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6)
2023(6384)
2022(5415)
2021(5304)
2020(4554)
2019(10618)
2018(10817)
2017(21139)
2016(11326)
2015(13055)
2014(13043)
2013(12592)
2012(11571)
2011(10460)
2010(10780)
2009(9767)
2008(9739)
2007(8839)
2006(7809)
2005(7135)
作者
(33866)
(28094)
(28070)
(26791)
(18131)
(13358)
(12644)
(10818)
(10773)
(10292)
(9794)
(9657)
(9224)
(9046)
(8947)
(8773)
(8508)
(8300)
(8221)
(8035)
(7168)
(7098)
(6933)
(6616)
(6488)
(6389)
(6363)
(6016)
(5731)
(5657)
学科
(48459)
经济(48415)
(31575)
管理(31281)
方法(27306)
(26356)
企业(26356)
数学(24863)
数学方法(24327)
(14141)
银行(14117)
技术(13287)
(13199)
(12410)
(11645)
中国(11487)
(9818)
(9477)
金融(9476)
业经(9052)
理论(8985)
(8929)
(8327)
贸易(8319)
(8107)
(8106)
制度(8092)
农业(7727)
业务(7622)
技术管理(7111)
机构
大学(163759)
学院(162303)
(65897)
经济(64534)
管理(63264)
理学(54385)
研究(54255)
理学院(53748)
管理学(52326)
管理学院(52034)
中国(45694)
(35338)
科学(34854)
(29612)
(29044)
(28232)
研究所(26006)
中心(25676)
业大(25301)
(25092)
农业(23641)
财经(23367)
北京(22160)
(21347)
经济学(20796)
(20732)
师范(20470)
(20003)
技术(19127)
(19025)
基金
项目(110341)
科学(87123)
基金(81116)
研究(76943)
(72058)
国家(71596)
科学基金(61135)
社会(48209)
社会科(45954)
社会科学(45940)
(42848)
基金项目(42297)
自然(41393)
自然科(40558)
自然科学(40546)
自然科学基金(39813)
教育(37128)
(36924)
资助(34995)
编号(30193)
重点(25486)
(24812)
成果(23873)
(23754)
(22855)
创新(22396)
科研(21433)
计划(21207)
教育部(21168)
课题(21101)
期刊
(66776)
经济(66776)
研究(47170)
中国(32947)
学报(26943)
(26144)
科学(26010)
(24894)
金融(24894)
管理(24148)
(21528)
大学(20502)
学学(19421)
技术(18695)
教育(18134)
农业(16769)
财经(11755)
经济研究(10991)
技术经济(10425)
统计(10201)
(10021)
业经(9793)
(9552)
(9352)
科技(8969)
问题(8425)
决策(8251)
理论(8229)
(7922)
论坛(7922)
共检索到244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禄  曾德超  杨培岭  马廷玺  
根据连续方程、零惯性的动量方程以及最佳灌水状态概念,建立了描述波涌灌田面行水流动的零惯性模型。用Newton-Raphaon和Preissman法对模型求解实现了波涌灌田面行水流动的模拟,探讨了波涌灌田间入渗和行水机理。用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波涌灌灌水技术参数对灌溉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确定波涌准灌水技术参数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连续地面灌灌水技术的改进方案。模拟结果得到商丘田间试验的验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禄  杨培岭  
根据我国地面灌现状提出极限灌水状态和最佳灌水状态及其灌水技术参数的概念。用NewtonRaphson法和Preissman法求解畦灌田面行水流动的零惯性模型,实现了畦灌田面行水流动的模拟。在此基础上探讨畦灌的行水和入渗机理。用计算机模拟试验方法建立极限灌水定额与灌溉技术参数和畦田规格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研究它们对极限灌水定额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灌溉技术参数和畦田规格对灌溉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畦长和单宽流量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其量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禄  戴洪文  杨培岭  曾德超  
通过间歇供水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动态模拟,探讨了间歇供水的入渗机理,提出了描述波涌灌效果的指标──—后续供水入渗速度的折减系数。利用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灌水技术参数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各供水段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参数的求解方法,为田面行水流动模拟时入渗过程的描述提供了参数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莹华  牛文全  王维娟  
【目的】研究滴灌灌水器的结构参数对其水力性能的影响。【方法】提取齿形迷宫流道灌水器齿宽、齿底距、齿高为结构控制参数,在CAD几何建模的基础上,应用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灌水器迷宫流道内流体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量压力关系以及流场可视化图,由此分析了各参数对灌水器性能的影响,以及流道内水流的速度矢量分布规律。【结果】当齿高保持恒定时,齿宽和齿底距均与流量、流态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且齿宽对流量、流态指数的影响较齿底距更显著;而齿宽和齿底距保持不变时,齿高与流量、流态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齿宽相对越小,灌水器消能效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勇  蒋增杰  关长涛  万荣  
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水流作用下筏式养殖设施动力响应的数学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对浮标和吊笼结构的最大位移以及锚绳受力进行分析。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筏绳在水流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变形,其形态变化与实际基本相符。当流向一定时,浮标和吊笼的最大位移值以及左右两侧的锚绳受力均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浮标最大位移值7.6m,吊笼最大位移值9.6m。当流速一定时,浮标和吊笼的最大位移值与右侧锚绳受力随着来流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左侧锚绳力受来流方向变化影响不明显,其最大值为3 780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宇平  许拯民  蒋任飞  
为了便于对灌区的节水灌溉措施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有限差分法,利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银川平原浅层地下水水流模型,并对银川平原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模型的识别阶段和验证阶段,所有观测孔水头的计算值与观测值,在各时段拟合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055和0.105 m,所有结果显示两者基本一致,说明所建模型可用于灌区水资源管理的仿真计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士鹏  郭维东  陆谦益  王颖  王瑶  杨梓  
为解决水噪声试验中因改变边界条件耗时费力的问题,采用了基于VOF和k-ε黏度模型的CFD分析方法,通过改变上游来流量、消力池长度及尾坎高度,对宽顶堰消力池内的各水力要素及水噪声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且与物理模型试验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水面线变化趋势与实测水面线误差在30%之内;模拟流速与实测流速误差在30%之内;模拟水噪声在4500~8000Hz之间与实测结果声压级误差在6.5db之间,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说明采用该数学模型模拟低水头情况下宽顶堰消力池内水流的流态与水噪声是可行的。得到了各水力要素及水噪声随流量、消力池长度及尾坎高度变化的规律。相同尾坎高度和消力池长度情况下,上游来流量为12.5,10.3,6.9L·s~(-1)都有水跃产生,同时距上游越近,水面位置处的流速越大;相同上游来流量和消力池长度情况下,尾坎高度对水跃影响明显,同时越靠近宽顶堰位置,水面处的流速越大;相同上游来流量和尾坎高度情况下,消力池长度对水跃影响也比较明显。同时发现水流噪声最大声压值都出现在消力池尾坎附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程  吕岁菊  李春光  景何仿  
【目的】以黄河沙坡头连续弯道段的水流运动为研究对象,研究非结构网格在天然河道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方法】建立三维紊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模型方程,利用SIMPLEC算法求解离散后的方程组。用非结构网格剖分研究区域,用等距分层法进行垂向分层,研究弯道水流表层、中层及底层平面流场和连续弯道典型断面处的纵向流速及环流分布,并对比分析横断面纵向流速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结果】横断面纵向流速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弯道水流底层到表层流速逐渐增大,在流速变化较大的地方出现了主流与深泓线分离的现象。弯道横向环流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李昕   施伟   柳春光  
针对固定在钢框架上的平面网衣水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基于SACS,采用有限元Member单元建立网衣水动力荷载计算模型,利用参考文献中分别使用有限元Truss单元和Beam单元所建立模型的计算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比得出,在SACS中所建立的平面网衣数值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网衣在波流下的水动力,初步证明了在SACS中建立大型钢结构养殖网箱+固定式海上风力机融合结构模型的可行性。进一步,采用该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波流工况下网衣结构的水动力荷载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流速、波高和波周期下网衣受力的分布规律。由计算结果可知,随着海流流速、波高的减小和波周期的增大,网衣受到的水动力荷载呈现出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波周期的影响尤为显著,比如由于该参数影响使得指定位置节点水动力荷载差距可达80%;另外,波流作用下网衣结构受到的水动力荷载,最大受力位于网衣顶端两侧位置,波高对网衣上部受力影响更大。这些结果可为融合结构中网箱部分的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刚  王晓愚  白丹  
针对目前我国地下滴灌田间管网水力计算和水力特性研究较少,不能满足实际工程计算要求的问题,在前期试验和地下滴灌毛管水力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地下滴灌田间管网水力计算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求解均匀坡、均匀土质、支管与毛管管径不变及均匀出流条件下的地下滴灌田间管网水力特征值。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偏差小于1/1 000,精度满足实际工程计算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丰  杨潇  吴叔赢  帖西宁  王瑞  
为探讨深层坑渗灌双灌水器土壤水分入渗特性,采用Hydrus-2D软件,建立深层坑渗灌双灌水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并通过机理试验对比分析,推求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水平、垂直向上以及垂直向下3个方向湿润锋的拟合结果和实测结果的误差分别为1.28%,3.73%和4.04%,观测点土壤含水量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平均误差为9.1%,说明所建模型模拟的湿润锋和土壤含水量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模型分析了湿润体内的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结果表明,随入渗时间的增加,土壤水分运动速度逐渐变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鹏   田云臣   李青飞   丛雪琪   秦海晶  
通过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进水流速的智能调控,可降低饵料残留,避免水质恶化。为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进水流速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该研究设计出一套确定进水流速调控的实验方法。首先,通过对比Standard k-ε、RNG k-ε、Realizable k-ε三种湍流模型及多种壁面函数的仿真效果,确定RNG k-ε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作为仿真配置。同时针对多相流模型,对欧拉多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进行对比,为提高计算准确性选用DPM离散相模型,并基于上述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制定网格划分方案。其次,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为例,模拟不同进水流速下养殖池流场、排污、水温调节的效果。最后,针对仿真结果提出进水流速调控方案。结果显示,日常采用1.0 m/s的进水流速,可有效提高适宜流速区面积并控制水处理成本;投饵前,采用0.2 m/s的进水流速可以解决循环水养殖中存在的饵料浪费问题;进食结束后,采用1.2 m/s的进水流速可快速排出残饵壁面水质恶化;水温异常时,采用15 ℃的水、以1.2 m/s的进水流速注水230 s可使20 ℃的水下降到正常水平,精准化控制水温。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养殖生物,养殖环境,设计进水流速智能调控策略,可用于解决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水质变差、水温异常等问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维东  彭炜森  李晓东  胡志华  
针对矩形水槽中梯形边墩周围水流,建立耦合VOF法的三维非稳态水气两相流模型。求解后,将水深与流速分布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梯形边墩附近典型断面的流速矢量分布、绝对流速分布及湍动能分布。结果表明:在梯形边墩上游形成偏斜水流,下游形成回流区的水流结构;在边墩外侧壁处达最大流速值,在边墩上游和外侧附近的湍动能较强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数  左强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应用模糊聚类思想,对柳林泉区裂隙的发育规律进行了概化与分析,获得了能反映当地渗流特征的主渗透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柳林泉区两组相交裂隙系统情况下的数值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文参数、模型可靠,可用于分析当地地下水运移的规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当地地下水流动态进行了预报。分析预报结果可知:随着地下水的逐步开采,当地会出现局部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为避免环境的恶化,应加强地下水水资源的管理。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   王相钦   闵敬春  
蛇形管空油换热器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冷却,该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蛇形管内航空煤油的流动换热特性,分析了燃油入口流速、管壁温及蛇形管直管段长度对流动换热的影响,对比了直管段与弯管段、常物性与变物性下流动换热特性的差异。综合考虑换热器的紧凑度及燃油流过换热器时可能发生结焦,蛇形管内径取值2.0 mm,另外燃油流过蛇形管时被加热,温度可以升高数百摄氏度,燃油物性将会产生剧烈变化,因此本研究特别关注蛇形细管内燃油的变物性流动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弯管段的对流换热系数明显高于直管段,但同时弯管段压降也显著增大;变物性的对流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常物性,而变物性的压损明显低于常物性;变物性时管壁温对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较为显著,而直管段长度对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