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2)
- 2023(11196)
- 2022(9153)
- 2021(8453)
- 2020(7215)
- 2019(16491)
- 2018(16171)
- 2017(30633)
- 2016(16192)
- 2015(18375)
- 2014(17696)
- 2013(18026)
- 2012(16747)
- 2011(14928)
- 2010(15067)
- 2009(14231)
- 2008(14263)
- 2007(12389)
- 2006(11023)
- 2005(10488)
- 学科
- 业(76955)
- 济(75930)
- 经济(75841)
- 企(69286)
- 企业(69286)
- 管理(61430)
- 方法(33038)
- 业经(26568)
- 财(25689)
- 数学(24808)
- 农(24721)
- 数学方法(24692)
- 中国(22368)
- 贸(18656)
- 贸易(18639)
- 易(18295)
- 农业(18111)
- 务(17919)
- 财务(17908)
- 财务管理(17893)
- 制(17434)
- 企业财务(16833)
- 技术(16382)
- 策(14523)
- 和(14466)
- 划(13767)
- 理论(12599)
- 体(12504)
- 银(12120)
- 银行(12105)
- 机构
- 学院(234192)
- 大学(233262)
- 济(112913)
- 经济(111156)
- 管理(97012)
- 理学(82642)
- 理学院(81886)
- 管理学(81195)
- 管理学院(80726)
- 研究(79587)
- 中国(67519)
- 财(51589)
- 京(49368)
- 科学(42120)
- 财经(40471)
- 所(39084)
- 经(37118)
- 中心(35755)
- 农(35368)
- 经济学(35202)
- 研究所(34754)
- 江(34573)
- 北京(31840)
- 经济学院(31724)
- 财经大学(29937)
- 业大(28814)
- 院(28357)
- 商学(28312)
- 商学院(28049)
- 农业(27472)
- 基金
- 项目(148629)
- 科学(120355)
- 研究(113119)
- 基金(112324)
- 家(96351)
- 国家(95512)
- 科学基金(83860)
- 社会(76944)
- 社会科(73194)
- 社会科学(73176)
- 基金项目(58450)
- 省(54309)
- 自然(50977)
- 自然科(49917)
- 自然科学(49906)
- 自然科学基金(49174)
- 教育(49139)
- 资助(45415)
- 划(45405)
- 编号(44232)
- 成果(35833)
- 部(34669)
- 业(34327)
- 创(34021)
- 国家社会(33502)
- 重点(32732)
- 发(32389)
- 创新(30936)
- 教育部(30539)
- 中国(30135)
- 期刊
- 济(128098)
- 经济(128098)
- 研究(73903)
- 中国(48876)
- 财(42342)
- 管理(41308)
- 农(33383)
- 科学(30347)
- 学报(28447)
- 融(25235)
- 金融(25235)
- 农业(23298)
- 大学(23296)
- 学学(21712)
- 经济研究(21199)
- 财经(21065)
- 技术(20943)
- 业经(20651)
- 经(18456)
- 贸(18086)
- 教育(17697)
- 国际(17626)
- 问题(16830)
- 业(15832)
- 世界(15783)
- 技术经济(14366)
- 图书(12241)
- 现代(12019)
- 会计(11713)
- 商业(11120)
共检索到371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能
从作为服务业国际转移主体的跨国公司来看,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还面临竞争力方面的重大挑战。人们通常认为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具有的一些竞争优势,如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在跨国公司看来,这些优势可能并不存在。而一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云斌
当前,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受制于土地、人力资源等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呈现向大陆外迁趋势。《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对泉州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泉州在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中,必须做好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对台资的吸引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促进泉台产业合作;实施"产业集群招商",提高引进台资的综合经济效益;创建投资载体,打造台资集聚区;做好"以台引台",拓宽引资渠道等方面工作,以应对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泉州 台湾 产业转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柴渊哲
本文以中国作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接包国的视角,从接包竞争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入手,并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基础要素、过程要素和环境要素,逐项分析比较中印两国在接包能力上的具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仅在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和国家环境方面优势明显,而在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从业人员英语水平、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仍与印度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本文提出提高中国承接外包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竞争力 商业环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春平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现代高端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外包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戴军 武红阵 严世清 韩振
通过2009-2014年度区间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据,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对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Hausman检验与模型估计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劳动力成本、大学生人力资源与国际服务外包承接竞争力有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外开放程度与国际服务外包承接竞争力的相关关系不是很显著,各示范城市承接竞争力呈现出空间差异,发达城市承接竞争力较高,各城市承接实力都在不同程度增长。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贾志娟 曹玉书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1.103874,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系数为3.109623。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外包 产业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王梦婷 秦涛
近几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人力资本的提升作用也不断显现。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服务业国际转移如何促进我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提升,接着通过实证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能够促进中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发展,进而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国际转移 人力资本 外溢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春妮
服务业离岸外移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抓住机遇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对华服务业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中国吸引服务业直接投资的重要区位因素。
关键词:
服务业 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吕静 段国蕊
随着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发展,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也不断增多,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首先分析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其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通过影响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供给(物质资本、技术)、需求以及制度因素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实证研究探讨了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本文从"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出发,运用价值链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印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加以比较。论文通过研究"后危机时代"中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世界主要城市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发展的环境进行比较,进而提出中国必须从比较优势上升到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在提升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以"扬长补短"的方式提高中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服务 离岸外包 中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鹏熠 王昌林
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从经济与产业发展能力、政策支撑能力、技术资源与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人才资源能力、运营和管理能力七个方面建立了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并利用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较为接近,但在各项竞争分力上互有优劣。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离岸 服务外包 竞争力 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琪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渐成规模,并呈现出由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较为明显的梯度性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1年我国中西部18个省(市、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把这些地区划分为强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中竞争力、较弱竞争力和极弱竞争力5种类型,且竞争力布局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性、区域圈层性等特征。顺应区域竞合关系的演变,探寻优化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的可靠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
在"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的选择中,中国如何增强自身承接ITO的竞争力,进而提升自己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中印两国承接ITO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分析影响中印两国接包能力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我国应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到发展ITO的重要作用,抓住机遇,以提高服务外包的数量和质量为导向,充分利用中国的相关资源,通过提升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水平,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ITO 竞争力 服务外包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朱淑芳 饶光明 黄翔
在当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大潮中,中西部地区承接外来产业转移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承接基础和空间。研究表明,重庆市作为中西部最大的产业转移承接地,要充分利用承接外来服务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外包承接、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新兴的服务业,着力提升重庆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转移 承接空间 重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施锦芳 闫飞虎
离岸服务外包是本轮全球产业结构转移浪潮中的重要形式,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和污染少的特点。被誉为"金砖五国"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是新兴经济体中的代表,在服务全球化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依据自身优势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对金砖国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竞争力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金砖国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中国如何提高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砖五国 离岸服务外包 竞争力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