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8)
- 2023(14514)
- 2022(12717)
- 2021(12040)
- 2020(10044)
- 2019(23392)
- 2018(22997)
- 2017(45203)
- 2016(24154)
- 2015(27192)
- 2014(27050)
- 2013(26458)
- 2012(23846)
- 2011(21340)
- 2010(20933)
- 2009(19091)
- 2008(18328)
- 2007(15827)
- 2006(13465)
- 2005(11581)
- 学科
- 济(95118)
- 经济(95008)
- 管理(69510)
- 业(68015)
- 企(55876)
- 企业(55876)
- 方法(49125)
- 数学(43699)
- 数学方法(43163)
- 中国(25180)
- 财(24571)
- 农(23635)
- 业经(20092)
- 学(18322)
- 地方(17499)
- 贸(17360)
- 贸易(17351)
- 制(17301)
- 易(16799)
- 务(16628)
- 财务(16557)
- 财务管理(16522)
- 银(15871)
- 银行(15833)
- 企业财务(15699)
- 理论(15654)
- 融(15527)
- 金融(15524)
- 农业(15402)
- 行(14997)
- 机构
- 大学(338303)
- 学院(334223)
- 管理(138607)
- 济(135593)
- 经济(132823)
- 理学(120631)
- 理学院(119417)
- 管理学(117309)
- 管理学院(116698)
- 研究(106073)
- 中国(82439)
- 京(70338)
- 科学(63927)
- 财(62751)
- 财经(51481)
- 所(51030)
- 中心(49465)
- 农(49233)
- 业大(48863)
- 经(47147)
- 研究所(46627)
- 江(46312)
- 北京(44121)
- 范(42323)
- 师范(41936)
- 经济学(41572)
- 财经大学(39033)
- 院(38908)
- 农业(38647)
- 州(37922)
- 基金
- 项目(235529)
- 科学(186237)
- 基金(173403)
- 研究(171624)
- 家(149850)
- 国家(148674)
- 科学基金(129611)
- 社会(109050)
- 社会科(103459)
- 社会科学(103433)
- 基金项目(92249)
- 省(90179)
- 自然(85519)
- 自然科(83598)
- 自然科学(83577)
- 自然科学基金(82062)
- 教育(79370)
- 划(76192)
- 资助(72257)
- 编号(69660)
- 成果(54769)
- 部(52677)
- 重点(51689)
- 创(48942)
- 发(48535)
- 课题(46419)
- 教育部(45879)
- 创新(45696)
- 科研(45555)
- 大学(44937)
- 期刊
- 济(138535)
- 经济(138535)
- 研究(98847)
- 中国(58257)
- 学报(50235)
- 管理(49521)
- 财(47264)
- 科学(46733)
- 农(43238)
- 大学(39303)
- 学学(36987)
- 教育(33595)
- 融(33060)
- 金融(33060)
- 农业(30232)
- 技术(29408)
- 财经(24911)
- 经济研究(22406)
- 业经(22270)
- 经(21159)
- 问题(17861)
- 理论(17535)
- 图书(16462)
- 技术经济(16320)
- 实践(16097)
- 践(16097)
- 业(15471)
- 科技(15288)
- 商业(14610)
- 统计(14598)
共检索到475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蓉 曾海为
文章运用方差互换合约的思想,从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S&P500指数现货和期权的价格中提炼出无模型波动率风险溢酬,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香港股市和美国股市中的波动率风险的确被定价,且风险溢酬显著为负,说明两市投资者均体现出风险厌恶。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两个市场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存在差异。此外,香港和美国市场的波动率风险相关度很高,且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波动率风险 风险溢酬 无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鑫育 周海林 李心丹
波动率风险溢价包含了关于投资者风险厌恶的重要信息,它的估计是金融计量学文献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基于香港权证市场数据和GARCH扩散随机波动率(SV)模型,对香港证券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溢价进行了估计研究。采用香港恒生指数和指数权证数据,通过建立基于有效重要性抽样的极大似然(EIS-ML)方法联合估计了GARCH扩散模型的客观与风险中性测度,进而得到了香港证券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溢价。研究结果发现,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场投资者对波动率风险进行了定价,即存在波动率风险溢价,且波动率风险溢价在绝大多数情形下为正,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齐超 梁柱
本文利用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A股和H股的指数收益率数据,采用ARJI-Trend模型,识别中国A股与中国香港H股的波动结构成份:长期波动、短期波动和跳跃波动,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两个市场波动结构的差异及风险溢出成份。研究发现,两个市场存在高度持续性的长期波动,H股的短期波动和A股的跳跃波动在自身总波动中均占有较高比重,且两个市场间存在双向的短期波动溢出及A股对H股的单向长期波动溢出,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对异常事件的判断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长期波动 短期波动 跳跃波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顾锋娟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美国、香港和沪深股市之间的波动非对称性差异,探讨股市波动非对称性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投资者对好坏信息冲击的反应差异是导致股市波动非对称性特征的重要原因,而一些制度性的缺陷会加剧投资者对正负信息的反应差异,进而导致在不同市场不同行情阶段产生不同的波动非对称性特征。美国的市场趋于成熟,无论在牛市还是在熊市都呈现出传统的波动负向非对称性;中国大陆市场相对不成熟,在缺乏做空机制等制度作用下,牛市行情中呈现出波动正向非对称性;而中国香港市场的成熟度介于美国和中国大陆市场之间,因而在牛市行情中呈现不显著的负向非对称性。
关键词:
市场机制不完善 信息冲击 波动非对称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文伟 李湛 张裔
该文采用高频交易数据实证检测了我国沪深300指数期权与韩国KOSPI 200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和波动率风险溢酬,并通过z-test和F-test统计检验方法对其平均水平和分散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检验结果显示:(1)两地投资者皆为波动率风险厌恶型,股指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均值及标准差皆显著高于各自现货市场的已实现波动率,两地波动率风险溢酬皆显著为负;(2)沪深300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更高,沪深300指数期权的波动率风险溢酬显著高于KOSPI 200指数期权;(3)我国股指的现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相比于韩国双双表现出更高风险和更不理性,而且投资者的后市预判亦偏差较大,沪深300指数的隐含波动率和已实现波动率在平均水平和分散程度上都显著高于KOSPI 200指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文伟 李湛 张裔
该文采用高频交易数据实证检测了我国沪深300指数期权与韩国KOSPI 200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和波动率风险溢酬,并通过z-test和F-test统计检验方法对其平均水平和分散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检验结果显示:(1)两地投资者皆为波动率风险厌恶型,股指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均值及标准差皆显著高于各自现货市场的已实现波动率,两地波动率风险溢酬皆显著为负;(2)沪深300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更高,沪深300指数期权的波动率风险溢酬显著高于KOSPI 200指数期权;(3)我国股指的现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相比于韩国双双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祝金甫 李晶
2004年内地与香港开始实施一系列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随后,人民币离岸业务也在港逐步开展。在这一市场变革中,价格作为最敏感的信号,理应对两地经济金融关系的变化有所反映。本文从货币的价格——汇率入手,对人民币兑美元与港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进行适当调整后,研究人民币汇率与港币汇率间的相互关系,对CEPA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建立VAR模型,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CEPA实施后,人民币汇率与港币汇率表现出长期稳定关系,并且人民币与港币之间存在相互引导关系。这说明香港特区成立10年来两地经济关系逐步协同,尤其是最近4年多来CEPA框架下,两地贸易、...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苏生 胡明柱 李梓龙
本文采用上证50 ETF及其期权交易数据,运用SVCJ模型、MCMC及傅里叶变换等方法,从P测度及Q测度中提取波动率风险溢价,并分析了其时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SVCJ模型相较于SV模型及SVJ模型具有更好的市场拟合优度;傅里叶变换法能提高波动率风险溢价的估计效率;波动率风险溢价具有时变特征,在市场急剧动荡时期,波动率风险溢价基本为负,投资者厌恶波动风险,购买期权对冲波动风险的意愿较高;在市场非急剧动荡时期,波动率风险溢价基本为正,投资者偏好波动风险,购买期权对冲波动风险的意愿较低;市场收益率、波动率、换手率及投资者情绪对波动率风险溢价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乔桂明 原二军 王非易
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与DCC-MVGARCH模型的研究框架,分别从价格溢出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两个视角对境内人民币即期和远期市场,中国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市场和NDF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溢出方面,境内人民币即期市场与中国香港NDF市场占据了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主导地位,拥有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波动溢出方面,境内即期和远期市场较为显著地接受中国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波动影响;同时境内人民币市场同样存在一定的波动溢出效应。总体上看,境内人民币即远期市场的信息中心地位正逐渐显现,但人民币远期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仍有待完善。本文最后就完善境内多层次人民币外汇市场与推进中国香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小丽 王仁曾
深港通、沪港通的陆续开通将为两地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机遇,是互联互通机制的升级和金融合作的重大突破,也可望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因此,研究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前后沪深股市与香港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对分析两市的信息传递模式及风险传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沪港通和深港通实施前后沪深股市与港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波动存在较高的持续性,沪港通开通后波动持续性增强,深港通开通后波动持续性减弱,而恒生指数的波动持续性增强;沪港通开通前,沪深股市与香港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不显著;沪港通开通后,存在香港股市到内地股市的显著溢出效应,深港通开通后显著性减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开国
本文运用香港股票市场的数据,研究股票分拆与并股对股票的收益率波动性和交易活动性的影响,并调查收益率波动性的变化与股票的交易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试图用交易活动性的变化来解释收益率波动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股票的收益率波动性在股票分拆后增大,而在并股后减小。拆股后收益率波动性的增大是由小额交易的数目变化导致,而并股后收益率波动性的减小归因于总交易的数目变化。
关键词:
股票分拆 并股 收益率波动性 交易活动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华锋
本文利用中国香港证券市场数据实证研究了卖空交易机制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变动与市场流动性变动之间并没有长期协整关系,但在短期内卖空交易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从长期来看市场流动性变化是卖空交易额变化的原因。卖空交易额变化可以解释市场波动性的变化,卖空交易额增加,则市场波动性也将放大,即在一定程度上卖空交易机制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秩和检验显示:推出卖空机制后会显著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启用Up-Tick会显著降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反之反是;暂停"卖空价规则"对卖空交易额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升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
关键词:
卖空交易 流动性 波动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通 刘杨
鲁棒跳跃的波动率估计是波动率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首先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检验鲁棒跳跃波动率估计量MedRV的有效性以及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MedRV能够有效鲁棒跳跃行为,得到有效波动率(EV)的估计量,同时相对于双幂次变差(BV)有更好的预测准确性。然后基于MedRV估计量构造了市场一般性风险测度,并对中国证券市场一般性风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edRV估计量所得到的MedRV-VaR指标可以有效摒除极端市场风险因子,得到市场一般性风险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怀朋
1 997年以来 ,香港股票市场经历了下跌与复苏过程 ,其间出现了多次大幅度的波动。本文根据恒生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 ,对香港股票市场波动的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日常的波动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第一 ,恒生指数十日平均值的趋势线可以较好地反映股票市场的主要趋势。从 1 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的三年半时间里 ,香港股票市场总体上经历了一个V字型的下跌与复苏过程 ,其中 ,有 1 0个主要趋势和 6个次要趋势。第二 ,香港股票市场的每日波动幅度遵从正态分布 ,上升或下跌波动幅度越小 ,发生的天数越多。上升或下跌幅度分布是对称的 ,每日波动幅度落在下跌 30 0点和上升...
关键词:
香港 股票市场 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