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8)
- 2023(6949)
- 2022(6136)
- 2021(5651)
- 2020(5069)
- 2019(11787)
- 2018(11867)
- 2017(22537)
- 2016(12902)
- 2015(15012)
- 2014(15491)
- 2013(15140)
- 2012(14387)
- 2011(13063)
- 2010(13329)
- 2009(12385)
- 2008(12507)
- 2007(11633)
- 2006(9874)
- 2005(8835)
- 学科
- 济(51516)
- 经济(51457)
- 管理(33420)
- 业(31281)
- 方法(25003)
- 企(24430)
- 企业(24430)
- 数学(22205)
- 数学方法(21991)
- 农(15258)
- 财(13721)
- 学(13465)
- 中国(13375)
- 制(11302)
- 地方(10685)
- 贸(10239)
- 贸易(10237)
- 易(9900)
- 农业(9631)
- 业经(9623)
- 理论(8861)
- 体(8597)
- 银(8577)
- 银行(8541)
- 和(8220)
- 融(8219)
- 金融(8211)
- 行(8145)
- 务(8138)
- 财务(8108)
- 机构
- 大学(188861)
- 学院(188839)
- 济(72868)
- 经济(71074)
- 管理(67149)
- 研究(66796)
- 理学(57246)
- 理学院(56551)
- 管理学(55347)
- 管理学院(55012)
- 中国(49636)
- 科学(44624)
- 农(42395)
- 京(41005)
- 所(36238)
- 农业(34069)
- 财(34058)
- 业大(33494)
- 研究所(33173)
- 中心(31249)
- 江(30174)
- 财经(26677)
- 北京(25500)
- 范(24981)
- 师范(24599)
- 经(24010)
- 州(23501)
- 院(23309)
- 技术(23218)
- 经济学(22138)
- 基金
- 项目(124311)
- 科学(94942)
- 研究(87748)
- 基金(87292)
- 家(77736)
- 国家(77099)
- 科学基金(63443)
- 社会(52092)
- 省(50588)
- 社会科(49111)
- 社会科学(49093)
- 基金项目(46251)
- 划(42736)
- 自然(42053)
- 教育(41236)
- 自然科(41038)
- 自然科学(41019)
- 自然科学基金(40250)
- 编号(36873)
- 资助(36273)
- 成果(30941)
- 重点(28593)
- 部(27144)
- 发(27048)
- 课题(26185)
- 创(25373)
- 计划(24881)
- 科研(24357)
- 创新(23822)
- 大学(22756)
共检索到280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艳平 霍俊宏 谢明贵 刘林秀 季华员 储怡士 唐维国 谢金防
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作为研究泰和丝羽乌骨鸡体重的候选基因,以江西省泰和乌鸡原种场的12周龄鸡为试验材料,根据鸡IGF-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和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探讨IGF-1基因多态性与泰和乌鸡体重之间的关系。在IGF-1基因第一外显子上发现一处突变,这个突变产生2种基因型(AA和AB),结果表明,泰和乌鸡体重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B基因型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IGF-1基因5′端进行PCR-RFLP分析,利用PstI酶切得到3种基因型,经统计分析与泰和乌鸡12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丝羽乌骨鸡 IGF-1基因 体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屠云洁 章明 巨晓军 姬改革 刘一帆 单艳菊 邹剑敏 束婧婷 赵伟东 郑国庆
为进一步验证SLC38A11在丝羽乌骨鸡黑色素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基于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对SLC38A11基因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对所有SNP位点利用Hapoview4.1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并检测SNP位点是否处于H-W平衡状态,分析基因型与皮肤亮度L~*值关联性,筛选对皮肤乌色度显著相关的SNP标记。结果表明:1)SLC38A11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质谱检出率为100%,每个位点都有3种基因型。SLC38A11基因SNP1位点为错义突变,SNP2、SNP3和SNP4 3个SNPs位点均为同义突变。2)卡方检验表明,SNP1位点偏离H-W平衡(P<0.05),其他3个SNPs位点均处于H-W平衡状态(P>0.05)。SNP1位点遗传多样性较低,其他3个SNPs位点为中度多态。3)单标记关联分析表明,SNP1位点TC基因型的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CC和TT基因型(P<0.05);SNP2位点AA基因型的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GG与GA基因型(P<0.05);SNP3位点TT基因型的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CC与CT基因型(P<0.05)。4)SNP2、SNP3和SNP4之间的强连锁产生了3种单倍型,H3H3单倍型(AATTAA基因型)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单倍型H2H3(GACTAG)和H2H1(GGCCAA)。SNP1~SNP4 4个位点基因型合并后,TCAATTAA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CCGGCCAA、TTGACTAG和CCGACTAG。综上,SLC38A11基因与丝羽乌骨鸡胸部皮肤乌色度密切相关,TCAATTAA基因型可作为研究丝羽乌骨鸡胸部皮肤乌色度的候选分子标记,为下一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培育乌色度高的丝羽乌骨鸡新品种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祖盘玉 李维 林家栋 李洪林 简华峰 刘洋 牟腾慧 龙广丽 张福平
采用DNA混池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赤水乌骨鸡、泰和乌鸡、兴义白鸡、兴义白鸡F2代、贵州黄快羽鸡、贵州黄慢羽鸡、罗曼蛋鸡和瑶山鸡8个鸡种群MC1R基因外显子区域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瑶山鸡与红色原鸡序列一致,无SNPs,赤水乌骨鸡的4个SNPs分别为G23A(Arg→His)、C69T、T212C、G274A,泰和乌鸡的8个SNPs分别为C69T、T212C、G274A、T398C(Leu→Pro)、G636A、T637C、A644C(His→Pro)、C834T,贵州黄快、慢羽鸡和兴义白鸡均有3个SNPs,分别为A427G(Thr→Ala)、G636A、T637C,罗曼蛋鸡的4个SNPs分别为T398A(Leu→Gln)、G636A、T637C、C834T,兴义白鸡F2代的4个SNPs分别为C69T、T212C、G274A、A644C(His→Thr);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除G274A、T398C、T398A、A644C位点的稳定性增加外,其余位点的稳定性均有所降低;除G274A、T398C、T637C、A644C位点的整体多样性有所下降外,其余位点的均有所增加;除泰和乌鸡MC1R基因编码蛋白为不稳定蛋白外,其余种群的均属于稳定蛋白,且包括泰和乌鸡在内的7个鸡群MC1R基因编码蛋白均为疏水性蛋白和非分泌蛋白;赤水乌骨鸡、泰和乌鸡、兴义白鸡、兴义白鸡F2代和罗曼蛋鸡的MC1R蛋白三级结构均由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组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迪 蒋桂荣 欧仁 谢艳 李波 王燕 杨蓉 李俊 沈银 敖叶 王昌毅
【目的】探究PPP3CA基因对赤水乌骨鸡生长性状的影响,为赤水乌骨鸡的遗传改良、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赤水乌骨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技术对其PPP3CA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多态位点筛选,运用RNAfold WebServer和Structural Bioinformatics Group在线软件预测PPP3CA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并对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进行分析;采用SPSS对不同多态位点所对应的基因型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外显子7处发现C29T、T50C和T63G共3个错义突变位点,外显子16处发现1个错义突变位点G720A;χ~(2)检验表明上述几个基因座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C29T位点突变的CC型显著提高个体的体重、骨盆宽和胸围;T50C位点突变的CC型显著提高个体的体重、胫长和龙骨长;T63G位点的TT型显著提高个体的胫长和龙骨长;G720A位点的AA型极显著提高个体的胫长和龙骨长,CC型显著提高个体的体斜长。C29T位点的CC型、T50C位点的CC型、T63G的TT型和G720A位点的AA型均为优势基因型,但C29T和T50C位点碱基突变为不利突变,而T63G和G720A位点的突变为有利突变,且G720A位点更有利于赤水乌骨鸡生长,可作为赤水乌骨鸡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参考位点。【结论】本研究首次探讨PPP3CA基因与鸡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并在家鸡的PPP3CA基因外显子中发现4个多态位点,表明PPP3CA基因对赤水乌骨鸡生长性状具有一定影响,可作为赤水乌骨鸡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参考位点,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赤水乌骨鸡的遗传改良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鸡PPP3CA基因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迟良 李兰 潘庆杰 刘焕奇
【目的】克隆乌骨鸡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melanocortin 1-receptor,MC1R)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和原核表达。【方法】采集乌骨鸡的肌肉组织,提取其总RNA,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原鸡(Gallus gullus)MC1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RT-PCR克隆乌骨鸡MC1R基因,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C1R,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乌骨鸡MC1R序列由945个碱基组成,编码314个氨基酸。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MC1R的原核表达系统,并且体外诱导获得了MC1R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乌骨鸡MC...
关键词:
乌骨鸡 黑色素 MC1R 原核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芸 李盼盼 闫吉美 黄锡阳
【目的】探明赤水乌骨鸡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特点,为赤水乌骨鸡的种质资源评估、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及测序技术对60只赤水乌骨鸡的Cytb基因进行全长序列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分析。【结果】赤水乌骨鸡Cytb基因序列全长为1 143 bp,碱基T、C、A和G的平均占比分别是24.1%、36.4%、27.5%和12.0%。Cytb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共有13个突变位点,均为颠换,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96,核苷酸多样性(Pi)是0.00191,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2.180。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在赤水乌骨鸡Cytb基因序列的9种单倍型中Hap3和Hap2为优势单倍型。赤水乌骨鸡Cytb基因9种单倍型与红色原鸡5个亚种Cyt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Hap1与GGS12聚为一类,Hap2与GGM1聚为一类,Hap6、Hap7和Hap3聚与GGM3形成一个小分支,Hap8和Hap9与GGS3、GGS4和GGM2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分支,Hap4和Hap5则是自成一支。【结论】赤水乌骨鸡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可能起源于原鸡滇南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和原鸡印度亚种(Gallus gallus murghi)。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东华 付亚伟 张晨曦 曹艳芳 李文婷 李转见 康相涛 孙桂荣
【目的】通过分析淅川乌骨鸡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获取淅川乌骨鸡转座子的基本信息和特征分布,探究转座子相关基因参与的通路。不仅对研究淅川乌骨鸡转座子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探索基因组扩增、基因组功能及进化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方法】对淅川乌骨鸡血液DNA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采用双末端短序列比对基因组,运用RepeatModeler、TEclass、RepeatMasker等使用流程对转座子进行鉴定、构建、校正、分类和注释,获得淅川乌骨鸡整个基因组所有的转座子,对转座子的特征、分布及和基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转座子插入的所有基因进行GO和KEGG数据库富集,分别结合GO和KEGG注释结果对功能进行描述。【结果】经鉴定、分类和注释,淅川乌骨鸡共鉴定到370 252个转座子序列,分为19个超家族,主要为CR1、TcMar-Mariner、ERVL、ERV1等超家族,进一步说明淅川乌骨鸡转座子类型主要是逆转录转座子;转座子的数目和染色体长度有关,染色体越长,转座子数目越多。在基因组中转座子和基因的密度成反比,基因密集的区域中转座子密度较低;基因组内转座子的插入并非随机的,LTR/ERVL、 LTR/ERV1、DNA/PIF-Harbinger、DNA/Hat-Charlie、RC/Helitron等转座子倾向于插入基因外部。GO富集分析表明,在生物过程条目中鉴定出的转座子富集相对较多的是细胞过程、单生物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刺激反应等;分子功能条目中鉴定出的转座子富集相对较多的是结合、催化活性等;细胞组分条目中鉴定出的转座子富集相对较多的是细胞部分、细胞器、膜等。KEGG富集分析表明,鉴定出的转座子主要在甘油酯代谢、PPA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Jak-STAT信号通路等通路。着重关注了与淅川乌骨鸡特性相关的通路,如和色素沉积有关的酪氨酸代谢、和肉品质有关的脂代谢、脂肪酸的合成、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转座子含量与基因组大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且淅川乌骨鸡转座子在基因组的分布存在一定偏好性。转座子相关基因在色素相关通路中富集,其可能与淅川乌骨鸡的种质特性有关,具体的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鸡 全基因组重测序 转座子 特征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革民 柳小春 娄义洲
为探寻与乌骨鸡“乌色”性状相关的基因,从基因差异表达入手,比较全同胞乌骨鸡与非乌骨鸡的基因表达情况,通过对差异片段的回收、再扩增、纯化以及相应的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获得2个表达序列标签(EST),它们分别与鸡插入激活c-Ha-ras致癌基因和fra-2致癌基因同源,同源性均为98%.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12个随机采集的样本,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插入激活c-Ha-ras致癌基因具有非乌骨鸡表达特异性,fra-2致癌基因没有乌骨鸡或非乌骨鸡表达特异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黎观红 徐海燕 许兰姣 瞿明仁 游金明 易中华 潘珂
【目的】研究日粮添加硒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硒影响黑色素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45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6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0.10、0.30、0.50、0.70和0.90 mg.kg-1硒的日粮,饲养至4周龄。在4周末计算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测定血清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酪氨酸酶(TYR)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结果】基础日粮中添加硒可显著改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P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硒 黑色素 生产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现 宁长申 唐锐茂 许兆孟 赵金凤 高葆真
2日龄丝毛乌骨鸡经口接种贝氏隐孢子虫卵囊2×10~6个·只~(-1),潜隐期4 d,排卵囊开放期18 d,排卵囊高峰期为感染后(PID)7~14 d。呼吸道症状出现于 PID10,死亡率为13.3%(2/1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气管纤毛脱落,寄生有各阶段发育虫体及杆形细菌和渗出的红细胞;法氏囊也寄生有大量虫体,粘膜上皮细胞肥大,微绒毛脱落,PID20在法氏囊粘膜表面见有许多虫体逸出后留下的带虫空泡。试验证明丝毛乌骨鸡为贝氏隐孢子虫的新宿主.使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了隐孢子虫感染引起的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迟良 邹明 孙晓凤 刘焕奇
采用RT-PCR方法从乌骨鸡皮肤中克隆出黑色素主效基因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基因,长度为945bp,与普通白鸡比对其同源性为99.6%。以pEGFP-N1为基础,将从测序载体pMD-18T-MC1R上使用EcoR I和Sal I切下的MC1R连接到同样酶切的pEGFP-N1,构建pEGFP-N1-MC1R真核表达载体,为以后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乌骨鸡 MC1R 真核表达载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程莉 竭航 杨营 冯达勇 唐婕 付文龙 程建国 蒋桂梅 周磊
【目的】本研究建立了林麝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为林麝的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基因克隆研究林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基本功能和蛋白质结构,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IGF-1基因在林麝中的多态性,分析其与产仔数的关联效应。【结果】①IGF-1基因序列全长465 bp,编码153个氨基酸残基,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15个磷酸化位点,是一个分泌性蛋白,大部分位于细胞膜上,含有Insulin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功能域;②本试验设计IGF-1基因的PCR-SSCP扩增片段长度均为300 bp左右,引物扩增片段用10%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检测,发现扩增片段没有特异性条带。为证明PCR-SSCP扩增结果,选择其中一条引物对所得的毛发样品进行扩增,测序发现所有PCR产物的序列完全一致,没有多态性。【结论】研究表明不能选择IGF-1基因作为林麝的分子遗传标记,但为林麝产香性能的分子遗传标记选育提供了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阮瑞霞 俞菊华 李红霞 李建林 唐永凯
通过比对6尾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GIFT)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外显子1-部分内含子2和外显子3-部分内含子4序列,共找到3个SNPs位点,分别为内含子1_A1307G、内含子1_G1319T和内含子3_C6T。使用PCR-RFLP法检测了5个家系共121尾吉富罗非鱼在内含子1_A1307G和内含子3_C6T的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内含子1_A1307G与雌鱼增重和体厚/体长值均显著相关(P<0.05),但与雄鱼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胜球 董小英
本研究旨在观察cGhrelin对黄羽肉鸡体重与腹脂率的调节作用。选择24只14日龄的黄羽肉鸡按体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0.5 nmol/100 g cGhrelin,对照组注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前称重,记录摄食量;第6天屠宰检测腹脂率。结果表明:cGhrelin试验组的采食量于2 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6天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公鸡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cGhrelin具有降低黄羽肉鸡的食欲与采食量,减少脂肪沉积与体重增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斌 赵茹茜 剡根强 雒秋江 陈杰
罗米丽×中国美利奴 (新疆军垦型) 杂交一代断奶母羔 214只, 随机分成两组, 在日粮中分别添加 3 5 (试验组) 和 0g·kg-1 (对照组) 生长调节剂CT2000 (半胱胺盐酸盐), 实验期为 120d。于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称重, 采毛和皮肤样品, 测定母羔生长速度, 羊毛长度、细度、强度、弯曲度和羊毛油汗颜色, 并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 方法, 定量分析绵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 (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 1)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型受体(IGF 1R)mRNA的相对丰度。实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较, 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 12 7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