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5)
- 2023(12243)
- 2022(10527)
- 2021(10085)
- 2020(8415)
- 2019(19726)
- 2018(20045)
- 2017(39271)
- 2016(21239)
- 2015(24201)
- 2014(24352)
- 2013(24047)
- 2012(21653)
- 2011(19610)
- 2010(19831)
- 2009(18061)
- 2008(17399)
- 2007(15338)
- 2006(13451)
- 2005(11586)
- 学科
- 济(88800)
- 经济(88711)
- 业(64753)
- 管理(56108)
- 农(47620)
- 企(43822)
- 企业(43822)
- 方法(41828)
- 数学(37158)
- 数学方法(36490)
- 农业(31709)
- 业经(22745)
- 中国(21043)
- 财(18004)
- 学(17745)
- 地方(17433)
- 制(15420)
- 理论(14560)
- 贸(14391)
- 贸易(14384)
- 易(14005)
- 技术(13702)
- 和(12640)
- 策(12560)
- 环境(12471)
- 发(12414)
- 银(11547)
- 银行(11511)
- 划(11297)
- 教育(11235)
- 机构
- 学院(302312)
- 大学(299368)
- 管理(124874)
- 济(118476)
- 经济(115916)
- 理学(109735)
- 理学院(108652)
- 管理学(106486)
- 管理学院(105983)
- 研究(96224)
- 中国(72088)
- 农(65880)
- 京(63095)
- 科学(61737)
- 业大(52781)
- 农业(50549)
- 财(49369)
- 所(47974)
- 中心(45018)
- 研究所(43994)
- 江(43095)
- 财经(40315)
- 北京(39284)
- 范(39173)
- 师范(38853)
- 经(36813)
- 州(35161)
- 经济管理(34631)
- 院(34040)
- 经济学(33223)
- 基金
- 项目(211744)
- 科学(166209)
- 研究(155662)
- 基金(152801)
- 家(132592)
- 国家(131442)
- 科学基金(113480)
- 社会(96289)
- 社会科(90874)
- 社会科学(90846)
- 省(84385)
- 基金项目(81635)
- 自然(74776)
- 自然科(73045)
- 自然科学(73031)
- 自然科学基金(71680)
- 教育(70976)
- 划(69640)
- 编号(65939)
- 资助(63478)
- 成果(51991)
- 重点(46555)
- 部(46371)
- 发(45148)
- 课题(43863)
- 创(43787)
- 创新(40703)
- 科研(40300)
- 教育部(39306)
- 大学(39278)
- 期刊
- 济(130207)
- 经济(130207)
- 研究(82958)
- 农(67445)
- 中国(55484)
- 学报(48223)
- 农业(46170)
- 科学(45198)
- 管理(41500)
- 大学(37386)
- 学学(35479)
- 财(34288)
- 教育(32999)
- 技术(27680)
- 业经(27345)
- 融(24937)
- 金融(24937)
- 业(21622)
- 经济研究(18255)
- 问题(18011)
- 财经(17987)
- 版(15955)
- 图书(15448)
- 科技(15445)
- 技术经济(15420)
- 经(15120)
- 理论(14666)
- 农业经济(14347)
- 业大(14229)
- 农村(13969)
共检索到427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翔 胡婉仪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在四周建有泡桐防护林带的苹果园东、西、南、北4个方向上离林带等距离布设样点,对各样点的光照强度、日照时数、叶面温度、蒸腾强度、净光合速率以及苹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指标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泡桐林带遮光对近林带样点的影响,相对日照总量(KST)降低35.74%,各项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为:距南北向林带8m以内、东西向林带5m以内。据此提出了桐果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间作模式,以及苹果园泡桐防护林带(网)的配置方式。
关键词:
泡桐,苹果,间作,光照强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芳东 李宗然 周道顺 李煜延
通过对117块兰考泡桐样地资料的分析,发现兰考泡桐一接干的高度与立地和苗木质量间存在着正相关,二次接干的高度与一接干的高度存在负相关。不同立地和不同年龄林分各径阶树高的变化规律可用建立的兰桐标准树高曲线表述;兰考泡桐林分的直径结构可用Weibul密度函数或Logistic生物种群模型恰当描述。但从预测的角度出发L-PRM(Logistic)较之PRM(Weibul)效果更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志强 乔杰 傅建敏 闫正升 王长波 董溯权
1997年在兰考县调查了泡桐林内同翅目、半翅目昆虫种类,其在林内的分布以及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动态。共采获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计27 种,其中同翅目11 种、半翅目16 种。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数量差异极显著,而6 种富集种的数量占调查捕获总数的99.56% ,其中小绿叶蝉数量占总数的88.8% 。捕获的昆虫数量与诱虫器高度呈正相关,以黄色粘虫器为例,昆虫数量在黄板上与高度的关系为:y= 104.14x1.676 6(R2= 0.980 4);表现在黄筒上为:y= 102.76x1.822 3(R2= 0.980 5)。粘虫器上昆虫的数量变化可以分为3 个阶段:5 月初至6 月中旬为始盛期,6 月下...
关键词:
泡桐 同翅目 半翅目 种群动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江 刘鹏 吴家胜
为探明光照条件对杨桐Cleyera japonica采枝林枝条产量、质量的影响,并为制定采枝林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杨桐采枝林遮光试验,测定了不同遮光强度下杨桐生长状况、叶片色素质量分数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①遮光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花色素苷质量分数均有显著的影响,其质量分数随着遮光强度的上升而上升,以3层遮光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b和花色素苷质量分数为最高,分别为全光照处理的196.3%,191.2%和134.5%;②遮光对杨桐各项生长指标有明显影响,1层遮光处理下杨桐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和比叶面积最大,而叶间距最小;随遮光强度进一步加大,杨桐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1层遮光能促...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杨桐 遮光 采枝林 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强 乔杰 付建敏 董溯权 王光军
对河南省兰考县1985~1995年泡桐大袋蛾发生和防治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泡桐大袋蛾的发生可分为蔓延期(1985~1990年)、高峰期(1991~1992年)和破产消亡期(1993~1995年).在发生蔓延期,大袋蛾年扩散速率平均为115%;在发生高峰期,全县受害,扩散速率接近0;在破产期,大袋蛾种群趋于灭亡.根基注射甲胺磷防治效果较好,飞机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是控制大面积大袋蛾危害的最有效手段.不同虫口密度下大袋蛾损叶量没有显著差异,幼虫前4龄平均损叶量为191.71cm2.不同虫口密度条件下饲养的幼虫,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有显著差异,其中密度为400头/百叶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为31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安智 杨途熙
根据8年生泡桐胸径、树高和材积等性状的早晚期相关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算出的年选择效率表明:以3年生胸径估计12年时胸径和材积;以3年生胸径和树高估计15年时材积,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5857~0.6360)和最高的选择效率(1.90~2.54),说明当泡桐无性系树龄达3年时即可根据胸径和树高进行早期选择;材积早晚期相关不显著,不宜作为早期选择的性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跃军 孙向阳 王保平 韩保军
该文从水势和水量两个角度,在正常水分状况下,对泡桐叶片的水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桐序列叶片绝对含水量(Wd)呈抛物线变化,即嫩叶>老叶>成熟叶,叶片间相对含水量(Wr)无差别.在叶片的吸水过程中,成熟叶和老叶具有明显的稳定期,嫩叶却不明显,吸水速率为成熟叶>老叶>嫩叶.从开始浸泡至拐点的时间嫩叶为3h54min,成熟叶3h42min,老叶3h48min.在失水过程中,老叶和成熟叶之间无差别,嫩叶的失水速度却明显快于成熟叶和老叶,但到达拐点的时间最短为成熟叶(3h24min),嫩叶和老叶无差别(3h34min,3h33min).泡桐序列叶片水势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成熟的功能叶片处有明显的...
关键词:
泡桐 序列叶片 水分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武应霞 张玉洁 董小云 李书民
泡桐材色在树干或侧枝圆盘年龄上从里向外呈现"深 浅 深"的径向变化形式。在不同高度上,泡桐材色随树高增加逐渐变浅,在靠近梢部时又有变深的趋势;泡桐枝材的材色变化规律与干材相似,可以用6年生的成熟枝材来评估干材材色。
关键词:
泡桐材色 变异规律 毛泡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远
对9种泡桐的根尖进行了压片观察,经染色体配对后作核型分析,结果表明:9种泡桐的染色体绝对长度多在2μm以下,染色体数目均为2n=40,其中有6种泡桐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12~34)m+(24~2)sm+4T,其中毛泡桐、楸叶泡桐、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分别在第7对和第16对染色体上具有一随体,染色体核型类型除楸叶泡桐为2A型外,其余8种均为2B型。
关键词:
泡桐属 分类 染色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平 李宗然 乔杰 周海江
为确定泡桐修枝强度的适宜表示方法,对4年生泡桐枝叶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泡桐侧枝的长度(BL)与基径(BD)间具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随着泡桐侧枝BD的增大,其BL的增长幅度逐渐减小.②在侧枝干重(BDW)与其BD,BL,BD2BL间的回归关系中,以BDW与BD关系最为显著,因此BD适用于建立BDW的预测模型.③泡桐侧枝的叶柄干重(PDW)和叶片干重(LDW)的比值为常数0.1400,泡桐叶片单位干重的叶面积(LA)为常数122.91cm2·g-1.④LDW或LA与侧枝参数之间关系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泡桐侧枝LA与各侧枝参数间回归关系紧密的顺序为BDW与LA>BD2BL与LA>BD与L...
关键词:
泡桐,侧枝,叶面积,相关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苏燕 范国强 赵振利 邓敏捷 董焱鹏
以不同种(品种)泡桐叶片为材料,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泡桐小RNA(sRNA)文库,并对其microRNA(miRNA)靶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得到的87 066 707条高质量reads中,能与泡桐转录组完全匹配的有41 399 208条,占高质量序列的47.55%。sRNA长度主要分布在20~25 nt之间,其中,长度为24 nt的数量最多,其次为21 nt的sRNA。鉴定出的44个保守miRNA分属于14个不同miRNA家族,并且不同miRNA家族的miRNA成员数量也存在差异。对鉴定出的27个新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为阐明miRNAs在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远
描述了泡桐属1新种,即建始泡桐。并从花、果主要形态特征、花药表皮毛状体、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和网眼等方面,论证了该新种与邻近种:白花泡桐、鄂川泡桐和川泡桐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泡桐属,建始泡桐,新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涂佳 甘卫祥 付宇佳 唐菲菲 吴立潮
泡桐是世界上最速生的3大用材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它材质优良,深受广大林农喜爱。然而,泡桐在中亚热带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适宜的施肥方式尚不清楚。为了明确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壤地区,长期施肥对泡桐地力和蓄积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湘阴县新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泡桐专用肥,普通商业肥和对照3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排列,重复3次,连续10年观测,分析了造林以来不同施肥处理对桐林蓄积量及基础地力的影响。连续10年的观测表明:(1)施肥能显著提高泡桐蓄积量,且施用专用肥蓄积量增长效果更为显著;造林后第1~3年,泡桐专用肥与普通商业肥的增产效果间无显著差异,但从第4年开始施用专用肥蓄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振利 范国强
‘白四泡桐1号’是以白花泡桐为亲本,通过化学诱变和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泡桐新品种。该品种在生长量、木材理化性质、自然接干和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白花泡桐,可通过组织培养、埋根等方法繁育苗木,适合在白花泡桐的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推广。
关键词:
白花泡桐 新品种 四倍体 白四泡桐1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艳春 曹亚兵 赵振利 翟晓巧 范国强
‘南四泡桐1号’是以二倍体南方泡桐无菌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诱导结合组织培养和无性系测定获得的泡桐新品种。新品种在生长量、木材性质、自然接干能力和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南方泡桐,可通过催芽处理、埋根等方法繁殖育苗,适合在南方泡桐的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泡桐 新品种 四倍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