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6)
- 2023(5910)
- 2022(4976)
- 2021(4376)
- 2020(3393)
- 2019(7656)
- 2018(7446)
- 2017(13546)
- 2016(7637)
- 2015(8551)
- 2014(8654)
- 2013(8594)
- 2012(8587)
- 2011(8079)
- 2010(8280)
- 2009(7513)
- 2008(7302)
- 2007(6723)
- 2006(6251)
- 2005(5969)
- 学科
- 济(37705)
- 经济(37674)
- 业(17391)
- 地方(16414)
- 管理(16068)
- 中国(14693)
- 农(12213)
- 企(11254)
- 企业(11254)
- 业经(9784)
- 地方经济(9497)
- 学(9426)
- 发(8804)
- 农业(8693)
- 融(7655)
- 金融(7655)
- 方法(7489)
- 银(7385)
- 银行(7348)
- 行(7281)
- 环境(6969)
- 发展(6521)
- 展(6500)
- 贸(6312)
- 贸易(6302)
- 制(6068)
- 数学(6004)
- 易(5984)
- 数学方法(5955)
- 技术(5914)
- 机构
- 学院(113038)
- 大学(109361)
- 研究(49642)
- 济(44403)
- 经济(43371)
- 中国(37505)
- 管理(35241)
- 科学(33257)
- 理学(28588)
- 理学院(28069)
- 所(27830)
- 管理学(27523)
- 管理学院(27307)
- 农(25988)
- 京(25792)
- 研究所(25303)
- 中心(21217)
- 农业(20455)
- 江(19934)
- 财(19684)
- 业大(18328)
- 院(18230)
- 范(17839)
- 省(17771)
- 师范(17565)
- 北京(17090)
- 州(16057)
- 科学院(15952)
- 技术(15027)
- 财经(14410)
- 基金
- 项目(71124)
- 科学(54329)
- 研究(51009)
- 基金(47691)
- 家(43372)
- 国家(42944)
- 科学基金(34617)
- 省(30149)
- 社会(30124)
- 社会科(28416)
- 社会科学(28412)
- 划(25612)
- 基金项目(24641)
- 发(23074)
- 自然(22197)
- 教育(22157)
- 自然科(21602)
- 自然科学(21596)
- 自然科学基金(21156)
- 编号(20895)
- 资助(19701)
- 发展(18330)
- 展(17986)
- 重点(17529)
- 成果(17057)
- 课题(16440)
- 创(14670)
- 计划(14512)
- 部(14224)
- 科技(13906)
共检索到193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云龙 樊启学 彭聪 胡培培 宗克金 宋林 沈凡
研究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从孵化至30 DAH(日龄,Days after hatching)几种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比活力的变化情况。胃蛋白酶直至30 DAH仍未检出活性。而胰蛋白酶表现出较高的比活力,其比活力在初次摄食之后显著上升,6 DAH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显著降低(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支兵杰 刘伟 赵春刚 段莹莹
以淡水组(盐度0)为对照,通过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幼鱼[体重为(26.57±6.32)g,全长为(14.44±1.05)cm]不同盐度(5、10、15、20)下130 d的饲养实验,研究了盐度对大麻哈鱼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肠和肝脏)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及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影响。结果表明:幼鱼在30 d时胃和肠中蛋白酶比活力均高于130 d时的蛋白酶比活力;实验30 d时,胃蛋白酶、淀粉酶比活力各盐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蛋白酶比活力在盐度10组显著高于20组(P
关键词:
大麻哈鱼幼鱼 消化酶 盐度 比活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尹彦强 傅荣兵 黄旭雄 温文 施兆鸿 罗海忠 严佳琦
研究了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从初孵仔鱼到孵化后33日龄稚鱼期间的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条石鲷初孵仔鱼体内可检测到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但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很低。9日龄仔鱼胰蛋白酶总活力(U/larva)有显著升高,并随发育的进行逐渐升高。28日龄稚鱼酸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总活力有显著增大,33日龄稚鱼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总活力较28日龄稚鱼显著增大。9日龄仔鱼的淀粉酶总活力显著升高,并随发育的进行逐渐增大,但进入稚鱼期后淀粉酶活力随稚鱼生长发育而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条石鲷仔稚鱼消化酶活性与其发育阶段及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芹 龙勇 屈波 罗莉 刁晓明
测定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仔稚鱼从出膜至30日龄时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仔鱼出膜后第1天,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能检测到活性,而胃蛋白酶活性在第22日龄才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其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4日龄时达到最大值(4.193±0.04)U/mgprotein;之后随日龄的增加比活力降低,直至15日龄达到最小值(0.452±0.07)U/mgprotein。之后从15日龄到30日龄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比活力从1日龄逐...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发育 消化酶 酶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业 杨瑞斌 杨学芬 王卫民 魏开建 樊启学
利用组织学切片及AB-PAS染色技术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仔稚鱼(1~45d)消化道各段黏液细胞的发育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鳅消化道发育过程中先后出现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4种类型的黏液细胞。消化道黏液细胞最早在3d的口腔、食道和7d的消化道中有分布。10d前黏液细胞数量较少,15d开始黏液细胞分布广泛,随着仔稚鱼发育,黏液细胞的类型逐渐由幼稚型的Ⅰ型和Ⅱ型为主转变为成熟型的Ⅲ型和Ⅳ型细胞占主导。根据仔稚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和分布规律,推测3~10d为消化道发育的敏感期,20d左右消化道功能发育逐渐完善。建议根据泥鳅消化功能的发育过程采用不同的饵料...
关键词:
泥鳅 仔稚鱼 黏液细胞 消化道 发育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旭东 梁萌青 林洪 常青 王家林
制备基本组成相同、添加100℃常压干燥鱼粉的饲料(1号饲料)与50℃负压干燥鱼粉的饲料(2号饲料)。将两种饲料分别投喂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 Günther)稚鱼,探讨了饲料中不同干燥温度的鱼粉对半滑舌鳎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21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虽然两种饲料中的鱼粉含量相等(60%),但是用2号饲料投喂的半滑舌鳎稚鱼的特定生长率、体内酸性蛋白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要优于用1号饲料投喂的半滑舌鳎稚鱼的相应指标(P≤0.001),而存活率、体内淀粉酶与脂肪酶活性相当(P>0.05)。从生长、存活率及酶活性指标看,半滑舌鳎稚鱼对50℃负压干燥...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田丽粉 任仲 崔毅 陈碧鹃 矫国本 王学端 张旭光
实验研究了胜利原油污染物对褐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和对肝脏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胜利原油为低毒性污染物,其对褐牙鲆仔鱼的毒性主要是通过使水体与空气的交换量减少而导致鱼类窒息死亡,仔鱼中毒表现为乏力、身体失去平衡、打旋和下沉死亡;而稚鱼主要中毒表现为身体特别是尾部出现糜烂,最终导致死亡。胜利原油对褐牙鲆仔鱼的96hLC50为1.194~4.15mg/L,对稚鱼的96hLC50为7.87~11.86mg/L。低浓度的胜利原油对实验牙鲆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有诱导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对其活性影响越大。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曝油时间的延长先升高然后降低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潘雷 房慧 张少春 王雪 菅玉霞 胡发文 高凤祥 郭文
以大泷六线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从初孵仔鱼到幼鱼(0~100d)4种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的早期生长发育阶段4种消化酶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鱼苗的生长发育,胃蛋白酶活力逐渐增大;胰蛋白酶活力整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0~30d内于20d时达到峰值后下降,40d后胰蛋白酶活力再次增大,并于60d时达到最大值;淀粉酶活力于20d时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并呈现较平稳的变化;脂肪酶活力于5d达到最小值,40d后脂肪酶活力逐渐升高。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生长发育 消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席峰 林利民 王志勇
不同发育阶段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样品体重30~500g,取自厦门海区网箱养殖区。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大黄鱼发育进程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4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在大黄鱼发育进程中,对蛋白的整体消化能力始终较强;4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2种变化模式,其中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而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呈上升趋势。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随鱼体重的变化分别遵循回归方程Y=34.89/X+0.050;Y=53.36/X+0.29;Y=-22.38/X+1.13和Y=-1.35/X+0.13。初步认为,在大黄鱼发育过程中,150g体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正荣 柳学周 于毅 史宝 张言祥 徐永江 王滨 姜燕 孙冉冉
为了解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了黄条鰤胚胎、仔稚幼鱼阶段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黄条鰤仔鱼出膜前胚胎阶段,即能检测到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初孵仔鱼体内(1 d)初次检测出胰蛋白酶的活性。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仔鱼孵化后迅速增强(P
关键词:
黄条鰤 胚胎 仔稚幼鱼 消化酶 比活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芹 唐洪玉
测定了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仔稚鱼从出膜到30日龄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初孵仔鱼即能检测到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2日龄检测到碱性磷酸酶活性。投喂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日龄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饥饿组可溶性蛋白含量6日龄前增加不显著,6日龄后开始下降。所测消化酶的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各消化酶的全活力基本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投喂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10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4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投喂组淀粉酶在5日龄达到最大值,从6日龄到12日龄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随后增加至1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凯迪 陈桂来 孙彬 王祥川 许莉佳 李云
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孵化后1~37 d仔鱼的体长、体重、RNA/DNA比率、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酶活力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胭脂鱼仔鱼1~37 d体长稳定增长。体重增加呈阶段性,在1~21 d体重增长缓慢,21~29 d体重增加较快,29~37 d体重快速增加。仔鱼从7 d开始摄食,1~6 d,RNA/DNA比率变化很小,蛋白含量逐渐降低;7~21 d,RNA/DNA比率波动较大,蛋白含量增长缓慢;21~37 d,RNA/DNA比率和蛋白质均增长迅速。生长率(GR)与RNA/DNA比率的回归方程为:GR=1.01RNA/DNA+1.6077(R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秀苹 赖红娥 赵晗 杨欢欢 吴莉芳 闫磊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对鲤幼鱼、稚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0.06±0.14) g/尾的鲤稚鱼和(110.23±0.23) g/尾的鲤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面粉、糊精为糖源,混合油脂(m(鱼油)∶m(玉米油)=1∶1)为脂肪源,分别配制5种等氮(鲤幼鱼和稚鱼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40%)、等能(鲤幼鱼和稚鱼总能分别是15.2和16.9 MJ/kg) 的半精制饲料,其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CK),2.0%,4.0%,6.0%和8.0%,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孔祥会 刘占才 郭彦玲 郭春丽
测定暴露于不同汞离子质量浓度(0 mg/L、0.05 mg/L、0.10 mg/L、0.15 mg/L、0.20 mg/L、0.25 mg/L)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血清、鳃、肝胰脏、脾、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研究目的在于评价汞离子对草鱼生理代谢的影响。暴露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KP活性在0.05mg/L、0.10 mg/L和0.15 mg/L汞暴露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在0.20 mg/L、0.25 mg/L组显著下降(P<0.01);鳃AKP活性在0.1...
关键词:
汞离子 碱性磷酸酶 草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