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1)
- 2023(9524)
- 2022(8592)
- 2021(8208)
- 2020(6934)
- 2019(16067)
- 2018(16085)
- 2017(30991)
- 2016(17248)
- 2015(19380)
- 2014(19333)
- 2013(19180)
- 2012(17607)
- 2011(15669)
- 2010(15470)
- 2009(13977)
- 2008(13359)
- 2007(11382)
- 2006(9837)
- 2005(8353)
- 学科
- 济(62511)
- 经济(62443)
- 管理(46469)
- 业(43683)
- 企(36413)
- 企业(36413)
- 方法(30856)
- 数学(26737)
- 数学方法(26422)
- 学(17034)
- 农(16579)
- 财(15722)
- 中国(15058)
- 业经(13777)
- 地方(12618)
- 农业(11320)
- 和(11235)
- 理论(10892)
- 贸(10818)
- 贸易(10814)
- 易(10484)
- 环境(10399)
- 技术(10197)
- 务(9907)
- 财务(9850)
- 财务管理(9836)
- 制(9835)
- 企业财务(9264)
- 税(9263)
- 教育(8864)
- 机构
- 大学(240287)
- 学院(237988)
- 管理(94003)
- 济(85186)
- 经济(83176)
- 理学(82310)
- 理学院(81344)
- 研究(81121)
- 管理学(79760)
- 管理学院(79356)
- 中国(57759)
- 科学(55877)
- 京(51837)
- 农(43712)
- 所(42470)
- 业大(41234)
- 研究所(39357)
- 财(39203)
- 中心(35658)
- 农业(34750)
- 江(33414)
- 北京(32709)
- 财经(32038)
- 范(31101)
- 师范(30727)
- 院(30288)
- 经(29158)
- 州(27645)
- 技术(26407)
- 师范大学(24973)
- 基金
- 项目(173211)
- 科学(133080)
- 基金(123797)
- 研究(121504)
- 家(110677)
- 国家(109795)
- 科学基金(92089)
- 社会(72318)
- 社会科(68333)
- 社会科学(68314)
- 省(68098)
- 基金项目(66875)
- 自然(63414)
- 自然科(61848)
- 自然科学(61833)
- 自然科学基金(60693)
- 划(58459)
- 教育(54501)
- 资助(51329)
- 编号(49534)
- 成果(39678)
- 重点(39118)
- 部(36772)
- 发(36426)
- 创(35710)
- 计划(34127)
- 科研(34124)
- 课题(33961)
- 创新(33343)
- 大学(31419)
共检索到332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素艳 孙向阳 胡昊
研究了河南省商丘市2年生泡桐一个生长季节的养分变化情况及不同冠层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在自然状况下,从出叶到落叶的整个生长过程中:①N元素的浓度是呈锯齿状下降趋势,最高值出现在5月末,为42.0g·kg-1,最低值出现在11月中旬,为21.5g·kg-1;P元素浓度是在生长季开始时较高,最高为2.5g·kg-1,到6月份以后基本趋于平稳,到10月份,又呈现下降趋势直到落叶,最低为1.2g·kg-1;K元素浓度在生长季开始时较高,最高为14g·kg-1,到6月份以后基本趋于平稳,直到9月底。10月份呈现下降趋势,从11月开始又基本稳定直到落叶,最低值为6.6g·kg-1;②整株树的养分积累状况中,...
关键词:
泡桐 冠层 叶片 养分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修 黄冬梅
文章对泡桐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吸收循环规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泡桐在大生育周期和年生育期内的养分吸收循环规律:①泡桐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②泡桐各器官对营养元素吸收多少依次为叶>枝>花>干>根;③泡桐对各营养元素吸收量的多少依次为N>K>P;④泡桐各器官对营养元素有选择吸收作用;⑤泡桐营养元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7月底之前;⑥泡桐营养元素的循环率为6734%。
关键词:
泡桐,营养元素,循环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素艳 胡昊 孙向阳 王保平 乔杰
With the method of long-term experimen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ime variation of leaf trait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in a whole growth season were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1) leaf area increased with growth time prolonging and the curve took on S pattern.Its relationship could be described w...
关键词:
泡桐 叶形态特征 相关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乔杰 文瑞钧 周海江 孙志强 李宗然
为揭示修枝促接干影响泡桐枝叶干相对生长关系的效应,采用全株测定方法对4年生修枝促接干和对照泡桐叶片的生长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叶片生长的影响极为明显,表现在从单叶到单枝、冠层和全株等各级层面.①使单叶的干重和面积明显提高,在树冠下层分别提高26.54%、28.78%,在树冠上层分别提高19.93%、23.71%,且有减小上下冠层间差异性的趋势.②使单枝的叶片数、叶干重和叶面积在树冠下层分别提高48.59%、99.62%和98.51%,而在树冠上层分别降低33.29%、20.56%和17.59%,冠层间的差异性明显降低.③使树冠上层的叶片数、叶干重和叶面积分别降低62.30%、...
关键词:
泡桐 修枝促接干 叶片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跃军 孙向阳 王保平 韩保军
该文从水势和水量两个角度,在正常水分状况下,对泡桐叶片的水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桐序列叶片绝对含水量(Wd)呈抛物线变化,即嫩叶>老叶>成熟叶,叶片间相对含水量(Wr)无差别.在叶片的吸水过程中,成熟叶和老叶具有明显的稳定期,嫩叶却不明显,吸水速率为成熟叶>老叶>嫩叶.从开始浸泡至拐点的时间嫩叶为3h54min,成熟叶3h42min,老叶3h48min.在失水过程中,老叶和成熟叶之间无差别,嫩叶的失水速度却明显快于成熟叶和老叶,但到达拐点的时间最短为成熟叶(3h24min),嫩叶和老叶无差别(3h34min,3h33min).泡桐序列叶片水势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成熟的功能叶片处有明显的...
关键词:
泡桐 序列叶片 水分特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立云 李艳 雷新涛 曹红星 张如莲
本文探索了寒害对油棕叶片大中量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棕叶片N含量在寒害期间整体呈现降低趋势,而后缓慢升高;P含量在寒害期间明显下降,在整个周年的季节变化中呈现规则的"W"变化曲线;K含量在周年变化中,呈现下降趋势;Ca含量在寒害期间呈明显增高的趋势,呈现规则的"M"变化曲线;油棕叶片Na含量在周年季节变化中,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寒害期间油棕叶片Na元素含量仍呈增高的趋势。这表明油棕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季节的波动情况,因季节不同而异。此结果将为油棕施肥和耐寒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油棕 寒害 叶片营养 季节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敏 杨浩瑜 包立 汪泰 张乃明
[目的]为明确辣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及叶片养分吸收状况。[方法]研究采取田间小区实验,设置N_(80)、N_(80)P_(20)、N_(80)K_(40)、P_(20)K_(40)、N_(80)P_(20)K_(40)、N_(60)P_(20)K_(60)和不施肥对照7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辣木生长速度先快后缓慢,处理90 d后株高、冠幅和鲜叶生物量的最高值及地径的次高值均出现在N_(80)中,N_(60)P_(20)K_(60)的株高、地径及N_(80)K_(40)的鲜叶生物量仅次于N_(80)处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均促进了辣木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的累积,但降低了全钾含量;除N_(80)外,其它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高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P_(20)K_(40)和N_(60)P_(20)K_(60),N_(80)P_(20)高于N_(80)K_(40)。[结论]各元素对辣木生长影响大小为N>K>P,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大小为N>P>K,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为N>K>P。综合试验结果中辣木主要生长指标的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情况,配比施肥最优处理为N_(80),且该施肥处理主要适用于辣木幼龄及速生生长阶段。
关键词:
辣木 配比施肥 养分吸收 生长状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童方平 李贵 刘振华
为了探索配方施肥对幼龄翅荚木养分的影响,以湖南省杜家冲试验林场翅夹木配方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于不同生长季节分别在施肥区和对照区采集土壤和叶片进行N、P、K等营养元素的动态分析,并将各生长季节叶片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翅荚木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其中K、P含量在生长前期、中期、后期及末期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K含量最高达2.20%,最低为0.55%,P含量最高达0.52%,最低为0.14%,而各肥效区组间N含量的变化没有固定模式,最高达0.70%,最低为0.36%;叶片营养与相应的林地土壤营养含量线性正相关,但与本身的生长(胸径、树高)没有...
关键词:
翅荚木 叶片 营养元素 季节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国强 蒋建平
本文分别对楸叶泡桐、兰考泡桐、鄂川泡桐和台湾泡桐的同品种、同方位和同高度的同一病株病叶、病健叶和健株叶片的蛋白质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其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感病泡桐植株的叶片内都出现了一条健康植株叶片内没有的、分子量为12KD的蛋白质谱带,并且同一病株病叶内该蛋白质的量较病健叶的量多。此外,楸叶泡桐和台湾泡桐病株病叶、病健叶和健株叶片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随叶片感病程度的加深,胱氨酸含量逐渐增多,而苯丙氨酸则逐渐减少。泡桐叶片内的这些变化可能与丛枝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蛋白质,氨基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妮 孙振元 刘庆华 韩蕾 巨关升 钱永强 刘俊祥
以北京地区生长的常绿阔叶植物北海道黄杨为材料,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其叶片结构在不同季节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上下表皮外覆盖一层厚角质。从新叶期(4月)到休眠期(1、2月),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角质层的厚度逐渐增大,而组织疏松度依次降低,各结构数值不同季节差异显著。新叶期和生长季节,叶绿体内积累了大量淀粉粒,细胞内有一个中央大液泡。休眠前期,液泡内陷,淀粉粒逐渐变小,嗜锇颗粒增多,叶绿体略有膨胀。休眠期,极少部分叶绿体膜破裂,基质片层断裂。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量增多,结构完整、内嵴明显,液泡分化为多个小泡,细胞内无中央大液泡。北海道黄杨的抗寒性与发达的角质层与淀粉粒生长...
关键词:
北海道黄杨 叶片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武应霞 张玉洁 董小云 李书民
泡桐材色在树干或侧枝圆盘年龄上从里向外呈现"深 浅 深"的径向变化形式。在不同高度上,泡桐材色随树高增加逐渐变浅,在靠近梢部时又有变深的趋势;泡桐枝材的材色变化规律与干材相似,可以用6年生的成熟枝材来评估干材材色。
关键词:
泡桐材色 变异规律 毛泡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兆林 任美玲 欧阳呓林 林西 张柏林
对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一年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在3~13.1mg/g干竹叶之间;从秋季、冬季、春季至夏季,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每种竹叶中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该种竹叶总黄酮变化的趋势一致。竹叶中所含黄酮化合物的种类与竹种有关,毛竹叶中以单碳苷黄酮居多,苦竹叶中氧碳双苷及双碳苷黄酮占的比例较高,绿竹叶中双碳苷黄酮占的比例较高,黄甜竹叶中氧碳双苷黄酮占的比例较大,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含量从秋季至夏季的变化幅度不等。
关键词:
竹叶 黄酮化合物 季节 变化规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艺蓉 李所清 陈茗杨 白亭玉 林电
通过对四川攀枝花地区‘凯特’芒果叶片中N、P、K、Ca、Mg、S 6种元素含量进行全年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平均含量Ca高,N次之,S最低,根据’凯特’芒果的营养特性及实际生产状况可将划分为6个时期:营养生长期(9-11月),花芽分化期(12至翌年1月),扬花期(2-3月),幼果期(4月),果实膨大期(5-7月),新稍生长及果实成熟期(7-8月)。叶片N、P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9-11月N、P含量有小幅上升但不明显,12至翌年1月变化比较平稳,2月份达全年最高值,之后有所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K含量在11月达最高值,随着树体生殖生长其含量呈下降趋势至果实膨大后期(翌年7月)达最低...
关键词:
凯特芒 叶片 营养规律 诊断时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聂爱社 常丽若
用常规方法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与侧芽和与枝条相比 ,具有较强的保水力 ;顶芽RWC在入冬前后下降幅度较大 ,与旬平均低温呈显著正相关 ;侧芽RWC与枝条RWC较顶芽RWC与枝条RWC为相关 .水分胁迫可能是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死亡的原因之一 .此外 ,对不同条件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顶端苗干不同条件下的失水速率 ,与顶芽有关的物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兰考泡桐 顶芽 水分生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梦婷 张德怀 高娜 徐铭泽 李鑫豪 田赟 刘鹏 贾昕 查天山
【目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作为反映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重要指标,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备受关注,然而对植物潜在水分利用能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北京油松林下灌木层的优势种荆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荆条叶片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即水分利用能力潜力,WUE_(max))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于2021年6-10月,采用微气象原位观测和LI-6800便携式光合仪人工监测的方法,测定荆条叶片光响应曲线和空气温度(T_a)、土壤含水量(SWC)、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_a)等环境因子。通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_i)构建了水分利用效率对光响应模型,计算得到荆条叶片WUE_(max)。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WUE_(max)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生长季内荆条叶片WUE_(max)在2.84~9.17μmol/mmol的范围内波动,平均值为4.79μmol/mmol,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在湿润条件下荆条WUE_(max)主要受SWC和T_a的影响。其中,SWC是调控WUE_(max)的关键环境因子,荆条WUE_(max)与SWC呈负相关,SWC主要通过气孔导度影响WUE_(max);荆条WUE_(max)与T_a呈正相关,T_a主要通过调控光合羧化酶活性影响WUE_(max)。【结论】本研究初步论证了湿润半湿润环境下荆条主要通过水分资源获得策略来适应环境,且高SWC和低温为荆条叶片WUE_(max)的抑制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