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7)
2023(10889)
2022(9173)
2021(8485)
2020(6764)
2019(15335)
2018(14921)
2017(27853)
2016(14983)
2015(16787)
2014(16671)
2013(16496)
2012(15713)
2011(14356)
2010(14520)
2009(13161)
2008(13041)
2007(11646)
2006(10823)
2005(10190)
作者
(44856)
(37210)
(36919)
(34951)
(23955)
(18250)
(16954)
(14491)
(14308)
(13411)
(12884)
(12830)
(12356)
(12002)
(11722)
(11479)
(10849)
(10810)
(10742)
(10520)
(9517)
(9159)
(9107)
(8676)
(8460)
(8398)
(8364)
(8358)
(7517)
(7516)
学科
(67188)
经济(67124)
(34713)
管理(33279)
地方(26584)
(25379)
企业(25379)
中国(22541)
(20918)
银行(20773)
(20543)
(19555)
方法(19156)
(17655)
业经(16624)
数学(15914)
数学方法(15786)
(15502)
金融(15500)
农业(14474)
地方经济(14352)
(13769)
(12045)
贸易(12029)
(11533)
环境(11399)
(11370)
(11240)
制度(11230)
(10536)
机构
学院(208165)
大学(206050)
(84324)
经济(82292)
研究(81509)
管理(73682)
中国(66848)
理学(60889)
理学院(59972)
管理学(58981)
管理学院(58571)
科学(51040)
(46489)
(42254)
(39122)
研究所(38367)
(38350)
中心(37490)
(34298)
(31707)
师范(31406)
业大(30415)
(30338)
农业(30293)
北京(30141)
财经(29327)
(28702)
(27334)
(26404)
师范大学(25442)
基金
项目(137502)
科学(107385)
研究(102225)
基金(96317)
(85754)
国家(84621)
科学基金(70571)
社会(63458)
社会科(60034)
社会科学(60022)
(56025)
基金项目(51142)
(46913)
教育(44780)
自然(44312)
自然科(43107)
自然科学(43096)
自然科学基金(42254)
编号(41678)
资助(38429)
(36811)
成果(33945)
重点(32108)
课题(30466)
发展(29449)
(28956)
(28590)
(28432)
创新(26637)
国家社会(26025)
期刊
(104851)
经济(104851)
研究(68687)
中国(50188)
(37068)
(34530)
金融(34530)
学报(33282)
科学(32222)
管理(27970)
(27587)
教育(25988)
大学(24841)
农业(24267)
学学(23117)
业经(18281)
技术(17723)
经济研究(15502)
财经(14049)
问题(13969)
(13753)
资源(12945)
(12119)
(11305)
图书(11177)
(10813)
论坛(10813)
科技(10805)
(10391)
国际(10354)
共检索到345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勇明  崔鹏  葛永刚  王道杰  谢贤健  
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和张跃西改进单木竞争指数模型,于2006年在云南省昆明市陈川区蒋家沟,对干热河谷泥石流频发区人工恢复新银合欢林种内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内圈还是外圈新银合欢种内竞争强度随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内圈的竞争强度要大于外圈;内圈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的关系近似服从双曲线函数关系,外圈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之间的关系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两个竞争指数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干热河谷区新银合欢人工恢复林种内竞争强度,但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的适用性优于张跃西改进单木竞争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卸文  钟沛林  
蒋家沟是我国西南山区一条典型的暴雨泥石流沟 ,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支流小江河谷的右岸。主沟长13 .9km ,流域面积 4 8.6km2 ,平均纵坡比降 16.0 2 % ,流域内有 4级支沟。据统计 ,沟谷长度大于 0 .5 0km的各级泥石流支沟有 2 6条 ,其中主沟 1条 (即蒋家沟 ) ,另含Ⅰ级支沟 6条 ,Ⅱ、Ⅲ、Ⅳ级支沟各 2、7和 10条。蒋家沟流域内各级泥石流支沟尽管在形态上具有自相似性 ,但在空间分布上则具不均一性 ,从各支沟的数目、密度和流域面积看 ,均表明由沟口至沟源 (尾 )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且主要集中在门前、多照两沟内。对蒋家沟及流域内各泥石流支沟的沟谷形态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英  丁明涛  庙成  王骏  周鹏  
根据蒋家沟1965~2005年的泥石流运动观测资料与会泽气象站1965~2005年日降水资料,应用Hurst指数分析泥石流的运动要素,研究发现:泥石流年输沙量的Hurst指数为0.682时,年输沙量呈较强的正持续性,未来呈增长趋势;降雨量的Hurst指数0.605时,降雨量呈较弱的正持续性,未来呈较弱的增长趋势。同时,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发现泥石流输沙量具有多时间尺度周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8、14和24年分别为其第1、2和3活动周期;结合小波方差图分析可知:在未来15a以上,年输沙量将呈减少趋势,泥石流活跃程度弱;而15a以内,未来将会保持较短时间的增加趋势,泥石流活跃程度强。综合以上分析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用顺  崔鹏  王道杰  于红波  杨命青  李朝奎  
泥石流滩地是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其农业资源化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以蒋家沟流域为例,在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泥石流滩地农业资源化的原则和依据,建立了人畜-土地载荷平衡模型,分析了滩地开发利用的依据、效益和途径,并探讨了泥石流滩地未来农业资源化的思路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人畜-土地载荷平衡模型反映了流域生态环境特征,能有效评价滩地开发利用的生态效益;(2)流域滩地农业资源化每年可产生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除满足全流域6 418人的粮食需求外,还可提供338 t商品粮,是促进当地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3)泥石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爱民  严思维  林勇明  邓浩俊  杜锟  孙凡  王道杰  吴承祯  洪伟  
土壤抗蚀性是评价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植被恢复过程可引起土壤抗蚀性变化。本文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龄新银合欢人工林土壤抗蚀性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的增长,新银合欢人工林土壤的通透性和结构稳定性变差,土壤细颗粒含量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所降低;2)不同林龄新银合欢人工林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大小表现为:10年生>16年生>27年生,这说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蒋家沟泥石流频发区新银合欢人工林土壤抗蚀性呈下降的趋势;3)表征土壤抗蚀性的13个指标可简化为:土壤密度、最大持水量、>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5个指标,以此为自变量,以土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召  孙凡  崔羽  贺静雯  刘颖  李键  林勇明  王道杰  
【目的】探讨泥石流频发流域不同气候类型失稳性坡面土壤密度与生物量特征及其关系,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恢复的先决条件,对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及其变化的准确评估极为重要。【方法】选择蒋家沟流域温带湿润山岭区(大地阴坡和小尖风阳坡)、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多照沟阳坡)、亚热带干热河谷区(大凹子沟阴坡和查菁沟阳坡)3个主要气候区为研究区,在各气候区失稳性坡面的不同区段(稳定区、失稳区、堆积区)设置样地,进行植被群落调查、植物和分层土壤样品(0~5 cm、5~10 cm、10~20 cm)采集,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土壤密度等。【结果】(1)乔木生物量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显著高于温带湿润山岭区(P 失稳区>堆积区(P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唐川  
通过对泥石流灾害形成原因及对城镇造成危害的调查分析,提出泥石流多发城镇的灾害防御应首先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景观的战略布局着手,在城市避难疏散系统的构建中统筹兼顾各类城市灾害的危害性。采取灾害测报系统及布局、生命线保障系统规划,救灾设施及布局、抗灾防灾工程建设和疏散及避难通道规划等五项工程性措施,通过防灾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救灾队伍建设、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防灾救灾的宣传教育和灾害政策法规建设等五项非工程性措施的支撑,从根本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标,构建生态安全的城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熠昕  马超  杨海龙  倪树斌  
【目的】2011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区龙潭沟流域多次暴发严重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2016年8月12日泥石流过后,本文以该区受灾严重的艾洼峪与大木峪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单沟泥石流的灾害成因与动力学演化过程,旨在为该区单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现场调查、室内实验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降雨资料、泥石流粒径组成和沿程流速流量断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2012—2016年,艾洼峪物源体面积增加了11.12倍,大木峪增加了4.41倍。(2)2016年最大小时降雨量占累积降雨的比例高达47.0%;相比2011年,2016年泥石流前期降雨少,激发雨强是2011年的2.87倍。(3)艾洼峪和大木峪泥石流密度分别为1.95和1.88 g/cm~3,黏粒含量分别为0.02%和0.05%。(4)标度分布结果为:0.853 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勇明  葛永刚  王道杰  庄建琦  陈灿  吴承祯  
公路建设对区域的各种生态过程、灾害活动等影响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对小尺度区域公路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效应研究较少。利用3S技术对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小流域内县乡级公路沿线三期影像的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运用FragStatS3.3软件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从斑块和景观两个层次上研究公路建设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建设公路及全部公路沿线均出现坡耕地显著减少、梯田显著增加的趋势;在不同距离梯度上,针叶林、灌丛、坡耕地景观百分比不断降低,梯田、草地面积增加。(2)公路沿线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则表现为:在斑块层次上,1973年前建设公路沿线景观形态更复杂,破碎化程度高,1973年后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海  杨顺  田尤  谢忠胜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泥石流灾害,灾损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是灾区产业重建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北川县都坝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灾损土地禀赋、灾害特征、土地需求,采取多因素耦合和关键因子限制分析法,探讨灾害胁迫条件下的经济活动与生态修复之间的互馈作用,结果表明:(1)流域新增土地供给源主要为泥石流灾损土地,土地资源化利用受灾害、聚落和产业结构控制;(2)灾损土地根据成因划分为沟口堆积型、沟道冲淤型以及岸坡侵蚀型,三者的肥力、安全性及交通条件等特征具有显著差异;(3)基于"因灾分区、耕地优先、产业共建、美居造景"的原则,建立了灾损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生态修复模式,并选取杨家沟进行验证,沟域灾损土地利用方式为生态林地、产业林地及优质耕地,分别占比28.5%、56.3%、15.2%,生态修复措施主要为提高土地安全度、提升植被覆盖率和增强水保功能。该研究建立的震区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模式可有力协调人地矛盾、发展绿色经济和提升人居环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鹏程  韦方强  谢涛  
2010年8月18日云南省贡山县普拉底乡东月各沟暴发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近年来发生于我国滇西北三江成矿带最严重的特大泥石流事件,同时也是泥石流危害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因与防灾对策对未来该区域的发展规划,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警示意义。根据实地调查,结合遥感影像与气候资料分析,研究区的活动断层与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对东月各沟造成了严重影响,形成区的寒冻风化与第四纪冰川的作用加速了泥石流物源累计的速率,陡峻的地形和1200万m3的巨量冰碛物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气候变化,尤其是暴雨日数的异常增加与气温的快速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建琦  崔鹏  
泥石流沟谷发育阶段的判定是进行泥石流预测、评价和防治的第一步,它影响着泥石流发生的规模与频度。利用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选取流域地貌上的面积、主沟长、沟床比降、山坡平均坡度、相对高差、圆状率和相对切割程度等这7个因素作为泥石流沟谷发育阶段评价的指标,并将泥石流沟发育阶段分为4个等级——幼年期、发展期、活跃期和衰退期。利用成昆铁路80条泥石流沟资料,将数据进行预处理(系统分类、标准化),对其进行网络训练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模拟,平均相对误差为8.22%,模拟结果达到要求。并利用该模型对昆东铁路沿线的6条泥石流沟进行了泥石流沟发育阶段的判定,结果表明这6条泥石流沟均处于发育的活跃阶段,其发育阶段值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灵芝  李泳  陈洪凯  苏凤环  黄晓  
基于泥石流来源于某些处于特殊演化阶段的分支小流域的理论,分析了面积高程曲线及其参数与泥石流活动的关系。面积高程曲线积分值S表征流域内松散固体物质量,S/2对应的相对高差比值K表征流域源地面积在不同高程的分布,以S和K为参数提出泥石流敏感性分析思路。针对汶川县主要公路(都汶公路和省道303)沿线泥石流敏感性分析,在ArcgiS、MAtlAb等软件的支持下,基于震前1∶50 000地形数据,计算了研究区泥石流流域的S和K。根据计算结果,初步判定了各流域的地貌发育阶段,以及流域源地汇水区的高程位置。并根据震后泥石流实际活动情况,对于S小于0.5但又属于震后频发型,或者S值大于0.5但其面积较大且分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康  王兆印  贾艳红  李志威  
泥石流的主要破坏性在于其能量巨大,输送大量物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消耗泥石流的起动及运动能量能防止泥石流发生或使泥石流的破坏性大大降低,为泥石流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在甘肃西汉水流域的泥石流支沟拦山沟进行人工阶梯-深潭系统试验,2009~2010年汛期观测发现阶梯-深潭系统能增强沟道阻力,抬高侵蚀基准面,从而控制侵蚀下切,且多级的阶梯-深潭系统通过跌水和水跃能有效消散水流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泥石流的起动和加速,使得泥石流在阶梯上游停留堆积,淤满的阶梯在河床纵剖面仍能保持阶梯形态,起到增强阻力消能的作用,减小了拦山沟泥石流对下游的破坏。消能结构对大坡度山区河流起重要作用,不论是人工消能结构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月巧  李红  左兰丽  程丽娜  
以甘肃省舟曲县为例,分析了"8.8"泥石流灾害产生的自然条件,指出经济发展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并选取相关评价因子对当地经济发展三大支柱农业经济、林业经济和水电经济进行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舟曲赖以生存的农牧业正是泥石流灾害产生的关键和主导的因子,林业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泥石流,而新的经济形式水电经济又为新的、更大的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中不能只关注经济的增长量,更要关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诱发更多的自然灾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