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7)
- 2023(7258)
- 2022(6259)
- 2021(5808)
- 2020(5147)
- 2019(11554)
- 2018(11569)
- 2017(21241)
- 2016(12290)
- 2015(14082)
- 2014(14145)
- 2013(13651)
- 2012(12398)
- 2011(11171)
- 2010(11280)
- 2009(10270)
- 2008(9926)
- 2007(8676)
- 2006(7459)
- 2005(6436)
- 学科
- 济(48662)
- 经济(48611)
- 管理(33165)
- 业(30036)
- 方法(27133)
- 企(25354)
- 企业(25354)
- 数学(24440)
- 数学方法(24009)
- 学(12922)
- 农(11646)
- 中国(11639)
- 财(10658)
- 理论(9914)
- 业经(8959)
- 制(8750)
- 地方(8673)
- 技术(7620)
- 农业(7514)
- 体(7471)
- 环境(7059)
- 贸(6814)
- 贸易(6811)
- 银(6679)
- 划(6678)
- 银行(6633)
- 和(6558)
- 易(6539)
- 融(6409)
- 金融(6402)
- 机构
- 学院(173913)
- 大学(173313)
- 管理(63659)
- 济(62665)
- 经济(61236)
- 研究(60320)
- 理学(56132)
- 理学院(55369)
- 管理学(53681)
- 管理学院(53404)
- 中国(42680)
- 科学(42554)
- 农(39781)
- 京(36532)
- 业大(33197)
- 所(32566)
- 农业(31792)
- 研究所(30220)
- 财(27836)
- 中心(26783)
- 江(26242)
- 范(23051)
- 师范(22624)
- 技术(22425)
- 北京(22335)
- 财经(22309)
- 院(21634)
- 农业大学(21166)
- 州(20535)
- 省(20511)
- 基金
- 项目(125003)
- 科学(97623)
- 基金(89871)
- 研究(83723)
- 家(81244)
- 国家(80609)
- 科学基金(68002)
- 省(51893)
- 社会(50924)
- 社会科(48257)
- 社会科学(48246)
- 自然(47619)
- 基金项目(47572)
- 自然科(46558)
- 自然科学(46538)
- 自然科学基金(45698)
- 划(43792)
- 教育(41106)
- 资助(37443)
- 编号(32725)
- 重点(28964)
- 创(26511)
- 部(26451)
- 成果(26380)
- 计划(26321)
- 发(25995)
- 创新(24714)
- 科研(24694)
- 课题(24471)
- 科技(23288)
共检索到248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蓉芳 袁铁波 陈吉平 周启
在泰乐菌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再生中出现有两种不同表型的菌落。一种菌落大,一种菌落小。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85个大菌落中高落性菌株占20.5×10~(-3),而在179个小菌活中仅占1.7×10~(-2);但在小菌落中的无活菌株竟占86.6×10~(-2),大菌落中只占10.3×10~(-2)。说明菌落的表型与产素能力有明显的相关性。实验还表明UV诱变原生质体对形成的大菌落有良好效果,从中筛到一株产量超过出发菌株3倍以上的高产菌株。
关键词:
泰乐菌素产生菌 原生质体 再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淼 曾柏全 冯金儒
研究青霉菌Penicillium Q5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K3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采用酶解法制备了青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高质量的原生质体。试验对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酶浓度,酶解时间和灭活时间进行了优化。亲本菌株Q5,培养液中加入浓度0.5%甘氨酸和含量10%的蔗糖处理后,在质量浓度均为10 mg/mL的溶菌酶和蜗牛酶(1︰1)酶解作用下,35℃处理3 h,原生质体生成量达到最大值,为7.35×106cfu/mL;亲本菌株K3,用4 U/mL的青霉素处理,在1 mg/mL的溶菌酶作用下,35℃处理1 h,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的乘积达到最大值,此时K3原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中义 黄曦 梁蓉芳 周启
以泰乐菌素(Tylosin)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纸层析法对收集到的11株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的发酵滤液进行鉴别,发现其中028菌株的纸层析谱与标准品完全相同。进一步将该菌株经NTG诱变后,筛选获得的1株突变株H188,进行摇瓶发酵。并从发酵滤液中分离、提取得到纯品。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它与泰乐菌素标准品属同一物质。从而证明028菌株是1株泰乐菌素产生菌。
关键词:
弗氏链霉菌,泰乐菌素,分离,鉴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晶晶 李季伦
报道了产生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 (lovastatin)的土曲霉 (Asp ergillus terreus)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及原生质体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用溶壁酶 5mg.m L-1、Zymolyase2 0 T2 .5mg.m L-1和蜗牛酶 2 .5mg.m L-1配制的混合酶液 ,可制备出土曲霉原生质体 ;其最佳酶解温度为 34℃ ,作用 5h,原生质体再生率达17%以上
关键词:
土曲霉 洛伐他汀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修军 周启
报道了农抗5102产生菌同源菌株90-11、FR-008及WH-1相互之间融合研究的前期结果。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酶解温度和时间均为32℃和1.0~1.5h,但所需溶菌酶量则有异:90-11为2~4mg/ml,FR-008为6mg/ml,WH-1为2mg/ml。将各菌株的原生质体在-20℃下冻存1个月内的相对再生率可维持在70%以上,2个月以内仍可达60%以上。以50%PEG1000诱导融合各组合的融合频率是,90-11×WH-1为10-2,FR-008×-90-11以及FR-008×WH-1均为10-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限 高增贵 庄敬华 肖淑芹 陈捷
采用正交拉丁设计对影响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受到缓冲体系、渗透压稳定剂、木霉菌菌龄、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的影响,而不受木霉菌株系的影响。其中以磷酸缓冲体系和蔗糖为渗透压调节剂的降解体系为最佳,木霉菌菌龄以培养20h较好,崩溃酶对木霉菌细胞壁的降解效果好,酶解时间以4h为最佳,再生培养基以基础培养基和NaCl为渗透压调节剂为最佳。
关键词:
木霉菌 原生质体 制备条件 再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士旺 梁宗琦 刘爱英
研究了影响羊肚菌(Morchela.sp)9506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几个因素。实验结果得出,20h菌龄,纤维素酶(最终浓度4mol/ml)、溶壁酶(最终浓度5mol/ml)、蜗牛酶(最终浓度4mol/ml)的混合酶解系统,30℃酶解温度,3.5h酶解时间,KCl(最终浓度0.6mol/L)作稳定剂,磷酸缓冲液(pH6.98)为缓冲系统是最佳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产量可达2.5×104个/mg。原生质体再生受培养基组成、酶解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加入KCl(最终浓度0.3mol/L)和环己六醇(最终浓度0.3mol/L)的PDA培养基上,再生率为0.72%。
关键词:
羊肚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文超 牛延宁 金明飞 黄静 高红亮 常忠义 方莹 鲁伟 步建国
【目的】探索制备高纯度茂源链霉菌原生质悬液的条件,为原生质体融合提供支持。【方法】在茂源链霉菌菌丝体一级培养不同时间(4,8,12,16,20,24,28,32,36,40,44,48h)后,称取菌丝体干质量,确定一级培养最佳时间;将一级培养的菌丝体转接培养二级菌丝体,在不同培养时间(13,14.5,16,17.5,19,20.5h)根据原生质体制备率、再生率的综合情况及菌丝体形态显微镜观察结果,确定二级菌丝体的培养时间及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的最佳质量浓度(0,2,5,10,20g/L),根据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确定使用溶菌酶的质量浓度(2,5,8,10,20,50mg/mL)和酶解时间(1,...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酶 茂源链霉菌 原生质体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国保 孙谧 张琇
对海洋酵母菌YS-185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及紫外诱变育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数生长中后期菌龄较易形成原生质体,用EDTA和β-巯基乙醇混合溶液预处理15min有更高的原生质形成率,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率最佳条件为:0.5%蜗牛酶,35℃、酶解60min,对原生质体紫外线辐射60s诱变出YS-185-19突变株,其色素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93.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孔繁翔
从菌根真菌黑核菌(Cenococcumgeophilum)菌丝分离出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菌落。研究了预处理方法及不同水解酶组合,酶解温度和菌丝密度对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在用胰蛋白酶(20μg.mL-1)预处理后,以0.8M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温度为20C,pH5.5及纤维素酶,溶解酶侧浸解酶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产量。在固体及液体再生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均可形成再生菌落,再生率为1%~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甘露醇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原生质体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李明海 杨媚 李勇 周而勋
为获得进行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所需的高质量原生质体,选用该病菌强致病力菌株GD-118,分别从酶种类、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液pH值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6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从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2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组合是"纤维素酶+溶菌酶+崩溃酶"组合酶、总酶终质量浓度10mg/mL、菌丝菌龄15h、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35℃、酶液pH5.6、以0.6mol/LMgSO4.7H2O为渗透压稳定剂,此最佳条件组合所制备的原生质体产率高达4.00×107/g;原生质体最佳的再生条件是酶解3h的原生质...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原生质体 制备 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祁丽萍 贾定洪 鲜灵
对3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与交配型分析,结果表明,3个金针菇菌株均出现2种交配型,2种交配型比例不一致,其中有2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1,1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不符合1∶1,并且在交配型比例上出现偏差现象。对3个金针菇菌株的单核原生质体菌株生长速度试验表明,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其出发菌株比较,表现出生长速度慢的现象,同一菌株具有2种不同交配型因子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两两配对杂交菌株,其生长速度均快于其出发菌株和原生质体单核菌株,且同一菌株具有2种不同交配型因子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生长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菌落形态和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因子有关。
关键词:
金针菇 单核原生质体 交配型 菌丝生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仁 王源超 张正光 郑小波
为了建立聚乙二醇(PEG)介导的大豆疫霉菌的遗传转化系统,对大豆疫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及再生菌株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 riselase以及D riselase和Lysing酶的混合液均能有效地裂解菌株Pmg 2-3的细胞壁并获得原生质体;其中混合酶液的裂解效果优于D riselase单一酶液,当混合酶液中两个酶的浓度均为15 mg.mL-1时,在30℃消化3 h可产生4×106mL-1的原生质体。所制备的原生质体经细胞核染料4,6-d iam id 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后发现,大型均一的原生质体内含有细胞核;原生质体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达1....
关键词:
大豆疫霉菌 原生质体 再生菌株 致病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道宏 李国庆 冉鸿昌 付艳平 王道本 周启华
分析了69个随机挑选的核盘菌弱毒菌株Ep-1PN原生质体再生后代的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和毒性。结果表明:其中的35个再生后代在PDA平板上均匀扩展,形成典型的核盘菌菌落,生长速度大于18mm/d。在离体莴苣杆上,这些后代的培养物引起较大的病斑。当它们同亲合性菌株Ep-1PNA183在PDA平板上接触时没有发现Ep-1PNA183菌落发生异常变化,说明这些后代已失去了Ep-1PN的弱毒因子,恢复了正常核盘菌的特性。10个再生后代同Ep-1PN的生长及致病性等没有差异。其他的24个再生后代在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和毒性等方面介于Ep-1PN和35个完全恢复的后代之间,因而是部分恢复的后代。这些后代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凤行 张峰峰 周可 赵玉洁 刘韵娅
采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DES诱变)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6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选育出10个高纤维酶活突变株。摇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突变株酶活都显著高于B6,其中,紫外诱变处理的突变株Z12,化学诱变得到的突变株H1以及复合诱变处理的突变株F12的产酶能力相对较强,且产酶能力稳定,酶活值分别为448.3,450.9,491.8U/mL,分别为对照的176%,178%,194%。试验结果说明,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原生质进行诱变可以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的能力,而原生质体的复合诱变可提高诱变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