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5)
2023(4340)
2022(3578)
2021(3504)
2020(2919)
2019(6750)
2018(6790)
2017(12359)
2016(7284)
2015(8428)
2014(8250)
2013(7744)
2012(7372)
2011(6629)
2010(6824)
2009(6115)
2008(5936)
2007(5643)
2006(5046)
2005(4654)
作者
(20785)
(17327)
(17195)
(16618)
(10916)
(8262)
(7771)
(6828)
(6767)
(6363)
(6003)
(5854)
(5835)
(5750)
(5558)
(5423)
(5316)
(5161)
(5134)
(5116)
(4520)
(4347)
(4291)
(4119)
(4118)
(3953)
(3941)
(3854)
(3680)
(3491)
学科
(24596)
经济(24560)
管理(16525)
(12430)
方法(10982)
数学(9742)
数学方法(9640)
(9212)
企业(9212)
中国(8310)
(7740)
教育(7705)
(6291)
(5983)
地方(5828)
理论(5083)
工作(4573)
政治(4452)
(4412)
农业(4392)
(4238)
税收(4090)
(4066)
业经(3957)
思想(3951)
(3825)
贸易(3813)
地方经济(3804)
(3699)
教学(3648)
机构
大学(97413)
学院(91693)
研究(35455)
(34682)
经济(33846)
管理(28396)
中国(26672)
理学(23976)
理学院(23554)
科学(23114)
管理学(22743)
管理学院(22604)
(21864)
(19732)
(19212)
(17781)
研究所(17220)
(16332)
中心(15893)
农业(15732)
业大(15654)
(14711)
师范(14475)
北京(13954)
(12919)
财经(12863)
(12679)
(12626)
(11772)
经济学(11409)
基金
项目(59473)
科学(45252)
研究(42418)
基金(41072)
(37089)
国家(36760)
科学基金(30045)
社会(25378)
(23799)
社会科(23780)
社会科学(23770)
教育(22036)
基金项目(21010)
(20489)
自然(20034)
自然科(19588)
自然科学(19578)
自然科学基金(19264)
资助(17782)
编号(16987)
成果(16217)
重点(14014)
课题(13531)
(13176)
(12762)
大学(12258)
(12036)
科研(11837)
计划(11525)
高校(11525)
期刊
(39878)
经济(39878)
研究(31597)
中国(29525)
教育(21498)
学报(20746)
(17131)
大学(15813)
科学(15791)
(14807)
学学(13706)
管理(12718)
农业(11689)
图书(9605)
(7611)
金融(7611)
技术(7468)
书馆(7367)
图书馆(7367)
财经(7188)
经济研究(7050)
(6757)
(6393)
会计(5598)
(5416)
业大(5273)
问题(4893)
职业(4823)
高等(4639)
业经(4605)
共检索到158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德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词汇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尚属首次。我们认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认识,也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涵  
在当前高校大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作为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日常管理工作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培养工作的基层政工人员,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面准确地理解学习十七大精神,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尤其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思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吐尔逊娜依·赛买提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应该融入人文关怀,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精神诉求,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族文化内涵,注重教育中的情感投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注重人文关怀,才能承担起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觉悟、升华其精神境界、促进其全面自由发展的重任,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清堂  
随着中国核建业务快速拓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并论述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现实必要性,最后结合中国核建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笔者看法和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芳  赵丛  安娜  
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理念是对"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诠释,极大丰富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也对新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牢固树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从心理教育、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等多视角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东华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十八大报告中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之中,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价值取向趋向多元,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走出传统心理学的窠巢,实施积极型的心理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更好地适应时代与形势发展需要。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心理学就其社会意义来说,承担着三类使命:第一是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琦  汪军洪  
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教师的认同和接受是关键一环,要改变当前以教育者为出发点"一刀切"的思政工作模式,运用互联网"用户思维",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区分不同教师群体,分析其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本文认为,针对教师党员,要加强政治引领;针对青年教师,要加强实践体验;针对先进教师,要加强典型示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军秀  
大学生既是承载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也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在最终成才、体现自我价值等主观愿望方面,这个"特殊群体"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大学里出现了一些虽不普遍却也并不罕见的令人担忧的负面现象:苦闷、彷徨、焦虑、偏执、脆弱,于是乎休学者有之,退学者有之,轻生自杀者有之……这些非同寻常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如何帮助大学生舒缓压力、调试心理,确保其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铁范  
对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关注他们个人和事业发展,关注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关注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关注个性特点和不同道德层次,努力促使其独立个性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高松  邵炳国  
农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是经营和管理过程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一是直接结合环节。即把与业务工作有关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解决在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也就是要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教育干部职工处理好经营与服务、工作数量与质量、局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淑珍  
心理疏导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和手段,辅导员需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要通过科学理解和把握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心理疏导工作的具体内容,不断提升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的能力等措施,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秋燕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视角、多途径、多形式来提升实效性。从教育的本体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因此,弘扬教育的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人文原则,有机融入人文内涵并注重人文情感的培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七一  
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思想和心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新形势的不适应——心理失衡。本文着重探讨了导致心理失衡的五个原因:自我评价与环境评价的差异;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的矛盾;工作与利益在分配上的不合理;社会价值标准与自身价值的反差;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贫乏。并由此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意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闫春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