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4)
- 2023(2221)
- 2022(1939)
- 2021(1828)
- 2020(1467)
- 2019(3797)
- 2018(3671)
- 2017(7215)
- 2016(3641)
- 2015(4260)
- 2014(4242)
- 2013(4281)
- 2012(4157)
- 2011(3844)
- 2010(3733)
- 2009(3451)
- 2008(3521)
- 2007(2988)
- 2006(2709)
- 2005(2475)
- 学科
- 济(20103)
- 经济(20095)
- 贸(15977)
- 贸易(15970)
- 易(15462)
- 方法(9926)
- 数学(8801)
- 数学方法(8729)
- 管理(6566)
- 农(6238)
- 地方(5752)
- 出(5577)
- 业(5454)
- 口(5251)
- 出口(5245)
- 出口贸易(5245)
- 关系(5016)
- 国际(3641)
- 概况(3496)
- 贸易关系(3489)
- 中国(3318)
- 进出(3245)
- 进出口(3245)
- 进出口贸易(3245)
- 市场(3239)
- 各国(3123)
- 农业(3108)
- 国贸(3010)
- 国际贸易(2922)
- 企(2811)
- 机构
- 学院(54325)
- 大学(53269)
- 济(28732)
- 经济(28395)
- 研究(21122)
- 管理(18840)
- 理学(16263)
- 理学院(16074)
- 中国(16027)
- 管理学(15673)
- 管理学院(15589)
- 京(12243)
- 农(12113)
- 科学(11976)
- 所(10623)
- 中心(9987)
- 农业(9789)
- 财(9763)
- 研究所(9621)
- 业大(9300)
- 贸(9228)
- 经济学(8783)
- 江(8278)
- 经济学院(8134)
- 财经(8106)
- 院(7814)
- 北京(7582)
- 经(7455)
- 科学院(6603)
- 范(6455)
- 基金
- 项目(36046)
- 科学(27600)
- 基金(26340)
- 研究(25495)
- 家(23165)
- 国家(23008)
- 科学基金(18983)
- 社会(16320)
- 社会科(15625)
- 社会科学(15623)
- 基金项目(13823)
- 省(12803)
- 自然(12451)
- 自然科(12122)
- 自然科学(12119)
- 自然科学基金(11881)
- 资助(11747)
- 划(11363)
- 教育(10986)
- 编号(10202)
- 部(8411)
- 发(8178)
- 重点(8146)
- 中国(7353)
- 成果(7296)
- 科研(7270)
- 课题(7019)
- 教育部(6981)
- 创(6965)
- 人文(6934)
共检索到86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树标
1997/98年度,世界粮食总产量约为18.69亿吨,比上年度下降0.4%。其中小麦产量为6.0亿吨,增长1000万吨;粗粮产量为8.88亿吨,减产1800万吨;大米产量为3.81亿吨,与上年度持平。 全球粮食消费需求总量预计为18.67亿吨,比上年增加2000万吨,增长1.1%。其中,对小麦的消费需求为5.91亿吨,增加1100万吨,增长1.9%;粗粮的消费需求为8.93亿吨,增加600万吨,增长0.7%;大米为3.83亿吨,增加2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包宗顺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
关键词:
世界市场 贸易 粮食安全 中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靖华 顾国达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逐渐增加,粮食安全对贸易途径的倚重程度不断加大,但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危机引发的多个国家贸易隔离程度加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挑战。文章在Kym Anderson等(2013)模型的基础上剖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机理,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及其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992~2011年间,国际小麦、稻米和玉米价格波动程度增大1%,分别引起贸易隔离程度增大1.64%、1.60%及0.45%;与饲料粮相比口粮的国际价格波动引起更大的贸易隔离。因此,应从国内、区域和全球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价格波动 粮食贸易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溶花 曾福生
笔者运用CMS模型分析了入世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进口引力是影响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最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对我国粮食进口波动也有重要影响。在入世过渡期,我国粮食进口增长主要源自进口引力;在波动徘徊期,世界粮食市场变化下的结构效应成为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主因;金融危机以来,引力、结构效应共同刺激了我国粮食进口的增长,但市场与商品结构效应均不显著。应加强粮食进口宏观管理,稳定粮食进口来源,调整粮食进口品种结构,并加快完善我国粮食贸易的技术性措施制度。
关键词:
粮食 进口波动 CMS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衡生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农业的比重则在不断下降。但是,发达国家并没有因为工业和服务业的飞速发展而忽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的重要性。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工业的发展则牺牲了农业及粮食生产。南北两类国家对粮食生产的不同态度,使战后世界粮食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探讨这个变化对于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的粮食生产是十分有益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永务 刘伟平 洪燕真 戴柯炜 陈梅英
利用FAOSTAT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对近50年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和贸易变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收获总面积和年总产量均有所增长,但是年产量增长缓慢,且单位面积产量出现下降;中国和中东国家对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扩张贡献大,日本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木本粮食生产规模缩小;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出口量小,出口增长缓慢,中国的板栗和柿子产量虽很高,但国际竞争力却不强;世界木本粮食的主要进口国变动不大,仍然以日本、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关键词:
木本粮食 生产 贸易 格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艳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国强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程国强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乌拉圭回合最终协议》于1994年4月15日由谈判各方签字,已从1995年1月1日起开始生效。1986年我国提出恢复在GATT的合法席位后,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晓智
通过对近20年世界粮食的生产、消费与贸易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世界粮价波动带有明显的周期性质,供需基本面的变化仍然是本轮国际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从短期看,未来两三年全球粮食供求状况将有所改善,国际粮价维持在相对不高的水平上。对中长期的预测为,粮食需求的增长速度仍将快过产量及供给的增长速度,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
关键词:
粮食贸易 格局 价格 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艳丽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它是一种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的商品。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粮食问题。从整体上来看,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地区间粮食生产的发展极不平衡,当今世界仍有8亿多人缺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流通 贸易 粮食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洁
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的背景下,国内粮食的刚性需求仍得不到满足,而农业资源的过度消耗,粮食生产成本增加、进口粮食对我国农业的冲击使优化农业资源、借助国际粮食贸易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之路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针对粮食安全与贸易关系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粮食贸易对于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基于贸易视角提出了改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贸易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洁蓉 何蒲明
从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现状及粮食进口贸易的现状出发,在理论上定性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再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 消费结构 进口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玉娟 孙浩然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丽娜
人民币汇率波动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满足市场渴求的一种政策需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经济体制内部的格局在嬗变,为了促使经济能够平稳发展,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做以调整。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民以食为天",况且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问题,粮食贸易在经济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要针对贸易经济随机调节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经济现象 政策需要 经济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