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0)
2023(12733)
2022(11107)
2021(10208)
2020(8500)
2019(19205)
2018(19107)
2017(37081)
2016(19854)
2015(22433)
2014(22435)
2013(22460)
2012(20718)
2011(19011)
2010(19152)
2009(17546)
2008(16769)
2007(14563)
2006(12916)
2005(11411)
作者
(58390)
(48478)
(48116)
(45879)
(30898)
(23103)
(21939)
(19142)
(18377)
(17151)
(16473)
(16366)
(15402)
(15320)
(14971)
(14720)
(14317)
(14074)
(13763)
(13742)
(11961)
(11929)
(11564)
(11033)
(10877)
(10725)
(10584)
(10405)
(9645)
(9382)
学科
(101572)
经济(101482)
管理(56159)
(50535)
(42045)
企业(42045)
方法(39314)
数学(33879)
数学方法(33561)
地方(24661)
中国(22419)
(20954)
(20588)
业经(20104)
(18130)
地方经济(15512)
(14684)
贸易(14674)
环境(14595)
(14575)
农业(14390)
(14276)
(14105)
理论(14066)
(12845)
金融(12843)
(12049)
银行(12015)
(11856)
技术(11813)
机构
大学(290740)
学院(288648)
(124194)
经济(121604)
管理(115225)
研究(101846)
理学(99908)
理学院(98756)
管理学(97198)
管理学院(96673)
中国(74215)
(62137)
科学(61810)
(52741)
(51391)
研究所(46690)
中心(44583)
财经(42799)
(41839)
(41150)
业大(40586)
北京(39667)
(38822)
(38811)
师范(38536)
经济学(37585)
(37120)
经济学院(33541)
(33537)
农业(32530)
基金
项目(197515)
科学(155560)
研究(145744)
基金(143437)
(124429)
国家(123435)
科学基金(105973)
社会(92571)
社会科(87762)
社会科学(87736)
基金项目(76449)
(76188)
自然(67903)
自然科(66249)
自然科学(66238)
教育(65355)
自然科学基金(65039)
(64145)
编号(59067)
资助(58771)
成果(47741)
重点(44121)
(43478)
(43323)
(40656)
课题(40369)
国家社会(38009)
创新(37866)
教育部(37226)
科研(37110)
期刊
(141526)
经济(141526)
研究(89224)
中国(52474)
管理(43263)
学报(42833)
科学(40972)
(37539)
(37469)
大学(32300)
学学(30382)
教育(29747)
农业(26578)
技术(25277)
经济研究(23338)
(23252)
金融(23252)
财经(20934)
业经(20886)
(17960)
问题(17830)
技术经济(15714)
图书(15175)
理论(14716)
科技(13606)
资源(13461)
现代(13451)
实践(13300)
(13300)
(13184)
共检索到426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洪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城市深圳持续第四次举办全球脑库论坛,生动地表明了实现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日益与世界融为一体,鲜明地展现以和平崛起为特征的中国正在积极地与世界各国互助互利、共同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匡增杰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当进一步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采取多维灵活的FTA战略,积极稳妥渐进地开展自由贸易区工作,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合作网络,在地区双边和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中国加入WTO,既可以从中获取较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很明显,加入WTO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饶淑芬  
1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更为成功的时期,但也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就此,笔者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中国区域经济带来的一些问题及今后中国区域经济会如何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雨,刘志彪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ffectively establishing the target of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drawing up reaso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and measures, and promoting good sustaining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 of main factors affect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search goal and different factor,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eries of econometrics models including macroeconomic system model,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time series model, analyse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se models. Combining the statistics of Jiangsu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recas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trend of Jiangsu provincial economy from 2001 to 2005.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久文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起伏之后,未来将在四个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趋势,这四个方面是:区域创新、城市化、区域开发和城乡统筹与区域统筹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彦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当前亚太地区最新的两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面对两种不同的合作框架,亚太地区国家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期望发生了变化。该文对当前亚太地区主要国家(RCEP成员国和美国)的区域合作态度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功磊  夏青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相似经济水平的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日益增强,并且这种发展趋势自1992年以后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加速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收敛趋势;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明显,同时对近距离的经济扩散作用同样显著;2005年以后受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中部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被削弱,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盛斌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区域主义开始新一轮浪潮。区域贸易协定增长迅猛,重叠交错,形成了复杂的"意大利面碗"效应。区域经济合作正彰显出规则化、巨型化、跨区域、多边化和机制化等特征。区域贸易安排的内容也逐步由市场准入问题向规制融合问题扩展。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腾,云  
首先利用新近发展的ER、TW指数,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从经济总量上,详细考察了1952—2000年我国省市区经济空间极化变化趋势;其次利用广义熵的可分解特性,进一步探讨了1952—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在沿海—内陆、南方—北方区、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具体空间方向上的极化及其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耀文  张朋柱  
在建立宏观经济决策GASS研讨平台的基础上,本文比较了省级区域经济发展预测过程中,GASS系统与实际过程之间在集成方法方面的区别。经过分析,我们认为GASS系统在群体参与、信息来源、意见充分度方面有诸多优势,在收敛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石春华  
地区间经济差距是中国整体经济差距的主要来源。政策倾向、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深度、要素市场扭曲等因素是形成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颇受关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拉大。为了统计需要,本文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个地区。东部地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申兵  党丽娟  
区域分化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之一,主要表现为南北分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展动能的转换,区域分化的态势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为此,区域发展政策应予以相应调整和完善,按照长短结合、因地施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