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7)
2023(7343)
2022(5564)
2021(5002)
2020(4260)
2019(9453)
2018(9556)
2017(17658)
2016(9942)
2015(11078)
2014(11182)
2013(10620)
2012(9627)
2011(8623)
2010(8727)
2009(8129)
2008(8063)
2007(7399)
2006(6719)
2005(6362)
作者
(30365)
(25530)
(25229)
(24115)
(16239)
(12176)
(11444)
(9880)
(9841)
(9100)
(8809)
(8522)
(8513)
(8324)
(8231)
(7897)
(7481)
(7442)
(7348)
(7338)
(6671)
(6345)
(6320)
(5867)
(5849)
(5768)
(5665)
(5602)
(5316)
(5235)
学科
(37792)
经济(37740)
管理(22493)
(20207)
(15318)
企业(15318)
中国(13333)
(12807)
方法(11330)
(10960)
数学(9295)
业经(9270)
(9146)
数学方法(9137)
(8237)
地方(8133)
(8051)
农业(8030)
理论(7117)
(7089)
金融(7082)
(6917)
银行(6881)
(6649)
(6293)
教育(5891)
关系(5789)
(5561)
贸易(5556)
(5364)
机构
大学(136322)
学院(134621)
研究(55228)
(50271)
经济(49064)
管理(43107)
中国(40250)
理学(35929)
科学(35740)
理学院(35436)
管理学(34409)
管理学院(34171)
(31797)
(30676)
(30104)
研究所(27421)
农业(25064)
(24484)
业大(24106)
中心(23886)
(22781)
(20434)
北京(19612)
(19307)
(19000)
师范(18995)
财经(18446)
技术(17631)
(17474)
(16760)
基金
项目(90116)
科学(68227)
研究(63588)
基金(62510)
(57337)
国家(56892)
科学基金(45852)
社会(38100)
(36323)
社会科(35900)
社会科学(35889)
基金项目(31805)
(30695)
自然(29534)
教育(29390)
自然科(28876)
自然科学(28862)
自然科学基金(28301)
编号(25728)
资助(25597)
成果(22674)
重点(21395)
(19922)
课题(19650)
(18729)
(17877)
计划(17785)
科研(17303)
创新(16816)
科技(16417)
期刊
(60921)
经济(60921)
研究(42365)
中国(34549)
(30928)
学报(30411)
科学(24506)
大学(22290)
学学(20826)
教育(20785)
农业(20288)
(19040)
管理(17752)
(13463)
金融(13463)
技术(11715)
(11178)
经济研究(10090)
业经(9897)
财经(9231)
业大(8882)
(8588)
(8069)
问题(7992)
图书(7730)
农业大学(7388)
科技(6916)
世界(6729)
(6713)
林业(6650)
共检索到221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陆华  
欧洲的波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无疑开创了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新时代。然而,如同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一样,在波洛尼亚进程中也充满了种种争议与矛盾。本文以法国为例,选取了政府、院校、教师与学生这四个主体,阐述并分析了他们对于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态度,最后分析了法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体化与保持自我特性的矛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佳  
德国作为引领欧洲教育改革的典型国家,对其教育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博洛尼亚进程"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对欧洲教师能力的促进起到了重要的功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博洛尼亚进程"背景下的德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执行机构与政策实施措施进行解读,并进一步介绍德国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具体操作路径,以供中国教师教育培养与培训借鉴和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佳妮  
1999年,欧洲29国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标志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即"博洛尼亚进程"的开始。德国作为《博洛尼亚宣言》第一批签署国,十多年来努力朝着这一目标迈进。本文通过对照《博洛尼亚宣言》所设立的目标(学位与学制改革、学分转换体系、促进学生流动、提高就业能力等),分析德国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最新进展,并试图从多视角探索该进程对德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颐  陈时见  
在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下,欧洲高等音乐教育也开始了其一体化的进程,其一体化的举措主要包含引入欧洲高等音乐教育学位与学分体系、建构高等音乐教育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制度、明确高等音乐教育的学习结果、衔接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就读标准等。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欧洲高等音乐教育一体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贯彻了博洛尼亚进程的理念、建构了欧洲高等音乐教育一体化的框架、强化了欧洲区域高等音乐教育的合作纽带及关注了欧洲高等音乐教育的国际维度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谌晓芹  
为应对全球竞争的挑战,顺应欧洲一体化的大趋势,29个欧洲国家于20世纪末启动了旨在整合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博洛尼亚进程。博洛尼亚进程以可比较、兼容、透明原则构建高等教育系统框架,以达成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注重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在政策的制定上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为其顺利推进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博洛尼亚进程的设计、组织与管理,对我国实施系统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时月芹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积极投身于波洛尼亚进程,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质的改革措施。本报告对该进程的概况、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参与该进程的原因及采取的具体改革措施等进行了阐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戴蓬军  
一、法国食品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法国的食品产业主要包括与食品供给有关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餐饮服务等农业、工业、商业及饮食服务部门,它们相互衔接,形成紧密的食品产业体系,在国民经济发展、食品安全和营养保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90年代中期,法国食品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生  时月芹  
波洛尼亚进程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于2003年签署了《波洛尼亚宣言》。本文主要介绍了俄罗斯在该进程框架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爱玲  马开剑  
建立易读、可比、清晰、相通的学位制度是博洛尼亚进程的政策核心,是推进欧洲高教合作、进而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重要措施。它通过简化欧洲各国的学位互认程序而推进人才流动,为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提供便利。博洛尼亚进程折射了世界学位制度的改革趋势,对我国学位制度建设和开展学位互认国际合作具有切实的启迪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彼得·梅尔  汉斯·R·弗里德里希  孙琪  
"博洛尼亚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当前的德国高等教育以三级学位体系为基础。在"博洛尼亚进程"实施的过去10年中,德国高等教育课程逐渐现代化,也更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分的获得主要依据学习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在于促进国际流动,系统的质量保障始终贯穿整个进程之中。本文介绍了德国进程改革的一些关键因素,并通过"博洛尼亚进程"的拥护者与批评者的各自立场,分析了由进程改革而引发的争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永忠  蔡力  
捷克在"博洛尼亚进程"框架下对高等教育的国家管理机构、高等教育法、投入机制、学制、教学计划、高校的内部管理、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流动、学位和学习时间的认定、保证学生有平等的入学机会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并取得成效。分析研究捷克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郄海霞  
随着"博洛尼亚进程"在欧洲各国的推行,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在各国实践中遇到一些困难。 对此,欧洲大学协会主席埃里克·布罗蒙特(EricFroment)前不久表示:"各国政府正在对当地的压力和要求做出反应,试图表面上改进"博洛尼亚进程"原有的观念。这当然会导致分裂,即破坏了和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改革举措是各国政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乌尔里希·泰希勒  杨素红  
为打破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边界,欧洲各国于1999年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由此启动了博洛尼亚进程。目前,欧洲各国教育部长们在推动旨在促进学生流动的学习项目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方面,吸引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国家修读学位项目,另一方面促进欧洲内部的短期学生流动。虽然该政策的效果评估面临各种问题,但有些大体趋势依然可见。首先,博洛尼亚进程有助于促使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学习,但对促进欧洲内部的学生流动作用不大。其次,到毕业为止,学生频繁向外流动的情形超出了很多学者的预期,但也因国家而异。最后,由于学生流动的排他性式微,其价值逐渐减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从1999年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2009年鲁汶会议召开,博洛尼亚进程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博洛尼亚进程国家在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道路还很长。鲁汶会议发表的《鲁汶公报》和《2009年博洛尼亚进程评估报告》总结了博洛尼亚进程10年来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行动计划,指出了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炜  方永平  胡维华  
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构建高教园区及区域高等学校间的学分转换与积累体系,为学生在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学业流动构建良好环境,这是大势所趋。博洛尼亚进程被视为一系列欧洲会议以及一些旨在20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