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4)
- 2023(13028)
- 2022(10572)
- 2021(9792)
- 2020(8319)
- 2019(19089)
- 2018(18563)
- 2017(35534)
- 2016(18752)
- 2015(21376)
- 2014(20819)
- 2013(21170)
- 2012(19506)
- 2011(17580)
- 2010(17534)
- 2009(16508)
- 2008(16670)
- 2007(14797)
- 2006(12994)
- 2005(12219)
- 学科
- 济(94455)
- 经济(94366)
- 业(88430)
- 企(79699)
- 企业(79699)
- 管理(71887)
- 方法(45774)
- 数学(37261)
- 数学方法(37085)
- 农(30220)
- 财(29863)
- 业经(29632)
- 中国(24038)
- 贸(22342)
- 贸易(22329)
- 易(21893)
- 技术(21368)
- 务(21338)
- 财务(21314)
- 财务管理(21292)
- 企业财务(20180)
- 农业(19999)
- 制(17871)
- 策(15807)
- 划(15747)
- 和(15318)
- 理论(14370)
- 出(13852)
- 体(13520)
- 技术管理(13163)
- 机构
- 学院(283574)
- 大学(279583)
- 济(133114)
- 经济(131157)
- 管理(117492)
- 理学(101119)
- 理学院(100252)
- 管理学(99174)
- 管理学院(98643)
- 研究(91770)
- 中国(75473)
- 财(60241)
- 京(58284)
- 科学(50852)
- 财经(48400)
- 农(46056)
- 所(45223)
- 经(44327)
- 中心(41959)
- 江(41857)
- 经济学(41787)
- 研究所(40476)
- 业大(38501)
- 经济学院(37975)
- 北京(37006)
- 农业(36277)
- 财经大学(35979)
- 商学(34059)
- 商学院(33783)
- 州(32730)
- 基金
- 项目(183429)
- 科学(147926)
- 基金(138657)
- 研究(134950)
- 家(119781)
- 国家(118830)
- 科学基金(104296)
- 社会(91226)
- 社会科(86954)
- 社会科学(86932)
- 基金项目(72162)
- 省(69028)
- 自然(65664)
- 自然科(64290)
- 自然科学(64279)
- 自然科学基金(63284)
- 教育(60425)
- 资助(57310)
- 划(57084)
- 编号(51508)
- 部(42585)
- 创(41704)
- 重点(40578)
- 业(40336)
- 成果(39919)
- 国家社会(39615)
- 发(39216)
- 创新(38141)
- 教育部(37290)
- 人文(36533)
- 期刊
- 济(144031)
- 经济(144031)
- 研究(83812)
- 中国(54744)
- 财(49416)
- 管理(48703)
- 农(42438)
- 科学(38890)
- 学报(38086)
- 大学(30215)
- 农业(29711)
- 学学(28797)
- 技术(28236)
- 融(26922)
- 金融(26922)
- 财经(25435)
- 经济研究(24505)
- 业经(24182)
- 经(22003)
- 教育(20863)
- 业(19468)
- 贸(19251)
- 问题(19173)
- 技术经济(18760)
- 世界(16781)
- 国际(16123)
- 统计(14287)
- 商业(14207)
- 策(13720)
- 现代(13616)
共检索到428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沈和斌 邓富华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百度指数数据库,借助2009年中国加入3G网络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注意力配置对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注意力配置对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使考虑了识别假设条件和一系列其他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这一结论依旧稳健。(2)从影响机制看,注意力配置会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降低企业信息搜索成本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3)从企业、行业以及国家异质性看,注意力配置更容易促进一般贸易型、高技术产品行业以及面向发达国家出口企业的出口技术含量提升。文章的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扩大无形市场开放、提高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国兵 黄铄珺
文章探究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同行业外资进入不利于内资多产品企业产品组合技术提升,而有助于产品组合配置优化,但综合效应不显著。(2)外资进入降低了外资技术领先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的内资企业平均出口技术含量,但提升了产品组合配置效率,结果提升了企业出口技术含量。(3)外资进入通过提高产品组合技术提升了企业高技术品出口技术含量,而通过优化产品组合配置提升了企业异质品和中等技术品的出口技术含量。外资进入与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协调能提升产品组合技术和产品组合配置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含量。据此,在开放环境下,企业需要积极创新以提升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差异化,以增强本土企业对外竞争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翟光宇 林发勤
从出口产品的国內增加值视角,探究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Koopman等(2012)的研究计算中国各行业国內增加值,一方面展现各行业国內技术含量的变化状况,另一方面又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行业特征数据,定量分析国內增加值比重(国內技术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经验结果表明,行业员工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外商投资企业比重越高,该行业技术水平提升越明显,高技术行业的国內增加值比重增长高于其他行业,而加工贸易比重等其他因素均未显著影响国內增加值变动。在未来,提高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主要途径是依靠人力资本累积,支持出口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进行延伸,鼓励外资出口企业建立本土化研...
关键词:
国内增加值 技术含量 加工贸易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淑琴 谢杰
本文主要解释网络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之间的关系。其实,网络基础设施是一种具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物质资本,它对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升级有着可以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得到关联于现实的论证。基于不同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技术梯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水准,我们对网络基础设施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能局限于两者之间的一般性作用机制,而是应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放眼世界各国的情况来展开研究。本文采用1996—2009年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三位码分类水平下的跨国数据,运用相关模型测算了36个国家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GMM)两步估计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丽丽 龚静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将价格与Lall et al.(2006)的产品技术含量相结合的测度方法,即通过对目标市场上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一产品价格进行分位数排序,我们将HS 6分位产品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层次。通过测算,不难发现传统的产品技术含量测算方法由于没有区分产品价格层次,高估了同一类产品中处于低端层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低估了同一产品中高端层产品的技术含量。通过对Rodric结果的再测算,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高端和中端层产品。另外,中国出口产品复杂度的测算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相对世界或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复杂度仍然较低;从动态看,中国出口产品复杂度提升主要...
关键词:
出口复杂度 产品技术含量 价格 高端产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志珊
本文基于Michaely的研究,采用Hausmann,Huang和Rodrik等人的测量产品技术含量的方法,设计了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复杂度指数,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4年(WIOD)的数据,选取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计算了这四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指数,得出结论:在1995至2014年的20年间,这四个国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都在提升,各国间差距不明显,基本同属一个档次,但是进步最快的是印度。原因主要是印度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形成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沿着价值链在升级。因此,中国在实践中应学习印度的成功经验,达...
关键词:
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 新兴发展中国家 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徐源晗 沈彬朝
基于Melitz(2003)模型,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引入企业生产成本函数,并考虑内生化的企业出口技术含量选择进行拓展,揭示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使用省级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与企业层面相匹配的数据,文章研究表明: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于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大。渠道检验证实,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激励企业提高出口技术含量,促进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区分出口市场来看,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拓展北方国家市场多元化的促进作用比南方国家更大。据此,文章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中国企业分散出口市场目的地,提升了企业应对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黄先海
本文基于20多万组数据,采用修正后的Finger&Kreinin模型测度了中国与49个国家1993-2006年金属制品出口结构的相似度,以反映中国金属制品技术含量的动态变迁,并运用基于协整检验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金属制品出口技术含量演进的内在动力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中国金属制品出口的技术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日渐相似,与发展中国家日益偏离;中国金属制品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日趋一致的主要动力是出口增长,与发展中国家日益偏离的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品价格的增长速度快于中国;中国金属制品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弱,技术含量提升主要依赖外力。
关键词:
技术含量 出口相似度 金属制品 动态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涛 李金叶 马莉
提升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含量是培育竞争新优势、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要求。在厘清环境规制、融资约束对出口绿色技术含量的影响机制基础上,本文利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测算环境规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含量的实际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绿色技术含量分别具有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作用,但前者对出口绿色技术含量的正效应并未完全冲抵后者引起的负效应,因而使得实际出口绿色技术含量负向偏离有效水平;进一步分析显示,出口绿色技术含量低于有效水平的局面并未随企业特征分组有所改善,并且出口绿色技术含量未达到国际出口的基准水平是我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以上结论的发现,对驱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推动我国贸易强国建设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琴琴 曹清峰 李宏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需求。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指标,检验了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口机器人应用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对被解释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及医药行业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口机器人应用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效应、进口中间品节约效应以及国内中间品扩张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因此,优先发展应用于生产环节的机器人产业,加强机器人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机器人 出口国内技术含量 出口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文革 耿景珠 杜明威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表征,并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愈发深远的影响。研究使用中国2000—2014年行业层面的机器人应用数据、企业层面的机器人进口数据以及中国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两类微观数据,检验工业机器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实证结果均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样本选择偏误及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准自然实验同样稳健,且促进效应随引进时间递增。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和劳动要素升级三个渠道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昊 冉光和
金融发展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功能推动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是我国从"贸易大国"过渡到"贸易强国"的关键环节。文章分别借鉴Rajan和Zingales(1998)、杜修立和王国维(2007)对我国33个行业的外部融资依赖系数进行分类和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进行计算,之后采用2001-2009年金融发展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行业外部融资依赖系数相同组间的产品、不同组间的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均存在差异,金融发展对外部融资依赖系数最大行业的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影响最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健 张洪胜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2000—2009年的合并数据,研究了城市集群商业信用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集群商业信用对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中体现在促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上。具体机制是集群商业信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控制集群企业数目和集聚程度后,结论保持稳健。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依据企业是否更换经营地点构造拟自然实验检验都证实了本文的基本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应重视集群商业信用等非正规融资在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方面的关键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