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
- 2023(1670)
- 2022(1363)
- 2021(1193)
- 2020(984)
- 2019(2276)
- 2018(2272)
- 2017(4324)
- 2016(2292)
- 2015(2505)
- 2014(2412)
- 2013(2411)
- 2012(2203)
- 2011(2038)
- 2010(1948)
- 2009(1767)
- 2008(1684)
- 2007(1365)
- 2006(1173)
- 2005(1133)
- 学科
- 济(11135)
- 经济(11130)
- 管理(5802)
- 方法(4835)
- 数学(4603)
- 业(4597)
- 数学方法(4570)
- 企(3550)
- 企业(3550)
- 地方(3347)
- 农(2598)
- 中国(2504)
- 贸(2114)
- 贸易(2112)
- 易(2049)
- 地方经济(2037)
- 融(1998)
- 金融(1998)
- 环境(1839)
- 银(1651)
- 银行(1650)
- 行(1607)
- 学(1604)
- 业经(1566)
- 财(1557)
- 农业(1431)
- 市场(1307)
- 制(1246)
- 发(1239)
- 划(1205)
- 机构
- 大学(29587)
- 学院(29420)
- 济(13182)
- 经济(12964)
- 管理(11191)
- 研究(10749)
- 理学(9754)
- 理学院(9634)
- 管理学(9433)
- 管理学院(9375)
- 中国(8691)
- 科学(6383)
- 京(5946)
- 财(5790)
- 所(5352)
- 中心(5098)
- 研究所(4857)
- 农(4659)
- 财经(4588)
- 业大(4312)
- 经济学(4251)
- 经(4229)
- 江(4157)
- 院(3992)
- 经济学院(3863)
- 北京(3700)
- 范(3699)
- 农业(3690)
- 师范(3654)
- 财经大学(3509)
共检索到45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宏
在2015年12月的巴黎,世界见证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诞生。在这一协定中,世界各国庄严承诺,要大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21世纪之内将全球气温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基准线内。但是《巴黎协定》雄心勃勃的承诺并没有一套具体的实施细则来落实。一转眼,三年过去了。2018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开幕,
关键词:
联合国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璗
持续了12天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6年11月19日在摩洛哥南部城市、素有"上帝故乡"之称的马拉喀什闭幕。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不同于往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此次大会既是联合国一年一度的常规气候大会,同时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因此,此次气候大会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其确定了继《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第二份具有法律约束力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璗
持续了12天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6年11月19日在摩洛哥南部城市、素有"上帝故乡"之称的马拉喀什闭幕。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不同于往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此次大会既是联合国一年一度的常规气候大会,同时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因此,此次气候大会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其确定了继《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第二份具有法律约束力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齐晓凡
国内企业海外电力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16年11月1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作为国际法律文本,将约束和引导各缔约方的政府行为,这对海外电力投资企业将带来机会与挑战。
关键词:
巴黎协定 海外电力投资 绿色项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齐晓凡
国内企业海外电力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16年11月1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作为国际法律文本,将约束和引导各缔约方的政府行为,这对海外电力投资企业将带来机会与挑战。
关键词:
巴黎协定 海外电力投资 绿色项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潇 孙悦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入新阶段,并确立了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协定聚焦了基本原则、三项长期目标、"自主贡献+盘点"以及法律约束力等主要问题,充分体现全球治理模式中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三大特征。东北亚是东亚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同时也面临严峻大气问题,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东北亚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各有侧重,并将按照协定的要求,通过确立基本原则及共同目标、构建区域合作治理的多元主体、完善合作治理机制、开拓合作渠道,促进区域大气治理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骥 陈济 钟洋
绿色气候基金(GCF)是实现全球气候治理、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资金工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由2010年坎昆会议决定建立的GCF是《公约》下资金机制的两个运营实体之一,也正是发达国家履行《公约》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窗口。GCF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二十国集团(G20)的认同。今年第二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公报在谈及气候资金问题时着重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法渊源,它建立了集权治理模式,其“自上而下”的减排规则形塑了气候治理国际公权力的雏形。而《巴黎协定》却打破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治理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分权治理模式。各缔约国需要自主推动气候多边进程,但由于受到公共卫生危机及俄乌冲突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规则体系依托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法治分殊制衡。减排规则变迁加剧了各缔约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面的分歧,为体现国家自主性与规则协同性共存的互动效果,中国应当积极应对“气候保护主义”倾向,在参与全球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力争主导制定全球碳市场多边合作的国际规则。加快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其他沿线国家气候合作的法律方案,体现发展中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担当,共建应对气候变化的人类与自然之生命共同体。
关键词:
气候多边进程 减排规则 气候谈判 碳中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少甫
全球气候变暖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已成为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问题。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诞生,到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国际社会围绕着应对气候变暖作出了坚苦卓绝的努力,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困局的决心。尽管《巴黎协定》的通过标志着人类应对全球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睿
世界碳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将深刻改变未来碳市场的国际格局。世界碳市场的新变化,包括全球碳减排责任发生变化、国际碳减排目标及治理方式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碳市场的角色转变等,都反映了《巴黎协定》框架下世界碳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世界碳市场的变化为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包括碳减排压力增加、争夺世界碳市场话语权竞争压力增大、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等。中国要积极应对世界碳市场的变化,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展开碳市场国际交流合作、同《巴黎协定》缔约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威胁。
关键词:
《巴黎协定》 世界碳市场 中国应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姬
2017年3月28日,特朗普在美国环保局签署了一份名为"能源独立"的行政令,这份行政命令最重要的内容是要求"暂缓、修改或废除"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清洁电力计划》是奥巴马政府环境能源政策、气候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政府履行《巴黎协定》的重要基础。如今,这位个性鲜明、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新总统,试图改变美国的能源政策及气候政策。众所周知,特朗普一直以"反气候变化、振兴传统能源"著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姬
2017年3月28日,特朗普在美国环保局签署了一份名为"能源独立"的行政令,这份行政命令最重要的内容是要求"暂缓、修改或废除"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清洁电力计划》是奥巴马政府环境能源政策、气候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政府履行《巴黎协定》的重要基础。如今,这位个性鲜明、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新总统,试图改变美国的能源政策及气候政策。众所周知,特朗普一直以"反气候变化、振兴传统能源"著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睿
世界碳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将深刻改变未来碳市场的国际格局。世界碳市场的新变化,包括全球碳减排责任发生变化、国际碳减排目标及治理方式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碳市场的角色转变等,都反映了《巴黎协定》框架下世界碳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世界碳市场的变化为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包括碳减排压力增加、争夺世界碳市场话语权竞争压力增大、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等。中国要积极应对世界碳市场的变化,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展开碳市场国际交流合作、同《巴黎协定》缔约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威胁。
关键词:
《巴黎协定》 世界碳市场 中国应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帅
作为《巴黎协定》能力建设条款实施的现实基础,前《巴黎协定》时期的能力建设行动将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欧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集团的能力建设行动迫使"77国集团+中国"加大能力建设的"自助"比例,其或将倒逼《公约》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CBDR)原则的重构,对气候资金规则和气候技术规则的适用构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对此,在前《巴黎协定》时期,中国应明确坚守CBDR原则之立场,建设性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逐步完善国内能力建设的顶层机制设计,并分阶段重构中国能力建设的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