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1)
2023(16617)
2022(13659)
2021(12582)
2020(10227)
2019(23339)
2018(22695)
2017(42747)
2016(22939)
2015(25544)
2014(25328)
2013(25167)
2012(23707)
2011(21370)
2010(21607)
2009(20151)
2008(20188)
2007(18039)
2006(16068)
2005(15085)
作者
(63960)
(53340)
(53322)
(50574)
(33974)
(25277)
(24058)
(20488)
(20344)
(19076)
(18340)
(17927)
(17303)
(17241)
(16924)
(16337)
(15945)
(15375)
(15236)
(15198)
(13669)
(12995)
(12603)
(12174)
(12049)
(11986)
(11946)
(11752)
(10717)
(10605)
学科
(99051)
经济(98927)
管理(75583)
(70528)
(58666)
企业(58666)
(35885)
中国(35257)
方法(34156)
数学(29393)
数学方法(29095)
(27566)
(25528)
地方(25502)
业经(24277)
技术(20456)
(19375)
银行(19351)
(19023)
贸易(19001)
(18619)
(18485)
(18446)
财务(18398)
财务管理(18342)
(17907)
金融(17905)
农业(17847)
(17551)
企业财务(17490)
机构
学院(322827)
大学(322691)
(143511)
经济(140828)
管理(121872)
研究(117219)
理学(103232)
理学院(102042)
管理学(100711)
管理学院(100060)
中国(92666)
(74946)
(69127)
科学(65835)
(58380)
财经(55074)
中心(52131)
研究所(51743)
(50446)
(49906)
(47718)
经济学(45295)
北京(44814)
(42764)
(42261)
师范(41856)
业大(40789)
经济学院(40502)
财经大学(40437)
(39647)
基金
项目(207030)
科学(165300)
研究(156657)
基金(151073)
(130513)
国家(129402)
科学基金(111550)
社会(103559)
社会科(98370)
社会科学(98348)
(80149)
基金项目(78575)
教育(71206)
自然(67442)
(66951)
自然科(65918)
自然科学(65902)
自然科学基金(64799)
编号(61442)
资助(60944)
成果(51871)
(49424)
(47771)
重点(47320)
(46971)
课题(44459)
国家社会(44077)
创新(43980)
(43220)
教育部(41010)
期刊
(169791)
经济(169791)
研究(109227)
中国(77917)
(61669)
管理(50924)
(45443)
学报(44727)
科学(44329)
教育(37942)
(35900)
金融(35900)
大学(35757)
学学(33450)
农业(30639)
财经(28757)
经济研究(28724)
技术(28506)
业经(26724)
(24927)
问题(21825)
(19162)
世界(17216)
(17071)
国际(16703)
技术经济(16674)
科技(15928)
会计(15464)
(14719)
论坛(14719)
共检索到523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康  刘微  
作为中国财政转型的方向,公共财政自提出已经走过了近10年的历程。以此为脉络,回顾梳理这些年的财政工作,总结公共财政的建设经验,颇多令人鼓舞和值得深思之处。在中国千年未有的经济社会转型的探索中,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转型之路已经锁定在公共财政轨道上,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政府公共职能归位、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理财规范化等一系列重要理念的明确,不仅在不断丰富公共财政的理论内涵,而且被贯彻于指导和推进财政改革实践,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政府财政支出导向和结构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关注民生成为重中之重;"以政控财"逐渐具备了更加规范的制度依托;"以财行政"的实力大大提高,调控市场配置资源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志勇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公共财政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小平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从福建来看,近年来虽然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转变步伐依然跟不上国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玉梁  
优化结构注重效益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向纵深发展本刊记者王玉梁利用外资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我国利用外资20周年,我国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抓住世纪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炜光  
财政学正在成为新"显学"从1998年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到现在,十余年过去了,但由建设型财政到公共财政的制度转型仍未完全完成。表现在:政府汲取财富能力十分强大顺畅,而"花钱"的过程却一直未形成强力的制度性约束;预算法修改陷于迟滞,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预算的控制监督难有实质性推进,预算公开虽有进展但其目的和意义却并不很明朗;税制改革特别是财产税制改革的推进缓慢而艰难,分税制未作进一步的改革。如今,庞大的财政收入椎动着政府的职能和规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永萍  
公共财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发展的目标模式,其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是国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经济行为。它体现为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身份筹集财政资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晔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产生发展是市场经济改革实践发展的要求与结果,具有其积极的理论创新意义。但由于理论渊源上的原因,使得西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在制度分析上的不足和欠缺延伸并体现在我国现有的公共财政理论上。我国公共财政理论需要超越西方主流经济学及其公共财政学的制度既定观,以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欧阳少玲  
目前国有卫生事业正处于"编制职工、编外合同职工"双轨制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期,编外合同制职工成为医院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部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政策许可范围制定相关用工制度,建立起充满活力的选人留人机制,打造医院文化,让更多的员工都能以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而骄傲,从而促进医院有序地和谐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从原先的统收统支到当前的分税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的推出,加快了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但在具体财政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地方债的冲击,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提出,给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这要求我国对财政分权体制做进一步的改革。当前尤其应该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责任、建立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并进行政府行政层级等配套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鞍山市财政部门积极参与城市新一轮"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落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规划要求,安徽省马鞍山市财政部门转变理财思路、整合财政政策、集中财政资金,全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60亿元,增长1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7.6%,比上年提升3.4个百分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一宏  朱大兴  
一、民生财政是我国公共财政的时代特征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因此有专家学者称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之前的财政体制为计划经济财政或生产建设型财政,有将当前财政体制称之为民生财政的。从这些称谓来看,如果称"计划经济财政",那么对应的就是市场经济财政,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属于公共财政体制,这已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属性,决定了我国财政体制为公共财政体制。至于"生产建设型财政"和"民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民  
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任重道远。在公共财政建设中,借鉴西方财政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非常重要,但是从文化视角分析,公共财政建设应该包含更多的中国元素。本文以"大学之道"为例,探讨公共财政建设应该注重吸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钱巨炎  
为有效助推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浙江省财政紧紧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着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为进一步构建起城乡互动、互补、互促的和谐新格局,需要本着务实创新的理念,以制度、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积极有效地发挥公共财政制度驱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本文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财政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务实探索,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如何根据新任务、新要求,因时、因地、因需地更新扶持理念,抓好扶持的重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卫婷婷  
在一个倡导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中,公共财政对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界定财政责任、履行财政义务首先需要明确在现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程度下何为高等教育均衡,需要全面掌握我国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本文通过探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层次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学科发展不均衡三方面,且以实证数据验证了上述不均衡现象的存在程度,并借鉴国际经验,从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勤玉  
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已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丧失后劲。环境保护具有的外部效应 ,决定了只有政府的积极介入才能更加有效配置这一领域的社会资源。政府推进公共财政的建立 ,将为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对加快环境保护进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