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87)
2023(2905)
2022(2479)
2021(2373)
2020(1830)
2019(4115)
2018(4347)
2017(7235)
2016(4459)
2015(5011)
2014(5335)
2013(5000)
2012(4503)
2011(4196)
2010(4490)
2009(3853)
2008(3972)
2007(3741)
2006(3371)
2005(3042)
作者
(13794)
(11387)
(11225)
(10784)
(7138)
(5610)
(5237)
(4415)
(4341)
(4324)
(3946)
(3822)
(3799)
(3597)
(3554)
(3520)
(3468)
(3307)
(3242)
(3226)
(2994)
(2907)
(2797)
(2757)
(2713)
(2673)
(2573)
(2475)
(2392)
(2357)
学科
管理(13367)
(11943)
经济(11929)
(8767)
环境(7685)
(7129)
企业(7129)
(5519)
生态(5358)
(5148)
理论(4168)
(3820)
地方(3761)
中国(3722)
(3717)
(3639)
资源(3634)
业经(3628)
教学(3495)
农业(3427)
教育(3229)
方法(2990)
(2911)
(2846)
规划(2785)
环境规划(2706)
(2489)
财务(2480)
财务管理(2463)
(2454)
机构
学院(61068)
大学(57124)
研究(20683)
管理(17962)
(16748)
经济(16070)
中国(16012)
科学(15673)
理学(14406)
理学院(14154)
管理学(13702)
管理学院(13605)
(13128)
(12743)
(11621)
(11607)
业大(10777)
研究所(10425)
中心(10013)
农业(9786)
(9650)
(9395)
技术(9390)
师范(9286)
(9255)
(9238)
北京(8553)
(7790)
职业(7697)
师范大学(7003)
基金
项目(37462)
研究(27895)
科学(27119)
基金(23335)
(21268)
国家(21058)
(17036)
科学基金(16657)
社会(14311)
(13843)
社会科(13307)
社会科学(13302)
教育(13046)
编号(12798)
基金项目(12549)
自然(11243)
自然科(10791)
自然科学(10787)
自然科学基金(10546)
成果(10303)
课题(9699)
资助(9327)
重点(9265)
(8727)
(8211)
(7614)
计划(7564)
科技(7519)
科研(7164)
创新(7052)
期刊
(26172)
经济(26172)
研究(16511)
中国(15694)
学报(12390)
(11932)
教育(11439)
科学(9837)
大学(8625)
(8448)
学学(8033)
农业(8014)
管理(6494)
技术(5871)
业经(5542)
(4932)
金融(4932)
资源(4851)
(4360)
图书(4294)
林业(4196)
(4071)
职业(4004)
生态(3615)
财会(3527)
科技(3421)
业大(3243)
书馆(3213)
图书馆(3213)
(3012)
共检索到97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乃壮  高永刚  
泡桐原产于我国,以其超常的速生性、稀疏的树冠结构和适应性广、材质佳等重要特性,成为迅速提高森林覆被率与克服农林争地矛盾的受欢迎的树种,近二十多年来激起国内外浓厚的兴趣并广泛的引种。扩大泡桐生产要求对其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尽管近来我国在泡桐的分类、分布和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上有重要进展,然而对各种泡桐的气候生态特性仍然了解不够。本文试图从地理分布与生长发育两方面定量地探讨泡桐的某些气候生态规律,提供林业气象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作栯  陈志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乔杰  文瑞均  周海江  胡昊  
采用Li-6400光合分析系统,对修枝接干和对照泡桐不同冠层、不同方位叶片在不同光量子密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进行测定,并采用经验方程对其光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修枝接干可明显提高泡桐植株总体的光合潜力和适应强光环境的能力,其最大光合速率(Pm 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光合幅度(PR)在修枝后分别达23.93μmol.m-2.s-1、1 966.58μmol.m-2.s-1,53.88μmol.m-2.s-1、1 911.71μmol.m-2.s-1,较对照分别高11.85%、15.61%、29.06%、15.21%。(2)修枝接干对泡桐诸光合指标的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震  何松林  王艳梅  李广涛  蒋建平  
为探明泡桐顶芽枯死原因以及利用侧芽进行人工接干的理论基础 ,采用切枝水培法研究了毛白 33泡桐顶侧芽休眠发育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 :①毛白 33泡桐的顶芽和侧芽 1不是因为早霜或寒冷冻害而死 ,可能是进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适应策略 ;②毛白 33泡桐侧芽 2、3、4发育成了冬休眠芽 ,能够抵御冬季寒冷而越冬 ,并利用冬季低温信号解除其休眠 ,使冬芽萌发可能温度范围向低温方向扩大 ;③毛白 33泡桐侧芽 2、3、4在春季可以同时萌发 ,但侧芽 3萌发率稍高些 ,而侧芽 5难于萌发 ;④在 2 5℃下上部侧芽的萌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部侧芽的萌发 ,但 15℃下不存在上部侧芽萌发抑制下部侧芽萌发的现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苏燕  范国强  赵振利  邓敏捷  董焱鹏  
以不同种(品种)泡桐叶片为材料,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泡桐小RNA(sRNA)文库,并对其microRNA(miRNA)靶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得到的87 066 707条高质量reads中,能与泡桐转录组完全匹配的有41 399 208条,占高质量序列的47.55%。sRNA长度主要分布在20~25 nt之间,其中,长度为24 nt的数量最多,其次为21 nt的sRNA。鉴定出的44个保守miRNA分属于14个不同miRNA家族,并且不同miRNA家族的miRNA成员数量也存在差异。对鉴定出的27个新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为阐明miRNAs在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远  
描述了泡桐属1新种,即建始泡桐。并从花、果主要形态特征、花药表皮毛状体、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和网眼等方面,论证了该新种与邻近种:白花泡桐、鄂川泡桐和川泡桐之间的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修  吴刚  
桐粮间作生态系统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研究比较泡桐的养分循环律,对挖掘其生产潜力,保证高产高效益,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河南省扶沟县江村乡泡桐试验场,东经114°32′,北纬32°0′,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2361h,年均太阳辐射59.48kcal/cm~2,年均温度14.4℃,年均降水量678.5mm。≥0℃积温5272.8℃,≥10℃积温4692.6℃,年无霜期215d。该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为沙壤土,pH为7.5,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距地面1m左右有一粘土间层,厚30cm,保肥保水,对深根性的泡桐生长十分有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振利  范国强  
‘白四泡桐1号’是以白花泡桐为亲本,通过化学诱变和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泡桐新品种。该品种在生长量、木材理化性质、自然接干和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白花泡桐,可通过组织培养、埋根等方法繁育苗木,适合在白花泡桐的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推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艳春  曹亚兵  赵振利  翟晓巧  范国强  
‘南四泡桐1号’是以二倍体南方泡桐无菌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诱导结合组织培养和无性系测定获得的泡桐新品种。新品种在生长量、木材性质、自然接干能力和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南方泡桐,可通过催芽处理、埋根等方法繁殖育苗,适合在南方泡桐的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推广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梅  牛晓峰  刘震  张娜  范新  
以毛白33泡桐为研究对象,通过外部形态观察研究泡桐生长停止和顶芽死亡过程,同期观测其光合特性,并分析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泡桐的高生长停止于9月下旬;9月底10月初,多数泡桐顶芽已经由绿变褐而干枯;地径生长的停止期晚于高生长;泡桐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是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温呈显著正相关性;非气孔因素可能是诱导泡桐顶芽死亡的主要原因;9—10月泡桐的光合速率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的水平,且主要用来粗生长和休眠侧芽的形成;泡桐顶芽枯死是进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适应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强  乔杰  付建敏  董溯权  王光军  
对河南省兰考县1985~1995年泡桐大袋蛾发生和防治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泡桐大袋蛾的发生可分为蔓延期(1985~1990年)、高峰期(1991~1992年)和破产消亡期(1993~1995年).在发生蔓延期,大袋蛾年扩散速率平均为115%;在发生高峰期,全县受害,扩散速率接近0;在破产期,大袋蛾种群趋于灭亡.根基注射甲胺磷防治效果较好,飞机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是控制大面积大袋蛾危害的最有效手段.不同虫口密度下大袋蛾损叶量没有显著差异,幼虫前4龄平均损叶量为191.71cm2.不同虫口密度条件下饲养的幼虫,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有显著差异,其中密度为400头/百叶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为31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安智  杨途熙  
根据8年生泡桐胸径、树高和材积等性状的早晚期相关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算出的年选择效率表明:以3年生胸径估计12年时胸径和材积;以3年生胸径和树高估计15年时材积,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5857~0.6360)和最高的选择效率(1.90~2.54),说明当泡桐无性系树龄达3年时即可根据胸径和树高进行早期选择;材积早晚期相关不显著,不宜作为早期选择的性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跃军  孙向阳  王保平  韩保军  
该文从水势和水量两个角度,在正常水分状况下,对泡桐叶片的水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桐序列叶片绝对含水量(Wd)呈抛物线变化,即嫩叶>老叶>成熟叶,叶片间相对含水量(Wr)无差别.在叶片的吸水过程中,成熟叶和老叶具有明显的稳定期,嫩叶却不明显,吸水速率为成熟叶>老叶>嫩叶.从开始浸泡至拐点的时间嫩叶为3h54min,成熟叶3h42min,老叶3h48min.在失水过程中,老叶和成熟叶之间无差别,嫩叶的失水速度却明显快于成熟叶和老叶,但到达拐点的时间最短为成熟叶(3h24min),嫩叶和老叶无差别(3h34min,3h33min).泡桐序列叶片水势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成熟的功能叶片处有明显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静  黄艳艳  翁曼丽  罗磊  张虹  王长宪  牛庆霖  冯殿齐  
泡桐(Paulownia)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良绿化造林树种。由于丛枝病的危害,每年我国林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数千万元,并且严重影响农民种植泡桐的积极性(杨俊秀等,2007)。近年来,人们对丛枝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茹广欣  袁金玲  明军  郝邵菊  王豁然  
对泡桐不同种间杂交后代花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多数性状在不同杂种间差异显著,花序长、花序宽及花序分枝角度等诸多性状受遗传控制较强。花序形状、花冠内斑点的疏密度及斑点大小等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杂交后分化程度较高。萼裂的浅对深、总梗的长对短在遗传上表现为显性。多数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和果实特征在整体表现上占主导作用,可以作为泡桐杂种分析的主要因素,在进行杂种定向选择与培养时应兼顾相关性状的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