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3)
- 2023(14997)
- 2022(13133)
- 2021(12275)
- 2020(10572)
- 2019(24325)
- 2018(24265)
- 2017(46880)
- 2016(26024)
- 2015(29151)
- 2014(29013)
- 2013(28616)
- 2012(26143)
- 2011(23594)
- 2010(23723)
- 2009(21627)
- 2008(21259)
- 2007(18471)
- 2006(16018)
- 2005(13957)
- 学科
- 济(99838)
- 经济(99725)
- 管理(71372)
- 业(69216)
- 企(56884)
- 企业(56884)
- 方法(49931)
- 数学(43693)
- 数学方法(42952)
- 农(27159)
- 学(25256)
- 中国(25151)
- 财(24158)
- 业经(21721)
- 地方(19279)
- 贸(19138)
- 贸易(19131)
- 易(18537)
- 农业(18531)
- 理论(18144)
- 制(16697)
- 和(16026)
- 技术(15865)
- 环境(15493)
- 务(15142)
- 财务(15063)
- 财务管理(15039)
- 企业财务(14223)
- 银(14132)
- 银行(14051)
- 机构
- 大学(371614)
- 学院(369306)
- 管理(143720)
- 济(138670)
- 经济(135613)
- 理学(126129)
- 研究(125390)
- 理学院(124605)
- 管理学(121763)
- 管理学院(121144)
- 中国(89357)
- 科学(84308)
- 京(79406)
- 农(70619)
- 所(65756)
- 业大(63192)
- 研究所(60936)
- 财(60622)
- 农业(56167)
- 中心(55564)
- 江(52703)
- 北京(49801)
- 财经(49780)
- 范(49451)
- 师范(48824)
- 经(45275)
- 院(45038)
- 州(42989)
- 技术(40931)
- 经济学(40786)
- 基金
- 项目(261375)
- 科学(202925)
- 基金(187877)
- 研究(181750)
- 家(167915)
- 国家(166529)
- 科学基金(140642)
- 社会(111401)
- 社会科(105391)
- 社会科学(105359)
- 省(103616)
- 基金项目(100148)
- 自然(96320)
- 自然科(94110)
- 自然科学(94079)
- 自然科学基金(92353)
- 划(88495)
- 教育(84768)
- 资助(78684)
- 编号(73341)
- 重点(59290)
- 成果(58584)
- 部(56392)
- 发(54950)
- 创(54245)
- 课题(51303)
- 计划(51102)
- 科研(51043)
- 创新(50572)
- 大学(47594)
- 期刊
- 济(144981)
- 经济(144981)
- 研究(100843)
- 学报(70296)
- 中国(66197)
- 农(63101)
- 科学(61114)
- 大学(51247)
- 管理(50244)
- 学学(48534)
- 农业(43707)
- 财(43656)
- 教育(41443)
- 技术(31091)
- 融(26110)
- 金融(26110)
- 业经(24762)
- 经济研究(23693)
- 财经(23054)
- 业(22841)
- 经(19606)
- 科技(19549)
- 版(19516)
- 业大(19501)
- 图书(19272)
- 问题(18771)
- 技术经济(17271)
- 统计(17087)
- 资源(16775)
- 商业(16566)
共检索到518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强国,范昊明
泥沙输移比是目前预测流域产沙量的一种较实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泥沙输移比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并总结了泥沙输移比与流域面积、降雨/径流、地质地貌及泥沙颗粒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关系模型。最后,结合我国泥沙输移比研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今后一定时期内在泥沙输移比研究方面的发展设想。
关键词:
泥沙输移比 影响因素 关系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涛 陈传胜 肖波 申小波
植被过滤带可显著减少农田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最佳管理措施,而数学模型是设计植被过滤带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浑水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宽度(1 m、2 m、3 m)和不同坡度(3.3%、6.7%、10%)的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和泥沙的拦截效果,并对VFSMOD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植被过滤带拦截效果中坡度和宽度二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FSMOD模型对径流和泥沙浓度的模拟偏差在8%和12%以内,Nash-Sutcliffe-Effi ciency系数分别为0.85和0.93,表明该模型可对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的效果进行较好的模拟;同时,...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云天 曾鑫 张禹 安晨歌 马美红 傅旭东
该文以北京房山红螺谷沟"7.21"洪水为例,计算分析了泥沙输移、河床冲淤对最高洪水位、最大流速、峰现时间等山洪特征值的影响。通过动床模型与不考虑泥沙输移的定床模型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7.21"洪水条件下,水-沙-河床的相互作用导致断面最高洪水位较定床情形普遍抬升,最大抬升约1.5 m,局部河段受淹致灾的可能性显著增大,淤积受淹断面淹没时间显著延长,但最大流速有所下降;在河床冲淤影响下,自上游至下游沿程各断面达到最高水位的时间并非单调递增,进而说明不能以个别监测点位的水位变化结果判断整个河段的洪水涨落趋势。该结果对山洪灾害的风险分析、监测预警与工程防治具有参考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吉余 陈沈良 丁平兴 杨世伦
南汇咀近岸水域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带 ,其动力条件、泥沙运移、沉积过程和地貌演变复杂。根据长江口南汇咀近岸水域的水文泥沙观测和沉积地貌等资料 ,通过综合分析研究 ,探讨了长江口入海水沙在南汇咀近岸水域与杭州湾的交换和泥沙输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 ,沿南汇水下沙咀存在一个泥沙通道 ,长江口水沙在多种动力因子的驱动下经过该通道直接进入杭州湾 ,参与杭州湾水沙的周期变化。通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 ,长江口泥沙以异重流的方式向杭州湾输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华兴 朱金兆 张学培
该文研究黄土区以小流域为尺度的暴雨径流泥沙规律,为该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森林水文的较大研究尺度流域综合试验为出发点,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11个,对这些小流域进行了3~8a的定位观测,获得了131场暴雨产流和产沙资料.在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降雨、土壤入渗、流域产流、汇流及输沙的理论与方法,获得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流域径流、泥沙统计模型和数理模型.
关键词:
黄土高原,小流域,降雨-径流-泥沙,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洪波 洪为善
水库泥沙淤积量的预报,对水库合理调度,使其发挥应有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高斯——牛顿下降法,对水库泥沙淤积量W(t)的非线性拟合进行了探讨,并以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量W(t)预测为例,依据汉江几十年的实测统计资料,阐述了基于MATLAB的高斯——牛顿法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和步骤。从本文提出的丹江口水库的库淤积量非线性拟合的实际算法可以看出,用所得非线性拟合函数来预测的结果与实测的结果非常接近,这说明本文的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泥沙预报 非线性拟合 高斯——牛顿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清水晃 壁谷记 延廣竜彦
以日本山地源头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泥沙自动取样器和自计水位计,研究了悬移质泥沙的输出过程及其与洪水过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森林流域的泥沙来源主要是林道、沟道、沟道两边裸露地;河川径流中悬移质泥沙浓度与总泥沙浓度间有很好的相关性;降雨时悬移质泥沙浓度随流量过程的变化呈现出顺时针变化的套索;悬移质泥沙的输出过程属于波浪式变化;悬移质泥沙浓度最大值与洪峰流量几乎同时出现,属同步型;悬移质输沙量主要取决于10 min最大雨量;场降雨量对悬移质输沙量的贡献较大;单场大暴雨造成的悬移质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5%左右;悬移质年输沙量的30%是由为数不多的几场降雨造成的.
关键词:
悬移质 输沙量 洪水过程 森林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格英 于革
近几十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氮、磷等湖泊富营养化营养元素与流域的点源、非点源排放密切相关。随着点源治理水平的逐步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比重和危害将逐步增大。对流域的营养物质输移进行数值模拟对于揭示我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机制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这类模型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各类非点源污染模型。从湖泊营养盐外源输移的研究角度出发,分析了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移模拟机理性模型的结构特征,并对非点源污染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模型的研究动态、主要模型的功能、结构及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多视角的综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先甲 秦颖 杨文俊 袁睢秋
合理利用泥沙的资源特性,实现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是湖库生态环境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旨在对泥沙资源化及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泥沙资源化的研究现状和分析其发展趋势。首先对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框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集中于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泥沙资源化的途径、泥沙管理生态化及优化配置方法等方面,然后分析了目前对于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认识、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案评价及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袁建平 蒋定生 甘淑
首次运用正态整体模型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林草植被覆盖度下小流域径流泥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小流域林草植被具有良好的减水减沙效益 ,初步得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最低下限值为60 % ,取得最佳水保效益的林草覆盖度值为78% ,流域径渗比临界值为林草覆盖度65%。
关键词:
覆盖度 小流域 模型试验 林草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德生,师长兴,陈浩,张欧阳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是人类活动无意地导致地表物质侵蚀、输移、沉积过程中的渐近或超临界现象 ,它具有独特的社会学及灾害学属性。按人为驱动力形式、灾害所在地貌部位、灾害的表现形式及具体灾害现象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系列可划分为 :流域水系、沟道坡面、河道及平原河口海岸四个泥沙灾害类 ;各灾害类包括侵蚀型、搬运型、堆积型、复杂型及关联型五种泥沙灾害型 ;共 54个灾害种。这是一种比较综合、系统的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类型划分。从流水地貌、泥沙运动及灾害学相结合出发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1地理地带基础上的加剧性特征 ;2人文环境影响下的渐变性与急变性特征 ;3盲目性驱动下的无序性特征 ;4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等。人文环境的变化是人为动力泥沙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强管理力度 ,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才能控制人为泥沙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
人为动力 泥沙灾害 类型 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伟 张琪 李朝霞 张利超 蔡崇法
泥沙是土壤侵蚀过程的产物,直接反映了土壤的侵蚀特征。本文利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南方几种典型母质发育红壤侵蚀泥沙的颗粒分布特征、不同粒级中胶结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径流优先选择携带0.002~0.02 mm颗粒,该级别颗粒占泥沙总量的26.68%~60.33%。粘粒含量高的第四纪粘土红壤,泥沙中粗颗粒含量较高,且多为较稳定的团聚体;沙粒和粉粒含量较高的页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侵蚀泥沙中单粒含量较高,且泥沙分散后粉粒和粘粒的含量高于原土壤。花岗岩红壤侵蚀泥沙中Fe_d,Al_d,Al_o和Si_o含量随泥沙粒径的增大而降低,而泥质页岩红壤和第四纪粘土红壤中,Fe_d,Al_d,Al_o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维东 李晓丽 胡艳 李东斌
采用MIKE21软件中的水动力模块与泥沙模块进行库区泥沙数值模拟计算,并进行结果分析。通过将中国大Ⅰ型水库依地形、地貌概化为河道型、湖泊型、分支型、混合型,分别对不同工况下的泥沙冲淤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河道型水库,分析不同控制水位及不同泥沙粒径对泥沙冲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沙粒径是库区输沙率、冲刷强度、淤积厚度的影响因素,水库下游控制水位与洪峰流量、沙峰、悬移质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泥沙冲淤 数值模拟 水库库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瑾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前的对比过程变得日趋普遍,因而认知心理学领域研究消费者对比决策过程的模型—结构匹配模型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然而,国内外以结构匹配模型为视角的研究还较有限。尤其国内几乎没有研究关注结构匹配模型在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应用。因此,文章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对结构匹配模型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为进一步研究结构匹配模型在消费者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概念基础。
关键词:
结构匹配模型 消费者行为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乃权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夏普教授运用资本定价模型 (CAPM )解释投资风险。该模型的特点是简洁、实用 ,在西方证券市场的技术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夏普教授关于网络股的定价问题 ,介绍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 ,以期能对中国证券投资分析技术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