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6)
- 2023(15572)
- 2022(13873)
- 2021(13071)
- 2020(11196)
- 2019(25689)
- 2018(25685)
- 2017(50037)
- 2016(27473)
- 2015(31107)
- 2014(31050)
- 2013(30678)
- 2012(28220)
- 2011(25322)
- 2010(25252)
- 2009(23726)
- 2008(23220)
- 2007(20512)
- 2006(17417)
- 2005(15253)
- 学科
- 济(106220)
- 经济(106104)
- 管理(77177)
- 业(76078)
- 企(61926)
- 企业(61926)
- 方法(53434)
- 数学(46688)
- 数学方法(46174)
- 农(28844)
- 中国(28404)
- 财(28312)
- 学(23369)
- 业经(22928)
- 地方(20774)
- 贸(20351)
- 贸易(20344)
- 制(19919)
- 易(19753)
- 农业(18969)
- 务(18632)
- 财务(18552)
- 理论(18508)
- 财务管理(18506)
- 银(17746)
- 银行(17688)
- 企业财务(17475)
- 和(17004)
- 行(16687)
- 融(16515)
- 机构
- 大学(387726)
- 学院(387339)
- 管理(153449)
- 济(149938)
- 经济(146537)
- 理学(133073)
- 理学院(131622)
- 管理学(129218)
- 管理学院(128544)
- 研究(124525)
- 中国(94684)
- 京(81566)
- 科学(80080)
- 财(70161)
- 农(65699)
- 所(63273)
- 业大(60398)
- 研究所(57944)
- 中心(57648)
- 财经(56719)
- 江(55870)
- 农业(52075)
- 经(51454)
- 北京(51212)
- 范(50328)
- 师范(49830)
- 州(45667)
- 经济学(44841)
- 院(44793)
- 财经大学(42266)
- 基金
- 项目(265337)
- 科学(206795)
- 研究(192633)
- 基金(190739)
- 家(165968)
- 国家(164588)
- 科学基金(140610)
- 社会(118740)
- 社会科(112268)
- 社会科学(112239)
- 省(105061)
- 基金项目(101915)
- 自然(92965)
- 自然科(90760)
- 自然科学(90732)
- 教育(89267)
- 自然科学基金(89075)
- 划(88262)
- 编号(80279)
- 资助(78981)
- 成果(64651)
- 重点(59217)
- 部(58230)
- 发(55847)
- 创(55090)
- 课题(54551)
- 科研(51471)
- 创新(51371)
- 教育部(49699)
- 大学(49610)
- 期刊
- 济(159512)
- 经济(159512)
- 研究(110512)
- 中国(68816)
- 学报(63420)
- 农(59069)
- 科学(56739)
- 财(53542)
- 管理(52100)
- 大学(46902)
- 学学(44265)
- 教育(41670)
- 农业(40689)
- 融(34523)
- 金融(34523)
- 技术(33005)
- 业经(27450)
- 财经(26676)
- 经济研究(25558)
- 经(22635)
- 业(21015)
- 问题(20868)
- 图书(19699)
- 理论(19389)
- 技术经济(18986)
- 版(18565)
- 科技(18349)
- 实践(17936)
- 践(17936)
- 商业(17813)
共检索到549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谭琳 丁冰清
立足泡沫分析视角,研究了金融产品的抗风险能力,选择了能代表某类金融市场的指数型基金,引入了金融物理学中的LPPL模型,进而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指数型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进行了分析,对金融产品抗风险能力以及金融市场泡沫的相关性与内涵性进行了解释。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无论是市场指数还是指数基金均存在新一轮泡沫破灭的可能;相比市场指数,指数型基金呈现更加多样的泡沫形式,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从泡沫破灭缓冲期对比来看,我国指数型基金抗风险能力优于市场指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谭琳 丁冰清
立足泡沫分析视角,研究了金融产品的抗风险能力,选择了能代表某类金融市场的指数型基金,引入了金融物理学中的LPPL模型,进而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指数型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进行了分析,对金融产品抗风险能力以及金融市场泡沫的相关性与内涵性进行了解释。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无论是市场指数还是指数基金均存在新一轮泡沫破灭的可能;相比市场指数,指数型基金呈现更加多样的泡沫形式,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从泡沫破灭缓冲期对比来看,我国指数型基金抗风险能力优于市场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丹
文章通过研究GDP缺口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其具有和金融市场回报序列相同的统计特性,因此将金融风险度量技术——VaR技术扩展用以度量GDP风险值。由于房价泡沫会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通过度量GDP风险值发现在房价泡沫影响下,4到8季度后的风险值会被低估,12季度后恢复正常;而泡沫一旦破裂,造成的GDP风险和成本是巨大的,并且会引发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因此,宏观政策制定者尤其是央行要考虑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采取积极的政策响应,适当的采取金融约束来抑制泡沫的膨胀从而减少宏观经济风险。本研究立足中国市场特点,给出确定性建议,认为控制泡沫至关重要的在于前期融资、供需双方调节和整体市场的平稳。
关键词:
GDP缺口 VaR 房价泡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峰
本文量化了理性投机和从众投机行为,利用上海市月度与年度数据构建了参数模型与变参数模型,并引入了住宅供给未转化率指标的预警准则。研究显示上海住宅市场存在不同类型的投机泡沫;理性投机对房价影响效应更大,尤其2005—2007年影响力呈上升趋势;而警情分析显示,上海住宅市场2002年就存在警情,2005年后警情趋向严重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宁
随着最近一段时间某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回暖甚至转为疯狂,关于房地产以及相关投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利用房地产行业发展推动中国经济下一阶段转型和发展的讨论又一次成为金融行业乃至全国居民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经历了过去十年的房地产牛市之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不但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收益非常诱人,而且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子贤 徐培文
本文运用金融危机理论的道德风险模型,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传导。由于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金融机构过度投资,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和破灭,最终爆发金融危机。面对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中国应当合理地配置和运用外汇储备,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乐 赵领娣
本文运用X-12季节性调整方法识别影响上海有色金属价格指数SMMI的非常规因素,进而提出有色金属价格泡沫假设,构建有色金属价格泡沫理论模型,使用SADF和GSADF泡沫检验方法进行铜、锌、铅、铝四种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泡沫与投机风险存在性检验和时点估计。结果表明:SMMI明显受到非常规因素的干扰;铜、锌、铅、铝四种有色金属期货都存在价格投机泡沫,但持续时间和出现频率存在差异,期铜价格投机泡沫持续时间最长,而期铝价格投机泡沫产生次数最多;非常规因素影响下的投机势力与非合理预期是引发价格泡沫的重要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施小蓉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金融资金的过度支持使得房地产业产生了一定的泡沫。本文通过实证和有关指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风险情况以及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性,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抑制房地产泡沫,规避金融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金融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昭翔 陈立文
国内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多借鉴国外模型,有其自身缺陷。本文从金融支持过度、投机行为方面分析房地产泡沫生成原因,明确房地产发展景气指数与房地产泡沫指数的区别,选择直接影响房地产价格、规模的指标,并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统一计算标准。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构建房地产泡沫指数模型,并结合单指标空置率,加强对空置房屋市场的监测了解,完善房地产泡沫测度的监测体系。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不同线级城市数据的对比分析,确定不同线级城市房地产泡沫2002-2016年间的指数情况,得出2013-2016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泡沫异常区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杨斯尧 巩冰
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继2023年上涨43%以后,2024年上半年继续上涨超18%,主要由七大科技公司领涨。2024年4月以后,科技股和非科技股走势出现分叉,科技股继续上扬,非科技股开始下跌,说明市场对科技企业和非科技企业的预期开始分化,市场开始出现纳斯达克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Dalio Ray,2024;Goldman Sachs,2024;朱民等,2024)。加强对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特别是对国际股票市场资产泡沫风险的监测与预警,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由此,本文对纳斯达克股市可能存在的泡沫和风险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运用GSADF检验对1974—2024年纳斯达克指数资产泡沫水平进行测度,发现纳斯达克指数的确在2020年以来出现了较大的资产泡沫,GSADF值达到1.21,高于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但低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为进一步探究泡沫的成因,本文将经济基本面与资产定价方程相结合,构建DSGE-AP模型发现,股票收益冲击带来的市场异常情绪、GPT技术进步和缺乏实体经济大规模运用形成的不可持续的技术炒作,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带来的信贷扩张是纳斯达克股市资产泡沫形成的三个主要驱动因素。目前,三大因素都处于显著性敏感阶段。2020年以来纳斯达克股市资产泡沫是否产生大幅调整风险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改变的时点、技术进步能否跟上泡沫扩张的速度,以及非科技企业能否大规模投资和运用GPT技术推动实体经济增长避免美国经济衰退。唯有当科技创新的速度能够与市场期望的热度保持同步时,美国经济能够“软着陆”和流动性仍然宽松才能有效避免本轮资产泡沫大幅调整风险。本文的研究补充了与科技资产泡沫的形成、扩张与破裂机制相关的现有文献,为与金融市场相关的宏观理论建模提供了拓展性研究框架,为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如何防范风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璐 徐明昌
本文对"首付贷"的基本概念、操作模式和风险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剖析了"首付贷"引致金融风险的历史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管部门必须对"首付贷"这类场外高杠杆配资行为高度重视、严厉打击,防范这类模式向全国复制,并防止各种"首付贷"变种瞒天过海等建议。
关键词:
首付贷 加杠杆 助泡沫 风险研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曹洁 侯美娟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其他国家深陷石油经济危机之时,依靠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日本经济稳健增长。西方五国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联合要求日元升值,1985年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成为上世纪日本经济泡沫的导火索。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同样不能幸免。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对外依赖性,现在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升高。因此,研究资产泡沫的形成原理,借鉴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总结出防范我国资产泡沫风险的相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资产泡沫 理性预期 泡沫经济 风险防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春艳 孟雨薇 王晓靖
基于泡沫理论,完善了原有的泡沫系数模型,用实际股市指数的变化率与理论股市指数的变化率之比作为新的泡沫系数,实现了对我国股市风险的更精准测度。
关键词:
金融风险 股市风险 金融泡沫 泡沫理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国际司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资产价格及通胀上涨过快压力普遍加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在率先恢复强劲增长的同时,受国内外因素影响,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水平呈现出新一轮快速上升态势,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有关国家陆续采取相关政策手段加以应对。梳理和比较近年来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通胀形势、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