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1)
- 2023(10686)
- 2022(9552)
- 2021(9044)
- 2020(7718)
- 2019(17903)
- 2018(17811)
- 2017(34324)
- 2016(19183)
- 2015(21585)
- 2014(21404)
- 2013(21321)
- 2012(19601)
- 2011(17693)
- 2010(17386)
- 2009(15795)
- 2008(15225)
- 2007(13240)
- 2006(11485)
- 2005(10012)
- 学科
- 济(71873)
- 经济(71788)
- 管理(52268)
- 业(49555)
- 企(41457)
- 企业(41457)
- 方法(35242)
- 数学(30411)
- 数学方法(30060)
- 农(18774)
- 学(18507)
- 中国(18247)
- 财(17820)
- 业经(15619)
- 地方(14765)
- 农业(12648)
- 贸(12582)
- 贸易(12577)
- 理论(12539)
- 易(12191)
- 和(12179)
- 制(12013)
- 务(11549)
- 财务(11489)
- 财务管理(11469)
- 技术(11337)
- 环境(11185)
- 企业财务(10892)
- 教育(10297)
- 银(10055)
- 机构
- 大学(269167)
- 学院(266114)
- 管理(105105)
- 济(99001)
- 经济(96635)
- 研究(93047)
- 理学(91647)
- 理学院(90578)
- 管理学(88839)
- 管理学院(88402)
- 中国(66242)
- 科学(62713)
- 京(58562)
- 农(51203)
- 所(48831)
- 业大(45826)
- 研究所(45146)
- 财(43419)
- 中心(41465)
- 农业(40864)
- 江(38354)
- 北京(37003)
- 财经(35319)
- 范(35233)
- 师范(34762)
- 院(34023)
- 经(32183)
- 州(31335)
- 技术(30083)
- 经济学(28361)
- 基金
- 项目(190674)
- 科学(147262)
- 基金(136697)
- 研究(134003)
- 家(122014)
- 国家(121007)
- 科学基金(101715)
- 社会(80686)
- 社会科(76189)
- 社会科学(76165)
- 省(75610)
- 基金项目(73319)
- 自然(69729)
- 自然科(68063)
- 自然科学(68043)
- 自然科学基金(66818)
- 划(64463)
- 教育(61168)
- 资助(57246)
- 编号(54297)
- 成果(43872)
- 重点(43133)
- 部(41167)
- 发(40319)
- 创(39424)
- 课题(37999)
- 科研(37460)
- 计划(37328)
- 创新(36769)
- 大学(34793)
共检索到379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耀国 竺肇华 林镜中 曾宗泽
1983年至1985年在四川省资中县林场对泡桐属9个种的16个苗期性状进行了观测,并通过两两性状的相关分析和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13个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相关性;各种间、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和重复力的差异显著。与苗高相关紧密的主要因子有节数、地径、维管束痕长、叶痕宽、叶宽和叶柄夹角;影响地径的主导因子为维管束痕宽、叶长和苗高。
关键词:
泡桐属,苗期性状,相关,重复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世绩 赵丹宁 熊耀国
通过对7个泡桐无性系苗期昼夜生长节律的研究,发现影响泡桐茎伸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与中期是气温和相对湿度,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影响叶面积增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是相对湿度、气温和光照,中、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叶面积增长速率、茎伸长速率在昼夜间呈双峰分布,高峰随生长时期而变化,主要分布在18:00-24:00和12:00-18:00时间区段内。不同无性系有不同的叶面积增长速率、茎伸长速率的变化类型。
关键词:
泡桐 无性系 生长节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杨绍彬 丛培生 李宗然
对位于河南省通许县试验点的 16个泡桐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的基础上 ,研究分析其苗期生长规律及生长参数。结果表明 ,泡桐苗期年生长符合 S型生长曲线 ,16个无性系 185株苗木年生长进程平均为 :地径生长速生始期为 6月 12日 ,此时生长速度为 0 .0 33cm· d-1,生长量达 1.0 8cm;7月 16日达到全年最大生长速度 ( 0 .0 4 9cm· d-1) ,此时生长量达 2 .57cm,8月 2 0日生长量达到 4 .0 5cm。速生期 6月 12日至 8月 2 0日 ,持续 69d。全年生长量 5.13cm。苗高速生始期晚于地径 ,为 7月 8日 ,此时生长速度为 0 .0...
关键词:
泡桐 苗木 年生长参数 S型曲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丹宁 熊耀国 宋露露 李峰 徐刚
用Logistic曲线模拟泡桐19个无性系苗期的年生长动态,估测了它们日生长速率的最大点和速生期的两个拐点及长度。用正交多项式逼近无性系的增长曲线,对组成曲线的回归系数β_0、β_1和β_2进行了多元方差检验,差异显著。泡桐无性系年生长进程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露露 熊耀国 赵丹宁
在山东兖州进行的白花泡桐苗期试验表明:(1)不同种源的白花泡桐苗高和地径差异显著,地点对苗高的影响大于对地径的影响;(2)温度是白花泡桐生长的主控因子,其中低温对生长的影响最大;(3)对35°N的栽培北界,较为适宜的白花泡桐是来自湖北薪春和河南罗山的种源。
关键词:
白花泡桐,种源选择,苗期试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段伟 王保平 乔杰 周海江 王群
为研究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优化楸叶泡桐苗期培育方式,以1年生楸叶泡桐组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水肥处理方式:田间持水量≥80%且复合肥100 g/30 d(T1),复合肥100 g/30 d (T2),田间持水量≥80%(T3),对照(不施肥、不灌溉,CK),并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楸叶泡桐苗期主要生长性状和不同器官的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处理下,楸叶泡桐胸径、苗高及各器官的生物量均呈现出T1> T3> T2> CK,且T1处理下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说明适宜的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T3处理楸叶泡桐苗期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大于T2处理,表明与肥料相比,水分对楸叶泡桐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更大。楸叶泡桐苗期各生长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根系提供的水肥是楸叶泡桐苗期生长的关键条件,可为楸叶泡桐苗期水肥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楸叶泡桐 水 肥 生物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银祥 姚小华 任华东 胡炜良 张建忠
从60 个樟树种源苗期试验中, 选取10 个有代表性的种源, 对苗期8 个性状进行观测, 并通过方差分析、两两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苗期各性状种源间差异显著; 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7 个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相关性; 与苗期总生物量相关最为紧密的主导因子是地径。表5参3
关键词:
樟树 实生苗 种源试验 生物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平 李宗然 乔杰 周海江
为确定泡桐修枝强度的适宜表示方法,对4年生泡桐枝叶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泡桐侧枝的长度(BL)与基径(BD)间具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随着泡桐侧枝BD的增大,其BL的增长幅度逐渐减小.②在侧枝干重(BDW)与其BD,BL,BD2BL间的回归关系中,以BDW与BD关系最为显著,因此BD适用于建立BDW的预测模型.③泡桐侧枝的叶柄干重(PDW)和叶片干重(LDW)的比值为常数0.1400,泡桐叶片单位干重的叶面积(LA)为常数122.91cm2·g-1.④LDW或LA与侧枝参数之间关系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泡桐侧枝LA与各侧枝参数间回归关系紧密的顺序为BDW与LA>BD2BL与LA>BD与L...
关键词:
泡桐,侧枝,叶面积,相关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茹广欣 朱秀红 李荣幸 王豁然 刘宁 周海江
泡桐丛枝病是影响泡桐生长的一种主要病害,种源试验表明在毛泡桐种源中,除甘肃平凉未见发病以外,其它 种源均有病害发生。江苏南京、湖北十堰、黄冈、陕西商县和辽宁大连5个种源发病较重,病情指数超过30%;白花 泡桐丛枝病发病率较低,自然分布区南部的种源很少见到丛枝病发生,分布区北部与毛泡桐分布区有重叠的种源, 丛枝病发病相对较重。毛泡桐起源靠西的种源发病较轻,随着经度的增加,丛枝病发病有增大趋势;白花泡桐发病 与种源经度无关,而与纬度相关明显,呈现出纬度越高,发病率越低,病情指数越小的趋势。泡桐品种间丛枝病发病 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明显,通过品种选择可以获得抗病优良品种。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金山 崔永兰 杨文萍
运用野外观察、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接干性状在无性系水平上存在着广泛和明显的遗传变异;2)8个自然接干性状(接干高、全干高、主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主干平均削度、通直度和丛枝病等级)属于高度变异型性状,其变异系数(CV)≥30,CV变幅为30.159~52.620;3)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其他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在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初步提出划分泡桐自然接干类型的"三分法"标准并证明了连续接干类型是最好的自然接干形式;5)除通直度性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其他...
关键词:
泡桐 自然接干性状 遗传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芳 赵凌 张亚东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周丽慧 姚姝 王才林
水稻低氮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对研究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及培养耐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缺氮是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利用一套以9311为遗传背景携带日本晴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对低氮胁迫下水稻苗期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定位到高氮和低氮下株高、主根长、根干质量、苗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及其相对性状的44个QTLs,其中2种氮水平下检测到28个QTLs,低氮与高氮相对性状检测到16个QTLs。检测到2个QTL热点区,聚集了不同氮水平及其相对性状的多个QTLs,通过搜索预测基因,发现这2个区域包含氮代谢的关键基因,说明极有可能是氮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控制了这些QTLs的表达。以上结果将为利用...
关键词:
水稻 低氮胁迫 根长 根干质量 QT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仁华 杨宗武 施季森 黄德龙 黄秀美
The first progeny test on 131 plus-tree progeny families of Fokienia hodginsii selected from Fujian Province and Hunan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Yong'an, Fujian. The average seedling height and seedling base diameter at one-year-old were 31.73*!cm and 4.05*!mm respective...
关键词:
福建柏 优树 苗期 遗传变异 生长节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梅 吴江 吴家胜 吴家森
采用盆栽试验,装风干土2.5kg·盆-1,研究了不同施磷水平对1年生杨桐Cleyera japonica苗木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及叶片含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磷(P2O5)量在0~0.500g·盆-1范围内,杨桐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磷量超过0.500g·盆-1后,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表现下降趋势。②杨桐苗木叶片全磷含量,在适量的供磷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含磷量最高出现在0.500g·盆-1,超过此值后,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③杨桐苗木各项生长指标与施磷量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综合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杨桐苗木施肥生长及生理效应可知,杨桐苗期最佳施磷量为0.44...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植物营养 杨桐 磷肥 施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楠 李芳东 马跃 叶金山
以"毛泡桐×白花泡桐"的优良无性系TF33和两个标准对照品种(白花泡桐C001与兰考泡桐C1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泡桐优良无性系干材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TF33、C001、C125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广泛和显著的变异;(2)3个生长性状(接干高、接干材积和主干材积)与3个干形性状(通直度、接干形数和主干平均削度)为高度变异性状(CV≥30%),CV变幅为33.10%53.19%;(3)接干因子是影响和决定性状杂种优势最终状况和总体表现的最重要因素;(4)通直度性状的遗传改良是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无性系干形遗传改良的关键和瓶颈;(5)多数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且不同的性...
关键词:
泡桐 优良无性系 TF33 杂种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世平 王福生 陈娇 余歆 余洪 罗国涛 胡洲 冯锦英 赵晓春 洪棋斌
【目的】优良的砧木能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目前我国柑橘生产上使用的砧木品系混杂,生长参差不齐,抗逆性差异明显,严重影响了苗木质量。通过对各种种质类型柑橘砧木的连续多年评价,分析不同遗传种质砧木的种子和苗期特征,鉴定影响砧木苗木质量的关键性状,建立规范柑橘砧木的评价标准,为筛选优良砧木单系提供指导。【方法】以104份柑橘砧木种质为材料,连续5年评价单果种子数、种子饱满度、千粒重和胚型等种子性状及播种后的出苗率、黄化率、立枯率、株高和茎粗等苗期性状,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以及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系数分析。利用保守的直系同源序列(conserved ortholog sequences,COS)分子标记技术评价部分不同胚型砧木种质幼苗遗传背景的一致性,分析部分种质中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片段插入与胚型的关联性。【结果】(1)枳、枳杂种和香橙的果实为多核和较多核,种子为混胚和多胚,种子饱满,大部分材料的种子千粒重为200 g以上;而宽皮柑橘为少核、较多核和多核,多胚,种子中等饱满,约一半种质的种子千粒重为100 g以下。(2)在苗期特性方面,香橙出苗率最高,黄化率较低,其幼苗对立枯病比较敏感;枳及其杂种的出苗率较高,黄化率也较高,但耐立枯病;宽皮柑橘的出苗率则较低,幼苗发生黄化和立枯的比例也比较低。比较播种后10个月内的幼苗生长势,枳的生长势最强,其次是枳杂种和香橙,而宽皮柑橘的生长势最弱。(3)对种子和苗期性状指标的相互关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黄化率和立枯率外,单果种子数、千粒重、饱满度、单胚比例、多胚比例、胚型、出苗率、幼苗株高和茎粗等指标之间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相关性,且不同指标对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有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够清楚地区分枳、枳杂种、香橙、宽皮柑橘及其他砧木的种质类型。除黄化率外,种子性状和苗期表现的指标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说明这些性状较为稳定。(4)COS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单胚宽皮柑橘幼苗的变异程度比单胚枳及其他多胚或混胚类型种质的变异程度高;在单胚的柚和宽皮柑橘等种质中没有MITE片段的插入,而在多胚的香橙、宽皮柑橘、枳杂种等种质中有插入,但是在枳种质中无论是单胚还是多胚均没有检测到MITE片段的插入。【结论】柑橘砧木种子性状和幼苗性状指标之间高度相关,通常种子性状优异的砧木种质,其幼苗质量也较好。枳的种子和幼苗(播种后10个月)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枳杂种和香橙,宽皮柑橘的种子和苗期综合性状最差。
关键词:
柑橘砧木 种子性状 胚型 出苗率 一致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