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4)
- 2023(5535)
- 2022(4685)
- 2021(4177)
- 2019(7935)
- 2018(7840)
- 2017(15581)
- 2016(8459)
- 2015(9631)
- 2014(9869)
- 2013(10064)
- 2012(9945)
- 2011(9177)
- 2010(9830)
- 2009(9422)
- 2008(9331)
- 2007(8722)
- 2006(8342)
- 2005(7946)
- 2004(7115)
- 学科
- 济(61754)
- 经济(61698)
- 管理(22929)
- 业(20069)
- 方法(17206)
- 地方(16727)
- 数学(14973)
- 数学方法(14754)
- 企(14727)
- 企业(14727)
- 中国(12731)
- 地方经济(12319)
- 学(12227)
- 农(12130)
- 业经(10535)
- 财(9711)
- 制(8950)
- 农业(8591)
- 融(7719)
- 金融(7718)
- 经济学(7554)
- 环境(7349)
- 银(7342)
- 银行(7324)
- 贸(7195)
- 贸易(7189)
- 行(7033)
- 体(6948)
- 易(6843)
- 税(6690)
- 机构
- 大学(139446)
- 学院(138596)
- 济(69084)
- 经济(67809)
- 研究(55561)
- 管理(46663)
- 中国(42594)
- 理学(38559)
- 理学院(38025)
- 管理学(37264)
- 管理学院(37008)
- 科学(32236)
- 财(31673)
- 所(29946)
- 京(29933)
- 研究所(26630)
- 财经(24286)
- 中心(23661)
- 农(23150)
- 江(22985)
- 经济学(22973)
- 经(21772)
- 经济学院(20256)
- 北京(19632)
- 范(18998)
- 院(18994)
- 师范(18860)
- 州(17889)
- 业大(17855)
- 农业(17688)
- 基金
- 项目(79608)
- 科学(62235)
- 基金(57944)
- 研究(57823)
- 家(50642)
- 国家(50275)
- 科学基金(41636)
- 社会(38547)
- 社会科(36487)
- 社会科学(36476)
- 省(30137)
- 基金项目(29479)
- 教育(25593)
- 划(25289)
- 自然(25124)
- 资助(24804)
- 自然科(24491)
- 自然科学(24480)
- 自然科学基金(24017)
- 编号(21910)
- 成果(19832)
- 发(19009)
- 重点(18607)
- 部(17749)
- 课题(16474)
- 国家社会(16412)
- 发展(15760)
- 展(15531)
- 济(15290)
- 教育部(15226)
共检索到232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隋广军
泰国经济发展是从60年代开始的。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60年代为8.4%,70年代为7.2%,80年代为8.4%,特别从1987年开始,泰国连续四年年均递增率达到12%。 1989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908亿铢,比1961年增长30多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1450美元,失业率降到4.9%。1988年泰国的外汇储备还仅为70亿美元,到1990年12月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荣斌
选择了地理环境、要素投入、增长过程、政策扰动4个稳态因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趋同。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绝对趋同。但是,在要素投入、增长过程这两个稳态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发生了明显的条件趋同,趋同速度分别为1.2%和2.2%。而在地理环境、政策扰动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没有出现条件趋同。在上述4个稳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下,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条件趋同,趋同速度仅仅为1.4%。这提示我们,要解决好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有效推进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外开放、信息化,以及增加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知识的投入上。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条件趋同 稳态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格
文章用经济计量模型测算了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消费需求增加和耕地保护政策及其执行力度对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青岛市的粮食安全的影响。针对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消费和储蓄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始终被关注的课题。已有众多学者研究过它。本文着重探讨经济稳定增长条件下这一问题的性质及特点。本文的探讨由微观开始,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导出宏观结论。 一、生命周期假说 对于个人消费与储蓄的决策,我们采纳莫狄格兰尼首倡的生命周期假说。这一假说已被当代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下面是这一假说的简要描述。 设某个典型的消费者有一个在其有生之年的任何时刻都适用的瞬时消费效用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立科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空间自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的运用使我们可以就空间外溢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地理分布进行有效的分析。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β收敛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采用1978-2005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空间外部性和对外开放对β收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考虑空间外部性和对外开放因素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锋 张宗益 康继军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其潜在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本文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制度变迁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各省市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尝试将制度因素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和动态 Panel Data 估计方法,本文对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包括人力资本和制度差异的扩展索罗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控制了地区间制度差异后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现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条件收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朝晖
本文研究了在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下,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本文认为:能源消费由基本能源消费与引致能源消费构成;随着经济增长,前者不断上升,但上升的速度在减慢;后者上升与否不能判定——一定条件下存在着下降的可能;在后者下降的情况下,当下降的幅度超过前者上升的幅度时,就存在着经济保持增长而全部能源消费保持不变甚至负增长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的关键在于是否满足一定的条件。本文采用1978年~2004年上海市能源消耗与GDP的历史数据对理论进行了检验,并利用模型对上海市"十一五"时期能源消耗进行了预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忠秋 张朝君
一、农业增长:五个必要条件从世界各国农业增长的历史来考察,尽管世界各国农业增长所经历的时间、阶段不同,增长速度快慢差异较大,但仍有一些基本特征表现出趋同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引起世界各国农业增长的条件是基本一致的。最早发现并提出这一问题的是美国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长林
以Solow模型(1956)为基础,把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时纳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构造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的扩展Solow模型。运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各省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conditional convergence)特征,即在控制了各省间人口增长率、物质资本投资率、人力资本水平和制度因素差异后,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经济增长收敛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东明 曹静
本文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 ,建立了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运用可持续发展指标对全国 31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与环境保障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阐述了在高速增长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关键词:
经济高速增长 指标体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格 欧名豪
用AR IMA、双对数函数、虚拟变量等经济计量模型测算了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消费需求增加和耕地保护政策及其执行力度对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青岛市的耕地数量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来10年,青岛市人口将以每年近0.65%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年净增4.65万人,到2015年将达到774.34万人,为解决新增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需增加耕地1 751.09 hm2;过去20年青岛市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耕地减少0.63万hm2,到2005年减少至48.43万hm2,2010年将减少到38.37万hm2;小康型消费水平要求2010年耕地的最低保有量为48.60万hm2,到2015年为50.12万hm2,...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尹希果 孙惠
使用1979—2008年我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研究表明:(1)我国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在控制了空间依赖性、居民消费水平及增速等差异后,中国省市经济增长表现出收敛现象,收敛速度为6.97%;(3)消费水平及消费增长率对经济增长收敛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来源,并因此拉动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赶超,是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的重要途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翠华
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从微观到宏观改变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改变就业、增长、收入分配等的运行轨迹。梳理技术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深化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认识,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路径和结构效应,同时,也可以为"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无就业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创造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翠华
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从微观到宏观改变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改变就业、增长、收入分配等的运行轨迹。梳理技术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深化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认识,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路径和结构效应,同时,也可以为"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无就业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创造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伊 温涛
在Barro经典研究的基础上,将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因素引入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中,分析了持续经济增长条件下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并利用江西省1996-2011年间财政支出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经济建设类支出、科教文卫类支出和社会保障类支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行政管理类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江西省实际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发现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正逐渐向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收敛,但仍应进一步将重心由经济建设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向科教文卫等公共性支出转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最优财政支出结构 内生增长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