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9)
- 2023(3722)
- 2022(3240)
- 2021(3255)
- 2020(3140)
- 2019(6002)
- 2018(6040)
- 2017(10449)
- 2016(6356)
- 2015(7344)
- 2014(7161)
- 2013(6937)
- 2012(6996)
- 2011(5990)
- 2010(6339)
- 2009(5888)
- 2008(6263)
- 2007(5722)
- 2006(5144)
- 2005(4571)
- 学科
- 济(19186)
- 经济(19145)
- 管理(16264)
- 业(15471)
- 企(13390)
- 企业(13390)
- 学(9743)
- 方法(8753)
- 数学(6997)
- 数学方法(6741)
- 财(6112)
- 农(5920)
- 中国(5222)
- 理论(5068)
- 制(4646)
- 业经(4251)
- 务(4221)
- 财务(4205)
- 财务管理(4191)
- 企业财务(3910)
- 农业(3779)
- 教学(3601)
- 银(3508)
- 银行(3480)
- 贸(3437)
- 贸易(3428)
- 和(3358)
- 易(3328)
- 地方(3309)
- 行(3274)
- 机构
- 大学(91243)
- 学院(90267)
- 研究(35923)
- 管理(27927)
- 济(27685)
- 中国(27448)
- 科学(27367)
- 经济(26809)
- 农(26181)
- 理学(23409)
- 理学院(23047)
- 管理学(22170)
- 管理学院(22019)
- 所(21691)
- 农业(21081)
- 京(21013)
- 研究所(19602)
- 业大(19370)
- 中心(16361)
- 江(15946)
- 省(15771)
- 财(14378)
- 农业大学(13399)
- 北京(13378)
- 技术(13328)
- 院(13048)
- 室(12684)
- 州(12521)
- 范(11880)
- 业(11804)
- 基金
- 项目(59514)
- 科学(42715)
- 基金(40194)
- 家(38656)
- 国家(38334)
- 研究(37081)
- 科学基金(29857)
- 省(24528)
- 自然(22247)
- 自然科(21695)
- 自然科学(21678)
- 自然科学基金(21274)
- 划(20926)
- 基金项目(20576)
- 社会(19587)
- 社会科(18322)
- 社会科学(18316)
- 资助(18188)
- 教育(17148)
- 编号(14649)
- 重点(14422)
- 计划(14180)
- 科技(14159)
- 成果(12913)
- 发(12315)
- 科研(12231)
- 部(11849)
- 创(11492)
- 农(11197)
- 业(11075)
共检索到147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花 赵长臣 江小燕 陈总会 陶家发 黄志斌
为提高草鱼抗病害能力,并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在中山市东升镇北洋水产养殖场选用12口池塘开展注射草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三联灭活疫苗与病毒性出血病冻干疫苗相混合的四联苗,并联用有益微生物的示范性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四联疫苗后草鱼的抗体效价在D7时即可检测到,D30时达最高值,D90时仍维持该水平;注射四联疫苗组草鱼的免疫原性比空白对照组提高,平均成活率提高29.7%(P<0.01),平均免疫保护率为90.9%;使用有益微生物在改良水质、优化养殖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可提高草鱼平均存活率7.9%(P<0.05)
关键词:
草鱼 有益微生物 四联疫苗 注射免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陆洋 郁二蒙 王广军 谢骏 张凯 李志斐
为了研究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因子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实验组(添加芽孢杆菌池塘)与对照组(普通池塘)水体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分析了两组池塘的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8、9月实验组池塘水体中TN、NH_4~+-N、NO_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池塘水体真核微生物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证实:通过向池塘添加芽孢杆菌,可以改变水体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从而实现对池塘理化因子的调节。研究结果对于降低水产养殖尾水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志斐 王广军 谢骏 郁二蒙 余德光 夏耘 魏南
为了探索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膜形成过程固着微生物对碳源的需求特征,以生态基为生物膜载体材料,以草鱼养殖池塘为生物膜培养环境,利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第0、15、30、45和60天)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采样时间生物膜固着微生物样品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均在培养168 h后达到稳定,并且5个采样时间点的AWCD值即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生物膜固着微生物的碳代谢能力在15、30、45 d时最强,显著高于0和60 d(P<0.05);多样性指数也呈现出与AWCD值相同的规律,15、30和4...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莹寅 吴山功 郑英珍 王微微 邹红 李文祥 王桂堂
为研究主养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多样性,采用细菌通用引物27F和1492R扩增了湖北石首一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池塘底泥细菌16S rDNA片段,构建了底泥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并对该文库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文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为3.85,Schao1丰富度指数为185,Evenness均匀度指数(E)为0.96。池塘底泥中主要的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3.66%)、厚壁菌门(Firmi-cutes)(14.63%)、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7.32%)、拟杆菌门(B...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姚延丹 李谷 陶玲 李晓莉 张世羊 赵巧玲 林玉良
于2008年6至10月逐月调查研究了新型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各塘水体理化和微生物分子特征。通过提取水样中细菌总DNA,扩增其16SrDNA基因V3区,再经DGGE分析获得图谱,选择其中主要的13条特征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研究结果表现为,随水流方向(P1→P5),各循环塘溶氧(DO)和透明度(SD)依次呈明显下降趋势,而NH4+-N、TP和CODMn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塘相比,循环塘DO和SD升高,CODMn和营养盐水平降低。DGGE图谱分析显示,各养殖塘微生物种类丰富,循环塘与对照塘的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主要表现在较弱的条带上;13条特征条带的测序结果表明,池塘优势菌群分属4个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景华 李谷 张世羊 陶玲 张春雪
应用Biolog Eco微板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循环水养殖池塘水质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质理化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循环塘与对照塘具有不同的水质理化特征;池塘水体总氮TN、总磷TP、细菌总数BN与微生物代谢活性正相关,TN、BN与微生物代谢多样性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循环塘的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与对照塘具有明显的差异,且TN、化学需氧量COD Mn、总溶解固体TDS、TP等环境因子对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差异性贡献最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军仪 孙燕燕 李秉记 吴金英 黄克 陈琳
实验用复合微生物由芽孢杆菌(Bacillusspp.)、红螺菌(Rhodospirillumspp.)、硝化细菌(Nitrobacterspp.)和硫化细菌(Thiobacillusspp.)组成,菌量比例分别为61.5%、27.3%、5.8%和5.4%。向大海马养殖池每10d使用1次,用量5mL/m3,菌液密度(2.0~2.5)×109/mL。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的试验组溶解氧比对照组(不加菌)提高了32.7%,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则分别降低了76.9%、97.1%和93.3%。对照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蓝藻、甲藻和隐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35.3%、22.3%和19.6%;试验池...
关键词:
有益微生物 大海马 健康养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钟立强 李冰 王明华 张世勇 姜虎成 陈校辉 朱健 边文冀
微生物群落在水产养殖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构建机制对了解池塘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养殖池塘底泥中细菌群落机构特征,并分析了细菌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斑点叉尾鮰养殖池塘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冬春季样品相似性较高。斑点叉尾鮰养殖池塘底泥优势菌群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与池塘水体细菌群落间有明显的差别。线性判别分析显示,冬、春和秋季的特异性优势菌群较为丰富,冬季和春季分布较为集中,分别集中于浮霉菌、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秋季特异性优势菌群分布特别分散,而夏季优势细菌类群最少,只有绿弯菌门厌氧绳菌属1个属具有显著优势。环境因子中,透明度和总溶解性悬浮物与斑点叉尾鮰养殖池塘底泥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相关(P<0.05),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也最大。本研究旨为斑点叉尾鮰池塘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和调控提供借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佳雯 聂志娟 郑兆伟 李士恒 孙毅 邵乃麟 徐钢春 徐跑
为探究定期添加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养殖水质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Ⅰ期(4月10号)、Ⅱ期(5月10号)、Ⅲ期(6月10号)和Ⅳ期(7月10号)对实验组(EL)和对照组(L)进行监测,并通过水质理化指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每个时期的水质和菌群结构。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池塘中在Ⅲ期亚硝酸氮含量显著降低了0.18 mg/L;实验期水体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变形菌、放线菌、蓝细菌等,其中拟杆菌为实验组在Ⅲ期和Ⅳ期的丰度最高菌,丰度分别为42.07%、38.52%,而对照组在Ⅲ期和Ⅳ期丰度最高菌为放线菌,丰度分别为71.83%、31.37%;蓝细菌在实验组的养殖前期丰度较大,但在后期(Ⅲ期和Ⅳ期)丰度小于1%,而对照组在整个采样期,蓝细菌丰度都大于1%;在Ⅲ期和Ⅳ期,实验组水体中分支杆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d指数显示,实验组在Ⅰ期(4月份)多样性pd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Ⅲ期(7月份)的多样性pd指数及其显著高于对照组。PCoA和聚类结果显示,在养殖实验后期(Ⅲ期和Ⅳ期)实验组相比较于对照组,距离更近,样品间重叠,并聚为一类。分析表明,添加EM菌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改变养殖水体的菌群结构,增加水体菌群多样性,减少病原菌的丰度,对蓝藻有一定的控制和抑制效应,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所提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晓娟 李卓佳 曹煜成 杨莺莺 袁翠霖 罗亮 杨宇峰
于强台风"莫拉菲"环流云系带来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前后(2009年7月14日和7月28日),对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凡纳滨对虾半集约化养殖土池的水样和泥样进行调查,研究施用微生态制剂和未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水体及底泥中的异养细菌、弧菌和芽孢杆菌的变化情况,并利用BIOLOGECO微板对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变化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水体和底泥中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在强降雨前后基本保持稳定;未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在强降雨后,水体的弧菌数升高,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显著降低(P<0.05),水体和底泥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率变化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微...
关键词:
强降雨 虾池 微生物群落 微生态制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忠明 陆开宏 蔡惠风 王扬才 金春华 宁修仁
通过测定上覆水的多项水质指标、底泥总有机碳(TOC)、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底泥异养细菌数和反硫化细菌数等指标值,在野外实验围隔条件下比较了固定化微生物和游离微生物(FR-M)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微生物固定所用载体包括:纤维网状活性炭,生物活性炭,沸石和硅藻土(相应的固定化微生物分别标记为FC-M,BC-M,ZE-M和D I-M组)。结果显示:固定化微生物对围隔内水质有间接影响,试验后期固定化微生物组(ZE-M,D I-M和FC-M组)的上覆水硝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M组和ZE-M组上覆水中的COD值显著低于游离微生物组(FR-M)和对照组(P<0.05),说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宓国强 卢斌辉
根据将当年鱤鱼养成商品规格、成活率 90 %以上的养殖结果 ,探讨了鱤鱼的池塘养殖技术。鱤鱼的池塘养殖可用专养和与河蟹的混养二种模式 ,前期需投喂活鱼苗 ,后期用鱼块。在鱤鱼体长 5cm左右时进行食性转化较为适宜。养殖的关键技术为食性的转化和及时分养。
关键词:
鱤鱼 池塘 养殖技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长虹 易剑国 薛仁宇
大银鱼池塘养殖试验林长虹,易剑国,薛仁宇(江苏盐城市水产生产服务站)(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大银鱼(Protosaxhylocranius)类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新银鱼亚科,是名贵经济鱼类。大银鱼由于商品价值高,具养殖周期短(6-8个月)、饵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袁泉
采取青鱼与搭配鱼重量80∶20池塘成鱼养殖法,投放120~150g/尾青鱼种,经263d的精心饲养,出池成鱼规格达到1545g/尾,亩产900.8kg,出池比例达81.2%,净增10.3倍,成活率92.5%,亩总产成鱼1109.5kg,投入产出比1∶2.29。
关键词:
青鱼 池塘养殖 技术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