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7)
- 2023(11859)
- 2022(9669)
- 2021(8804)
- 2020(7830)
- 2019(18214)
- 2018(18215)
- 2017(35750)
- 2016(19484)
- 2015(22105)
- 2014(22106)
- 2013(22048)
- 2012(20117)
- 2011(17970)
- 2010(18472)
- 2009(17642)
- 2008(17859)
- 2007(16324)
- 2006(14022)
- 2005(12828)
- 学科
- 济(90595)
- 经济(90500)
- 业(86493)
- 企(79054)
- 企业(79054)
- 管理(71681)
- 方法(45008)
- 数学(36544)
- 数学方法(35955)
- 业经(28869)
- 财(28014)
- 农(27934)
- 务(21461)
- 财务(21418)
- 财务管理(21388)
- 企业财务(20202)
- 农业(19747)
- 中国(19236)
- 技术(18327)
- 理论(17157)
- 制(16818)
- 和(16442)
- 策(15324)
- 贸(15272)
- 贸易(15264)
- 划(15182)
- 易(14809)
- 地方(14187)
- 学(13566)
- 经营(12767)
- 机构
- 学院(290346)
- 大学(283673)
- 济(120866)
- 经济(118523)
- 管理(118290)
- 理学(101974)
- 理学院(101006)
- 管理学(99182)
- 管理学院(98670)
- 研究(88261)
- 中国(69802)
- 京(59032)
- 财(55650)
- 科学(54144)
- 农(51433)
- 所(45238)
- 江(44865)
- 财经(44335)
- 业大(43842)
- 中心(41412)
- 农业(40825)
- 研究所(40760)
- 经(40053)
- 北京(36883)
- 经济学(36050)
- 州(35363)
- 范(33316)
- 师范(32976)
- 经济学院(32789)
- 商学(32479)
- 基金
- 项目(186920)
- 科学(147949)
- 研究(135966)
- 基金(135488)
- 家(117048)
- 国家(116013)
- 科学基金(101356)
- 社会(85711)
- 社会科(81292)
- 社会科学(81264)
- 省(75861)
- 基金项目(71387)
- 自然(66780)
- 自然科(65319)
- 自然科学(65303)
- 自然科学基金(64172)
- 教育(63351)
- 划(61952)
- 资助(56502)
- 编号(55886)
- 成果(43605)
- 创(41880)
- 重点(41867)
- 部(41064)
- 业(40540)
- 发(40034)
- 创新(38356)
- 课题(37847)
- 科研(36093)
- 教育部(35223)
- 期刊
- 济(134535)
- 经济(134535)
- 研究(78998)
- 中国(53117)
- 财(47853)
- 农(47563)
- 管理(47423)
- 学报(41244)
- 科学(39681)
- 农业(32447)
- 大学(31645)
- 学学(30171)
- 技术(29915)
- 教育(26918)
- 业经(24609)
- 融(24166)
- 金融(24166)
- 财经(22326)
- 经济研究(20955)
- 业(20386)
- 经(19239)
- 技术经济(18237)
- 问题(17746)
- 统计(16410)
- 策(15512)
- 财会(15131)
- 商业(14897)
- 现代(14090)
- 决策(13695)
- 版(13528)
共检索到423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明天
中国企业不重视制造,从电脑企业就能说明这一点。还是从电脑产业说开去。如果说联想是一个失去制造根基的"浮萍式"企业,那么"四通"和"巨人"这两个曾经在IT业名噪一时的企业,就是"泡沫型"企业。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做制造,让"巨人梦"成为一枕黄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明天
营销压倒一切中国企业对营销的迷恋远远大于对制造和科技的热情,终端致胜的理论最受热捧,对产品制造和科技的投入远远少于对广告等营销的投入。因为中国市场巨大,本土企业以民族品牌为感召力往往能赢得更多市场,这是中国企业的优势。但是当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俊
商誉泡沫是国有企业监管和审计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商誉泡沫问题,基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分析了国有企业商誉的基本情况,并从商誉存量规模的潜在风险、商誉金额虚高、商誉减值准备延迟计提,以及商誉减值“财务洗澡”调节利润等方面剖析了商誉泡沫问题存在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从并购标的资产评估、商誉会计处理方式、商誉会计政策稳定性、外部监督不到位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从审计角度提出了防范化解商誉泡沫问题风险的对策建议:推动进一步稳定和优化商誉会计政策;推动加强对国有企业高溢价并购行为的监管;推动商誉管理过程中企业、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各司其职;在国有企业审计中高度关注虚高商誉和商誉大幅减值等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审计 商誉泡沫 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涛 徐文学
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随着财务报告信息在市场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成果,不惜一切手法操纵利润,甚至采用欺诈手段不合法地调整企业的利润,形成了泡沫利润,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本文针对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利润浮夸现象,就企业泡沫利润的形成原因、手段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识别泡沫利润的手段提出了初浅的看法,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泡沫利润 上市公司 会计报表 识别方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继国 赵息
本文在对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价格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房地产投机泡沫检验模型对北京市各年度房地产泡沫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9年北京市房地产发展中基本都存在一定的投机泡沫。其中2000年后泡沫化有所减轻,2005年后泡沫化又开始加重,2007后房地产价格上涨加速,泡沫化剧烈。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投机泡沫 泡沫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正新
理性泡沫理论假说认为,金融资产的实际价格除了反映其市场基要价格之外,还包含着理性泡沫在内。但经济生活中,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非合理性金融泡沫往往成为常态。信息缺陷,投机者的非理性冲动、短视行为和预期粘性等是金融资产非合理性泡沫的重要成因。金融泡沫可以用金融相关比率和市盈率比率等指标测度。
关键词:
金融泡沫 理性泡沫 非理性泡沫 测度指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雪平 王小平
以2007~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讨房地产泡沫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房地产泡沫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房地产泡沫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是资本再配置效应;房地产泡沫对非高新技术、民营、研发人员占比低、非房地产直接关联行业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随着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房地产泡沫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逐渐变弱。以上结论可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稳健发展房地产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格 肖明 毛斯丽
以2007—2017年间公告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并购交易的市场泡沫特征对并购方并购后3年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平均而言,泡沫期外并购的绩效在统计上显著优于泡沫期内并购的绩效,泡沫期外的并购相对理性;第二,平均而言,泡沫后期并购的绩效在统计上显著优于泡沫前期并购的绩效,在泡沫即将破裂时,并购决策的理性程度提高,从而有利于提升并购的绩效;第三,平均而言,泡沫前期使用现金支付的交易有更好的市场绩效,即支付方式影响泡沫前期所作交易的长期市场绩效。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并购实践提供指导,特别是为企业并购市场时机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
并购 并购绩效 市场泡沫 交易的泡沫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陈志芳 康洁
本文以我国"双轮驱动"战略为研究背景,在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价值进行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泡沫及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集中度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经验证据。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不仅会引发并购重组公司的股价泡沫,而且对证券市场综合指数也存在相应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当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集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改革牛市将会演化成整体的泡沫经济。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广秀
本文以2012—2020年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商誉泡沫对审计师决策的作用机制及影响路径,进一步探究运营效率对商誉泡沫与审计师决策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商誉泡沫越高,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且审计费用越高;运营效率越高,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且审计费用越低;运营效率能显著削弱商誉泡沫导致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和对审计费用的提高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念林
过度金融化市场引致的资产泡沫拉升型通胀,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前在美国等国家出现持续通胀的重要原因。美国在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过度金融化引致的资产泡沫拉升型通胀,对传统经济学经典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效能已产生明显冲击。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治理源于虚拟经济层面的通胀,宜与有效金融监管相结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善华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房地产业是否出现泡沫,房地产泡沫是否引发金融泡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剖析了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的主要机理,同时从金融泡沫的角度出发,通过条件假设,简化推导出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借贷市场失衡的房地产泡沫率临界值,进而以现实泡沫率与泡沫率临界值的比较分析,判定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的可能性,并针对其中最具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的措施。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泡沫经济 金融泡沫 泡沫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大量剩余资本引发泡沫,宏观政策失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土地神话",投机之风席卷列岛,政治体制不健全;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对我国的启示有: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实施泡沫经济风险教育,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日本 泡沫经济 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轩
国内学者对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及其崩溃问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实际上,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往往伴随着房地产价格高涨甚至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未必导致泡沫经济,也不必然发生崩溃,而是可能通过有效释放或挤出加以消融。日本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房地产泡沫,源于没有刚性需求的房地产炒作,其最终"崩溃"并不是泡沫爆裂后房地产价格的断崖式下跌,而是在日本政府直接干预下的逐渐挤出,并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缓慢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凌 贾生华
房地产市场价格周期波动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局部市场是否有泡沫出现研究者们还没有统一的判断方法,基于理性预期假设的泡沫检验是主流经济学的常用方法。本文对几种常用的理性泡沫检验方法,包括方差上限检验,West设定检验,单根和协整检验,RALS单根和协整检验,体制转换检验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作为房地产泡沫检验手段的可行性和局限。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理性泡沫 泡沫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