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6)
- 2023(12588)
- 2022(11121)
- 2021(10492)
- 2020(8818)
- 2019(19989)
- 2018(20031)
- 2017(38242)
- 2016(20973)
- 2015(23429)
- 2014(22868)
- 2013(22454)
- 2012(20396)
- 2011(18328)
- 2010(18043)
- 2009(16665)
- 2008(15656)
- 2007(13475)
- 2006(11680)
- 2005(9996)
- 学科
- 济(77516)
- 经济(77424)
- 管理(57919)
- 业(53445)
- 企(44922)
- 企业(44922)
- 方法(36592)
- 数学(31481)
- 数学方法(31091)
- 农(21291)
- 中国(19796)
- 学(19386)
- 财(19083)
- 业经(17533)
- 地方(16455)
- 贸(14227)
- 贸易(14219)
- 农业(14043)
- 理论(13927)
- 易(13796)
- 制(13267)
- 和(13060)
- 环境(12597)
- 技术(12393)
- 务(12083)
- 财务(12017)
- 财务管理(11993)
- 企业财务(11300)
- 教育(11231)
- 划(11002)
- 机构
- 大学(286902)
- 学院(286572)
- 管理(112357)
- 济(105817)
- 经济(103333)
- 理学(98038)
- 研究(96958)
- 理学院(96922)
- 管理学(94905)
- 管理学院(94453)
- 中国(70165)
- 科学(64952)
- 京(61407)
- 农(51369)
- 所(49916)
- 业大(47351)
- 财(47256)
- 研究所(46060)
- 中心(43279)
- 农业(40814)
- 江(40604)
- 北京(38563)
- 范(38174)
- 财经(38103)
- 师范(37689)
- 院(35596)
- 经(34642)
- 州(33734)
- 技术(32380)
- 经济学(30471)
- 基金
- 项目(204744)
- 科学(159184)
- 基金(146643)
- 研究(146136)
- 家(129800)
- 国家(128725)
- 科学基金(109327)
- 社会(88834)
- 社会科(83886)
- 社会科学(83861)
- 省(81335)
- 基金项目(78479)
- 自然(74071)
- 自然科(72306)
- 自然科学(72285)
- 自然科学基金(70966)
- 划(69050)
- 教育(66903)
- 资助(60641)
- 编号(60217)
- 成果(47823)
- 重点(46280)
- 发(43718)
- 部(43654)
- 创(42747)
- 课题(41568)
- 创新(39795)
- 科研(39770)
- 计划(38923)
- 大学(37583)
- 期刊
- 济(114799)
- 经济(114799)
- 研究(81366)
- 中国(52894)
- 学报(51803)
- 农(46578)
- 科学(45930)
- 管理(40598)
- 大学(38076)
- 学学(35932)
- 财(34294)
- 教育(33521)
- 农业(32997)
- 技术(24163)
- 融(20860)
- 金融(20860)
- 业经(20225)
- 经济研究(18755)
- 财经(17377)
- 业(16487)
- 图书(16204)
- 科技(15220)
- 经(14729)
- 问题(14251)
- 版(14137)
- 业大(14092)
- 理论(14054)
- 实践(13107)
- 践(13107)
- 技术经济(13086)
共检索到407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普金 黄兴法 雷廷武 张建国 詹卫华 王建平 刘志忠 姚春梅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采用波涌灌溉 ,施用 PAM(土壤结构稳定剂 )和利用地下咸水灌溉等不同处理进行了玉米地水蚀作用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灌溉方式在防止沟中水蚀方面没有太大作用 ,而施用 PAM却有显著效果 ,灌溉水中 PAM的质量分数 w(PAM)为 10× 10 -6时基本上可以起到防止水蚀的作用。在连续灌溉方式下 ,w(PAM)为 10× 10 -6的处理中水样含沙量只有对照的 14 .5 7 ;而在波涌灌溉方式下 ,w(PAM)相同的处理中水样含沙量仅为对照的 0 .91 ;w(PAM)为 2 0× 10 -6的各处理中水样含沙量基本上为 0或接近 0。
关键词:
波涌灌溉 土壤结构稳定剂(PAM) 水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法稳 屈忠义 冯兆忠
水价作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经济手段 ,灌溉水价的调整对农户用水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诱导出农户的节水行为。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 ,分析了水费在农户农业生产成本中的比例 ,重点分析了灌溉水价调整之后 ,农户用水行为的变化 ,以及农户对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最后提出了加强灌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河套灌区 水资源 灌溉水价 农户行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永福 于法稳
本文运用生产函数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以及排序选择模型,对农户意愿灌溉水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灌溉费用投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户的蔬菜种植比重、玉米种植比重和小麦的种植比重越大,农户意愿灌溉水价越低;在灌溉水价提高时如果农户选择调整作物结构或选择节水,农户意愿灌溉水价就越高。农户实际灌溉水价与农户意愿灌溉水价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在于该流域的实际灌溉水价的变动幅度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素珍
土壤盐碱化是当前河套灌区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合理灌溉,保证排水,加强管理。河套灌区特有的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决定了灌区秋浇的两大目标,即为翌年春小麦播种和幼苗期生长贮墒及淋洗耕层盐分。本文根据实测资料,从机理上讨论了不同秋浇时间对河套灌区水盐运移和农业环境的影响,得出了早秋浇(白露前后)是河套灌区有效防治盐碱化、改善农业环境、节水节能、增产增收的好措施。
关键词:
水盐运移 农业环境 内蒙古河套灌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少帅 郧文聚 靳京 李红举 王军 陈元鹏
基于生态健康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使用土地利用和遥感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分析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2000—2015年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5年沈乌灌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先缓慢提高、再迅速提高的态势,这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由沙地转变为耕地、草地和林地以及由建设用地转变为耕地和草地密切相关。2000,2015年的Moran’s I分别为0.627,0.606,空间集聚现象显著,高生态健康区分布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呈南北走向的水域湿地范围内,低生态健康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和南部的沙地以及东南角的城镇建成区。2000—2015年区域生态健康空间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干渠近距离范围内基本不存在低生态健康区,区域内的灌溉设施对生态健康格局有重要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段晓男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王若愚
灌溉农业是世界上常见的生产活动之一,但失衡的农业生产会造成周边湿地退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本文通过建立农田生产和湿地保护综合模型,模拟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变化规律,以寻求实现农业和湿地生态系统价值最大化的措施。以2002年的数据作为基准,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模型分析得到当施肥量为252.3 kg N/hm2时,系统的总价值量达到最大,为24.40×108元。此外,湿地子系统价值和河套灌区的引水量成正比,和农田灌溉配额成反比。将农田灌溉配额减少60%,系统总价值将增加70%。因此,在目前灌区可供水量有限的情况下,控制农田施肥量和降低灌溉配额是保持河套灌区农业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银辉 罗毅 刘纪远 庄大方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本文利用1985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GIS软件ArcInfo和ArcView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包FRAGSTATS等软件,分别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速度、变化过程、景观级别的动态特征以及景观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内的土地利用以农牧为主,1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反映了以农牧用地为主的特征;耕地减少,草地增加,表明近年来灌区所采取的退耕还草措施正在取得成效;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增加,说明灌区的土地利用率降低。在景观级别上,景观变化主要表现在景观呈破碎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有所提高,斑块类型趋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银辉 罗毅
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DEHYDROS进行了河套灌区的水文学过程模拟研究。结合灌区渠系分布特点及水资源利用状况,将灌区划分为11个子流域。应用1986年、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1991年~2000年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1980年~1990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选取的参数是可以接受的。根据模型多年模拟的平均结果,蒸散量多年均值为39.0×108m3,渗漏量多年均值为13.0×108m3,系统排水量为77.8×108m3,降水产生径流微弱;灌区多年平均引水量为51.4×108m3,引水通过灌溉渠系和灌溉的方式大量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蒸发与基流在地下水排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彪 刘荣乐 郑海春 李书田 郜翻身 刘继培
【目的】建立河套灌区春玉米施肥指标体系,指导科学施肥。【方法】2006—2008年在河套灌区分高、中、低肥力水平设置春玉米"3414"肥料肥效试验236个。【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表明:河套灌区春玉米N、P2O5、K2O的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10.6 kg.kg-1、9.9 kg.kg-1、6.7 kg.kg-1,肥料增产作用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施肥增产率升高,但单位养分增产量下降。河套灌区春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全氮,极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安玉麟 李彦 杜刚强 郑文哲 张玉贵 马忠林 周鸿
本文通过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试验,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高产栽培的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优化分析与数学模拟,确定了春小麦高产栽培优化农艺措施为亩播量18~23kg,施N20~23kg,施P_2O_510~13kg。同时还明确了河套灌区春小麦高产栽培的亩产量与氮磷和播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即随着目标产量的提高,在增施氮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密度呈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春小麦 高产栽培措施 数学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银辉 罗毅 刘纪远 庄大方
从渠系空间分布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探讨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对于理解和揭示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1985与2000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距离渠系的平均距离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土壤类型上所占面积百分比,分析了渠系及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对灌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在距离渠系较近处,由于长期灌溉,再加上灌排设施不配套,地下水位逐渐抬高,导致盐碱地比重明显增加;在距离渠系较远处,受到水源与水量的限制,主要表现为耕地比例的下降和荒草地比重的上升。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原本...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渠系分布 土壤类型 灌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志祥 樊润威 张三粉 郜翻身 董进亚
采用砂滤管法和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测定了7种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分解量以及土壤有机质矿化率。提出了中、低产田在各保持两个量级有机质平衡对,每年应投入各有机物料的数量。研究结果为河套灌区中、低产田的改土培肥,以及指导合理施肥提供了量化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树梅 李彬 冯普智 张丽君
针对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河套灌区引黄水量限额配置调整等问题 ,对节水灌溉对策进行了分析 ,指出应改进、完善工程设施 ,进行以渠系防渗为中心的灌区技术改造 ;开发利用地下水 ,发展井灌 ;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合理确定作物种植比例和灌溉定额 ,以缓解引黄水量限额与农业生产需水量的矛盾 ,实现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节水灌溉对策 节水农业 河套灌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立娟
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内蒙古灌区农户的调研数据,比较分析参与和未参与灌溉管理改革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结果表明:2种类型农户5种生计资本存在显著性差异,改革地区农户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标明显高于未改革地区农户,自然资本两种类型农户没有差别,几乎相同,而未改革地区农户金融资本略高于改革地区农户。总体看,灌溉管理改革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好于没有实行灌溉管理改革地区的农户,但要进一步改善灌区农户的生计还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帮助。
关键词:
灌溉管理 农户生计 生计资本 改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立娟
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内蒙古灌区农户为例,利用内蒙古5个旗县区的353户农户样本数据,分析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对农户生计资本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式灌溉管理对农户的生计总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灌溉管理改革的深入,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不断提高,与传统的村集体管理方式相比,参与式灌溉管理不但在满足农户用水需求、化解用水矛盾以及节约用水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在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水平方面也产生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灌溉管理 农户 生计资本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