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
2023(1358)
2022(962)
2021(675)
2020(543)
2019(1217)
2018(1222)
2017(2031)
2016(1242)
2015(1341)
2014(1309)
2013(1370)
2012(1318)
2011(1202)
2010(1168)
2009(1127)
2008(1055)
2007(951)
2006(797)
2005(701)
作者
(4751)
(4141)
(4083)
(3913)
(2544)
(2067)
(1823)
(1674)
(1646)
(1509)
(1475)
(1435)
(1396)
(1385)
(1373)
(1354)
(1311)
(1305)
(1299)
(1254)
(1121)
(1044)
(1002)
(963)
(962)
(934)
(931)
(908)
(893)
(855)
学科
(4315)
经济(4305)
(3924)
(3391)
农业(3044)
(2721)
(2362)
劳动(2359)
中国(2353)
动力(2268)
劳动力(2120)
人口(2062)
农业劳动(1964)
农业人口(1937)
管理(1833)
方法(1724)
数学(1549)
数学方法(1497)
(1363)
企业(1363)
业经(1202)
生物(1167)
(960)
土壤(957)
收入(903)
地方(897)
环境(896)
及其(879)
(818)
人民(773)
机构
学院(19510)
大学(19483)
研究(8711)
科学(7127)
(6886)
(6810)
经济(6767)
管理(5711)
中国(5668)
农业(5485)
(5128)
理学(5032)
业大(4983)
理学院(4952)
研究所(4875)
管理学(4732)
管理学院(4699)
(4133)
中心(3599)
(3577)
农业大学(3537)
实验(3386)
(3362)
(3304)
实验室(3268)
(3260)
重点(3078)
(2986)
科学院(2884)
研究院(2865)
基金
项目(15458)
科学(11624)
基金(11109)
(10879)
国家(10787)
研究(8703)
科学基金(8573)
(6394)
自然(6260)
自然科(6108)
自然科学(6103)
自然科学基金(5973)
基金项目(5752)
(5490)
社会(5379)
社会科(5063)
社会科学(5061)
资助(4528)
重点(3995)
计划(3956)
科技(3950)
教育(3769)
(3576)
科研(3361)
(3315)
专项(3151)
(3098)
创新(2954)
(2906)
(2818)
期刊
(7226)
经济(7226)
学报(6908)
(6603)
科学(5115)
大学(4847)
学学(4800)
农业(4555)
研究(3976)
中国(3797)
业大(2377)
(2311)
管理(2203)
农业大学(1953)
(1804)
(1772)
林业(1726)
科技(1519)
技术(1437)
自然(1320)
资源(1291)
业经(1197)
自然科(1130)
自然科学(1130)
财经(1088)
中国农业(1071)
经济研究(1059)
问题(1041)
科技大(994)
科技大学(994)
共检索到27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段青源  赵广英  王彦波  傅玲琳  谢晶  
以泥蚶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其对三种重金属(Cu、Pb、Cd)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泥蚶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泥蚶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泥蚶对重金属Cu、Pb、Cd的生物富集数据符合双箱模型,由该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拟合结果得到Cu、Pb、Cd动力学参数,K1为7.318~29.928;K2为0.0064~0.0176;BCF为457.3~3303.6;B1/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聪  陈聚法  马绍赛  徐勇  赵俊  
以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为研究对象,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大、小两种规格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释放过程。通过对富集与释放阶段褶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曲线及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富集阶段褶牡蛎对Cu、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及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随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释放阶段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富集阶段外部水体中Cu、Cd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褶牡蛎体内Cu的生物学半衰期B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苑旭洲  崔毅  陈碧鹃  崔正国  杨凤  
以菲律宾蛤仔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菲律宾蛤仔对混合暴露条件下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菲律宾蛤仔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其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到富集实验结束时菲律宾蛤仔对高、中浓度组中Cu、Zn、Pb和Cd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是66.99、18.49、57.11、25.81和72.46、35.72、117.91、41.83,对其低浓度组中Hg和As的富集规律不明显;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系数均随外部水体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生物富集系数发现,菲律宾蛤仔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元芹  吴志宏  孙福新  王颖  李晓  刘天红  王志刚  
将文蛤暴露在不同浓度(0.005、0.010、0.025、0.05mg/L)Cu2+溶液里35d后,移入自然海水代谢45d,测定文蛤体内Cu含量变化,研究文蛤对Cu2+的富集和排出能力。富集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组中暴露溶液Cu2+浓度与文蛤死亡数、死亡峰值出现时间无相关;0.025、0.05mg/L处理组文蛤体内Cu含量增加显著;平均富集速率最高达1.765mg/kg.d;文蛤富集Cu达到平衡时间与Cu2+浓度相关性不大。排出试验结果表明,0.025、0.05mg/L处理组文蛤体内Cu含量降低显著;最高排出率达88.7%。应用双箱动力学模型分析显示,0.01、0.025、0.05mg/L处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元庆  张秀珍  孙玉增  靳洋  刘义豪  孙珊  魏潇  
2009年6-12月在烟台四十里湾某栉孔扇贝养殖区进行现场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对重金属的富集有明显的选择性,对Cd的富集系数高达25495,对铜富集系数为1453,对铅的富集系数为258。对镉的富集与其生长周期呈显著正相关,而Cu、Pb随其生长时间的增加在体内的增加趋势并不明显。栉孔扇贝各组织中重金属Cd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闭壳肌中Cd含量仅为内脏团中的1/5。研究发现,栉孔扇贝的主要饵料浮游植物对重金属Cd的富集效率远大于Pb、Cu,滤食浮游植物是栉孔扇贝富集重金属的主要途径。文中还对栉孔扇贝的人体消费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人体消费参考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晨  陈振楼  毕春娟  张翠  史贵涛  杨俊  
上海市黄浦江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直接影响到上海市近1 700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因此通过现场采集及室内分析对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黄浦江上游干流河段表层水体,表层沉积物及支流表层水体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铅、镉类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黄浦江干流表层水体铅平均含量为32.34μg/L,镉平均含量为0.22μg/L;支流水体中铅平均含量为0.86μg/L,镉平均含量为0.13μg/L;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铅平均含量为32.7μg/g,干流平均含量为21.8μg/g,周边土壤中铅含量除个别点外稳定在20.22~39.03μg/g;沉积物中镉的平均含量为0.3μg/g,土壤中镉含量基本在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江锦花  祝力飞  谢正  
研究了椒江口围塘混合养殖环境中重金属在水、生物体和底泥间的富集分布,以及该环境中重金属在鲈鱼、鲻鱼、鲶鱼3种鱼样各组织中的分布积累情况。结果表明,与其他海域相比,围塘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铜的平均含量偏高;3种鱼样中铜的积累规律相同的是皮>鳍>肌肉,镉、锌、铅在鱼体中的相同积累规律是鳍>皮>肉,不同鱼体各组织中重金属的含量为鲻鱼>鲶鱼>鲈鱼,鱼样各组织中重金属的分布积累具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小蓉  杨谢  陈光辉  李浩  王昌桃  
通过田间试验,在成都平原区进行了6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部分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30个土壤样点中除均无As污染外,5种主要重金属污染比例表现为C r>Pb>Hg>Cd>Cu,其中C r的污染比例达53.3%,其余均在50%以下;根据富集系数,除Zn、Cu而外,6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平均富集能力为Cd>Hg>Pb>As>C r;就单种重金属而言,6种蔬菜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差异幅度可达1.9~18.9倍;就蔬菜品种而言,除Cu而外,6种蔬菜总体表现出叶菜类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强,而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相对较弱的趋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家友  吴国爱  傅杨荣  张固成  王丰  
以海口湾海底沉积物、海水和水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中As、Cd、Hg、Pb、Cu、Zn、Ni、Cr的含量,采用内梅罗指数法、生物浓缩因子及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评价了水产品体内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海口湾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海口湾水产品体内As、Cd、Hg、Pb、Cu、Zn、Ni、Cr的含量处于洁净状态,符合无公害产品质量标准;生物对不同重金属有不同的富集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丽萍  李焘  蒋翠文  王彦力  牙禹  韦宇宁  何洁  闫飞燕  
【目的】探索土壤环境中不同污染浓度的重金属镉(Cd)、汞(Hg)、铜(Cu)和铅(Pb)对荸荠生长的影响及空间分布规律,为荸荠的安全种植及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广西主要荸荠品种桂蹄2号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不同污染浓度的镉、汞、铜和铅的盆栽试验,设0、0.25、1、1.75、2.5 T(T为每个重金属土壤环境限量值)5个添加量浓度,土壤中重金属浓度为添加量浓度+试验土壤本底浓度。在荸荠成熟后,分析荸荠果肉、皮和茎叶中各元素分布及富集积累规律。【结果】荸荠在不同浓度的各重金属处理下均能正常生长,吸收重金属元素特征分别为:铜、铅和镉在不同部位含量分布为:茎叶>皮>果肉;汞分布为:皮>果>茎叶。荸荠中不同部位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5 T汞处理下和2.5 T铅处理下,荸荠果肉中汞和铅的含量分别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新鲜蔬菜水果的限量值。【结论】低浓度重金属的处理会促进荸荠产量的提高,荸荠各部位对重金属吸收累积具有显著的分布规律:镉、铅和铜元素地上茎叶植株吸收多,块茎吸收少,汞则相反;荸荠对铅和镉耐受性强,在土壤达到环境限量值时,荸荠果肉中铅和镉含量符合标准要求;汞容易被荸荠吸收,在有汞污染风险的区域建议不要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红梅  汪禄祥  和丽忠  赵静  黎其万  赵永昌  
选择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的2株野生菌株(YAASM1399、YAASM1402)和2株栽培菌株(YAASM2691、YAASM2692),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平板和摇瓶培养,测定4株菌株在不同Cd浓度下对Cd的耐受及富集能力。结果表明,2株野生菌株对Cd的耐受力强于2株栽培菌株,低浓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易  邓泓  
由于缺乏对上海工业区重金属积累植物的研究,通过野外采样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上海主要工业区土壤中Zn、Cu、Pb和Cd 4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在20种上海城市绿地植物中的积累和迁移特性,为筛选重金属富集能力强的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Zn、Cu、Pb、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上海市背景水平最高值的12、5、20和62倍。而20种上海城市绿地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各不相同,其中杜鹃具有很强的富集Zn的能力,叶和茎中的Zn吸收量分别达到576和9 375mg/kg,而马唐对Cu和Cd均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这些植物可作为工业区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的选择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磨春丽  谷战英  黄鹏  高恩婷  曾庆扬  
【目的】通过观察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在不同水平锌(Zn)胁迫下的生长生理变化,探讨一品红应用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潜力,为Zn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一品红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盆栽试验,使土壤Zn污染浓度分别为0 mg/kg(CK,不添加Zn试剂)、200 mg/kg(T1)、300 mg/kg(T2)、500 mg/kg(T3)、800 mg/kg(T4)和1000 mg/kg(T5)(干重),设置6个处理,4次重复。试验期间每隔14 d测量一次株高、地径;第112天采样测定一品红的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根长、总投影面积、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尖数)、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Zn富集含量,计算耐性系数(TI)和转运系数(T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Zn处理的一品红株高增量、地径增量、生物量、根体积、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均未观察到明显的重金属毒害症状。一品红对Zn的抗逆性较强,表现在:TI均大于50%,随土壤Zn污染浓度的增加呈现“低促高抑”现象;MDA含量在高锌浓度下增加;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不显著。一品红植株体内不同部位的锌含量都与土壤Zn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组织对Zn的吸收能力为根>叶>茎。在所有Zn处理下,一品红地上部分Zn含量显著高于根部,除T1处理的TF为0.96外,其他处理的TF>1,适合用于植物提取。【结论】一品红对Zn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土壤Zn浓度为1000 mg/kg时的Zn富集性和地上部分Zn迁移能力较强。同时作为观赏植物,一品红在重金属污染区进行植物修复还可以绿化美化环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广义  邱亚群  宋博宇  赵媛媛  许友泽  钟宇  成应向  
采集并测定东江湖典型铅锌渣堆场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表明:1)臭牡丹、盐肤木、马尾松、芒萁、木姜子、枫树、桂花树、木荷和红叶石楠等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Pb、Cd和As含量均高于一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Pb 0.1~41.7 mg/kg,As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可伟  蒋豫  李颖  宋翠萍  邹亮华  龚志军  蔡永久  鲁顺保  
对太湖流域6个水系铜锈环棱螺腹足肌肉团Cu、Zn、Pb、Cr、Cd、As、Hg富集量进行分析,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其受污染程度,并分别采用平均每周/每月摄入量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THQ)对其膳食风险进行评估,旨在为居民铜锈环棱螺消费安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洮滆水系的Cu、Zn、Pb、Cr元素富集量平均值最高,分别为112.108、248.625、4.422、7.791 mg/kg,苕溪水系Cd、As、Hg元素富集量平均值最高,分别为0.290、2.943、0.059 mg/kg。THQ评价结果显示各水系铜锈环棱螺除了As外无单一重金属潜在健康风险,但多种重金属复合暴露的健康风险(TTHQ)结果显示各水系铜锈环棱螺重金属TTHQ值均大于1,As的贡献率均超过80%,表明居民长期食用环棱螺具有重金属复合暴露健康风险及As单一重金属潜在健康风险,重金属复合暴露风险来源于As元素的污染。五个水系潜在重金属复合暴露风险排序为:洮滆水系>苕溪水系>沿江水系>黄浦江水系>杭州湾-长江口水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