
研究所(44402)
(44110)
(40625)
业大(40269)
(39013)
师范(38657)
经济学(38499)
北京(37754)
(37186)
农业(36014)
(35113)
经济学院(34586)
基金
项目(196001)
科学(156918)
研究(147586)
基金(142641)
(122993)
国家(121953)
科学基金(106221)
社会(95412)
社会科(90760)
社会科学(90745)
(77135)
基金项目(74852)
教育(66800)
自然(66622)
自然科(65109)
自然科学(65096)
(64530)
自然科学基金(63899)
编号(60382)
资助(57647)
成果(48044)
(47870)
重点(44305)
(43333)
(41683)
课题(41394)
国家社会(39946)
创新(38937)
发展(38781)
(38149)
期刊
(143675)
经济(143675)
研究(88561)
中国(60730)
管理(43807)
(43383)
(42586)
科学(38494)
学报(38279)
教育(32168)
(30981)
金融(30981)
大学(30594)
农业(30398)
学学(28598)
技术(27854)
业经(25472)
经济研究(23210)
财经(21290)
问题(18840)
(18537)
(16014)
(15829)
技术经济(14803)
图书(14443)
世界(14296)
理论(14256)
国际(14185)
商业(13688)
统计(13639)
共检索到448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王新超  郑传芳  
本文在回顾泰国50多年来食糖产业的产量、消费、贸易及政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泰国食糖市场发展变迁的特点,得出5个主要结论:一是50多年来泰国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及食糖产量大致呈波动上升态势;二是泰国食糖消费量呈较快增长态势,消费量约占本国食糖产量的1/3,且消费量增速的波动加大,但用糖食品的消费结构较为稳定;三是未来泰国食糖出口面临较好的发展前景,也仍需面对机械化程度提升、糖厂设备优化等发展问题;四是泰国食糖产业的管理体制应适度变革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五是泰国食糖定价能力有所增强,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对于食糖国际定价影响力发挥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张宸  郑传芳  
在简要回顾巴西蔗糖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蔗糖业1961—2012年的生产、消费、贸易和产业政策的发展特点,得出4个结论:一是巴西产量和单产快速提升,既与生产资源优势有关,也与其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改良有关;二是原料蔗按含糖率计价收购,且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关联产业市场等因素,构建了风险规避的产业链机制;三是制糖业与多个产业融合,实现了甘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四是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机构和较完备的产业支持政策。中国可适当借鉴其甘蔗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经验,以按质论价取代按品种论价提高对产业的引导效果,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糖业管理体制,构建风险管理措施和一揽子产业政策的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黄晴晴  
在回顾俄罗斯1992—2016年食糖产业的产量、消费、贸易及政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俄罗斯食糖市场发展变迁的特点,得出5个主要结论:一是25年来俄罗斯甜菜种植面积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甜菜产量、单产大致呈波动上升态势;二是俄罗斯食糖产量波动上升而食糖消费量稳中有增,国内生产量一直低于国内消费量并且近些年产需差额逐渐缩小;三是俄罗斯食糖进口量呈现先增后降态势,其采用浮动食糖进口关税政策,保障了国内食糖市场的稳定;四是俄罗斯食糖产业在技术研发、一般性服务支持、资金补贴、出口和投资环境等方面面临着问题;五是俄罗斯食糖产业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成果显著,中俄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食糖产业的战略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王新超  郑传芳  
通过对澳大利亚1961—2012年食糖产业的产量、消费、贸易及产业政策的系统梳理,得出4个主要结论:一是食糖产业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持续的产业政策扶持和食糖产业改革,推动产业关注技术、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二是食糖消费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出口贸易成为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亚洲国家日益成为澳大利亚的重要出口国;四是澳大利亚联营和"定价"机构构建了食糖—甘蔗之间动态定价的基石。澳大利亚食糖产业发展给中国带来几点启示:重视甘蔗种植者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大力推广挂钩透明清晰的二次结算订单合同;加大食糖产业的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重视金融工具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段萱  
在系统梳理1959—2017年美国食糖生产、消费、贸易、政策变动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美国食糖产业规模与结构的动态演变,得出7点结论与启示:一是美国食糖市场仍以产不足需为主;二是美国食糖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经历了先增、后降、再增的历程,整体趋降;三是美国甘蔗和甜菜收获面积近20年变动不大,糖料和食糖产量提升更多靠单产、出糖率和每英亩产糖量的提升,技术成为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四是美国食糖消费呈先增、后降、再增态势,而人均消费量呈先降后稳态势,现稳定在29~34kg;五是美国食糖消费以工业消费为主,且工业消费决定着食糖消费的变动趋势,工业消费以面包、谷物类食品及相关产品消费为主,非工业消费以批发商和糖交易商消费为主;六是美国食糖消费呈显著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七是美国食糖产业以法律形式将价格支持固定下来,有助于产业预期和政策实施的安全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振祥  刘国良  
以2002—2012年中美食糖价格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入世以来两国食糖价格联动关系的总体状况以及2002—2005、2006—2008和2009—2012三个时段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美食糖价格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两国糖价变动均受到这种均衡关系的影响,美国糖价变动是中国糖价变动的原因。分段结果进一步显示,两国价格引导关系由"中国糖价单向引导美国糖价"向"美国糖价单向引导中国糖价"演变,长期均衡关系仅在2006—2008年时段消失,这主要与入世以来中国食糖供需平衡状况、贸易量以及食糖政策等因素有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王新超  高睿雯  
本文依据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系统梳理了美国食糖产业以目标价格为核心、以市场配额和关税税率为保障的政策框架,并基于此提出了稳定、发展中国食糖产业的4点启示:构建产业政策调控的法制框架,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尝试目标价格政策,充分利用农业保险构建食糖产业安全网,构建食糖产业受损应急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颖  
食糖是全球最受政策扭曲的农产品之一。欧盟和美国是主要实施食糖政策扭曲生产和贸易的经济体。随着"多哈议程"谈判的进行,发展中国家要求欧盟和美国改革食糖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食糖政策有利于增进全球福利。最近的研究认为,采用多边方式的改革食糖政策的获益最大,全球取消食糖政策保护1年可获得47亿美元的福利。欧洲和美国每年增加1500万t食糖,可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上百万个就业机会。本文就全球食糖生产和一些国家的食糖政策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使我们对世界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及政策有比较准确的了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璐  
环境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严厉的命令——控制工具和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工具两种类型。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践,本文将环境政策工具的发展分为CAC工具占主导地位、更多采用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工具和绿色税收体制改革三个阶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烨  陈之瑶  廖巧霞  曾乐民  
通过搜索和分析2001—2018年广东区域内研究机构发表的农业类核心期刊论文可以看到,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论文产出、项目来源、研究机构、研究重点以及高被引等情况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项目管理要作出相应调整,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张宸  郑传芳  
在简要回顾印度1947—2012年食糖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生产、消费和贸易方面分析了食糖市场的发展变迁规律,得出主要结论有:一是印度成为糖料与食糖主产国是自然条件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印度糖料和食糖产量呈周期性波动中大体上涨的态势,且糖料主产区日益向优势区域集中;三是印度食糖产业经历了粗放式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农业技术革新对单产和糖料转化率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四是食糖消费量呈刚性较快增长态势,主要是由人口和人均消费增长共同推动;五是印度产需缺口日益扩大,且近年呈两年净进口、三年净出口"的规律波动;六是印度灵活多样的食糖贸易政策为中国实行区分价格行情、区分供给增加或下滑时期采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金蔚  
入世后我国食糖国内市场逐步开放且保护程度降低,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食糖安全问题受到了一定影响。近年以来,我国应对国际食糖贸易对国内市场冲击,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为了更好地保障国家食糖安全和支持国内制糖业发展,应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创新完善我国食糖贸易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婷  刘武兵  
中国是全球主要食糖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产量位居世界第三,消费量为世界第二。2000年以来中国食糖产量呈增势,但因消费旺盛,食糖供需缺口逐渐扩大,同时国内外食糖差价拉动作用明显,致使净进口量持续增长。未来中国食糖消费市场有很大增长空间,但增产面临突出的资源限制,净进口将成为常态,国际食糖供需及价格对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必须充分认识产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问题,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开放条件下食糖产业发展,才能保护产区经济法发展、保障糖农收益水平、保证下游产业稳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士菁  张建清  
食糖产业是一种特殊产业,产糖国政府在食糖生产、消费以及贸易方面的干预使食糖市场成为世界上扭曲最严重的市场之一。近几年来,要求欧盟进行食糖体制改革的呼声很大,关于食糖贸易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因此,本文特别选择食糖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欧盟国家如何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来保护本国(区域)的食糖产业,使其在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一种人为的优势地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广荣  
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我国的境外投资规模一直较小(境外投资主要限于针对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援助项目)。在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15项经济改革措施中,第一次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