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9)
2023(19004)
2022(16318)
2021(15258)
2020(12854)
2019(29368)
2018(29096)
2017(55902)
2016(30429)
2015(33776)
2014(33529)
2013(32621)
2012(29464)
2011(26533)
2010(26221)
2009(24190)
2008(23874)
2007(20470)
2006(17957)
2005(15702)
作者
(86653)
(72326)
(71808)
(68260)
(45879)
(34741)
(32620)
(28300)
(27485)
(25444)
(24476)
(24361)
(22936)
(22591)
(22319)
(22230)
(21729)
(21492)
(20704)
(20586)
(17939)
(17541)
(17525)
(16478)
(16129)
(16098)
(15950)
(15807)
(14553)
(14166)
学科
(115856)
经济(115693)
管理(90593)
(85009)
(72235)
企业(72235)
方法(54842)
数学(48032)
数学方法(47419)
(34636)
(31246)
中国(30437)
(27363)
业经(26731)
(24469)
(21897)
财务(21819)
财务管理(21775)
(21091)
贸易(21079)
地方(20772)
企业财务(20671)
(20472)
农业(20236)
(19858)
银行(19791)
理论(19501)
(19477)
金融(19473)
(19045)
机构
大学(425736)
学院(422401)
(169293)
管理(166930)
经济(165765)
理学(145197)
理学院(143621)
管理学(141004)
管理学院(140233)
研究(140227)
中国(105308)
(89116)
科学(86730)
(81266)
(71832)
(69814)
业大(65842)
财经(64752)
中心(63996)
研究所(63469)
(60891)
(58985)
农业(56458)
北京(55692)
(53847)
师范(53207)
经济学(51782)
(50870)
(48683)
财经大学(48502)
基金
项目(294246)
科学(231195)
基金(215071)
研究(210668)
(189167)
国家(187655)
科学基金(161162)
社会(133968)
社会科(127000)
社会科学(126966)
(114217)
基金项目(114192)
自然(106456)
自然科(104000)
自然科学(103969)
自然科学基金(102100)
教育(97669)
(96798)
资助(88070)
编号(84277)
成果(67645)
重点(66061)
(65015)
(61533)
(61444)
课题(57877)
创新(57529)
科研(56777)
教育部(55975)
国家社会(55584)
期刊
(180232)
经济(180232)
研究(123194)
中国(80666)
学报(71690)
(64256)
(63772)
科学(63281)
管理(61033)
大学(54589)
学学(51662)
教育(45147)
农业(43305)
(38198)
金融(38198)
技术(35570)
财经(32322)
业经(29585)
经济研究(29168)
(27652)
问题(23377)
(21960)
(20907)
科技(20558)
理论(20303)
技术经济(19301)
业大(18544)
商业(18538)
图书(18475)
实践(18363)
共检索到611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锡皓  张弛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制度变迁,其实施的效果如何备受各方关注。本文基于IPO抑价率的视角,探索注册制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导致IPO抑价率反而更高。将注册制下的科创板与创业板公司分开考察后发现,与核准制公司相比,科创板公司IPO的抑价率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注册制创业板公司的抑价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样本。因此,注册制下公司的IPO抑价率更高主要是由创业板公司所驱动。同样是注册制公司,科创板的IPO抑价率却明显低于创业板,经检验,这一现象与科创板实施完全强制跟投制度有关。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下IPO抑价率更高的现象是由IPO一级市场下承销商寻求风险溢价补偿和二级市场下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共同导致。进一步研究显示,外资参股承销商、IPO审核问询以及发行等待时长,均能有效抑制注册制下IPO抑价率过高现象,而承销商与发行方地域邻近则会加剧该现象。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在注册制实施初期,放松政府管制非但没有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反而在创业板领域造成定价效率的下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初可佳   薛田雨   谢观霞  
基于2018年8月24日至2022年11月24日期间数据,运用混合截面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验证注册制改革对创业板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在短期内催涨“炒新”投机情绪,抑制了创业板IPO的定价效率。但从长远来看,注册制改革显示出积极的激励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在低承销商声誉组和低筹资金额组样本中发挥更为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上述结论说明注册制改革并未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承销商功能仍未得到市场和投资者认可。鉴于此,建议政府和监管机构完善定价机制及引导投资者结构优化,以遏制短期内的投机行为,确保注册制改革维护市场稳定的长期目标得以实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恩点  王昕悦  
以注册制改革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注册制改革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的IPO抑价率。注册制改革初期,与改革密切相关的资本市场监管机制、中介机构承担责任机制、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等尚未完善,IPO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这加强了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和非理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IPO抑价率。(2)注册制改革与IPO抑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审计质量较好以及分析师跟踪较多的上市公司有所减弱。研究为全面实行注册制,提高投资者成熟程度、完善中介监管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微观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啸  
本文试图梳理美国"注册制"的四大难题:联邦与州的"双重注册制"何去何从?"信息披露原则"与"实质审查原则"孰优孰劣?市场"非理性繁荣-泡沫破裂-自我修复"的循环如何跳出?便利小企业融资与投资者保护的立法目标能否兼顾?难解之题中隐含着美国资本市场强大和繁荣的基因密码,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几点启示是:(1)小额发行豁免制度要三思慎行;(2)"信息披露原则"且分辨真伪;(3)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的哲学待权衡取舍;(4)股权众筹的法制供给需兼顾严谨和包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生年   张楠  
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以我国2010—2022年A股IPO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供应链关系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供应链集中度降低了IPO定价效率,表现为供应链关系对IPO企业的风险效应;而注册制改革有效缓解了两者间的负向关系。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集中度通过影响IPO企业经营前景与信息环境进而降低了IPO定价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行业声誉以及供应商/客户地理临近可以缓解两者间的负向关系;低声誉承销商以及承销商参与跟投,加剧了两者间的负向关系;供应链集中度加剧了IPO资金超募,抑制了IPO首日破发。为此,监管部门应完善注册制改革配套制度,加强供应链集中度较高企业的审核问询,提高IPO定价效率,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关键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袁震   朱燕建   余爱斌  
本文研究了A股市场注册制改革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基于PSM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本文定义企业上市前三年至上市后三年为IPO窗口期,选取2015~2022年A股IPO公司作为处理组以及不在IPO窗口期的公司作为控制组,从生产效率、盈利能力、企业规模三个维度比较了注册制和核准制IPO公司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短期效应看,注册制改革导致企业上市前特征发生显著变化: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差但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更能够获得上市机会,并且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2)注册制下投资银行“优胜劣汰”的效应更为突出,只有高质量的投资银行才能协助市场筛选出目标企业;(3)从长期效应看,注册制IPO公司在上市后的成长表现更为优异,有效避免了IPO后的“业绩”变脸现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鹏  
IPO定价效率是影响股票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新《证券法》实施的背景下,基于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试点,深入探究注册制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促进IPO定价效率提升;进一步,对于分析师盈余预测较差、高管参与配售比例较高的公司而言,注册制改革对IPO抑制率更低,支持了"信息透明度增强"的作用机制;注册制改革之后,IPO首日换手率下降,从而导致IPO抑价降低,支持了"投资者情绪降低"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为注册制改革的经济效应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阐明注册制改革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对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冠  周孝华  仁勇  
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注册制改革对创业板新股IPO抑价及短期收益的影响,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21年3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932家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并以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抑价替代首日抑价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红利的释放和投资者对改革的投机行为,显著提升了新股上市首日IPO抑价。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实施虽然没有抑制投资者的“炒新”行为,但促成了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转变,使投资者更关注风险与收益的对比关系,投资更趋理性。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实施加快了新股价值的回归,表现为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抑价和新股短期收益的显著下降。另外,研究发现,承销商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市场的显著认可。应全面贯彻“零容忍”方针,切实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投资者对注册制的适应能力;坚持从严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做好顶层设计,确保全面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训波  贺炎林  
IPO定价效率是IPO市场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沪深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新股为样本,通过IPO抑价率和EFF值指标比较分析了IPO定价效率的行业特征和定价制度特征。研究表明:EFF均值在行业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IR均值在行业之间差异显著;我国IPO定价效率未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EFF值和IR值呈现出无趋势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IPO定价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不是一级市场低价发行,而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追捧和半市场化性质的改革,提高IPO定价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回归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悦昕  罗党论  张思宇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我国资本市场迈入新阶段。在全面注册制下,企业的IPO发行究竟更易还是更难?本文以2004~2022年我国资本市场IPO项目为样本,重点研究自注册制试点以来的IPO发行情况。研究发现:自注册制试点以来,IPO项目的终止数量在上升,过会率则持续下降,注册生效时间也在不断拉长,这些发现似乎与国家推行全面注册制的初衷相悖;进一步分析后认为,注册制压实了IPO发行中各个主体的风险与责任,对IPO项目进行了质量严控,使得“有问题”的IPO项目发行更难,但并不影响高质量IPO项目的发行效率;并且,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的IPO项目的发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从政府、中介机构和企业的角度对全面注册制的推进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祝文达  胡洁  董银红  
文章考虑我国注册制新股发行定价改革构建实物期权模型,得到“窗口指导期”和注册制市场化定价两种情形下创新型企业的最优上市时机和企业价值,探究新股发行定价改革对IPO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册制新股发行定价改革提高优质创新企业IPO估值,提升优质创新企业的上市积极性,并通过降低优质创新企业等待上市期权成本和上市阈值,激励其较早上市。本文的结论为我国全面推进注册制,提高上市企业质量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云桥   李百慧  
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能够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载体的有效性和资本市场价格信号的准确灵敏性,进而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逐步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6—2022年的数据进行PSM—多期DID分析,结果显示:相比采用核准制发行股票的企业,采用注册制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更高,表明实行注册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等金融资源优化渠道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对非国有企业和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具有更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但注册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异质性不显著。因此,应继续推动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走深走实,以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改革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晨曦  杜勇  鹿瑶  
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要内容,年报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重要部分,其文本信息含量将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语调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年报超额净乐观语调与股价同步性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年报超额净乐观语调含有较少的公司层面特质性信息,从而导致股价同步性的提高,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公司信息透明度可以有效抑制年报超额净乐观语调对企业股价同步性的正向作用。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约束力度越大,年报超额乐观语调对股价同步性的正向作用越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红  
安然事件后法国金融市场管理机构和会计审计职业组织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和措施以加强监控。在此基础上 ,政府颁布了《金融安全法》 ,并成立了“金融市场权力委员会”和“审计师高级理事会”两个新的监管机构。法国 2 0 0 3年的《金融安全法》比美国 2 0 0 2年通过的《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更为具体 ,所涉及的企业活动范围更加广泛 ,值得中国关注和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赖黎  蓝春丹  秦明春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立足A股历史性市场化改革事件,本文从市场反应和新股市场表现等视角,考察注册制对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相比其他板块,科创板新股实际首日收益率更低,连续涨停天数更少;第二,注册制宣告后,壳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市场反应更差;第三,相较宣告前,注册制宣告后非科创板新股实际首日收益率和连续涨停天数下降;第四,注册制对新上市的概念股、科技股以及被媒体追捧股票的炒作抑制作用更明显。文章从投资者预期角度,检验了注册制实施初期的政策效果,发现注册制提升了市场定价效率,有利于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投资者决策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