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8)
2023(9001)
2022(7043)
2021(6499)
2020(5346)
2019(12325)
2018(12644)
2017(24834)
2016(13625)
2015(15657)
2014(15663)
2013(15025)
2012(13338)
2011(12038)
2010(12387)
2009(11358)
2008(11208)
2007(10154)
2006(9164)
2005(8446)
作者
(38834)
(32426)
(32102)
(30788)
(20887)
(15346)
(14636)
(12537)
(12375)
(11567)
(10970)
(10849)
(10451)
(10384)
(10140)
(10028)
(9714)
(9467)
(9346)
(9316)
(8039)
(8037)
(7903)
(7354)
(7253)
(7225)
(7176)
(7117)
(6527)
(6399)
学科
(61689)
经济(61640)
管理(37434)
(36740)
(29948)
企业(29948)
方法(25536)
数学(22726)
数学方法(22182)
中国(19167)
(16728)
地方(14957)
业经(13838)
农业(10746)
理论(10396)
(10325)
(10071)
(9720)
(9592)
贸易(9586)
(9257)
(9078)
(8511)
技术(8351)
(8337)
银行(8327)
(8228)
城市(8073)
(7986)
环境(7832)
机构
学院(194585)
大学(191707)
(77575)
经济(75670)
管理(75063)
研究(65006)
理学(64605)
理学院(63880)
管理学(62343)
管理学院(61997)
中国(48114)
(41358)
科学(40080)
(33464)
(32470)
(29845)
研究所(29566)
(29389)
中心(29190)
业大(27365)
财经(26981)
(26543)
师范(26293)
北京(26018)
(24372)
(24179)
(23925)
农业(23238)
经济学(23224)
技术(21831)
基金
项目(129218)
科学(102090)
研究(94075)
基金(92679)
(80811)
国家(80171)
科学基金(69295)
社会(59330)
社会科(56306)
社会科学(56288)
(51165)
基金项目(48134)
自然(45035)
教育(44582)
自然科(44104)
自然科学(44100)
自然科学基金(43289)
(43229)
编号(39048)
资助(38891)
成果(31420)
重点(29313)
(28685)
课题(28099)
(27761)
(26425)
创新(24663)
国家社会(24214)
科研(23959)
教育部(23844)
期刊
(86513)
经济(86513)
研究(56782)
中国(37735)
管理(29379)
(27999)
科学(27387)
学报(27107)
(24332)
教育(24106)
大学(21107)
学学(19767)
技术(19351)
农业(18949)
(16836)
金融(16836)
业经(15206)
经济研究(13890)
财经(12935)
问题(12891)
(11201)
统计(10992)
(10400)
(10197)
现代(10078)
技术经济(9727)
图书(9646)
商业(9359)
(9356)
决策(9159)
共检索到287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玉春  杜为公  
西部大开发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是实现西部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 ,利用“城市”和“农村”两个辐射波的对接 ,是目前西部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选择。本文对波状对接模式及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江和伟  
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波状对接模式,以此作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旨在通过促进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共同发展,相互形成对外辐射,不断实施对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纯城市“城市化”带来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单纯乡村“城市化”迟滞工业化进程,最终较好地实现城市化这一宏观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智环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从一般性来看可选择特大和大城市发展模式、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县城发展模式和建制镇城市化模式。但西部地区最好是选择以县城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是由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状况、区域分工特点和西部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条件决定的。为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应采取各种有效办法促进西部地区县城城市化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云廷  
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演进过程,观察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我国城市化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合乎规律的判断。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化模式正面临着重大的整体性变革,变革的方向就是"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模式与"离乡不离土"的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这种变革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对于正处在体制创新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文中对两种城市化模式对接与融合所面临的困境、矛盾和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两种模式对接与融合的条件、过程、机制、形态和路径选择,最后给出了政策性结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琳  
本文分析了西部城市化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 ,阐述了西部应重点发展大中城市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 ,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永忠  
本文按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三段消费创建了区域波状消费模型 ,在此基础上运用模型分析后认为 ,中国区域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症结是农村消费波动不足 ,由此导致了我国总消费处于波动紊乱状态 ;农户收入不足是农村消费波动不足的深层原因 ;产业结构不合理又进一步加剧了总消费的波动紊乱程度。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了建立总消费预警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德元  
城市化是人口和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的结构转变过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城市化动力机制,促进要素的空间聚集。在发展路径上,要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全胜  
中国城市化道路形成了独特模式,积极参与了全球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城市化模式是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的,促进了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让制度变迁发挥了更大作用。中国城市化道路需要科学方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冒进态势,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就业水平。中国城市化不能重复欧美模式,必须节约资源,优化空间结构,引导土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盘活闲置土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和管理水平,建构合理紧凑的空间结构,发展公共交通,注重集约发展,建设低碳社区和低碳新城,走循序渐进的生态发展道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伟波  向明  范红忠  
德国的城市化采用了以大城市为核心、建立互补共生的区域城市圈的模式。在城市圈内,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中小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主体。德国的这种城市化模式保证了低房价,减少了居民上下班通勤时间和成本,完善了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保持和发展了各城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形成和发展了多样化的旅游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冀生  胡光宇  彭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家强  
城市化战略是整个社会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上升阶段,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战略选择必然是一种多样性的模式选择,分散性的道路选择,梯度性的区域选择,综合性的效益选择和阶段性的进程选择。这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城市化特点所决定的一种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目前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率10多个百分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城市规模应根据其发展需要与可能,鼓励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乘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风,稳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乡村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正确选择苏雪串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的人类社会正处于城市化的时代,城市化已成为席卷各地的世界潮流。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总过程,有它本身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自然环境、历史背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