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4)
2023(12619)
2022(11186)
2021(10549)
2020(8921)
2019(20659)
2018(20451)
2017(39549)
2016(21769)
2015(24268)
2014(24366)
2013(24169)
2012(22117)
2011(20073)
2010(19838)
2009(18250)
2008(17709)
2007(15571)
2006(13517)
2005(11911)
作者
(65478)
(54333)
(53963)
(51339)
(34526)
(26216)
(24502)
(21344)
(20694)
(19472)
(18506)
(18450)
(17409)
(17188)
(17076)
(16740)
(16477)
(16232)
(15535)
(15529)
(13727)
(13294)
(13248)
(12505)
(12252)
(12164)
(12026)
(11844)
(11121)
(10889)
学科
(82528)
经济(82393)
管理(61518)
(58090)
(49092)
企业(49092)
方法(39680)
数学(34210)
数学方法(33784)
(21994)
(21738)
(21208)
中国(21165)
业经(17809)
(16893)
地方(15958)
理论(14496)
(14387)
贸易(14381)
农业(14029)
(13927)
(13574)
(13551)
财务(13509)
财务管理(13482)
技术(13279)
(12902)
企业财务(12878)
银行(12838)
(12546)
机构
大学(312405)
学院(307293)
管理(119206)
(115911)
经济(113255)
研究(107181)
理学(103944)
理学院(102680)
管理学(100663)
管理学院(100124)
中国(76884)
科学(70773)
(67234)
(57005)
(55626)
(53915)
研究所(51232)
业大(51221)
中心(47294)
农业(45308)
(44159)
财经(43376)
北京(42232)
(40744)
师范(40209)
(39536)
(39097)
(35999)
经济学(34356)
技术(32901)
基金
项目(217183)
科学(168884)
基金(157524)
研究(152340)
(140361)
国家(139242)
科学基金(117536)
社会(93949)
社会科(88740)
社会科学(88714)
(84614)
基金项目(83928)
自然(79834)
自然科(77940)
自然科学(77915)
自然科学基金(76543)
(72532)
教育(69596)
资助(65388)
编号(60542)
成果(49557)
重点(49043)
(47352)
(45285)
(44848)
科研(42474)
课题(42273)
创新(41865)
计划(41676)
大学(39805)
期刊
(124876)
经济(124876)
研究(88611)
学报(58426)
中国(58093)
科学(51414)
(51164)
管理(43246)
大学(42986)
学学(40656)
(39915)
农业(35464)
教育(33404)
(24296)
金融(24296)
技术(24208)
财经(21203)
经济研究(19820)
业经(19808)
(18136)
(17990)
问题(16213)
图书(15990)
科技(15929)
(15701)
业大(15691)
理论(14861)
技术经济(13857)
实践(13696)
(13696)
共检索到441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露露  熊耀国  赵丹宁  
泡桐属树木在土壤水分胁迫下,复水可以降低膜脂肪酸饱和度,土壤水势从-2.0×105Pa提高到-5.0×104Pa,使叶片膜脂肪酸饱和度降低了2.04%。敏感品种(南方泡桐,台湾泡桐)脂肪酸饱和度比耐旱品种(兰考泡桐,楸叶泡桐)低7.74%,且油酸和硬脂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脂肪酸饱和度(DSFA)与叶片持水力成正相关,与电解质外渗率和水分饱和亏缺成负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林强  李建科  
采用脲素包合法对华山松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分离,并对其主要成分及降血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915.3g/kg,油酸60.7g/kg,亚麻酸4.0g/kg。华山松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及动脉硬化指数(AI)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或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小伟  王加启  卜登攀  崔海  李旦  周凌云  李发弟  
瘤胃微生物对饲料源性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的生物氢化作用,限制UFA向反刍动物产品中转化的效率,从而使乳脂肪酸组成的调控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UFA作为一类具有独特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下面就瘤胃中UFA氢化发生的原因、参与氢化的瘤胃微生物及氢化的中间产物作一综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渊源  蒋绍霞  陈桥  
用正交法对不饱和脂肪酸进行6因素2水平的饲料含量设计,并在对虾营养试验系统中进行饲养实验。结果表明:长毛对虾仔虾的生长率、存活率受不饱和脂肪酸种类与含量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长毛对虾仔虾期对C16:n、C18:n、C18:2u、C18:3n、C20:1-5n和C22-24的最适宜含量分别占饲料的0.24%、1.40%、1.85%.0.43%、0.76%和2.2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刘小芳  李国云  薛长湖  李红艳  
以10%浓硫酸-甲醇溶液为甲酯化试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的脂肪酸组成。根据GC/MS标准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裂解规律和质谱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建立了特征离子确定其碳数和双键数,α离子和ω离子分别确定脂肪链羰基端和甲基端双键位置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南极磷虾中鉴定出27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13种,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0.64%,高于一般海洋鱼虾类,表明南极磷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为南极磷虾营养评价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秀梅  刘训言  董新纯  赵世杰  孟庆伟  
【目的】探讨类囊体膜脂脂肪酸组成与耐盐性的关系。【方法】以野生型(WT),转反义番茄叶绿体ω-3脂肪酸去饱和酶(LeFAD7)基因株系T2-8(-)和转正义LeFAD7基因株系T2-7(+)为试材,测定了类囊体膜脂脂肪酸组成,盐胁迫后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体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结果】转正义基因番茄植株类囊体膜脂中亚麻酸(18﹕3)含量升高,亚油酸(18﹕2)含量下降,导致膜脂脂肪酸不饱和程度升高,而转反义基因番茄植株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盐胁迫下亚麻酸含量高的转正义基因植株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速率(Pn)下降程度较小,而转反义基因植株的下降程度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兹苓  包宏  郭会玲  
对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水稻、玉米等从生物膜膜脂的组成和配比的角度来探讨抗寒机理已有很多的报告,对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研究还不很多。以前的研究结果大部分都支持了脂肪酸不饱和度与抗寒性的相关性,但各种植物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一些相反的结论。为了比较杨树耐寒品种和不耐寒品种在化学和生理特性上的差别,本研究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测定了耐寒欧美杨(45杨)和不耐寒美洲黑杨(69杨)的膜脂总脂肪酸、磷脂组分的配比和总磷脂含量,为判别杨树无性系新品种的抗寒能力提供了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悦  陈峰  梁世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帝芝  王树启  游翠红  陈芳  张庆昊  李远友  
由于海水鱼类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合成能力一般缺乏或很弱,所以其配合饲料中需要添加较高比例富含HUFA的鱼油才能满足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随着鱼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研究者们试图寻找提高鱼体内源性HUFA合成能力的方法或途径,以提高配合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的比例,而HUFA合成调控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达到此目的。本文着重介绍影响鱼类HUFA生物合成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包括不同脂肪源、日粮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因子,温度、盐度、光周期等环境因子,以及转录因子、激素与遗传因子等,以期为鱼类HUFA合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曾蓓蓓  穆亮亮  蔡敬  危立坤  
为获知盐度—光照强度—温度对半咸水硅藻——角毛藻SHOU-B98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实验采用L_9(3~4)正交设计探讨其在不同盐度(6、12和18)、光照强度[10、30和50μmOL/(m~2·S)]及温度(10、20和30℃)组合条件下的生长及藻细胞ARA、EPA和DH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盐度、光照强度、温度三因素对角毛藻SHOUB98的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角毛藻SHOU-B98在盐度12、光照强度30μmOL/(m~2·S)和温度30℃及盐度18、光照强度50μmOL/(m~2·S)和温度20℃的组合条件下生长最快,第4天后这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晶晶  邵庆均  许梓荣  周凡  钟观运  宋文新  Owari Ngandeali Bergo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水平n-3 HUFA(0.79%,0.83%,0.85%,0.88%,0.92%,0.94%;DHA/EPA=2.8/1)对黑鲷幼鱼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黑鲷幼鱼肝体指数(HSI)及腹脂率(IPF ratio)随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于0.92%和0.94%组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脂肪细胞直径呈减小趋势,其中0.94%组显著小于0.85%组;肌肉脂肪含量受n-3 HUFA的影响显著,于0.88%组时达到最低。各组全鱼水份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肌肉及腹腔脂肪组织饱和脂肪酸(∑SFA)和C16∶0含量均随饲料n-3HUFA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彩霞  计成  戎易  
鱼油中富含长链n-3族脂肪酸EPA(甘碳五烯酸)和DHA(廿二碳六烯酸)。关于EPA和DHA营养功能的研究已广泛展开,本文就n-3族脂肪酸营养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其分子作用机理作一概要综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雅慧  卜登攀  杨红建  王之盛  
反刍动物副产品如肉、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其在瘤胃内的氢化程度有关,瘤胃内微生物主要参与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的氢化过程。综述了反刍动物日粮中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瘤胃中参与脂肪酸氢化的主要微生物群落、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微生物参与下的氢化代谢途径和日粮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肉、奶中的含量提供调控的技术手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延清  田苗苗  王芳  陈艳梅  张永华  苑保军  
根据NCBI中大豆fad2-1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从大豆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大豆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克隆到pMD18-Tvector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菌株,进行测序与比对。然后,将其反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Bt,转化农杆菌菌株LBA4404,经双酶切鉴定和PCR扩增检测,获得具有该基因的农杆菌工程菌。结果表明,克隆的fad2-1基因为1 196 bp,基因序列与NCBI中已发表的fad2-1序列只有4%的差异,相似性大于95%,说明克隆的基因是大豆fad2-1基因;构建了该基因的反向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内。这为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该反义基因转入大豆,改良脂肪酸成分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继蓉  金娜  苏荣镇  杨建华  温燕龙  李凌飞  
【目的】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油脂合成能力且已通过安全性评估的丝状真菌,可同时合成ω-3和ω-6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本研究旨在探讨发酵温度对高山被孢霉合成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方法】将高山被孢霉分别置于6个发酵温度下(10、15、20、25、30、35℃)进行发酵培养,发酵结束后测定其生物量,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菌体所含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分析发酵温度对高山被孢霉合成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结果】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高山被孢霉菌体生物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5℃时菌体生物量达到最高(16.07 g/L),30℃及以上菌体几乎不生长。不同温度条件下检测到的脂肪酸组分和含量不同,在所有温度条件下高山被孢霉菌体中共检测到2种ω-3 PUFAs,分别是十八碳三烯酸(α-亚麻酸,AL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检测到4种ω-6 PUFAs,分别是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LA)、十八碳三烯酸(γ-亚麻酸,GLA)、二十碳三烯酸(DGLA)和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ARA)。发酵温度对高山被孢霉菌体中PUFAs产量具有显著影响,15℃时菌体中ω-3和ω-6 PUFAs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是51.20 mg/L和273.13 mg/L;当温度为30℃及以上时,ω-3和ω-6 PUFAs的产量因菌体几乎不生长而受到抑制。【结论】发酵温度对高山被孢霉的菌体生物量及对菌体中ω-3、ω-6 PUFAs的合成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温度阈值效应。25℃最有利于菌体生长,15℃时最有利于菌体积累ω-3和ω-6 PUFAs。本研究为高山被孢霉工业化生产ω-3/ω-6营养平衡膳食油脂奠定研究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