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5)
- 2023(3244)
- 2022(2708)
- 2021(2490)
- 2020(1981)
- 2019(4450)
- 2018(4422)
- 2017(7709)
- 2016(3670)
- 2015(3693)
- 2014(3559)
- 2013(3355)
- 2012(3010)
- 2011(2611)
- 2010(2685)
- 2009(2473)
- 2008(2322)
- 2007(2219)
- 2006(1830)
- 2005(1456)
- 学科
- 业(19951)
- 企(18903)
- 企业(18903)
- 管理(18504)
- 技术(13243)
- 济(11794)
- 经济(11787)
- 技术管理(11092)
- 业经(4516)
- 中国(4512)
- 方法(4073)
- 理论(3294)
- 划(3188)
- 财(3188)
- 农(3069)
- 产业(2953)
- 数学(2912)
- 数学方法(2895)
- 制(2761)
- 策(2717)
- 银(2710)
- 银行(2707)
- 行(2626)
- 地方(2546)
- 经营(2385)
- 融(2384)
- 金融(2384)
- 教育(2275)
- 农业(2250)
- 教学(2243)
- 机构
- 学院(49620)
- 大学(48226)
- 管理(23715)
- 济(20876)
- 理学(20839)
- 理学院(20674)
- 经济(20510)
- 管理学(20509)
- 管理学院(20393)
- 研究(13350)
- 中国(10183)
- 京(9135)
- 财(8830)
- 江(7860)
- 科学(7248)
- 商学(7026)
- 财经(6992)
- 商学院(6940)
- 中心(6566)
- 经(6350)
- 州(6223)
- 技术(5982)
- 经济管理(5929)
- 经济学(5844)
- 范(5723)
- 师范(5674)
- 业大(5639)
- 北京(5539)
- 科技(5308)
- 所(5285)
- 基金
- 项目(35682)
- 科学(30292)
- 研究(28584)
- 基金(25749)
- 家(21783)
- 国家(21566)
- 科学基金(20161)
- 社会(19264)
- 社会科(18366)
- 社会科学(18365)
- 省(16120)
- 创(15227)
- 基金项目(14236)
- 教育(13399)
- 创新(12943)
- 划(12634)
- 自然(12295)
- 自然科(12105)
- 自然科学(12104)
- 自然科学基金(11947)
- 编号(10692)
- 业(9450)
- 新(9212)
- 资助(8373)
- 成果(8127)
- 课题(8042)
- 制(8006)
- 发(8005)
- 国家社会(7895)
- 重点(7859)
共检索到73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清时
我很赞成高等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在培养成功的创新型人才方面没有大的突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就很难说是真正成功了。我国迄今普遍采用的传统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是:特别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建平 王萱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素质,归根结底,即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但逻辑教育无疑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素质的根本方法。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精神、开展逻辑素质教育方面责无旁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孔志辉 应立新
本文根据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近年来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科技水平存在滑坡的倾向,科技创新不足。其原因是:科技创新没有成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科技人力投入严重不足;高校科技工作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根本的是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技工作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正昌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的基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校区的增多,高校管理逐步由以校(系)管理为主转变为校院(系)管理,并且院(系)管理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切实提高院(系)党政领导的能力和水平,使院系党政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冠男
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注重知识技术能力,更注重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满足创新型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创新型教育要以创新为中心,探究教育和科研工作,与创新型社会进行良性的互动,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民族进步的基础,研究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高校要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向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人才,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友生 陈阳君君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全教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纲要的出台与贯彻落实,对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荣生 眭国荣 李慧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理工高校的时代要求。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理工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纪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素质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转变为学校的教育行为,特别是上升为国家的教育行为,成为今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4月24日胡锦涛总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海元 张占平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生力军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应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和推进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高校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素质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义正
本文对四川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战略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 更要注重经济效益; 二是要在注意近期目标的同时, 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 三是要注意知识运作, 即知识和技术的集成。对发展我省农业生物技术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矫桂琼 支希哲 苟文选
总结了国家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在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创建模块化基础力学课程新体系;全方位多层次构建与文字教材配套、以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课程为主体的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自主研制开发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型和综合性基础力学实验装置,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革新实验教学的考试考核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建设一支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兼备的基础力学师资队伍,保证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在营造良好的基地建设环境等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关键词:
教学基地 力学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秀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的不断挑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如果说高校大学生理应承担起创新的大任,那么博士生们就是最具创新潜力的后备军。一、博士生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认知当今世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已经形成,它带动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走向,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知识创新。由于知识是唯一在使用中不被消耗的资源,所以要形成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创新,而不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十八大提出,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期以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各项指标上,中国的"人才驱动创新"这一指标仅为5.89,远远落后于德国(9.47)、美国(8.94)、日本(8.14)等发达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一规划,增强产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家伦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具体、明确地提出要坚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指导我国的科技工作,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主体是企业,关键在人才。现代大学具有三方面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德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任务,建设海洋强国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特别是涉海高校,更应该在培养高素质海洋创新型人才中承担更多的使命和责任。一、海洋的属性从太空来看,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海洋面积约占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